《传习录》

2024/03/03 reads 共 2355 字,约 7 分钟

传习录感悟

20240311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事灵。

「知至」指的是对道理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而「意诚」则是指内心的真诚和坚定。只有当一个人对某个道理有了深刻的认识,他的意志才会变得坚定,而这种坚定的意志又是行动成功的关键。

首先,「知至」是行动的前提。知识不仅仅是外在的学问积累,更是内在心灵的觉醒。一个人只有真正理解了事物的本质,才能在行动上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种理解不是表面的、机械的记忆,而是深入骨髓的洞察。它要求我们不断地自我反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深化我们的认知。

接着,「意诚」是行动的动力。意志的坚定来自于内心的真诚,这种真诚是对所知道理的坚信不疑。诚意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行动的力量。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了对道理的真诚追求时,他的行为将更加果断和有力。诚意能够激发出人的潜能,使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

最后,「事灵」是行动的结果。这里的“灵”指的是行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当一个人既有深刻的知识理解,又有坚定的意志支撑时,他的行动将更加得心应手,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行动不仅仅是机械的执行,而是充满了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

20240306

生活中有很多规则,千条万条,法律有很多部,更加不能详尽。然而需要记住才能行走于世吗?显然不用。这千千万万条法律规则,只是一个外在的物象,然而只需要掌握到了本质,就不用去记住这些规则。本质是什么?就是天理。什么是天理?就是保护和不损害人的基本权利。懂得这个天理的人,即使他不识字,被教导说「开车不喝酒」,他也能很容易理解并遵守。安全规则也一样,就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而设,懂得了这个本质,就会自然能够理解和遵守规则,且规则不能详尽的时候也能够妥当处理。

从智慧求学上也一样,不必学习和掌握千千万万的外在表象的东西,而是要深入本质,了解其真谛,则一通百通。否则即使掌握了千条知识,没有领悟真谛,在遇到第一千零一条知识的时候,仍然不能自通,仍然需要学习。然而学海无涯,又怎能学得完呢。是故,应当深入本质,从「心」上直达天理本身,至善为本,这样再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就都有一个章法,而不会行错。

20240304

因时而动,不落情绪。

天生万物,花草一般。花草本无好坏,是人为作的区分。欣赏花时,便觉得花是好的,杂草是坏的,想要除掉杂草。想要用草喂牛羊时,又会觉得杂草是好的。花草原本哪里有好坏之分呢?是人的需要和人的情绪把它们做了好坏的区分。那草到底要不要除,还是根据实际情况,只是不要动着情绪,当除则除,偶尔有几颗未除尽也不必落于心,不必自增烦恼。

经过商场地下室,有清洁车正在拖地,一侧湿滑,则避之,走另一侧即可。正常打扫,湿滑与干爽,也无好坏,不必内心埋怨讨厌倒霉,也不必起其他任何情绪,避开就行。

又如天气,晴天雨天又有什么好坏?你觉得坏天气可能是因为你有了坏心情罢了,你觉得它耽误了你的外出或者洗漱晾晒。天气自顾自地晴朗或阴雨,不会因为你的开心或快乐而变化。反倒是我们自己,不应因此动了烦恼情绪,应该择时而动,晴天就做适合在晴天做的事情,雨天就做适合在雨天做的事情。晴耕雨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为人处事,也是一样,不必为了一句话一件小事动了烦恼情绪。如对待天气一样,择时而动,当说则说,当做则做,不当说不说,不当做不做。

传习录摘录

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是他们的心纯粹达到天理,没有私欲掺杂在中间。好比纯金之所以为纯金,就是因为金的成色十足,没有铜铅混杂在其中。人心达到纯粹天理的状态才是圣人,金字达到成色单一的状态才是纯。然而圣人的才力本有大小不同,就像金子的分量有轻重。尧舜好比一万镒,文王孔子好比九千镒,禹、汤、武王好比七八千镒,伯夷、伊尹好比四五千镒。才力各有不同,但纯粹是天理这一点是相同的,都可以称之为圣人。好比金子的分量虽然不同,但都成色十足这一点相同,所以都能称之为纯金。把五千镒放到一万镒中去,成色相同。把伯夷、伊尹放在尧和孔子之间,他们纯粹都是天理这一点相同。之所以称为纯金,在于成色,不在于重量。所以为圣人,在于纯粹天理,而不在于才力大小。所以即便是普通人,只要肯学习,使得心达到纯粹天理的状态,就可以成为圣人。好比一两黄金与万镒黄金相比,分量虽然相差悬殊,但是从成色十足这一点上看,可以说毫无愧色。所以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学者学圣人,不过是摒弃人欲,存养天理而已,就如炼金追求成色十足。黄金的成色,如果杂物不多,那么炼制起来就省事多了,并且容易成功。成色越低下,炼制起来就越难。人的气质,清浊相杂,有中人以上的,有中人以下的,对于圣人之道,有生知安行的人,有学知安行的人,资质最低下的人,必须花费比别人多百倍的工夫,而最终的成功都一样。后世学者不知道成为圣人的根本是看纯粹天理,只专门在知识才能上去追求成为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自己必须将圣人的许多知识才能逐渐一一学会了才行。所以不专注在天理上下功夫,白白浪费精力,在书本上钻研,在事物名称上考察,在各种具体行为方式上模仿。知识越多而人的欲望越膨胀,才智越多,而天理遮蔽得越严重。正如看见别人有一万镒黄金,不去专心锻炼黄金的成色,以达到无愧于精纯的状态,而是希冀于重量,一定要和一万镒相等。结果是锡铅铜铁交杂混合,分量虽然增重了不少,但成色却越来越低。等到了极致,就不再有黄金了。

我们用功,只追求逐日减少,不追求逐日增加。减少一分人欲,就是恢复了一分天理,多么轻快洒脱!多么简单易行!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 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 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天地化生,如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别?

文档信息

Search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