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研究

2024/01/21 reads 共 49931 字,约 143 分钟

20240326

再说平常心。

要说最近一段时间,生活中都做了啥,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去说的。但是也不能说没有吃饭、没有喝水、没有溜达、没有交友聚会……

要说最近一段时间,工作中都做了啥,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去说的。但是也不能说啥也没干、无所事事。

非要拎出东西来去讲,就有点把这些事情给特殊化、特别化了。

例如,上周去吃了一顿大餐、去爬了一次山、去见了几个朋友,如果拿出来讲,就说明这些事情是特殊化的、特别的。这显然不合逻辑,而且似乎感觉有点怪。这些事应该也是平平常常的、跟吃饭喝水、跟呼吸一样平常。这些事应该是融会到生活中很普通很正常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做学问做工作也一样,就是要平常心去做,不能风风火火一阵子,今天搞一个专项,明天搞一个重点的,要能恒常久远,点点滴滴去做,日积月累。但是并不是说啥也不做、懒政、无所事事,就是平常功夫,加上负责任的心态和清晰的目标导向去做。

举个例子,孝敬父母,并不是非得搞隆重的寿宴、置办很贵重的礼物,才能体现出孝心。只要发心是对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已经能体现出来。「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做学问做工作,有了负责任的心和目标方向,那平时的点点滴滴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做,处理人事关系权衡利害的时候都会是对这个目标有利的,结果自然也就不会差。

功在平时,人生不是百米赛,是马拉松,不着急,慢慢跑。

20240320

一、生气。

生气有两个方面,其本质还是一个,只不过按照生出来的气对人体的好坏来进行区分,有好的气,有不好的气。例如我们说这个人爱生气,这个就是指不好的气。例如我们说这个人有生气,这个就是指好的气。

好的生气使人精气足、身心健康,因此无须说教。今天单单说下不好的生气,就是人为什么爱生气,以及爱生气的坏处,最终看破生气之道改掉爱生气的坏毛病。

有些人爱生气,常常一肚子的气,这个气从哪里来的呢?生气生气,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就是「生」出来的。既然是「生」出来的气,那就不是从外面向身体里「充」的气,否则那不就成了充气娃娃了嘛!你又不是气球,还可以打气充气。所以这个气从哪里来的?对了,是从你自己身心中生出来的,这个气不是别人灌给你的。

去想象一下下水道,会滋生出臭臭的沼气出来,这个臭气是有人往里面充的吗?显然不是,是下水道里自己滋生出来的。那为什么下水道里会滋生沼气呢?因为里面不干净,有脏东西,所以就会腐烂发酵,进而滋生出气来。那如何解决下水道的臭气问题呢?很简单对不对,就是疏通下水道,清除脏东西,让它保持干净和通畅,以后就不再滋生臭气了。

那反观到我们人体上来,是不是就很好理解这个气从哪里来了?是你自己心中滋生出来的。有人会跳出来说:还不是谁谁谁向我说脏话办坏事,就像是扔垃圾一样? 这个时候就要想一想:别人说的话办的事,它怎么就会成了你心中的垃圾呢?这个垃圾也是自己心中滋生的。心中想不开的「垃圾脏东西」逐渐多了之后,自然就会像下水道一样滋生出臭气来,于是就一肚子的气,气这个气那个,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舒服的。即使今天把井盖打开把臭气放了干净,过个一段时间后,心中的那些垃圾脏东西又会滋生出臭气,于是反反复复地生气,永无宁日。

解决办法是不是也很简单?就是让那些垃圾清除掉,净化内心,让下水道清除得干干净净,疏通得通通畅畅,就再也生不出臭气了。

所以啊,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人对事都要不落于心不挂于心,就自然不会心中生出脏东西,也就不会滋生出气来。而如果一旦发现有了气,就要觉知是自己内心存有垃圾脏东西,就要及时地进行疏通,净化内心,它也就不再生出气来。

二、生病。

如同对「生气」的理解,生病生病,病从哪里来?对,生出来的,它不是别人给你的,不是别人赏赐的,是生出来的病。在理解了「生气」之道之后,就能解决很多病症、以及预防很多未生之病了。此处不再展开赘述。

三、生意。

生意生意,生发之意。此处讲的「生意」与积极面的「生气」类似,是要有生发出来的意思。因此好的生意,是能够自然生发的,不是今天干一单大的,明天来一个一锤子买卖。好的生意,是能够平常永久的,是能可持续性的,是健康发展的,是自然而然的,是遵循客观规律的。

20240317

管理。

从个体的人来说,修习是对自身的管理,以免陷入懒散和懈怠,也就是管一管自己,梳理一下自己。

从个体推及到组织(系统),如果一个组织缺少管理,日久也会陷入散乱和松懈,这个其是就是熵增。

不去管家庭里的事情,出了问题不去梳理,则治家不长久,内部不和谐外部有人欺。

不去管学校里的事情,日久则教师难以为人师表教学质量下降,学生行为散漫不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去管医院的事情,日久则医生医德丧失,看病流程繁冗复杂,医患纠纷升高,医院口碑下降。

不去管公司的事情,人事财明细不清,入不敷出,必然破产。

不去管国家的事情,则奸臣当道,腐败滋生,必然民怨沸腾。

所以,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需要去做管理。管理管理,就是:管一管,理一理。从广义上去讲,个体及组织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的系统,只是系统有大有小而已,但所有的系统都需要去管一管理一理,否则日久就会陷入散乱。

但是今天不去探讨如何做内部管理的方式方法,这些太多了,我们看看它的另一面。

既然管理对一个系统来说是一个相对“内”的事情,那就不得不提“外”的事情,对外就是一个系统与外部进行交互的过程,这个交互又有输入和输出之分。

对个体而言,对内的管理就是修习自身,提高人品修为开悟智慧,对外的输入输出就是为人处事,做得好的输出如:做好人好事,乐于助人,著书立作,普渡众生。

对家庭而言,对内的管理就是把家里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外就是与外部打交道,从外部做输入最原始的叫法就是带回来猎物,现在叫挣钱,对外部做输出就是参与人情世故。所以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讲的“内”就是家庭内部事务的管理,“外”就是家庭与外部系统的输入输出。

对学校而言,对内就是校园规则事务的管理,管一管学生老师,理一理教学工作。对外而言,做输入就是从社会进行招生招聘,做输出就是向社会输出优秀的人才,参与学术交流等。

对公司而言,对内管理好流程和成本,对外输出产品和服务,从外的输入就是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

这里聚焦到公司这个系统对外的输入输出上,对内的管理无非就是“降本增效”,但是对外就是要获得更多收入、客户、市场份额。两下对比可以发现,主外比主内要困难一些,特别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困难得多的多。简单粗暴点理解,对内相当于挤水分对外相当于做大。

如果是在战乱年代,军阀或国家可以通过贸易、合作、侵略等来获得输入。但是现在是和平年代,而且就经营学校医院公司而言,客户的选择是公平自由的,无法通过“侵略”或其他恶意竞争的手段来去做。但是很多商业化竞争的手段如同军事类似,可以借鉴学习,正所谓商场如战场。

因此,经营公司,除了做好相对简单的内部管理之外,更重要的事情是向外看,去获取更多的客户、市场份额和经济收入。而向外看的经营之道可以参考学习国家的策略,参考其他公司的商业化经验,只是这个路程也需要时间去学习去实践去积累。

20240315

有道理。

看到听到不同的见解、理论、说法的时候,不要上来就去否定、去争辩,可能是自己一时无法理解这种见解,可以暂且搁置求同存异,说一句:有道理、有意思。

究其本质,这个有道理,是自有它的道理,否则它就不会被说出来,就不会被写出来,就不会以一种相呈现出来,既然呈现出来了,就一定有它的原因,有点像哲学里面所说的「存在即合理」。从佛学的角度讲,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对和错都是人为抽象出来的概念,出现的不同见解就相当于是花园里开出的各种花朵一样,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常去否定别人见解的人,就是没有理解这个道理,没有理解「有道理」背后的道理。这个道理不是你自己所谓的道理,是他人的道理,是众生的道理,是支撑出现该现象背后的机理。

所以,以后可以多说说有道理,实在受不了的可以说:有意思、有点意思、有点东西。

再进阶一下:这个理解了之后,以后还有啥看不惯的事情吗?啥都看得惯了。因为所有的现象(相)都把它们看成是五彩缤纷的花朵,争相开放,自由生长,本身无对无错无恶无善。对对错错,真真假假,善善恶恶,都是自己的一己之偏见。

这个时候,就从「看不惯」达到了「看得惯」,下一阶段是从「看得惯」到「爱所有」。

20240314

一、论孩子教育之专注力。

首先明确下何为专注力。广义的专注力,是指专注于事物之能力。

例如棋手在专心致志地下棋,则其专注力很高;

例如运动员在全身心地投入比赛,则其专注力很高;

例如科研工作者在心无旁骛地研究,则其专注力很高;

例如文人墨客在全神贯注地舞文弄墨,则其专注力很高;

例如儿童在天真纯粹地看蚂蚁搬家,则其专注力很高;

……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各行各业,各色人种,都有需要专注力的地方,上面说的都是广义的专注力。

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通常我们所言的专注力,实际上是狭义的专注力,意指「专注于学习之能力」、「专注于安静事情之能力」、「专注于读书写字之能力」、「专注于有意义之事的专注力」,是否正确合理?答案是肯定的,非常正确合理,而且非常之有必要。再者狭义之专注力是通往广义专注力的一个切入点和过程之路,如果具备了狭义的专注力,则广义的专注力一般来说也能具备,或者说能够比较容易地具备。

上面说这么多是讨论狭义专注力的必要性,既然有必要,再说如何拆解和解决之法。我们先看一些例子:

聚光灯很亮,但是没有把光线打到舞台中央,就没有意义。

车子汽油很足,但是没有朝着目标前进,就没有意义。

功夫很高但是只打家劫舍,就没有意义。

沙弥修行只知道闭门打坐,就没有意义。

人吃的很饱精神头很足但只做键盘侠,就没有意义。

孩子天资聪颖只图贪乐,就没有意义。

……

此例不胜枚举,由此可以看出来,狭义专注力实际上包含两个部分:能力与方向。回到孩子的教育上来,狭义专注力实际上是这么解读的:孩子的某种能力可以用在学习相关的事情之上。对应一下就是:

1、能力:孩子的某种能力,天赋,聪明等等属性。

2、方向:用在安静事物上,用在读书写字上,用在学习上,用在有意义之事上……。

因此解决狭义专注力的问题就转变为解决「能力」和「方向」问题,本质就是要把能量用在有用的地方。下面展开去论。

能力」,我们都知道分为天生的和后天的。天生的好比金子的分量,有的人生下来是一斤重的金子,有的人生下来是八两重的金子,有的人是半斤,有的人是一两二两……天生的分量是天地父母给的,无法改变,可以改变提升的是后天能力。后天的能力就好比是对金子进行提纯,金子无分轻重,只要纯度足够高,则金子的色泽都是一样的,例如达到纯金的状态,则一枚小小的戒指也可以耀眼发光。因此后天能力的培养就是对自己这坨金子进行提纯的过程,如果不去修炼提纯,即使是一斤重的金子,因为恶习掺杂了几百斤的杂质,则人生亦不能发光发彩,甚至都无法看到那一斤分量的金子。

那如何对这坨金子提纯呢?对金子而言就是不断去掉杂质,对人而言就是不断去掉恶习、去掉不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

什么是好的习惯,什么是不好的习惯,如何培养?

这些其实不用特地去重新发明研究,古圣先贤已经都考虑到了,而且也为后世子孙准备好了。就是去参照着古圣先贤去为人处事、去研读他们留下来的传世经典、去效仿、去学习。

回到孩子教育上,则可以通过简单的礼仪规矩入手,可以从学习《弟子规》开始慢慢锻炼自己,好的习惯养成,坏的习惯断除,则其能够用在有意义之事的能力就自然能够提高,不必额外操心。

然后再说到狭义专注力的另外一个问题「方向」,这个大家都比较好理解了,其实就是古圣先贤所说的「立志」。就像《银河补习班》里面所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因此方向这块,就不再拓展赘述了,很容易理解。

上面是从儒家学说去论的,如果从佛学的角度去讲就更容易了,这里简单说一下。

专注力,就是收摄内心之能力,控制内心收放自如,需要动时,动如脱兔,需要静时,静若处子,全凭自己控制。对于当下所做的事情就安住当下,没有分神,没有内耗,对过去不纠结,对未来不焦虑,对所做事物之外不关心。这个也不展开来说了,很容易理解。因此,从佛学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是「锻炼心力」的过程。

再综合一下儒家和佛家,一个是规矩礼仪,一个是心力,会发现实际上是相通的。为什么,因为在学习规矩礼仪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锻炼心力,做你原本不喜欢做的规矩礼仪,不做你原本想做的坏习惯,就是在控制内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本质是相通的。

如果以上都能做到,会有什么变化呢?

如聚光灯之光投射在舞台中央,演绎精彩节目。

如油量充足之汽车全力以赴,驶向目标。

如沙弥走出山门开化世人普度众生,成就大德高僧。

如为人处事,则能聚焦穿透,无物不破,无事不成。

二、减少杂乱信息的摄入。

早早到达公司,打水时瞥见一同事在看国际新闻,瞬间一个灵感:看太多的杂乱信息真的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

总是看军事报道的,就总会觉得要哪里哪里要打仗。

总是看财经新闻的,就总会觉得这里要涨了那里要跌了。

总是看脉脉消息的,就总会有莫名的不舒服和焦虑之感。

总看国外对国内的负面新闻,就会觉得自家月亮不如外面的圆。

……

只要去看了去听了,大脑就会有意无意地去工作了,然后加工的结论、形成的印象又会在你不知觉间传递给你,带给你莫名的情绪、感受、判断,这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熏习的过程。

因此应该增加正念输入,减少负面输入。即使大脑在工作,也应该让它去加工好的信息。如果无法判断正反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尽量做减法,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打个比方,好比吃东西,如果不能判断一个未知的食物是好的还是坏的,简单的做法就是不去吃这个未知的食物,只吃我们已知的馒头米饭。

20240308

一、训练自己的内心。

做事情没有耐心,容易发脾气,容易有情绪,这些都是心力不足的表现,要去训练内心。好比有些人喜欢毛手毛脚,那在动手动脚的时候就去打手,有些人喜欢胡说八道,那就在乱说话时说一句「呸呸呸」,或者戏谑地讲一句「掌嘴」。那对待内心也可以这样,内心如果犯错了,也可以去「揍」它。一定要有意地去训练自己的内心,说话要慢,不要着急,时刻关注自己的心情,一有情绪马上控制,揍它,反思忏悔,以后不要再犯。

我们常说「心猿意马」,就是说我们的内心就像猴子一样上蹦下跳,像平原野马一样四处奔腾,一定要去有意地去驯服它。

当然,驯服内心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点一滴地去做,这个是需要时日的,地下的铁矿打造出宝剑尚且需要时日,我们也应当有耐心。以前是平均一个月发一次怒火,到了第二年平均一个季度发一次怒火,到了第三年平均一年发一两次怒火,到了第四年就不再发火,就这样慢慢地去提升去改进,循序渐进,也给自己成长的空间,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情绪难以控制就直接放弃了,一定要有耐心。

对待其他情绪也是一样处理,先觉知,后改进。

二、懂得感恩感激,也要会表达感恩感激。

心存感恩感激,并且表达出来,这是给对方最大的肯定和动力,其力量非常强大,最终会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更加和谐。

三、心存善念。

至善会引来善,好的东西会扑向你,会有好的机遇。做恶或心存恶念,坏的东西会自来找你,会各种不顺和不舒服,你骂过的话,将来有一天会以其他形式反弹回来。

四、付出与回报。

对别人好是不能想着回报、想着让别人还回来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只是有些回报并不是立即兑现的、也可能不是具体的可见的,可能会以看不见的其他形式出现,不是我今天给你一颗桃子明天他就会给你一颗李子。千万不要带着让对方马上还回来的心去做事,否则事情做不好,一旦对方所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时候就会新生怨恨。一定要有长远心和不求回报之心。

但是我们自己要知恩图报。

20240306

平常心与永恒相续。

什么是平常心?日日如此,年年如此,终生如此。为什么要平常心?因为平常心才能长久,才能恒常持续,才能有可持续性。

为学而言,学海无涯,非一日之功,今日猛然用功,明日又懈怠,非平常心,不能久远。

工作而言,加班加点,绝非长久之计,日久身体跨倒,徒增怨言。宜把握节奏,劳逸结合,方能事半功倍。

持家之道,铺张浪费,坐吃山空,岂能久远?宜勤俭为先,量入为出,方能家族兴旺。

为官之道,一朝上任,风风火火,日久必然疲惫松懈。宜稳重如山,以民为本,方能国泰民安。

治国理政,横征暴敛,岂能长久?必然民怨沸腾。宜施以仁政,方能民心归附。

与人相交,当平淡如水,为何?不必为繁文缛节所累,否则今日请茶送烟明日请客吃饭,如何长久?若有一日暂停,则必感落差。

一人突然被提拔上任,则心情激动亢奋,风风火火急功近利,这种也不能长久,须平常心处之。

遇美食,宜节制。暴饮暴食,必然伤及肠胃,非养生之道,宜适量而止。

这些都是我们俗称「没见过世面」的现象,当以平常心看待,并以平常心处理。

故曰,平常心者,非独个人修身养性之本,亦为家国天下之基。唯有心怀平常,方能行稳致远,成就可持续性之伟业。

怎么样评估一件事的做法是否做到了平常心呢?就是想着如果天天这样做、年年这样做、终身这样做是否都妥当,都能让事物运转持久永恒相续,甚至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更好也不是一时的,必须是长久的),如果是,那就对了。

如果一旦把「系统」设置为可以永久运转永恒相续的状态,则可以无为而治

例如教育,父母以身作则,教导以仁义礼智信,则儿女自然行的端正,不必为之烦恼,其自然独立生长。

例如管理,搭建一个好的平台,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则团队成员自然沟通协作顺畅,形成良好生态,不必过多干涉。

我们国家讲的可持续性战略,就是非常好的战略,正是此理,故国之大计,宜以平常心,谋长远之利,方显其智。

安全规则,千条万条,常令人困惑。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其核心,便会发现,这些规则的设立,旨在培养一种平常心态,追求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以确保我们长久的安全。一旦我们领悟了这一理念,许多规则便不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能够自然而然地被我们所理解和遵循。比如,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以及禁止酒驾的严肃性,不就变得显而易见了吗?

再以锂电池为例,我们都知道它们易燃的特性。如果我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将它们放置在床铺或书桌上充电,那么安全隐患就会如影随形。真正的可持续性,是将它们置于一安全场所日积月累都不必担心它们自燃的问题。同样,明知电瓶车存在自燃风险,却将其置于室内,这种行为显然是短视的,它违背了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

20240301

什么是法? 简单点理解,就是:思想、理论、主义。例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佛法,其实就是佛的思想理论。 法身不灭就是思想理论不灭,就跟「毛泽东思想永垂不朽」一个道理。肉身可灭,法身不灭就好理解了。

什么是化身?坚信某思想且践行该思想的人,例如我们常说:谁谁谁是活雷锋,则该活雷锋就是雷锋的化身。某某是毛泽东思想的践行者,则其就是毛主席的化身。

20240229

不著一字。

其一,如同前文讲述「芒果的味道」,佛不能用文字穷极其妙,即使有,也是指月之手,度水之舟。

其二,佛本无相,著于文字,即着于相。

20240226

研究到现在基本上明白佛法的本质意义,但是也不能去说服别人去转,人的内心总要有所归属,否则他们的心又将何处安放呢?心没了归属,这些人会感觉信仰崩塌,会继续焦虑、惶恐、不安……又要寻找解脱之法,然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不就是心中之佛吗?

所以干嘛还要说破呢,就这样也挺好。

然而佛的智慧也可以依然为我们所用,用以借鉴到实际生活中,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就一个安住当下和专注就足以受用了。

需要特别注意汉传佛教,变化得太多,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政治服务,需要注意区分。

20240225

一、不食肉的理解。

在《楞伽经》中,佛陀对大慧菩萨讲述了不应食肉的诸多理由,其中也涉及到了食肉可能导致生病的问题。以下是《楞伽经》中关于食肉可能导致生病的一些解释:

  1. 不净食物:《楞伽经》中提到,肉类是不洁净的食物,因为它是由生物的精血和污秽所构成。食用这样的不净食物可能会导致身体不健康。

  2. 恶业累积:食肉被视为一种恶业,因为它涉及到杀生。佛教教义认为,恶业会在个人的业力中累积,导致未来生活中的各种障碍和疾病。

  3. 慈悲心的缺失:食肉会使修行者失去对众生的慈悲心,而慈悲心是佛教修行中非常重要的品质。缺乏慈悲心可能会影响个人的精神健康和内心的平静。

  4. 口气臭秽:《楞伽经》中还提到,食肉的人会有口臭,这不仅是身体上的不洁净,也可能影响到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

  5. 恶梦和恐惧:食肉的人可能会做恶梦,感到恐惧和不安。这些心理状态的不稳定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

  6. 身体恶臭:《楞伽经》指出,食肉的人身体会有恶臭,这种恶臭可能会使他人远离,影响到个人的社交和心理健康。

  7. 诸天所弃:经文提到,食肉的人会被诸天神明所遗弃,这可能意味着失去神明的保护,从而容易遭受疾病的侵扰。

  8. 增长疾病:食肉可能会导致身体的疾病增多,因为肉类食物可能难以消化,增加肠胃的负担,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楞伽经》中的这些教义强调了素食的重要性,并指出食肉与杀生、恶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负面因素相关联。佛陀鼓励弟子们发展慈悲心,避免食肉,以促进身心健康和精神上的清净。

以上是佛的教诲,我们再从科学的角度理解。

其一,长久的熏习作用。我们平常所说的夫妻相,是真实存在的,长久生活在一起的人会越来越像,这个跟生活方式以及亲吻互相交换菌落有关系。这个就是长久熏习的结果。那对食肉而言,也有熏习一说,长久食肉会对人体也有一些不好的作用。

其二,不明之病。动物们也和人类一样都会生病,诸如流感、肿瘤、癌症、瘟病,肉中也含有很多尚未被科学发现的病毒细菌等。这些动物死掉后,被肢解成肉拿到市场上销售,你能识别哪些肉的健康吗?很难。即使是被检测合格的肉类也只是在当下科学手段之合格,更有很多不明之物我们是尚未探索到的。所以为了不被这些不明之病、不明之物所影响,不食肉是最好的。

这一点我倒是有过一个经历:邻居家的小猪仔瘟病而死,自家不敢食用,弃之于树下当做肥料掩埋。一日乡下来一收猪的,邻人无聊一问,收否?居然谈妥,以五十元卖掉。因非病死当日,肉体已然腐烂生蛆虫。我当时就各种脑补画面,这种肉将来会流入到市场上制作成何种商品,是肉馅包子还是火腿肠……不敢想象。自那以后,再也不吃肉馅包子和火腿肠了。

从佛的角度来讲,不食肉的初衷还是因为众生平等和慈悲心,并非为一己之心。但是对世人来说,可以借鉴或者折中。

例如伊斯兰教,信徒是不吃非宰杀放血的牛羊肉的,他们认为宰杀放血的肉才是「干净的」,即便是从山坡山摔死的牛羊肉也不会去吃。

从伊斯兰教的这个教规来看,其实就想对折中和科学一点,减少了病害而死的病对肉类的影响,看上去确实也「干净」一些。

再如有些人只吃自家人饲养的鸡鸭鱼肉,这个也是避免了不明的肉类,提高了健康程度,就是吃个放心肉。

再如有些人不吃红肉,只吃白肉(海鲜类),则可能是他认为白肉相对红肉就健康「干净」一点。当然,对白肉过敏或尿酸高的又另当别论了。

佛教不食肉,除了发心动机之外,也是对戒的修行极致之法,做到极致又能反哺修为。

我们现在知道,吃了有问题的肉而生病,从科学角度来讲是「感染」,但是在佛时代是没有这个词汇的,这个概念叫「业」,就是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业力影响的结果。从这样去理解,是不是感觉道理是相通的。

所以世人怎么去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自己做不到,就顺其自然,但也不贪图,吃过不挂于心。也可以折中一下,少吃,吃的时候尽量吃健康肉。

二、不妄语。

不妄语,通俗点讲就是:真诚不说谎。

于人于己都有益。

于己而言减少内耗。妄语者,即内外不合,必然欺心,徒增内耗。

与人协作减少阻力。妄语者,增加事情复杂性,为分析和处理问题增加了阻力,即组织内部的消耗。

从「说」的角度,正念发心,知行合一,不口是心非。但也不代表就是生硬刚直,可以加以技巧适当圆融。不当说的可以不说,说的时候注意方法和言辞。

从「听」的角度,也不要妄图曲解别人,首先正向看待,先相信别人所说所做,不设假想敌。也要能明察秋毫,明辨是非。

再从佛的中道来理解,无论是听还是说,都应该客观中道,不带情绪,不左不右,不褒不贬。

三、调节小毛病。

目前身体的小毛病如下:肥胖(略微)、腰突、咽炎(重)、胆囊炎(轻微)、甲状腺结节(轻微)、肾结石(轻微)、抖腿、脚部干燥皮质很厚。

治愈方法:

  • 心情放松:心态最重要,可能要占80%,因此首位是心情要调节好,不焦虑,不压力,作息规律……这一块就用佛法即可。

  • 爱身体如爱众生:自己的身体也是万物之一,既然慈悲众生,为何独虐己身?且有了好身体,更利于修心,身心健康才是最佳的健康。

  • 配合科学治疗:如果说心情占80%,另外的20%也很重要,不能忽视,还是需要科学治疗的。该用药还是要用药。

  • 坚持:用药一两次肯定不能根除,还是要坚持(依靠心力)用药和治疗。

以上问题,到十月份体检的时候再看看变化,不急不急。

四、人生如戏,心有归处。

想想最近做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想做的,但因为都是举手之劳,倒也没有反感抵触,也就是牵线搭桥,配合而已。早晚这个「局」也会「散」掉,我便「退」下。

即使是想做的,也总归有结束的时候。

不免想到,这不就跟「配合演戏」一般么。现在的状况,只是机缘巧合,大家需要我罢了,就当与人方便,做点有益于大家的事情。

戏曲总归落幕,我心自有归处。

五、心王调度。

我们每天都要说很多话、做很多事情、看很多东西、听很多声音……

大脑一直在接受数据,一直在处理,还要处理杂念妄想,可见大脑之辛苦。

上次提到心王,如果能够主动去调度这些事情,不就好了吗?

把大脑时刻在处理的事情看作是一个个的任务,大脑的所有任务在一起组成了任务序列。则心王就不要往这个队列里添加无意义的任务(减少无效收入),即使队列里加进来了临时的任务(杂念妄想莫名而起)就把它剔除出去不处理这件任务,保证正在处理的主要任务的资源分配(尽量专注),减少对任务的切换(一事一毕)……

这样我们的核心资源(精神能量)就能节省很多,而且做事的专注度提高的话效果也会更佳。

使用GPT把以上文字优化了下: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地交流、行动、观察和聆听,大脑持续地接收和处理信息,同时还要应对不断涌现的杂念和幻想,其工作量之大不言而喻。

在前文中,我们探讨了“心王”的概念。如果能主动地管理这些信息和任务,将极大地提升我们的效率和生活质量。

将大脑处理的事务视为一系列任务,我们可以将这些任务组织成一个有序的任务序列。作为心王,我们的任务是避免向这个序列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任务,以减少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同时,对于突然闯入的杂念和幻想,我们应当学会识别并将其从任务序列中移除,确保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处理当前的主要任务。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减少任务切换的频率,还能确保每项任务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资源。

通过这种心王调度,我们可以有效地节约精神能量,提高工作和学习的专注度,从而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清晰的思维和高效的行动。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就是世法,借鉴了佛法的智慧在尘世中应用。本质是: 识别选择

六、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在艺术设计、哲学、中医领域均有提及,但是这里所说与上述意义均不相同,属于在个人修习方面的一些感悟。

从安住当下和专注而来,在说话做事的时候可以使用的方法。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话:人飞出去了,神还留在原地。

听上去有点夸张,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平时说话做事,如果人在但是神不在,就是没有做到形神合一,这样做事的效率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形神是否相合,也是有程度之分的,可以通过专注不断提高,做到最大化限度的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则身心配合默契,感受绝佳。

20240224

高效休息。

1、睡眠。

晚上最好九点半到十点上床。 入睡前放松身心,把脑袋放空,把心放空,不留杂念妄想。

把身心看成一台工作了一整天后需要修整的机器。晚睡刷手机并不是在休息,而是让这台机器继续无效运转,好比缺少了润滑油,再接着跑只会继续磨损机器。工作、看书、想问题等等也不会高效,甚至会背道而驰。

总之,继续给身心喂信息做输入,只会增加身心的处理负担,即使是刷手机,看上去没有在做主动的大脑思考,看上去以为是在放松和休息,实际上并不是。可以仔细留意自己每次刷手机之后的感受,是更轻松舒服了还是更疲倦了。只要身心在做输入,则六识就会自动在工作,这个可以仔细观察,便可明了。清净法就是减少输入。

因此,最好的休息方法就是倒空内心和脑袋里的一切,保持空空如也。同时不再做输入。

杂念妄想起来的时候,不去管它,如晴空万里飘过的云彩,不要跟着云彩跑。云彩飘走,天空依然空空。

入睡的时候就身体保持放松,做深呼吸浅呼吸,如果注意力不能做到空,可以关注自己的呼吸,感受身体,感受深呼吸之后的身体放松…保持节奏。

放空身心入睡,身体进入睡眠后,大脑也会比较少地带着问题继续工作,则睡眠质量就会高很多,早上会自然醒来。一般来说,十点入睡早上五点左右能够自然醒来,醒来后大脑也很清醒,可以用来思考问题处理工作、看书写字、规划安排日程。

记住,无论当天事情再多,只要是日后可以再做的,都一律不要去想,念头一起,马上转走。

晚上入睡和午睡都可以使用上述方法。

2、碎片时间的休息。

大体方法一样,最重要的就是闭目,只要睁开眼睛,眼睛就是在扫描大千世界,大脑就自动在做计算了,因此尽量关闭视听。

为了防止误事,可以设置一个叫醒机制。

例如交通工具上,什么时候到站下车,没有人同行,可以大概预估一个时间设置提醒闹钟,以免不小心睡着误事。如果有同行之人,可以叮嘱喊下自己。

例如等人的时候,也可以闭目养神几分钟,避免误事也可以设置闹钟。

例如打车的时候,就在车子上闭目养神,因为到了司机会喊,所以这个是默认就有的叫醒机制,不用额外设置。

3、间隔休息。 人的精力是有波动起伏的,不可能一直高强度工作,有的人专注时间长,有的人时间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把握。

例如每45分钟休息五到十分钟,或者每两个小时休息十分钟。 休息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放松倒空法。

20240223

一、佛法与世法。

佛法与世法如何理解呢?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理解事物的方式,佛法维度可能是超维的,更高一层的视角。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用世法不好处理时,可以尝试用佛法来去看待和处理。

如果用佛法处理让人感觉深奥的话,可以用世法解释。即用佛法看待分析,用世法处理。

  • 佛法的本质:修自己。
  • 世法的本质:人际关系。

具体可以从以下维度去看:

  • 目标不同:佛法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解脱和觉悟,而世法关注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物质福祉。
  • 应用范围:佛法主要应用于个人的修行和精神生活,世法则应用于整个社会的管理和人际关系。
  • 方法和手段:佛法通过禅修、戒律、智慧等修行手段来实现目标,世法则通过法律、教育、经济政策等手段来实现社会治理。
  • 价值观:佛法强调无我、慈悲、因果等价值观,而世法则更侧重于公平、正义、效率等价值观。

可以看出,佛法更侧重「己」,如果工作生活中遇到了让自己内心不安的事情,就可以用佛的智慧来解决。在分析问题时,可以跳出系统和框架以三方视角去看待,分析到解决方法之后,再把自己代入进去,再把自己代入其他角色进去,看看是否可以做到「于人于己于整体皆可」,如果需要取舍,则仍然以三方视角取整体利益最大者。

用佛法(佛的方法论)分析问题:

  1. 四圣谛(苦、集、灭、道)

    • 苦谛:认识到生活中存在苦难和不满,这是分析问题的起点。在面对问题时,首先要承认问题的存在和它带来的苦难。
    • 集谛:分析苦难的成因,即问题产生的根源。这可能涉及个人的欲望、无知、偏见等内在因素,也可能是外部环境和条件的作用。
    • 灭谛:理解苦难的终结,即问题的解决。佛法认为,通过正确的修行和理解,可以消除苦难。
    • 道谛:实践通往终结苦难的道路,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通常涉及八正道的实践,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简言之:问题是什么,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措施

  2. 因果律: 佛法中的因果律强调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在分析问题时,要考虑个人的行为如何影响结果,以及过去的行为如何影响当前的状况。这有助于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和多维度。

  3. 平等心: 平等心是指在面对不同情境和个体时保持平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在分析问题时,平等心有助于我们超越个人偏见,以公正无私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做出更加客观的判断。

  4. 无执: 无执是指对事物不产生过度的依恋或排斥。在分析问题时,无执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保持客观,不被个人的情感或利益所左右。

  5. 无我: 佛法中的无我概念认为个体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我实体。在分析问题时,这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自我中心的视角,更客观地看待问题,理解问题如何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

  6. 中道: 佛法提倡避免极端,寻找中庸之道。在分析问题时,这意味着要避免走向任何极端,如过度乐观或悲观,而是寻找平衡和中立的立场。

  7. 慈悲: 慈悲是佛法中的核心价值之一。在分析问题时,应考虑到所有相关方的感受和福祉,寻求一种能够促进和谐与共存的解决方案。

  8. 正念: 正念是指在任何时刻都保持对当前经验的觉知。在分析问题时,正念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清晰的头脑,不被过去的记忆或对未来的担忧所干扰,从而更准确地理解问题。

  9. 四念处: 四念处是佛教禅修的四个基础对象:身、受、心、法。通过观察这四个方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如何通过正念来处理情绪和反应,从而更冷静地分析问题。

  10. 智慧: 佛法中的智慧是指对事物真相的深刻理解。在分析问题时,应努力发展洞察力,看透表象,理解问题的本质。

  11. 缘起: 缘起是佛教的核心哲学之一,它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独立自主的存在。在分析问题时,理解缘起可以帮助我们看到问题的相互依存性,认识到改变一个因素可能对整个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举例:

  1. 南能北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这个是北宗神秀的偈语,就是世法,也是修习的过程法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是南宗慧能的偈语,就是佛法,是更高维的,也是最终的状态。

但是不代表神秀之说不对,其更适合世人,修到位那就是圣人级别。慧能之说适合修行人。于政治而言,会更倾向于选择北宗。

  1. 遗弃老人。

    以旁观者看待分析是佛法,报警处罚是世法。佛看此事,必有因果互报。世法处罚因为这件事对社会影响和良俗秩序不利。

  2. 假设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挑战:你的团队成员之间出现了沟通不畅,导致项目进度受阻。运用佛法的概念,你可以这样分析和处理这个问题:

  1. 四圣谛
    • 苦谛:首先承认团队沟通不畅是一个问题,它给团队成员带来了压力和挫折感。
    • 集谛:分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个人偏见、工作压力大、或者缺乏团队协作的文化。
    • 灭谛:认识到通过改善沟通和团队协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团队效率和士气。
    • 道谛:制定一个行动计划,比如定期举行团队会议,建立明确的沟通流程,提供团队建设活动等。
  2. 缘起
    • 理解团队沟通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个人的工作风格、团队结构、项目管理方式等。
  3. 无我
    • 鼓励团队成员放下自我中心的态度,更多地考虑团队的整体利益和目标。
  4. 中道
    • 在处理沟通问题时,避免走向极端,如过度强调个人责任或完全忽视个人差异,而是寻找平衡的解决方案。
  5. 慈悲
    •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团队成员保持同情和理解,尤其是那些在沟通中遇到困难的成员。
  6. 正念
    • 在会议和日常工作中保持正念,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7. 智慧
    • 运用智慧来洞察沟通不畅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8. 放下执着
    • 接受问题可能不会立即解决,放下对立即结果的执着,专注于持续改进和团队成长。
  1. 你发现自己经常感到焦虑和压力,难以享受当下的生活。
  1. 四圣谛
    • 苦谛:首先识别并接受焦虑和压力是你所经历的苦难。
    • 集谛:探索这些感受的成因,可能是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健康问题或对未来的担忧。
    • 灭谛:理解通过适当的方法,如调整生活方式、学习放松技巧或寻求专业帮助,可以减轻甚至消除这些苦难。
    • 道谛:制定一个实际的行动计划,比如定期练习冥想、进行身体锻炼、改善饮食习惯、学习时间管理技巧,或者寻求心理咨询。
  2. 无常
    • 认识到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是暂时的,它们会随着时间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认识可以帮助你不过分执着于当前的困境。
  3. 无我
    • 通过冥想和自我反思,观察自己的思维模式,了解焦虑和压力是如何在心理上构建起来的,从而学会放下那些不健康的自我认同。
  4. 正念
    • 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正念,比如吃饭时专注于食物的味道、走路时感受脚步与地面的接触。这有助于你将注意力从焦虑的思绪中拉回到当下。
  5. 慈悲
    • 对自己和他人都保持慈悲心。当你感到焦虑时,用温柔和理解的态度对待自己,而不是自我批评。
  6. 放下执着
    • 学会放下对结果的控制欲望,接受事情可能不会按照你预期的方式发展。这种放下可以帮助减少不必要的压力。
  7. 智慧
    • 运用智慧来识别哪些是你能够控制的,哪些是你无法控制的。专注于你能做的事情,而不是纠结于那些超出你能力范围的事情。

二、佛法里没有忍耐。

上次理解「忍」的时候,把佛的智慧理解为把心无限放大,其实还不对,把心放大实际上并不是佛法,而是世法。

佛是内心不放任何事物。佛法中心与万物并不是包含关系,而是超维关系。

三、佛法僧三宝。

佛与法不再赘述。

僧,即僧团组织。独修会遇到很多问题,没有人互相帮助,互相开导,容易遇到困难(包括物质上的精神上的障碍),一个人的稳定性当然不及组织,因此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20240222

一、讲故事。

「讲故事」利用了哪些法门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 平等心。不以长者身份向下施压的灌输说教,听者就不会有抵触心理。
  • 无分别心。让听者以三方视角去看待事物,听者就不会有我执,无分别之分,会更容易以理性分析事物。
  • 专注(定生慧)。人人都喜欢听故事,因此以讲故事的方法更容易抓住对方眼球和精神,听者也会聚精会神,在专注的时候,听者的感受会更多更深,更容易感悟从而获得智慧。而且听者也更容易记得住。
  • 智慧靠自己体悟。每个人心中都有智慧的种子,讲故事是启人心智很好的方法,让听者自己感受和觉悟,让智慧种子自然发芽。若种子不能自己发芽,则无论从外面再怎么施压敲打都没有作用。
  • 缓冲空间。听得懂的自然好开示,然后再循序渐进,听不懂的也就无需多言,就此打住。避免直接说教,显得生硬。

因此,多多学会讲故事吧,好处大着呢。所以看很多经典传承,都是有很多故事的,故事里蕴藏着大智慧。

二、最近实践的感受。

实践的点:安住当下(不杂念妄想)、路慢慢行、饭慢慢吃、话慢慢说(尽量闭嘴不说)、睡前无杂念、事慢慢做、一事一毕、一心不乱(时刻想着自己的心是一颗不能散乱的纯净的水球)、洗手专注(办公室里比较容易做到,勤洗手,仔细听水流声,慢慢洗,锻炼专注,也保持了卫生)、整理收纳(线缆排排整齐、擦拭灰尘,静心去做,慢慢做)。

感受如下:

做事情的效率变高了,这次的时间维度感觉拉长了,而不是变短了,就好比说感觉做了好久的事情,然后晃过神来一看也没多久,这个感受跟之前不太一样。明明说话行事更加慢节奏了,但是时间也跟着变慢了,很神奇。(大概的解释:内心的时间维度拉长了,相当于原来一个单位的时间变成了多个单位时间,时间的价值被放大了,有点类似《盗梦空间》里梦里的时间一秒钟就相当于外在时间的好多倍)

吃饭的时候就一勺一勺的看清楚,一口一口的细嚼慢咽,一口一口的感受,以前吃饭是痛苦(不知道吃啥,吃起来也不好吃),虽然现在也是,但是吃的时候感觉不难吃了,感受到还行。

晚上入睡更快速了,基本上分分钟能入睡。

午睡效果更好。因为午睡时间太短,基本上只有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时间可以用来午睡,因此效率很重要。每次午睡的时候,身体放松保持全程不动,杂念一概不管,安住,则很快能入睡,即使不能睡着但是休息的效果也很明显,精神头就很充足。

开会及与同事沟通,全程专注,注意倾听。明显思路清晰,能替人着想与人方便,情绪也减少很多很多,所以更顺利更容易达成。即使需要做一些取舍,也会从大局出发,自己内心也更坦然,不会纠结。

三、芒果的味道。

现在有一个人没见过没吃过芒果,给你几分钟时间请你用语言形容下芒果的味道。

(数分钟后……)

对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描述芒果的颜色,用一个黄字即可。

但如何形容芒果的味道,恐怕写上一大堆文字都无法精准描述,只能简言之:香甜可口。如果用「香甜可口」或者「大段描述」去跟该人宣说芒果的味道,他仍然会感到困惑,到底是何种味道?即使是香甜可口,又跟苹果的香甜可口、香蕉的香甜可口一样吗?

到底是什么味道,唯有亲口品尝。然而亲口品尝后再去对照「大段描述」,能够完全契合吗?很难,因为文字无法穷尽其力以精准贴合其真实味道。但是如果说这「大段描述」不精准,那就让亲尝者自己再说一遍芒果的味道,该人所描述的又会是怎样?

但是无论怎么描述,可能最终还是会浓缩为一句:香甜可口。

学习知识智慧、学佛求道,也都一样,过来人跟你说一句:妙哉。但是有多妙呢,是需要用「大段描述」的,但是这个描述怎么能够准确贴近呢,很难。就像品尝芒果的味道一样,唯有亲自体验。当自己体验之后,可能也唯有一句:妙哉。

学佛的人也一样,佛法无边,又怎能用大段文字描述呢?唯有一句:阿弥陀佛。

四、再说心王。

上一次理解「我为心王」主要侧重在摄「心」的情绪感受,这一次更有新的理解。

心王的所有输入和感受,都是六识和末那识带来的,这个时候的心王是被动的接收和熏习,但是一旦做了改变,首先是可以不被左右了,有了自己的明辨力,也即可以不被境转,不被末那识带偏。

再往前走一步,如果再变被动为主动呢?就是六根得听随心王的指挥,去主动地开关。

去看那该看的,闻那该闻的,感受那该感受的,想那该想的,知那该知的……

不看不该看的,不闻不该闻的,不感不该感的,不想不该想的,不知不该知的……

如果把心王看作CPU的话,六根相当于是输入输出接口,主动减少无效的输入,则信息自然减少,无论是存储和计算都会极大地减少。

这就是清净之法。

去做自己内心之王,六根皆为心王所用:听那听不到的,看那看不到的,知那不知的……

五、不迷信,也不迷不信。

末法时代,人人说法。到底说法的人是佛是魔,是人是鬼,是好是歹,一定要擦亮眼睛。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故总结一下方法,以辨真伪。

佛陀:任何的知识,无论你们自己阅览,还是听智者宣讲,甚至是听我所讲,都不要轻易相信,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去加以分别验证。

验证所传佛法是否正统:

  1. 符合三法印,可以一辩,看对方的理解。
  2. 以三宝为中心:正统的佛法应当以佛、法、僧三宝为核心。佛法的传承应当能够追溯到佛陀的教诲,并且遵循佛教的基本教义和戒律。
  3. 经典依据:正统的佛法应当有经典作为依据,而不是依据的非主流经书。
  4. 历史传承:了解教法的历史传承,包括其起源、发展以及历代高僧大德的解释和实践。正统的佛法往往有清晰的传承脉络。
  5. 逻辑一致性:佛法的教义应当在逻辑上是自洽的,没有内在的矛盾。可以通过学习佛教哲学,如中观、唯识等,来理解和分析佛法的逻辑结构。

验证所传言论文字是否合理:

  1. 逻辑是否通顺;
  2. 是否可以理解;若不作解释,只教人信者,多是外道。佛陀的智慧是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极其浅显的道理。
  3. 是否先贤圣人多有支持;或与先贤圣人的学说能够融通;
  4. 是否让自己得到快乐和平和喜悦;(如果得到的是痛苦,不如不听不看)

验证对方是否附佛外道:

  1. 是否搞个人崇拜。(佛的教义是众生平等,所以哪里存在个人崇拜呢)
  2. 是否鼓吹为某佛某菩萨化身。
  3. 直言其是人,而且是人都会犯错,人无完人,看其反应。(若不能接受者,必有问题)
  4. 直言其也会变老,看其反应。(这个是佛法的无常性,谁也逃不掉)
  5. 是否强调神通感应:正统佛教虽然承认神通的存在,但并不鼓励追求神通,更不会以此为修行的主要目标。如果一个团体过分强调神通感应,或者用神通来吸引信众,这可能是附佛外道。
  6. 是否讨论世界末日、有限无限;(佛陀不讨论这些)
  7. 是否承认造物主。(佛法里面没有造物主)
  8. 是否只让一心念佛,生病不看医生。(佛法虽可治心病,但是需要高深的智慧灵活操作,但是该看还是要看)
  9. 是否动辄以造业、下地狱威胁。(这种大多是解释不通的时候急眼了)
  10. 是否排他。佛的心胸无比宽阔,包容万物,不会诋毁和排斥其他学说,更不会排斥敌对科学。
  11. 是否利用佛教名义进行非法活动:正统佛教团体不会利用佛教名义进行非法活动,如诈骗、敛财等。
  12. 是否有政治目的:正统佛教团体不会参与政治活动,也不会有反政府的行为。
  13. 是否篡改或曲解佛经:正统佛教团体会尊重并正确解释佛经。
  14. 是否提倡正确的修行方法:正统佛教提倡的是正念、正定、正慧等修行方法。如果搞一些:圣水、密修、奇怪的修行方式,则为邪教。
  15. 是否听国家话听党话。(我们的党是最先进和最伟大的党,无出其右者,党和国家否定的就一定有问题。)

20240221

解脱之法。

有二法:超脱系统之解脱法,无生无灭之解脱法。当然本质是一样的,分开来解说是为了方便理解。

1、超脱系统之解脱法。

先看一段佛陀与阿阇世的对话:

佛陀:陛下,打个比喻。一个仆人从早到晚都要听随主人的意思,去满足他的要求。一天,他问自己:‘我和主人都是人,为什么我要甘愿被他奴役?’这仆人决定不要再当仆人,而出家去当比丘。他过着贞洁、勤奋和专念的生活。他日中一食,修习行禅坐禅,在生活中的言行都表现着安详与尊严。他变成了一个贤德和受尊敬的僧人。虽然你知道他昔日曾是仆从,但当你现在见到他的时候,你会不会对他这样说:‘过来,小伙子,我要你从早到晚把我侍奉,全听我的吩咐。

阿阇世:世尊,当然不会,我一定不会用这种态度对他说话。我会恭敬的对他作礼,给他供食,并会保证他受到僧人在法律上应有的庇护。

佛陀:陛下,这就是比丘修行所得的第一个果实。他已从种族、社会以至阶级的偏见中解脱出来,他已重获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当一个仆人不再做仆人,而是去做了比丘,变不会再被世人以「仆人」呼来换取。

之前网上有一个比较热门的文章,叫「困在系统里的外卖骑手」,如果不想被系统困住怎么办?跳出系统,不干外卖即可。

再如打牌,上了牌桌,心情自然就要受到许多影响:抓到烂牌时的失落、抓到好牌时的紧张、局势不明时的困惑、打错牌时的遗憾、赢时的亢奋、输时的沮丧……心一直被牵着走的,哪里还有主动,全都是被动的,心成了现实的奴隶。那如果干脆就不上牌桌,不就不受牌局的影响了嘛。干脆不打了,就以第三方视角看人家打,或者甚至远离,连看都不要看,还能影响到我吗?!

这个就是修道人所说的:不在三界之内,不在五行之中。

不想被某个系统舒服,就跳出这个系统,不就解脱了嘛。

这个其实就是现在年轻人所说的「躺平」,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不代表躺平就无所事事,消极度日,仍然是热爱生活,吃好喝好玩好,专心兴趣,享受当下,不再焦虑。

所以本解脱之法也可以称之为「躺平大法」。

2、无生无灭之解脱法。

这个是从佛陀证悟的真理而来,从无常性无自性缘起法可以求得。

既然无常变化,执又何用?既然无自,何必执着于我?不执自然无缘起。既然无常,无生无灭,无生无死,故何惧生死?解脱生死法的妙处就在这里:生死之概念只是人在认知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实际上就本不存在,还恐惧啥?从无常变化推论一切形容词、一切心智的概念均不存在,所以「恐惧」这个概念就本不存在;再加上无自性,就没有「我」这个概念;再加上不执着于这些不存在的概念,缘念杂想不起,所以「我」还「恐惧」啥?再者,「解脱」与「束缚」对立,也都是抽象之词,与佛法而言皆不存在,问「解脱」者须知「束缚」于啥,「解脱」于啥。一切都是虚妄的,这不就解脱了吗。

20240219

一、对不杀生不食荤的理解。

因为众生平等,所有众生都害怕死亡,将心比心,且慈悲众生,故戒杀生。没有买卖便没有杀害,故戒食荤。众生平等,视众生为父母兄弟姐妹,就不会杀害父母兄弟姐妹且食之了。

但是欲望是控制不住的,例如长久不吃肉会很难受,馋的厉害,为了克制持戒想到了一些其他的方便之法,说这个方便之法之前,先看另一个克制欲望的方法。

1、摩登伽女迷阿难陀的故事,事后佛陀对阿难陀说:

阿难陀!想要离烦恼证悟的人,是不可以把女众放在心中的。你要将老的女众看做自己的母亲,将年长的女众看做姐姐,将年轻的女众看做妹妹,阿难陀!你千万要记住啊!

2、《佛陀传》里阿难陀思念自己美丽的未婚妻而不能安心修行,佛陀对阿难陀说的一段话:

佛陀:”那你为何不喜欢当比丘?”

难陀又再默然不答。

佛陀:”你是否挂念着卡拉诺莉?”

难陀的脸上泛红,但仍不作声。

佛陀说道:”难陀,懦萨罗这里也有很多艳丽如卡拉诺莉的少女。记得在波斯匿大王宫中的宴会吗?你有见到如卡拉诺莉般美丽的女子吗?“

难陀承认说:”可能这里有很多如她一般美丽的女子。但我关心的就只是卡拉诺莉一个。在此生中,就只有一个卡拉诺莉。”

佛陀:”难陀,执著可成为修行中的一大障碍。一个女人的美丽可以消失得像玫瑰凋谢般快速。你也知道一切无常,你应该洞视万事万物的无常性。看!“

佛陀指着一个在竹桥上倚着拐杖蹒跚而过的老妇,她的脸上皱纹满布。

“那老妇也必曾是个美人。卡拉诺莉的美貌也将随着岁月消退。而在同一段时间,你在觉悟之道的修行上,却可为你带来生生世世的平和愉悦。难陀,你看看那边在树上嬉戏的两只猴子。你可能觉得那雌的尖面红股,一点也不吸引人。但对那雄的来说,它就是世间最美的猴子。它在雄的心目中独一无二,而雄的更能为雌的出生人死来保护对方。”

3、《悉达多》里:

悉达多感到自己的渴望和涌动的性欲。他至今尚未碰过女人。在准备伸手去握住妇人时,他迟疑片刻。就在这一刻,他听见内心颤抖的声音说“不”。顿时,年轻妇人微笑的脸失去了全部魅力。她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只目光迷离的发情母兽。

《悉达多》

4、我们平时身边可能有人用过这种方法:如果看到美女帅哥动了心,就马上想一想她/他也会拉屎放屁也会很臭就行了……

以上这些方法是属于针对色欲的方法,那么针对杀生食肉呢?我认为也有类似的方法,这种方法大概就是:

如果你克制不了自己的时候,可以想一想,这些生灵就是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杀害他们就是杀害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吃它们的肉就是在吃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的肉,这样一想,欲望是不是就降低很多了。

所以我认为世间的种种说法可能就是一个方便法门,但是不能迷信错了,并不是说今生的这头牛羊是你前世的父母兄弟姐妹变化的。不过佛说的众生平等,从泛化意义上来说,众生不就是我等父母兄弟姐妹么。所以其道理本质是通的,只不过世人传下来让人觉得生硬迷信。

简单理解就是:众生平等,所有众生都害怕死亡,将心比心,且慈悲众生,故戒杀生。没有买卖便没有杀害,故戒食荤。众生平等,视众生为父母兄弟姐妹,就不会杀害父母兄弟姐妹且食之了

二、观心

相由心生。人的行为表现皆为内心所照(两层意思,一个是因心而生行动表象(输出),一个是因心接收表象(输入)),因此人际关系也可以通过观心来去洞察和处理。在任何时刻,尝试找一下形容当事人情绪的词语,也即心情形容词,一个或多个,至少要有一个主要的。然后针对这些心情形容词进行对症下药,这些佛陀估计早就认识到了,定会有许多法门,参考操作即可,这不就是对症下药了嘛。

观己心。

直面杂念妄想。

仔细观察体会,该杂念因何而起,如果惶恐,又因何惶恐?为何因此而惶恐?一层层深入下去,挖出来,摆出来,直面它,解决它。

如果怕妄想,又加一重妄想。觉清净,早已不是清净。怕落空,已经堕在有中。想成佛,早已入了魔道。

如果在杂念妄想上再按一个念头去压它,那就是念头之上有念头,复杂了。

观他心。

当孩子给予你一朵花时,表示他很开心喜欢你,应该回应给他你的开心和感动;

当孩子躁动不安时,表示他很不耐烦,询问他哪里不舒服并做适当措施;

当同事挑战你时,表示他的质疑,可能你们尚未建立信任或者对方并没有听明白;

看人说话,细思其动机,想表达什么,从语言文字中去观对方的心;

……

三、戒与组织管理。

之前戒的理解均为对自己个体而言,然而对于僧团来说,组织内个体之间的相处,也会有一些冲突,因此戒还有约束成员相处的作用,本质就是组织管理的需要,而且组织越庞大就问题就越多,越难管理。僧团本身要求就比较高,一旦内部发生问题,必然为世人讥嫌。为了不让僧团分裂或名誉毁坏,所以佛陀才说他去世之后,要让僧团以戒为师。

僧团的戒律之重要,与家庭之门风,公司之规章制度,学校之风纪,军队之纪律,国家之法律一样重要,越是组织规模越大越需要严格执律。若无纪律,则自然一盘散沙,陷入混乱热寂,此熵增之规律也。

是故,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需要有戒律,这是约束个体或组织变得集中有序的最有效的工具。

对教育的意义,小孩子诵读《弟子规》学规矩,就是某种形式的戒律。

对家庭和谐、与人相处的意义:都要有规矩,这些都是泛化意义的律。

哪支军队能打胜仗,只要看他的统帅是否严格执行钢铁的纪律。

现在人为什么那么多烦恼冲突,因为我们把老祖宗帮我们整理的有助于和谐相处的规矩都丢了,虽然有一些糟粕,但是也有精华,全盘否定肯定不对,有益处的还是要去学习借鉴的。

20240217

无我。

佛陀说的无常无我,「无常」在前些天的「万物刹那幻灭,人生无常,把握当下」里已有理解和阐述,本质是变化。「无我」在「爱一切如爱己」和「无情」里也有理解,这里再做一些别的理解和延伸。

无我即无自性、互依性,指万物不能独立存在,相互均有关联,互相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缘」,就像一根根看不见的线一样把万物牵连在一起。可以类比为科学界的「万有引力」,只不过佛陀所指更广泛一些,我们可以理解为「万有缘力」(或万有业力)。单从「人」这种生物来说,与教员说的「人是社会性的」本质是一样的,人不能单独个体存在,即使是深山隐居的修行老道,也一样与人类整体组织有着联系,只是多寡而已。

想讨论的不是这个,而是极致化,极致化之后可以产生「神通」。我们推论一下,既然万物均有联系,是否可以通过这种联系连接到其他物体?这种连接的媒介并不一定是科学界已经探索到的存在的物质,我们生活的空间有很多我们尚未探索到的暗物质,我们就按照佛陀所说的概念,用缘念来去做媒介去连接万物。这样不就是可以感知任何一物了吗?既然能感知任何一物,那就可以实现超越空间。这个怎么理解呢?好比佛陀在墙内,那佛陀就可以通过墙内的一切物及墙体本身来层层感知其周围之物,进而延伸至墙外,则可以感知墙外任何一物了。这样不就变得很有神通了嘛,佛陀称自己体证过。在虚云自述年谱里也有说过,能看到隔墙的和尚夜晚上厕所的情形。

除了空间以外,还可以超越时间,知其过去。

牛顿研究神学的过程中确实发现了某种关系–万有引力,确实在理论上能说得通,但是再往上研究就没有啥突破了,说明这个「神通」不能轻易触达,释迦牟尼佛因为禅定到开悟亲自体证了,才有如是说,我辈也只能开开脑洞,想象一下。

学会感恩并从自己做起。

就像鲜花和小草的成长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你们的帮助就像阳光和雨露,给了我成长的机会和空间。我的成就就是你们的恩赐,也是你们的成就,所以我获得的智慧也愿意跟你们分享,因为它是属于你们的,属于自然本身的。也包括某某和某某,如果不是因为经历磨难,经历这么多,我也不会XX,不经苦焉知福,经历过痛苦苦难,方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福气果报。所以都要感恩。

佛法并不是让人道德绑架的,人人都要做好自己,不能处处指责要求别人,一定要先观察自己。修行根基有深有浅,心力有高有低,慢慢来,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点点提升。力不到不要发宏大誓愿,否则容易受挫,对佛法丧失信心,从而半途而废。不是理论不对,是操作方法错了。千万不要发誓说:我今年一定要怎样怎样,顺其自然,观照好自己的内心,一点一滴去做,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先做好自己,当自己的佛法变得强大,你说的话做的事才能产生有效磁场,才会慢慢影响身边的人,就像我影响了你一样,如果你也修的好,在我们俩人的磁场加持下,他们俩改变就会非常容易了。所以根本上还是要先做好自己,修行好自己的身心。而一旦你强求别人改变,就又会变成了执念妄想,又起埋怨纷争。如果人家的改变不如你意,你就会心生不满,甚至对佛法质疑。所以期望别人改变是不正确的方法,要谨慎。

20240214

六亲缘浅。

以前觉得六亲缘浅是一个贬义词,是不好的说法。现在看来,六亲缘浅可能是好的,至少是中性的。万法皆因缘而生,痛苦也因缘而生。缘浅则痛苦也少,说明相欠的不多。另一方面,六亲缘浅,更利醒悟和修行。

20240213

一、专注屏蔽视听。

不想看的时候眼睛可以闭上,不想饮食不想说话的时候可以把嘴巴闭上,不想闻味道的时候可以暂时屏住呼吸。但是唯独耳朵,不能主动去关闭,例如身边有人碎碎念,有人外放吵闹的手机音效,甚是烦心,如果能像闭眼那样关闭耳朵该多好。不知有没有这种可以修习的法门?

(先不用“外求”的方法,外求就是跟管理人员或者当事人请求:麻烦请求您把声音关掉。外求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就像大江大河带不走一样,外求不得的时候就容易苦恼。现在所讨论的就是“内修”之法)

在未寻得以前,目前有如下方法参考,分为两步。首先寻找一个精神的着力点足够专注聚焦其上,则外物侵扰自无,若未足够专注聚焦时,则妄念会起,然后就像对待杂念妄想一样对待,忽略它。具体解释如下。

专注。修行高的可以入定,自然不会被打扰。在未修到高阶以前,须寻找一个精神的着力点。就像看电视一样,沉浸在电视剧情的时候,旁边有人走动是感知不到的。这个着力点可以是思考一个事情,写一点东西,也可以念阿弥陀佛。就是一定要把精神灌注在里面,并且足够聚焦,像激光一样穿透关注的事情。

不够专注时,不落于心。声音看似流水,自然流过,不要去识别它,不要去分别它,不要去判断它,不要去联想它……如果生念了,就随它去,忽略它,自然烟消云散,不要再起一个念头来去压这个念头。对于其他感官受识一样适用,例如眼睛看到的,也如流水一样对待,自然流逝。

注意不能用发呆法,它跟修行途径是完全不同的。

发呆的时候,眼睛是虚散的不聚焦的,即使眼睛睁开着,也并没有影像入心,耳朵即使没有捂着,似乎也没听到什么声音。发呆并没有损害眼睛耳朵的功能,还是在视听,但不是主动的视听,是被动的,声色只是流过经过眼睛耳朵,并没有采集下来。但发呆法并不适用于对意识的操作,否则会陷入昏沉,就是睡着了,与清心明净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常常把发呆叫做“走神”,神都没了,还修个啥。所以发呆不能算是正确的操作方法。

二、被遗弃的老人。

可怜可恨也是一体两面。当你了解到真相后,之前有多可怜后面就会多可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不管他们背后或者过去的原因,定有因果,但是当下,我看到了这位老人的境遇,我感受到了他的痛苦,给予其救扶帮助,或报警或联系救助站。 正如一只被射中的天鹅,看到了它的痛苦,它需要被救助。而不用去管是谁射的它,它前世是否亏欠了谁。

如果带着情绪去看问题,光看到了儿子把父亲抛弃,会觉得儿子过分,但或许再去了解儿子抛弃父亲的原因,会反过来说父亲可恨。当初有多可怜他,后面就会有多怨恨他。所以不用带着情绪,以三方视角去看,以慈悲心待之,即无偏左偏右的情绪,中性客观。也不要去纠结他的过去,当下他是需要帮助的,给予正确的帮助即可。

但是对世俗来说,如果射中的是保护动物,侵犯的是人权,那自然会收到法律的制裁,公事公办。

20240211

一、福。 每人都有一块福田,福田可以兑换成世间的福气享受,例如这一世可以当官可以有钱,但是下一世,你的福田就少了,几世之后,福田被消耗完,那就无福消受了,只能一直吃苦受罪。

所以佛才说:吃苦了苦,享福消福。就是这个道理。修行就是在种福田,贪图享乐就是在消耗福田。有修行的人,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做,从来不求人。路自己走,不让人抬着,背包自己背。

福气像是一张不显示余额的银行卡,你不去享受,它也是你的;你去享受,它也是你的。世人通过种种竞争的手段获得的福报,实则是命里有的,只不过是提前挪用了,还因为不正当的手段导致福气打折了(好比你着急把祖宅变卖了去吃喝玩乐,价格可能是贱卖的)。真是可怜!因为不明白真相,糟践了自己 。

有个女性,家境优渥,从小父母疼爱,学习优秀,人也长得好看,身体也好,大学毕业嫁了好家庭,老公对她好,公婆疼爱她,还给她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这一生就没吃过苦,年纪轻轻却突然暴病而亡。这就是福报花完了的缘故,就是这种没有余额的银行卡被她花完了。古人云:福不可尽享。她但凡在有生之年节用惜福,多把自己的福气布施给众生,绝不可能这么突然死掉。

社会上一些贪官污吏,有些放纵了一辈子安然无恙,老来得个病,死了。而有些贪官污吏,没潇洒几年就被抓进去了。这就是福报大小的不同,福报多可享受一辈子,福报小的几年就没了。

那么对于那些福报很大的呢,就是一辈子坏事做尽,也可以善终,但是他下辈子下下辈子慢慢就沦落了,因为福报在消耗。这个在我们看来,好像福报很大,因为我们觉得一辈子很长。但是在觉悟者眼里,也是非常短暂的,即便是几世,也是短暂的一刹那。

人一旦拥有福报,必然造业。拥有福报不是绝对的好事。明白真相的人,绝不求福报。哪怕有福报,自己也不敢享受,应布施给苦难中的人去。如果福报、成就可以靠争取获得,那所有的因果、佛法就都被推翻了,只需要去拼命争就行了 。

拥有了福报之后就要惜福,一味地享受福报不是好事。因为人在有福气的时候 一定会造新业,而且福报越大,造业越重,导致最后直接堕落得越重。例如普通小老百姓骂人,因为人微言轻,那业报可能小一点;修行的和尚骂人,那业报就大很多。身居高位,一个政策即可祸国殃民,一朝犯事后果就很严重。大富大贵之人,天天鱼肉海鲜,杀生无数,这种恶果积累 ,福报享完之后下场会很惨。就连福报最大的仙人,寿命结束以后,直接是去无间地狱的。

所以不要再去刻意追求那些所谓的福报和功名利禄,而拥有了福报之后,也要珍惜,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修心修口修身,不造新业,否则福报越大造业越重,福田就会变得贫瘠。多多修善积福,则福田就越宽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就是这个道理。

二、修行障碍

我认为修行路上的障碍就是劫,这个是可以科学解释的,我思考有这几个原因。

1、思想跟上了,行动没跟上的时候,这个是一个层次的障碍。如果知行不合一,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认知失调。这个障碍相对容易看到和突破,做到知行合一即可,话虽如此,然知易行难,能做到的还是寥寥无几,完全达到这个程度即是圣人,我辈可以先从点滴做起。那再往上修,肯定还有其他的类似的障碍。

2、其他学科的思想冲突,需要抛去其他学科的认知,不二法门,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虽然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最终进门还是一扇。为什么末法时代出现的大智慧者很少,跟这个相关,想要突破必须抛弃既有认知,放空一切,当做白纸一样,否则思想认知的互相冲突会造成巨大混乱和迷障。(例如我们经常以科学的方式去解释,也是一个迷障)

3、幼年内心的熏习。家庭环境和身边人带给你的影响,你的所见所闻:暴力、生杀、辱骂等等,这些已经让心受到了熏习,潜意识会有影像,将来会有大障碍。

以上障碍,如果想要突破确实异常艰辛,非扒皮挫骨不可,如若突破,即同新生,脱胎换骨。

王公贵族出身的更容易有大成就,因为他们上述几种情况相对的障碍较小,负面的东西接触的少一些,内心正念更足一些。

说这些就是说明,这条道路不好走,越往后,同行的人也越少,能指路的人可能就遇不到或者没有,很容易误入歧途,这个时候很可能走火入魔,就是世人所说的魔怔了。一定要谨慎。功力不纯熟不可急功冒进。所以我认为当下应该先把领悟的东西内化掉,多做实践。

那为什么不能停止呢?心智已开,智慧会自己寻求生长,就像大树的种子一样,它一旦发芽了,你能让它停止生长吗?

三、鬼神。

证见鬼神。神者,正念业力导向;鬼者,反之。畏鬼神当如畏因果。是故佛陀有八正道修行法,可使正念通神。

20240210

仪式之重要。

既然佛在心中,为何要设寺庙为何要立佛像?为何要拜佛?为何参佛念经前要沐浴净手?

其一,凡有所相,皆为内心所照,亦可反照内心。如果单说一个佛在心中,世人恐难理解,因为都是抽象的,设寺庙立佛像是一个名相,用来方便展示演说的。而且身处当中也可让人心立即肃静,能够刺激内心的感悟。拜佛其实就是拜的自己的心!

其二,仪式可以理解为正式入题前的准备工作,准备什么?其实就是准备“心”。当你慢慢的、心怀恭敬地把手洗洗干净,桌椅书本摆放整齐,做好一系列仪式规矩之后,这个时候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平静许多了?这个时候去听讲去学习,更容易进入状态。(是不是又想到了定能生慧?)试想一个人火急火燎地跑进电影院,他的心都还在扑通乱跳,又怎么能立马进入剧情呢?更别说学习知识了。

其三,仪式可以增益效果。这个有点像世人所说的“心诚”,本质还是说的“心”。仪式说明你的重视程度,你的投入程度,那过程和结果的感悟收获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看到这些现象,你还觉得是迷信吗?

20240209

一、万物刹那幻灭,人生无常,把握当下。

眼睛看到的画面,一眨眼的功夫,这一刻跟上一刻已经不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耳朵听到声音,这一刻跟上一刻也是不同。身体的感受,每时每刻也不相同。

情绪和想法也一样,每一刻也都在变化。可能刚刚还开开心心的,下一刻就突然的平静,或者伤心。刚刚还想着吃一顿什么什么,这一会却又忘记了,转而又想着别的事情。

也就是说,这世界,无论是你看到、听到的、感受到的、以及心情和想法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这也就是佛所说的“刹那幻灭”,一切都是无常。什么是“常”,就是永恒不变的,那无常就是没有永恒不变的,其实就是变化的意思,刹那幻灭就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

既然一切都是在变化,都在生生灭灭,没有什么东西是一直不变的,因此把你的心系在任何事物上都会变得徒劳,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又怎能留得住呢?又怎么能够一直心系之上呢?

开心与痛苦的感受也一样,拉长一个人的一生,任意抽取一个瞬间,他的开心痛苦,都是不一样的,程度上也有多寡。用摄像机去拍摄一次大笑或一次痛哭,然后逐帧回放查看,表情是在变化的,那对应的当时的情绪也在变化。

再拿认知感受来说,可能刚刚还觉得自己又进步了又博学了,但是下一刻一个念头或者一段文字又会让你醍醐灌顶又进步了,那这一刻的认知感受跟上一刻还一样吗?那再把时间拉长看,以后会不会还有类似让你进步的瞬间呢?肯定有,而且是无数多个,不可穷举。既然是不可穷举,那抽取任何一个时间来看,你还能说自己是博学的吗?不能对吗?因为以后还会存在让你进步的瞬间。因此,博学这个概念就不会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是今天比昨天博学了一点,但是它没有最这个程度。因此在求学认知的道路上,就没有谁是最博学的,这也是为什么要让我们虚心的本质。

那既然什么都在变化,什么都留不住,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其意义就在于不留恋于过去,不妄想于未来,好好把握当下享受当下每一刻。

过去的一切都已经幻灭了,所以还有什么可以执着和放不下的呢?都不存在了,消逝了,灭了没了,还有必要纠结吗?

人生就像看电影,错过了上一刻的精彩片段,就不要再纠结了,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已经幻灭无法改变的过去毫无意义,要放下对过去的执着。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好当下的片段不要再错过,也不要去担心焦虑未知的剧情,好好迎接每一刻。

二、像孩子学习。

小孩子的精力非常充沛旺盛,不知疲倦。仔细观察,他们通常是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做的事情,忘乎所以。他们不在乎大人们所谓的值得的东西,只专注于当下。

这个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对我们来说,借鉴到工作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心无旁骛;无事做的时候,心里面脑子里也都不要胡思乱想;睡觉的时候不要翻来覆去杂念妄想。

玩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做事的时候踏踏实实地做。

像孩子一样,简单纯粹,长期坚持,会收获不一样的效果。你会发现:焦虑没了,玩得畅快了,事情做得扎实了,乏累之感没了,精力旺盛了,精神也足了…就跟孩子的状态一样。

三、我心为王。

从上次说的变被动为主动,自己支配和做自己的主人和灯火,无情之状态继续说起。

怎么样才算是主动?所有的身体乃至意识都要听从心的指挥调动,也就是把心当成主宰一切的大王。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以及第七识末那识,都把他们看作是心王的大臣将士。想象以前的状态: ▪ 眼睛看到美色,它会转告意识和末那识,末那识这位大臣呢,它知道国王的喜好,于是告诉心王:大王,您喜欢美色,多看会吧,您还记得吗?上次看过之后您就很开心快乐呢?这时候的心王:爱卿说的有道理,那就告诉将士们(身体)再多看会吧!于是身体就被美色迷恋驻足。 ▪ 嘴巴品尝过美味,末那识这位大臣为了讨好心王,会跟它说:大王,您好久没吃xx美味了,您还记得吗?那美妙的感觉至今难以忘记。这时候的心王:有道理啊,于是身体就有被调动起来了,嘴巴不自主的流起了口水。

手机打字不便,其他人类的欲望皆是如此,可以自行脑补举一反三。心王就是这样被末那识这位大臣不断熏习,不断刺激,讨好心王。心王呢?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位大臣,就这样度过每一天,感受着贪嗔痴怒爱恨别离等诸多烦恼。

那现在我们要转变一下,让心王不再只听末那识的“谗言”呢?会是怎么样?再遇到上述情况,末那识这位大臣再跟大王觐见的时候,心王恐怕就会这么回复:切,切,切,滚,滚,滚。

这样一转变,自己的身体也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物品,忘记自我, 不要被它的感受带偏,主动去调动它。自己的心是王,不要再听从其他大臣的意见了,自己做主。

“身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句来自黑狗达老太的口头禅,蕴含着同样的道理。以及教员“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同理。

这个在佛里面,能最终证悟,转换成功的话叫转八识为四智,眼耳鼻舌身这五识转为有所作智,第六识“意”转别为妙观察智,第七识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觉智。

什么是大圆觉智,就是完全想通明白了,得到了大智慧和正道;什么是平等性智,就是不再有分别执念你我他之分,它的判断都是客观的,不再添加任何滤镜;什么是妙观察智,就是它只做最朴素的观察识别,且能力会提升,可以明察秋毫;什么是有所作智,就是它们会产生有价值有意义的行动,可以理解为有所作为。

我心为王,去调动身体,听那听不见的声音,看那看不见的东西,知那未知的事物。

我们体悟一个生活中的小案例,“男儿流血不流泪”,这句话怎么理解呢?身体流血了很疼痛,心王收到的反馈是:大王,您好疼啊,再不哭诉您就要死了,休息一下吧,不要再坚持了…但是现在心为主宰,它的力量变得强大了,它就会说:滚,别再嗷嗷叫了,舔舐好伤口接着再战!这才是流血不流泪的真谛啊。流血是身体,流泪的是心,内心强大,心就不会流泪,身体的疼痛也会减半。

讲到这里,就会有一个证论:佛可治愈身体的疼痛。其本质就是心力强大,意志强大,心在支配身体,而不是只听那嗷嗷直叫的痛苦声。

再讲如何运用的法门:疼痛来临时,忽视它,不要去想它,不去关照它,就像对待杂念妄想一样的方法操作,忽视。(就是精神转移大法)。则疼痛感就会减弱,再加上精神加持和身体的自愈能力,就会康复得快。

当然,病痛也要做好区分,而不是一概而论,千篇一律做得过度的就是迷信,否则就是智慧。

四、精力管理。 实际上应该叫精神管理,不过也有因果关系,所以叫精力管理也并无不妥,再加上叫精神管理总觉得好像跟精神病有关,所以就叫精力管理吧。

如果一直劈柴,手臂会劳累酸疼,如果一直跑步,腿脚会酸疼,如果一直看手机,眼睛会酸疼…这个时候,我们会怎么做?会停下来,揉揉酸疼的地方,揉揉手臂、揉揉腿脚、揉揉眼睛…

那如果精神意识也累的时候呢?你会怎么做?是不是会像上面一样去让它们休息也按摩揉揉?

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因为精神意识看不到,不能像眼睛耳朵那样直接去揉了,通常我们是这样的:哎呀,我有点乏了,需要休息一会儿;有点累了,需要躺一会儿;有点困了,需要睡觉;有点饿了,需要饮食。

休息实际上就是让身心不再劳作,进入自然休息的状态,等它们自然修复。但是精神疲乏就像肌肉酸疼一样,它不会几个小时就能完全好的,怎么办?这个时候除了被动式休息,我们需要增加一些主动的刻意练习。

守神。神就像一团火一样,早上熊熊烈火燃烧,劳累一天,这团火会慢慢变弱燃烧殆尽,怎么办?要像烧火一样,轻轻地拨动柴禾让火苗再拢一拢聚一聚,让火苗重新燃得更旺。所以守神就是照顾你内心的能量之火。

专注。就像烧火做饭,火苗太大太散,火焰都窜到别处去了饭也没煮熟。应该把火苗的火焰对着煮饭的锅底,不要造成火焰能量的浪费,专注于做的事情,不要分心,那么能量就不会浪费,累的也更慢。

打坐。我们经常看到修行人会闭目打坐,不要觉得可笑,当然我们也不用刻意按照打坐的姿态去要求自己,学习借鉴即可。闭目打坐实际上就是关闭视听,好比电子设备,目前没有其他事情,就先设置一个待机状态,那电量是不是就消耗得很慢?更何况打坐本身也是在养精蓄锐是在休息,所以两下一看,是不是很像在待机状态下充电?那何愁能量没有呢?又怎么会累呢?

所以很多精力管理做得好的人,得空就会闭目养神,少说废话(说话本身就消耗精神元气)。

说到这里可以发现,精力也好精神也罢,核心是:能量。不管用什么方法,守住你的能量,补充你的能量,照顾好心中能量之火,专注而不浪费,你就会精神饱满,不再疲乏了。

20240208

一、爱一切如爱己。(有情正念) 对待周围一切人事物的态度,就是你对待你自己的态度,也是你内心的修习程度。这句话本不想多做解释,但恐有人会有误解,特别提一下。有人会这么想:我希望人对我好,所以我就拼命对身边人好,但是一段时间下来身边人并没有对他好或者不如他的期望,这个时候他就要心生怨念,认为不对。实际上这个就是走错了路,理解出了偏差。怎么解释呢?自己参悟。

此爱,是慈悲,就像大自然对待众生,给予阳光雨露、但又一视同仁。同时也会有电闪雷鸣,它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太阳赐予阳光,不会因为某棵小草被大树遮蔽而特此绕行给予其单独照顾。它并不等于老百姓平常说说的善良,相通而不相同。

二、享受当下。 看到大山大河,非常美丽,你会想着把它带走吗?不会,因为你理性的认知判断你带不走。那怎么办?就享受当下,好好欣赏和感受这美好。

但是看到美女帅哥金钱美食的时候,为什么就一定要把它们带走或者占为己有呢?这些东西也不会长久永恒存在,一定会有失去离开的一天。那怎么办?享受当下,好好欣赏和感受这美好。吃的时候就好好吃,吃过就过去了,不挂于心。

三、被动到主动。 什么是情不附物,就是这个道理。你的心不要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或物,否则就被其牵绊。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自己,就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如果为物所附,为境所转,则会痴迷迷恋,留在幻境之中打转,这个时候你的心和身是“被动”的,他们变成了这物这境这相的奴隶。也就成了“当局者迷”。

别人说/骂你一句,做了不如你心意的事,你就心生不满,一天都寝食难安,甚至介怀一生。试着想想:你的身心就这么被人“支配”了吗?你还是自己身心的主人吗?说那句话做那件事的人成为了你的主人吧?你这么一想,是不是就能立马从困境中走出来了?

( 佛陀说:如果一个人送礼物给别人,如果人家不接受,那礼物最终还是谁的呢?是他自己的。那如果一个人骂别人,被骂的人不接受,则恶言恶语是谁的呢?

怎样才算不接受别人的恶言恶语呢?就是不入于耳不落于心。而说出恶言恶语的人,本身这个行为就是他内心的映照,再说出口又会入他自己的耳熏习他自己的心,就像回声一般反向他自己,只会增加他自己的痛苦和罪孽。

世人所说的:“他骂我,我没听见,都算他的”。就是这个道理。 )

而一旦反转,心不随境转,而是境随心转,那你的心就成了自己的主人。心身便化被动成了“主动”。这个时候你的观察思维认知都是在一种脱离现象的更外层或上层的视角去看的,也就成了“旁观者清”。

四、无情。 最后达到一种“无情”状态。这个无情跟世人所说的无情相通又不完全相同,是内心平平静静,不是冷血,是断除了种种欲望,是断除了种种欲望的束缚,是一种中性,是客观,不左不右,不好不坏。

修心修的就是:不当真。念头不当真,经历不当真,爱恨不当真。不当真就不会执着,不执着就不会有烦恼,只是扎根于觉知中,允许一切流过当下,体验并关照事物的发生和变化,心不取相,如如不动。

大山大河带不走,

凡尘俗事复何求。

金光一缕迷障破,

天南地北任尔游。

斩断依赖于外界,渴望外界给予自己关爱不断变化而又脆弱的心。从而反求诸己,向内链接高纬度的自己。这个三维世间大多数人追求的爱情,不过是半分情半分爱,错把欲望当做爱,误把依赖当做情,大多数人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所以世间少有真爱。有的只是有条件的付出和无条件的索取。

真正的爱是无欲无求,只是付出,不再索取,只是去爱,不再问别人爱不爱,自己爱着自己,自己就是爱本身。只有在自身平衡的状态下才有爱的源头。

破情关就是要明白今生所有的遇见皆是缘来聚,缘去散。不执着一人,不惧人离开,不惊喜任何人的出现。来时珍惜真心对待,分开时祝福不纠缠不怨恨。今生不欠,来世不见,今生遇见,前世有欠。不过都是结缘了缘而已。

要破情关就要爱着自己,看似无情,却爱这世间,爱着众生,不爱一人,但爱人人,心似空的没有一人,却能装下整个宇宙。

无情是大爱的最高境界。慈悲是最高智慧的大爱。唯有慈悲心可以破一切。

五、其他功夫。 目前是见到了那扇门那道光,然而未知的还很多,光明也是忽明忽暗,力量很弱,还有很多功夫需要修习,提高力量。

盘点如下: • 专注。强制按住精神,练习专注。 • 闭嘴。 • 无情。不思善,不思恶。 • 减法。断舍离,删除无用的文档博客。 • 安住当下享受当下。走神或思虑时,强制把精神牵回来。 • 不积极发言,有表现之欲,按住那个跃跃欲试的精神猴子。 • 少说话。说话也会散能量。闭嘴也是收摄内心守神的一种。 • 心平而后分析,心不平不说不做不思考。(含走路匆忙导致的慌张,或有情绪时) • 饮酒减少。这个本质就是迷惑心智。 • 不骂人。因为是内心所照。(要与批评分开,让人改进提升的还是要做,不然成了老好人) • 人骂我时不对骂,不入耳不落心。 • 控制情绪。即收摄心的能力,提高心力。 • 热爱周围一切。 • 收拾整理,擦拭灰尘。反哺内心。(逆熵增,从无序到有序) • 不计较。(也是破我执) • 不贪图享乐。 • 其他…想到再补充。

感觉盘着盘着,会突然发现:这不就是戒嘛!唉,回头佛教戒律里面挑选一些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练习。

20240207

一、空的感觉。

昨日一个会议,两个多小时,专注的感受不再赘述,一如之前。说一个新的感受。全程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没有任何情绪(不是消极的麻木,不是不在状态)。被质疑和挑战时,竟然没有丝毫的抵触和不满、没有压抑、没有内心的嘀咕……就是很正常很自然的状态。最后主动要求承接了更多的工作,甚至想到了对团队更佳的方案并沟通达成共识。

这种状态的感受很好,第一次有这种感觉,回味许久。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就是「空」的感觉?没有刻意去压抑和忍耐,没有在内心告诉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就是很自然的不落于心,普普通通,正正常常,自自然然。从这次的感受,有了两个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如何让这种感觉多多出现?

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佛陀说:「这一片叶,日、月、星都在其中。无阳光叶子不生,无云朵雨水不滴,无雨水新叶不长,大地、宇宙、时间、知觉这一切事物皆在此叶。」 这个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阐释。对于一片叶子是这样,对万事万物及至人,皆是如此。跟那句「你是你所有经历的总和」类似,你吃过的盐、走过的路、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都构成了你。所以,灵魂问题「我是谁?」就有了答案,与佛陀手中的一片叶子一样,我就是世界,我就是自然,我就是万物,我就是宇宙……

再缩小范围看,「你」就是你周围人的共同的成就,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同事,哪怕是萍水相逢的过客,你听过的话,看到的景象,感受过的风……等等一切,组成了你。我说出的想法入了你耳入了你心,则就是我法入你心,你中便有了「我」,反之也一样。有首歌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及「人人都是雷锋」,「谁谁谁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也都是这个意思。每个人也都如此,是不是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还有什么你我之分呢?顺着这个思路再去看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相处、与同事相处,是不是就简单了?大家是一起的嘛,一起组成了这个小团队,而且是互相成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就是家庭,我就是团队,我就是组织,我就是你们,我是每一个人,对「我」的执念是不是就弱了,甚至是消失了?

三、练习与极致。

在感受过「专注」和「平静」(空空的平静)的愉悦感之后,会想:如何让这种感觉经常出现?甚至每一刻都出现呢?就是如何做到极致的状态呢?如果是极致的状态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我目前是强按精神才能达到,如果一个人无须强按,自性就是如此,那该是何等美妙的胜境啊?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日后要做的就是勤加练习,提高频次,提高控制念头的水平,日日精进。

而后又思考哪类人更容易达成呢,我认为:其一, 心地纯真善良之人。其二,智者。

第一种人,自性本身就接近证悟的状态,在修心上会少很多困难。也包括哪些所谓的「没心眼」、「没心没肺」的人。因其天生如此,最接近自然的状态。第二种人,热爱思考,认知能力强,加以点拨就容易达成。例如乔陈如、迦叶等本身就是修行者,只是遇到了障碍,只要佛陀给予正确的指引,一点即破。

当然并不是说其他人不能达成,每个人都可以,只是说难易程度不同。如果恰巧你心地善良、又热爱思考学习、又虚心虔诚、又刻苦勤奋,那就是如虎添翼,定会突飞猛进。佛陀说,在这条道路上只有两种错误:一种是半途而废,一种是从未开始。

四、低级的欲望。

在感受过「专注」和「平静」(空空的平静)的愉悦感之后,再去体会之前的种种欲望:饥饿时候眼睛冒绿光而狂躁、许久没有吃到美味而馋到不行。(你有啥欲望尽管罗列)

现在来看,何等低级。不是消极之感,而是「不屑」,或者说就是「平常」,就是普普通通的事情。因此「佛」的确不是消极的,不是伤心欲绝,不是冷漠麻木,他是高级的精神感悟,是体悟之后自然的感受,不必再去听别人唠叨就能自然接受的感觉。

再回到常人所说:有了房有了车子之后又会怎样?赚到了钱又怎样?达到某某程度又会怎样?……等等迷茫问题,答案就是:确实不会怎么样。就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跟喝水吃饭呼吸空气一样平常。但是参透之后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空空,平常,普通,而不消极。

五、要读经典。 从佛法的正像末三个时代想到的,以及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接触到真正的佛法想到的(因为很多走样了,让人怎么信)。佛陀得到真理之后,已然想到佛法会传播全世界惠及全人类(当然这也是他的初衷),他的正道就像一颗种子,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则大树的细枝末叶就是末法时代的象征。佛法后世被传为多种流派,各种著书立说,然而就真的是佛法的本质吗?不是,或者说不全是,也有走样的,走样的再传给弟子,弟子也有走样的。(这里无意亵渎其他派别,仅作方便理解)。正如「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想要知道哈姆雷特到底是什么样,还须直接观看经典本身。学习佛法乃至其他学科知识也一样,要直达根本,最简捷的道路就是经典本身。切记切记。减少误入歧途走弯路的概率。

六、傲慢与智慧。

庵婆婆梨,被称为最美的女人,为了吸引佛陀,号称自己拥有一座宫殿,自己是那里的主人。佛陀即说:是主人还是奴隶。庵婆婆梨当即泪崩。《人类简史》里也有过类似的说法,人类进化过程中,筛选出了颗粒饱满的粮食作物,从狩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人人不必每天到处奔波为狩猎劳累,只要守住农田耕作即有饭吃,人类成为了作物的主人。那反过来想,到底是人类驯服了作物成为了作物的主人?还是作物驯服了人类把人类拴在了自己身边成为了奴隶呢?

一位母亲的儿子丢弃了家人皈依了佛陀,这位母亲向佛陀哭泣:我这是前世做了什么罪孽啊,才有这样的结果。佛陀即说:为什么不是德行呢? (意思是前世修的好德行,儿子才有如此殊荣能皈依正道)

主人与奴隶、罪孽与德行、烦恼与菩提,都是一体两面的,这里不再阐述。类似的,傲慢与智慧,跟前面说的一样,也是一体两面的。越是极度傲慢,则与智慧就越远,也就越无知,也即傲慢等同于无知。这也是为什么苦修的人要去极大化地去除傲慢,因为傲慢就是无知,就是智慧的另一面。当把傲慢打到最低,低过于低种姓的贫民、低过于尘埃的时候,智慧才会生长。

七、度。 凡事不可过度,琴弦过紧过松都弹不出妙音。佛陀手持莲花讲法,如果以保护生命为由过度理解,岂不是莲花也不能采摘?适当的机巧圆融方便是可以的,另有佛陀讲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与毒蛇的故事参考。

佛陀说毒蛇与战争的故事:摩揭陀国王阿阇世不知是否该发动战争,佛陀讲述毒蛇的故事点醒他。

阿阇世说:"我能理解,不杀之道,但心中还是疑惑重重。您宣讲不杀与慈悲,要安抚苦难贫穷之人,那您会允许我惩罚犯罪者吗?为了保护国家、家人而发动战争,合乎道理吗?"

佛陀说:"曾有一次,阿阇世,某个村中有一条毒蛇,吞噬数人,夺去了他们性命。村民们都十分惧怕,孩童们也不敢在毒蛇栖息的树旁玩耍。有次,一位比丘途经此地,就坐在那个树荫下休息,毒蛇爬出欲咬他,见那比丘仍是面色如常,很是惊讶。比丘对他言道,当你咬人,给她们伤害时,人们处于极大的痛苦,甚至会丧命。毒蛇起了苦行之心,它由此决定,不再害人,不再咬人。见毒蛇不去伤人,村民慢慢也就不再害怕,他们取笑它,孩童们用脚踩它的尾巴,而它从不伤害任何人,孩子们向它扔石块,它也不去报复。饥饿和疼痛,令它虚弱无力,到了晚上,便吞下些砂砾,而白天,又会受到攻击,那条蛇伤得很重,村民们就当它是一条绳子。某天,那位比丘又来到这里,看到蛇的境况,他很难过,给它敷药时,就问道,你怎会落到如此呢?蛇回答,我已领悟道理,就不去咬人啦。比丘笑了,然后说,我叫你抑制咬人的冲动,但你怎能断绝自己的本性呢,你怎能不发出嘶声呢?

"任何行为的过度,哪怕是不杀,也都会转变为暴力。罪人会为其罪过受罚,他们理当畏惧你,但要记住,审判不应取决于私仇旧恨,被告是因他们的罪过与恶行而受罚。"

阿阇世:"若是有嗔怒、嫉妒、或贪愚的干扰,我难以判断。"

佛陀:"以善胜恶,邪恶占据上风,人性便荡然无存。如果你不得不发动战争以摧毁邪恶,那就去做吧,但不要因私欲而开战,这样的选择,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八、定与慧。 戒定慧是修行的进阶次第,今另有其他一个理解,从老和尚讲话慢联想到的。

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某某去找老和尚请教,老和尚在打坐,闭目许久,半天吐一个字。

结合平时生活场景,有时因为赶时间,行走匆忙乃至气喘吁吁,此时心便不再平静,砰砰直跳,思考的问题和说出的话可能就会欠妥。

心就像一碗清水,如果一直在晃动或者里面飘落了沙尘,这个时候心照见的事物是不清晰的、模糊的,进而做出的思考判断也就有失偏颇。那要怎么办?等这碗清水不再晃动了,等沙尘沉底水澄清了。

是故,心不平静的时候,就要【】下来,平静下来之后的分析判断才有可能是对的,才可能找到真正的答案,也就是【】的状态。

另外一个生活中解决冲突的技巧:先安抚情绪再处理问题。本质也一样,有情绪的时候,就是心这碗清水在剧烈晃动,能照见客观事实么,显然不行的。都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无论是修行过程还是日常生活,定而慧都是适用的,也是有前因后果之逻辑的。

20240206

佛陀说:你会感觉到痛苦吗?痛苦总是有原因的吧?那如果原因终结是不是痛苦也就终结了?

我们一直执着于改善父母及他们的关系,而且深受其苦,其实从内心上来说,是我们执着于从他们那里获得幸福和温暖,如果我们不再有这种执着,是不是烦恼和痛苦就会消失?!

我们一直渴望着光和热,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就是光和热,还能带给他人光和热,是不是就不再执着了?问题不也就没有了吗?

人各有命,这是他们的宿命。子女就像树上的果实,早晚都要瓜熟蒂落,果实成熟时如果一味执着于果树,则会腐烂在树上,而浪费了它本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机会,这本身也是自然的法则。

或者会问,看到他们受苦就不管吗?这时就把他们看成是众生中普通的个体,平等和善良对待即可,不介入其因果,斩断这条挂念执着的缘(非断绝关系,是断绝执着的缘),则痛苦立消。再者说,「觉我」就已经很难了,「觉他」更是难上加难,那可是菩萨的境界,是需要大智慧的,未到那种境界时不可轻易介入,否则就介入了因果且为其所累,就是这个道理。还是得先努力修行自我。

回到个人「好为人师」的毛病,这个大概也是因为以上缘故导致,所以上面的问题想通了。好为人师,会过多介入对方因果,增加执着缘念。如果能解决问题则益加熏习内心更加好为人师,不能解决则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当事人可能会滋生不满,自己也深陷其中被其牵绊久成执念。以后的改进:

1、先耐心倾听对方,倾听也许就能减少对方一半的困苦了,大部分问题是心里的症结,倾听对方的吐槽,也许对方就畅快了。正如:分享快乐,快乐加倍;分享痛苦,痛苦减半。

2、适当的提问,以帮助当事人思考,挖掘深层的原因。

3、列举类似的故事案例、或者名言警句俗话谚语,以启发当事人。

4、如果当事人一定要寻求意见,则可以换位思考,曰: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去做。仅供参考。

然而亲人受苦受难,于尘世中,定会受牵连,例如古时候的连坐,即使是现在亲人涉案疾病等均需我们出面,其实本身也是一种「牵连」。被诈骗、被传销、赌博、犯罪……以及其他不听劝阻导致的后果,虽然他自身受到了果报,但是我们还要为其擦屁股,再加上如果事前已有劝阻,还有此一报,岂不让人烦恼痛心?出家人六根清净,彻底断绝诸缘,自然没有上述烦恼。我辈尚在凡尘俗世中,如若完全不管不问,最终又累及自身(问而不听劝阻也一样),当作何解呢?

公事公办,自食其果。

理解:行为事件发生后,若后果不严重,未触犯法律,让其自食其果自我救赎很是正常。若后果严重触犯法律,那就让法律给予他应当的惩罚和改正的机会。总之,无论结果的好坏,救赎者还得是他自己,跟智慧不可赐一样,恶报也须自服。我们修心修身,就是不让恶果出现(或减少出现的概率),如医生治病,治于未病。及至有病,忏悔改正,亦可治愈。不忏悔者,执迷不悟,屡教不改,则病不可治愈,自食其果也是因果规律。杀人狂魔想要成佛,也得他自己放下屠刀才行。是理也。本质:全部靠自己。谁都解决不了对方的因果,这个跟佛不能做的几件事有关联:

第一:因果不可改;自因自果,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第二:智慧不可赐;任何人要开智慧,离不开自身的磨练。

第三:真法不可说;宇宙真相用语言讲不明白,只能靠实证。

第四:无缘不能度;无缘之人,他是听不进你的话的。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

相当于佛都做不到,更何况你我凡人呢?当然结果未发生的时候,也不要过于纠结,否则又会成焦虑和执念。未来不迎。

20240205

一、全神贯注之奇妙感觉。

昨日上午代为参加一场会议,多无相关,觉得无聊,思绪总会转移,于是强制按住精神专注回来,保持坐姿,努力倾听。后面听得进去,也有一些收获。全程守神,不焦躁不烦躁,不去担心是否浪费了时间,不去考虑是否还有其他事情没有完成,就在当下。

昨日下午一事,与一跨部门同事沟通,全神贯注,至一状态:目睹其人,清晰明亮,旁若无人,精神如聚光灯一般全部打到对方脸上,周围环境皆无。沟通也异常顺利,找出了问题,达成了共识。但是当时那种感觉异常奇妙,品味许久,找不出能够形容的词汇。今日早晨复想,突然就想到了聚光灯,非常恰当。全神贯注之时,你的精神就像聚光灯一样全部打在关注的事物上,其他周围的事物都不再存在。也像摄影拍照一样,不会拍照的人会把周围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拍进去找不到重点,而当焦点聚焦于一物时,周围背景皆虚化,这样照片的重点就会更加突出,效果也就出来了。精神专注亦是如此,妙哉妙哉。

二、焦虑的审视与治愈。

眉头紧促、眼睛迷离、走来走去、抖腿等皆焦虑之状,甚至容易饥饿能食(在无大量运动和劳动量的情况下),亦是症状,可观察之。而当心病已除,则眉头自然舒展,眼睛自然明亮,如青草喜雨花朵绽放一般畅快。

三、教育。

小孩的教育。戒从小处说就是律,戒生定,定生慧。老话说能够自律、坐的住、专注的孩子一般都不会差,定会学有所成。如悉达多所言,修行者于尘世中更容易获得成功。所以从佛的戒定慧的积极意义中,可以借鉴到孩子的教育上,让孩子更多专注和自律,从而更容易学有所成!

四、智慧不能赐。

吾好民间谚语老话,讥诮诙谐,朗朗上口,而又充满韵味,实为智慧结晶。时常惊叹老人出口成句,不知深藏多少智慧经典,偶尔的一句俗语便如当头棒喝,一语惊醒梦中人。

在学佛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东西老话都讲过,是故百姓口口相传的智慧已然存在身边,我们每日都在被教导被诉说,然而我辈只知结果,被告知要怎样要怎样,但是因为经验有限,未尝放在心上,或口头敷衍一声「知道了」却未能如实照做。此「知道」是真知道吗?知而不行,是谓不知,或仅口头敷衍「知道」未曾入心,也是不知。须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什么长辈已经把智慧告诉我们了,我们却还不能直接照做呢?这就是佛说的:智慧不能赐。智慧需要自己亲身体会实践感悟,是理也,这也是教员的实践论所阐述的道理。因此对我们今后工作生活的指导就是,对经验总结存于心,详细思惟,存疑时去探索实践,而后反哺理论认知,再去实践,如此反复,这样获得的智慧才是自己的。悉达多也正是在一直探寻问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解释不通的教条信仰也是如此,质疑过婆罗门和上主,静修六年,终于寻找出问题的答案。西游记中唐僧为何不让徒弟带其飞至西天直取经书呢?一定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路途艰辛,因为这智慧恰恰就在路上。

五、

临近春节去理发,人超级多。然而心态很好,很平静那种,就在旁边站着守神,聚精会神看电视剧,不想其他事情,没有焦虑没有动来动去。结果全程下来等了将近两个小时,然而感觉上过得很快,也没有感觉到累。洗澡时回味刚才的状态,心情很好,这种好又不像中了彩票的那种喜悦。跟看完电影后的感觉差不多,怪不得每次看电影就感觉很舒服很解乏,就是因为看电影的时候是全神贯注的状态。是同样的道理。守住精神,能量就消耗得少,如果身体动来动去,头脑和心里想着这个那个思虑个没完,则人体就像一个开了门的冰箱(或空调房),能量会不断外逸出去。守戒大概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说如果不守戒如同漏瓶装油,类似。

六、把你的心整理好。

临近出行,我说明天晚上要准备收拾行李了,在旁边五六岁的儿子道一句:你最重要的事不是收拾行李,是先把你的心整理好。

20240203

一、

就在刚刚拎着礼盒上楼,到了客厅,正要随便一丢,就在放下那一刻,起了念头:胡乱随便即照见内心,何不静心摆放?于是轻拿轻放,摆放整齐。法喜感油然而生。于是联想到:东西杂乱均是内心照见,以后办公书桌也当整理整齐打扫干净。更进一步:擦拭灰尘,即是擦拭内心。看到物品落了灰尘,经常擦拭,也可熏习内心。对实体如此,对内心也应如此,应勤擦拭。

再进一步,众生与众物又有和分别?即有情与无情之分?有生命者与无生命者之分?虽然不贪恋物品,但是常用之物品,也当珍惜使用,不可暴殄天物。及不用之时,可变作他用,或赠与需要之人,物尽其用。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也是对自己(内心)的态度。所谓「人在做天在看」,此「天」者,有:天理、规律、因果之意,自不必赘述。今更有一解:天即心。「人在做天在看」,即人在做心在熏,日久内心必然会被熏习污染,进而牵引行为认知,是理也。是故万法即一心也。

二、

理解了修行人为何多被世人误解。

虚云一百一十多岁遭遇云门事件:

一日,地方干部及民兵百余人包围了云门寺,将老和尚拘禁于方丈室,将百余僧侣分别囚于禅堂及法堂,干部大事搜索,最后数大汉以木棒铁棍殴打老和尚,逼其交出金银财物,打得老和尚五窍流血,肋骨断折。

此事,虚云晚年也有阐述原因:

八国联军拿枪吓过我。反正时,李协统带兵到鸡足山捉我,七八百出家人都走光了,剩我不走。土匪杨天福、吴学显拉我拷打。后唐继尧和龙云斗争,云栖寺僧人被捕,曾责我敌友不清。民国人责我与清朝皇帝大臣来往。我怎能分清谁是人,谁是贼

对于虚云来说,众生平等、无人我之分,更无派别之分、无立场之分。争斗为何而起?不就是你我之分嘛。虚云涉及的上述事件,均是慈悲发心。然朝代更迭,后人究前人之过,未免牵连。事后虚云也没有追究此事,真大慈悲也。

三、

理解了修行的难度等级,理解了为何要避世修行。

从云门事件可以看出,对有情物的修行与无情物的修行,难度是相当大的。我们对待没有生命的物品或植物,你修心就行,他们不会有什么反馈给你也不会刺激到你,它们对内心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因此修行容易一些,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可能就是XXX的级别(专业词汇不明)。但是对待有生命的来说,又分不同的难度,蚁虫这种难度相对容易点(但是当他们食咬你时,修行的难度也是极大的),你不去伤害他们就行。而后是猛兽,它要伤害你,你怎么对待?如果能修行到一个境界的人,能够降龙伏虎,可能就是XXX的级别(专业词汇不明)。再往上,对待人又是一个难度,人会造谣生事、会动手动脚、会有各种手段,你怎么对待?如果能修行到一个境界的人,可能就是XXX的级别(专业词汇不明)。

所以,修炼内心对不同的物(无生命的、有生命的、人),会经历不同的难度挑战(我相信佛里面也会有很多针对这种修行的法门),像虚云这样的大师傅,已然修行到极高的境界了。我辈凡人,在尘世中,为尘世繁事所扰,掺杂有人事物的各种挑战,高低难度掺杂在一起。本来心情好好的,结果被人家的一句话一件事就很容易弄得不开心,扰乱了心性。不是理论不对,是难度一下子太高了,还没修行到位就要承受极高挑战。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先避世修行的原因了,难度相对会小一点,避免被打回原形,半路而废。

20240130

一、 这两天耳清目明,思维敏捷,看问题更加快了,进而会有两种反应:怠慢傲慢(讨论问题时思路一下子就有了,可能别人还在思考讨论中,故会滋生此心),焦躁急躁(意识到前面的问题后会强迫自己闭嘴不说话,然而人就像烧开了的水壶,不吐不快,故会出现这种表现)。

而后反思,得一理解:所以才要有戒啊,起心动念,当有觉照,以戒律己。要学会思考、等待、戒律。

戒有基础的戒,更有高阶的戒,沙弥有沙弥的戒,比丘有比丘的戒,菩萨有菩萨的戒。每一个阶段都有需要注意的戒,当有觉照。

因此对戒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戒者,防非止恶,止恶生善。每有一念,觉之,若恶者,戒之。故而戒能生定,实为奥义。

再总结对戒的理解:减少六尘的输入,减少对心识的污染,更利修心,凡尘俗事会成为枷锁和负担;持戒可以增加心力,如饥饿时是贪着美食还是蔑视饥饿;可以反哺内心,行规矩礼仪,可内化到心;念起时的预警机制,也是觉的一种。

怠慢傲慢、优越感,即是偏见。若无人我之分,即无偏见。当耐心倾听,参与其中,感人所感,感人如感己。以此心出此身,入彼身心,或心无所住。

(虽然理解是这么理解,但看到愚蠢的行为,有时真的受不了啊受不了,如xx看xx,蔑之。所以还需要修行。)

二、 轮回者,如水气循环,清者上升,浊者下沉,云聚有雨,积水又能蒸发。善如清气,恶如浊气。行善日久则业力(用词不一定对,更有合适的用词吗)上升,直至云端;行恶日久,则业力下沉,直至地狱。善人行恶,如在云端结成乌云,落雨堕地。恶人行善,如污水蒸发,亦可高升。是故天理循环如是。善益行善,轻扬直上。

三、 求学者,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思考探讨实践,并无不妥,于科学于儒学于宗教于佛教均无冲突。近日复读《悉达多》,悉达多何不拜乔达摩为师?曰:乔达摩已深知奥义,然如何成就奥义的过程和经历也是奥义。其实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最后悉达多又从凡尘俗事中经历一番,最终修成。

又如戒定慧、我执、八识、轮回…,皆可简单描述解释,非不可解也。然前世今生投胎转世,实不可解。

此一障碍,在于人逝去后是否意识不灭,也是唯物主义者的卡点。现在先假设意识不灭,尝试解释一下。

先以人的视角看。我们都知道螳螂,会有感染铁线虫的风险。我们就把铁线虫看成是螳螂的业力,螳螂感染铁线虫之后的某些行为其实并不是螳螂自己发起的,而是被业力(铁线虫)牵引的,乃至投水自尽也不自知。螳螂死后,铁线虫出,入水繁衍,而后轮回又附于螳螂。

人看螳螂是这样,那有没有一个非人又高于人的东西来看人呢?应该有,我们假定这个概念叫做:神。我们现在再以菩萨视角看人。(恐怖的来了)。雄性的精子我们把它看成是类似铁线虫一样的寄生虫,虫熟作祟,牵引头脑寻觅异性交媾,更有甚者,不择手段,是谓:精虫上脑是也。虫既出,脑也清,岂不怪哉。待母体怀胎,亦是虫发育也,待到成熟,一超分娩,个体成熟,又产精虫,如是轮回,无穷无尽。

投胎之时,阿赖耶识在天空缘牵万家灯火(类比),灯火点点,皆是业力照见。光亮的表示缘重,暗的表示缘浅。也不是最亮的就一定会选择它,只是概率高低而已,也有一刹那的随缘选择。有同好者或欣赏者,选择之。此生结成一家人者,多是因为业力相同相似,互相吸引欣赏。成友人者,亦是业力吸引。若累世都修善行,则阿赖耶识纯净一些,选择时受业力牵引,会更高概率选择与自己相同习性的种子依附。因为习性相似,这家人家也修善,那这颗种子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生存环境,俗语说:投到好人家了。反之,若累世不修善行,好吃懒做,则阿赖耶识贪欲较多,选择时受业力牵引,会更高概率选择与自己相同习性的种子依附。因为习性相似,这家人家不修善,所以便会遭受:堕胎、暴力、饥贫等等,俗语说:投错胎了。所以俗语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道理类似,累世习性相似,业力牵引到一起的。

如果意识不灭,为何投生之后记忆会消失?其实记忆本身是宿主存储的,这样就好理解了。阿赖耶识只是会被熏习,如果依附到一个新生命上时,阿赖耶识会从宿主的反馈不断被熏习。若新生命未等坠地便造灭亡,则阿赖耶识会重新选择宿主,选择的方式仍然按照习性业力牵引。那怎样才能不堕轮回呢?断掉一切缘。就是不再有欲望去选择,不受点点灯火的诱惑,诸缘皆灭,连灯光都没了,就在那里不生不灭。不再选择任何宿主依附,也就不再有六道轮回之苦。

上面姑且理解,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死灯灭意识就没了。症结在这里。

四、

快乐时短,忧愁日长。专注状态,一上午也就一眨眼功夫过去了;心急火燎,片刻也是难熬;长夜漫漫,一觉过去也就闭眼睁眼的功夫。时间长短,唯心所造。若心能定,可突破时间之长短。诸如修行禅定几日的现象也不难理解了,虚云和尚曾入定半月之久,看来实在有之。达摩祖师禅定九年,年代久远,恐有神化,然而理论可行。

时间如此,空间亦可如此。何谓大?何谓小?何谓远?何谓近?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心中有佛佛在眼前,心中无佛佛在西天。虚云顿悟是夜,可观隔墙僧人如厕情形,应该所言不虚。情不附物,则无有障碍。

五、 从《悉达多》一书的另一些感悟(非全部,只是顺着上面思路联想的): 1、修行的人更容易达到尘世的诸多成就,逆过来想,如果想在尘世中有所成就,不妨多修行或学习修行者,事半功倍。这个大概是成功的法门了。 2、悉达多经历尘世的一番成就和诸多体验后,感受不过尔尔,诸多快乐变淡,最后精神上又会陷入匮乏。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消极的人(或看似消极)常说:达到某某目标又怎样呢?买房买车了又怎样呢?其实有这种感觉是对的,尘世的成就感带来的快乐总是一时的,会慢慢变淡的。如果真的没有了更多的追求,那不妨学习一下悉达多,去修行。但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是不会有此领悟的,因此有些尘世的磨砺还是需要经验的,这个过程很重要,就像带给悉达多的感悟一样,经历过后的回归更加笃定平和。修行也不是说一定要去寺庙,出家在家,运水搬柴,处处皆修行。

六、

再看格物致知,其实就是:从待人接物中获得智慧良知。多么简单。实践出真知。

20240128

佛能治一切心病。(此语不可轻与人言,必曰迷信。须了解奥义之后告之。)

无生无灭。

何谓空?何谓无?何谓有?此无非无,实为妙无,此有非有,实为妙有。空也。

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顺境逆境,皆可成就。烦恼菩提之如大海之水,平静时是水,汹涌时是波浪。何为波浪何为静水?

水澄清了,可自照万象。

「折」服恶人,「摄」受善人。

善业飞升,恶业沉坠。同:清则上升,浊则下沉。其中微理,不可细说。

正法,像法,末法。其实就是熵增的过程,很好理解。现在人很难接触到正法,也不奇怪了。

法门:过程时:机巧方便之途径也。结果时:唯一的终点。

心:多种解释。想、相、物、佛、法、念等,根据语境理解。

寺庙为何立佛像:照见内心,或有助于照见内心。

吃素鸡素鹅、游戏暴力杀生,亦能增加恶业。为何?所照心也。

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助长内心几种变化,是故摄心为上。有苏东坡「八风吹不动」之趣事。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

20240126

破我执我法

六尘,六根,六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转八识为四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不落于心 不挂于心

心无挂碍,无有恐怖。不能心随境转。

又如济公: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亦是同理,不落于心。再如,和尚背女渡河,放下就放下,不落于心。比丘持戒不许拿银钱,然菩萨拿银钱不犯戒。是因为菩萨已修成,银钱只是一物不落于心,而比丘持戒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修成了就像酒肉穿肠过一样了。

关于「忍」的理解:目前尚未看到教人去忍的。忍其实是一种压抑,如堵洪水,容易崩坏。若能疏导,不挂于心,则不会贪嗔痴怒。如拾得: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佛教我们的不是忍,忍是在有限的空间里继续填塞,就像行李箱一样,不管东西再怎么努力叠放整齐压缩摆放,总有塞满的时候。佛教我们的是放大内心的空间,如地一般广袤,如大海一般宽阔,如宇宙一般寥廓……则无物不可容纳。总之,我们要拥有一颗广袤之心。

净心专注

有个三个多小时的会,自己实践了一下,净心专注,有杂念的时候就收回,整个下来人还是很清爽 不像往常会感觉疲惫。大概的感悟是神不能散了,散了就容易累,例如干一件事的时候心里如果老想着孩子怎么怎么样,家里怎么怎么样,这个那个杂事,肯定会很心累。所以说焦虑抑郁的人可能会更容易感觉到累。守神其实也是守住了能量。

不昧因果

凡人畏果,菩萨畏因。说话行事,当须谨言慎行。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戒定慧

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持戒的意义:减少六尘对六识的输入,减少杂念,更利于观照内心修行。同时也能反哺内在的修为。

防非止恶是为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就是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就是慧。

很有道理。但是知易行难。如虚云讲四威仪: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回视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然而,吾虽不持戒,亦有收获。

  • 行住坐卧也可以参考学习,例如走路鞋不拖地。
  • 吃饭饮食,随缘欢喜,有菜吃菜有肉吃肉,吃肉时亦不贪恋美味,随缘而过,不挂于心。
  • 不起傲慢之心。
  • 爱即生贪,贪其所爱者,常得快乐及美好享受;如贪而不得,则嗔心随起,嗔心炽盛,则起争斗。是为断七情六欲之理所在。
  • 爱是什么?爱是慈悲。
  • 佛去世后,以何为师?佛说:以戒为师。
  • 不持戒,如漏瓶装油。

觉照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起心动念很正常,念头起来的时候,要能发觉,或打住或不去管它。不能心随境转。

劳作

要劳动,劳动使人身心健康。

惜福

吃苦了苦,享福消福。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与不昧因果有部分相同。

渡一切众

这个随缘,也看能力。医不叩门,不攀缘,随缘布法。

20240121

人生在世,最基础的问题是衣食住,忙碌一生无非围绕这个生存问题,在此之上更有其他需求,人就是这样被欲望牵着走的。学佛者也不例外,脱离不了衣食住的问题,但可以比较极致的方式减少对这些问题的依赖,其本质是不被物质和欲望问题牵着走。

再进一步,除生存之外,六识是否也会被六根从六尘带来的反馈而带着走?显然是会的。红尘烦扰乱花迷眼,如何不被其牵着走?就是念头起的时候,有一个意识可以做判断和主导,是谓:觉。从心随境转到境随心转。什么是佛?佛即觉悟者,并非拥有神通的神仙。觉者即达到了更高阶的精神境界,不被牵着走。是故起心动念不可怕,当有觉者。为人处事,平常心待之,淡然处之,三省吾身,时察己心,向内观之,以增心力。

为何持戒?断六根之输入,减少杂乱信息,凝神静气,更利本识自觉自悟。可以认为是修行的途径和方式,如渡彼岸之船。

为什么不吃荤?佛视众生平等,则飞禽走兽与人类你我他皆平等,视为兄弟姐妹,我佛慈悲故不杀生,亦不食其肉,免增杀业。另外从持戒上看,也是断绝一种欲望,更利修行。

现在年轻人应对压力烦恼的“躺平”策略,其义略同,减少欲望则减少痛苦,异曲同工,实乃大众之智慧也。

因果之说。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此规律也,不必赘述。然凡人畏果,菩萨畏因,此凡人与智者之区别。因此起心动念为人处事,当思因果。

有前世后世投胎转世吗?我认为是没有的。为何有此一说?世俗百态,并不能完全理解奥义,且人之痛苦无法解释和解脱。故有此说,以便放下,此乃借假修真,亦大智慧也,可渡凡人之痛苦。比如我母亲之痛苦,无法向其解释释放心结,其亦难理解接受。但可从前世因缘果报诉说,接纳放下,并让其入寺修行,可得解脱。

禅净何异?禅修靠参悟,重天资慧根。净宗念佛,即刻意练习,习惯成自然,且在念佛的过程中也能凝神净心。然都须持戒,利于修行。

为何修行之地会有动物之异像?环境塑造,人受熏陶感染,动物模仿人,实自然也,并无神通。

佛教意义。正向积极。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渡一切众。倡导和教化众生,如同儒家所述人性本善,引导众生向善。于个体言,解除心魔从痛苦中解脱,非厌世避世也。

2024年1月21日于杭州地铁

20231227

关于中医的一些理解。

先梳理几个问题:

问题解释说明
中医的概念是什么?也就是弄清楚什么是中医?中医馆中医院是不是中医?乡镇的中医诊所是不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是不是?中医: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是否有效(过)?中医是否存在过有效的方子?应该是有的。
中医有效的方子在流传至今的过程中是否会有失传或传错?应该是有的。
中医在现代的效果怎样?不太好,或者说很差,甚至出现了中医黑,对其评价也出现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
在古时,依靠中医的中国人,平均寿命是怎样的?古代中国人平均寿命只有35岁。但是这个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古时的战争较多。而且古代西医下,古时西方人的平均寿命也不长。因此这点没有参考意义。
中医的望闻问切是干什么的?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叫做四诊。
中医的望闻问切可靠吗?不太可靠。
中医的湿热寒气是什么? 
中医的气是指什么? 

我们先看看怎么治病?治病讲究「对症下药」。看对症很重要,这个「症」其实就是现象,通过人体生病的各种症状表现出的现象,来去分析人体内部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进而再去解决问题,也就是对症下药。简单点说,这个方法就是: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我们能知道,聪明的古代先贤肯定不会不知道,但是对中医来说,人体不像桌子板凳可以随意拆看查看研究(西医则是把人体解剖来去分析),于是总结出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中医把身体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系统,五脏六腑都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人体出现病症是因为某个器官功能减弱或者互相作用减弱,需要打通疏导,进行助推。从快照的视角去理解,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在去年好好的,今年得了不明的病症,通过治疗后来康复了,明年他又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其实这个病症可以认为只是人体机能的运作暂时出现了问题,通过治疗又恢复了正常的运作状态罢了。

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很熟悉的感觉?是的,这个跟道家的说法非常相似,人也是万物之一,有机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类认知的世界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不好讲,讲也讲不透,也讲不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点玄乎的感觉了。

西医把人体解剖来看,把人体拆解成各个零件去看。但中医不然,把人体运作看成是天然的、自然的、系统的、整体的、人体部件是相互协作互相影响的。没有拆开看没有关系,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和分析,给他抽象一下,于是便有了:阴、阳、虚、旺、湿、寒、干、热、气……看到这里会觉得很扯,其实不扯,恰恰相反,下定义抽象概念其实是很正常的。即便是西医,把人体拆开成零件,那零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你看不到吧?但是他们之间的作用肯定是有的,这个看不到的相互作用的东西你怎么称呼?还是得抽象成一个概念,那我们姑且称之为X吧,其实这个X我们老祖宗已经定义好了,就叫「气」。所以说,叫什么不重要,也不要听到这些名词就觉得是迷信。本质是人类对不可见不可闻的东西的抽象定义。

我们回到人体快照的例子,去年健康状态,今年生病,明年康复。那么,今年这个身体发生了什么?中医的解释就是系统运作不协调了,从和谐状态变成了不和谐状态了。那解决方法是不是就变成了:让不和谐再恢复和谐不就完了吗?而中医相当于是让机体运作通畅的助推剂。

听上去有点邪乎,实际非常容易理解,想想你开的车子,买的时候好好的,开一阵子出了毛病,然后维修车子又恢复良好状态。人体跟车子也是一样,只是中医的理论下,是没有把活人解开看的,而是透过表象来去推测人体内部发生的问题。

这一点感觉有点扯是不是?但是对于写了十多年代码的我来说,程序崩溃了,哪里出的问题基本上都能有感觉,其实任何领域的专家都一样,哪里出了问题基本上都能判断个七七八八,至少范围能给一些。

中医也一样。经过上千年的沉淀,透过这些病症的表象,以及大量的实践沉淀出来了一些方法。然后代代传承,后人站在前人的肩上继续实践和探索。你说它完全没有效果,是不是很难让人相信?

那为什么又没有效果(现实中确实很难遇到有效果的案例),很多人对中医褒贬不一,评价出现两极分化呢?

我认为有以下的原因:

  1. 没有良好的传承。什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再加之古时天灾人祸,失传的较多。有些还是口传,可能流传下来也会走样。出现的版本也较多,就跟其他经典著作一样,版本太多,分不清真假,以至于鱼龙混杂。
  2. 聪明的先人怕后人愚钝,理解不了其中玄之又玄的奥秘,干脆不再解释深度原因(其实也不容易讲清),直接写了一本参考书,叮嘱后人按参考书操作,对症下药就行。后人也确实实操了,躺赚了几代人,但是时代在变化,用药也需要辩证地去用,子孙水平没那么高的,就很难去应付了。
  3. 后代的水平参差不齐。
  4. 中医很难复刻,不像西医那样容易培训教育。
  5. 从前面的理解,中医分析问题有点偏向于哲学范畴了,这个是非常容易走偏的,因此出现五花八门的中医怪像,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倒认为中医是哲学的衍生品,因此便有两类人会相信中医:一类是盲信,在佛教里称为「下愚」者,就是老辈代代相传下来的,例如祖上信的,传给爷爷信,爷爷传给爸爸信,爸爸传给儿子信,至于爸爸和儿子为什么信,他们自己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祖辈传下来的。就是不会去问为什么,信就完了。这一类人也是铁粉,笃信者。另一类是剖析了渊源,弄清楚了为什么才去信的人,在佛教里称为「上智」者。

然后又回到参考书(医书)上来,可能老祖宗也认识到了后辈可能有不信的,就如佛教不是人人都会去信,干脆就给个指导手册,你按照操作对症下药就行,信不信由你。

但是对于我们后人来说,还是要弄清楚的。对症下药,通过症状看病的原因,其实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至于是不是这个本质(或者抽象的本质),就看是不是能药到病除,如果某个药方经过大量实践证明确实有效,那就说明这个病理解释的是通的、合理的,我们就认为它是看到了本质。

那有没有实际被证明有效的药方呢?我认为也是有的。而且也是可以以最小成本试错证明的,例如最有名的:桂枝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均可以去验证。《伤寒杂病论》可以拿来去理解病理机制。

一些结论:

  1. 中医不能解决物理性缺陷或损伤导致的病症。
  2. 中医对常见的易反复的病症有比西医更好的效果(且是可以自证的),例如:感冒、发烧、肺炎、咽炎等。越是常见的、多次出现的病症,中医在理论上是可以自证的,如果有效就会非常的有效。也因此是可以通过实践检验的。如果想证明中医是否有效,最小的试错成本就是治疗感冒。(然而现实似乎没有站在中医这边)
  3. 中医对解决西医无法解决的疑难病症会非常有效,例如肿瘤、癌症等。但是只是在这个理论上,需要实践证明。(然而现实似乎没有站在中医这边)
  4. 中医属于哲学衍生品,唯物主义者不信中医(至少理论不信)。
  5. 中医属于哲学衍生品,因此信的人在小病、未病、心病上会容易得到治疗,信者即心里接受,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6. 中医属于哲学衍生品,因此可以治疗心病。
  7. 在中医未自证之前,看病还是要以现代西医为主。

20231225

假设人死后意识仍然存在(或部分存在),并结合民间的一些说法去理解。

若人死后执念仍在,则意识会以某种高纬度的东西存在,或某种磁场,又或量子纠缠,通过干扰现实世界的人或物来间接传递某些讯息(电影《星际穿越》最后有类似的场景,比较容易理解)。例如人死后会出现一些诡异的事件:附着在小昆虫身上回来,让植物突然死去,托梦给或活着的人……大概解释:可能就是这种部分意识的「执念」以某种不可见的东西去影响倒了现实世界。

活着的人便会通过这些诡异的现象相信这些东西的存在,自然也会去想死去的人去了哪里?进而去想:我将来死去会去哪里?……如此便产生出很多想法,当然也产生出了困惑、焦虑、痛苦……

而超度可以理解为是对死去人的残存意识进行「安抚」的操作,本质是:破执。执念,会让活着的人痛苦,也会让死去的人持续的痛苦。因此破执就很有意义。

对于活着的人,大概有这些困惑或痛苦(可能不止):1、当下的痛苦;2、我死去后去哪里的恐惧和焦虑;3、我来世会做何轮回的焦虑和恐惧;

这些统统泛称为「痛苦」,这些痛苦其实是内心意识的投射,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怎样的意识或认知,便会有怎样的世界观),其实就是「相由心生」。那么解决这些痛苦的办法就是:修行。当你的意识形态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你再看这个世界或看这些痛苦,可能就不是痛苦,修行低的就是痛苦减少或部分痛苦解决;修行高的,满眼便是乐土,心情畅快,达到一种自然的状态。

说下我的亲身经历,曾经梦到去世的亲人,多是逝世后的前几年,说家里房屋漏雨、屋子进水。活着的人去坟地里去看,也确实是坍塌落雨了。我也觉得神奇。

大概就是死去人的部分意识存在,然后在自己的坟墓旁逗留,照看自己的尸体。遇到问题时,通过某种介质传递给自己活着的亲人。只是这些意识会随着时间逐渐消亡,也就是民间所说的魂飞魄散或轮回去了。

前一段时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抖音里面看到很多评论是这样说的:不相信灵魂,如果存在,则日本屠我三十万同胞,何不化成厉鬼复仇消灭日本国?!

我问我妈,她是这么说的:日本也有自己的神啊,人在世间搏斗,神界也在搏斗,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还是在厮杀。

这种权且不去展开说,仍然从意识去说:若人死去,意识存在,则意识会在死前的状态往后延续,也就是说死前是什么状态,死后就是什么状态。日本人屠杀这些人时,大多是恐惧、害怕、无所适从。因此在死后,他们的意识也仍然是这些状态,到了另一个世界,他们仍然在害怕这些日本的亡魂,所以也就根本不存在复仇一说。也就是说:做人都不敢反抗,做鬼就敢了吗?

如果从这个方面去解释,就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要在人弥留的时候做安抚,给一种平静祥和的状态让其死去,就是给到他们创造和维系一个持续的比较好的意识状态,让他在死去后这个意识仍然感到是:和平、祥和、舒服、安全、温暖……其实就是天堂极乐世界的状态。否则濒死状态是恐怖、无助、害怕……则死去后的意识仍然会持续这种状态,便是到了六道中的低级阶段了。那么修行,就可以让我们的意识保持正念,不恐惧、和平、祥和、舒服、安全……

究其根本,就是是否意识不灭?如果意识不灭,以上问题就都非常容易理解。

先不论是否意识不灭,先看活着的人。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而念佛自律修行,本质也是在对抗熵增。

举个例子,食色性也,人们可能为了这些逐渐扩大了自己的欲望,如果不加以阻止,这些欲望会不断延伸放大。这其实就是熵增。

修行持戒,就是在对抗熵增,让人的精神世界更加有序,变成正念。

人若犯罪会有警察抓他,这是人类整体层面对抗熵增的过程,若不对抗,则世界就会乱糟糟,堕入地狱。那么与个体而言,必然也有一个熵增的过程,既然有熵增,那么我们个体该如何对抗熵增呢?答案就是:修行。

如果不去对抗,则人死后,残存的意识会继续熵增,随时间逐渐消失殆尽,也就是魂飞魄散。但是如果对抗熵增,则凝神聚气,修行的人与未修行的人对比,则残留的意识会更多更加集中(这么解释不妥,权且如此理解),好比百分百与百分之一,那么前者在死去后意识仍然可以继续存在并继续对抗熵增,让意识永续,且可轮回。这个意识可以选择依附在任何物质上面,也可以选择不用依附在某个具体的实体,这个便是达到了一种极其自由的状态:我为万物,万物为我,在又不在。

这么看来,六道轮回,便有了两个理解。其一,现实世界人类阶层的类比,这个不展开说了。其二,其实就是熵增的不同阶段,如果对抗熵增则可以达到高级维度,任由熵增则会堕入低级维度。

综上,天道是自然,人道是对抗熵增。无论是否意识不灭,从人类整体文明或个体去看,都是要去对抗熵增的,而对抗熵增的极高境界大概就是佛说的那些成就,不是不存在,是很少有人达到罢了。

人是如何感知和理解世界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从养花说起。对于花来说,它是怎么感受世界的呢?它能感知到的大概是:风、光、水、土,可能还有别的,我们能大概想到的是这几种。但是它能感知到人类的存在吗?能感知到有一个人在给它浇水松土吗?花相对于人来说,缺少了眼耳口鼻这些感官,因此它便不能感知到这些感官带给它的输入。而人相较于花,多了这些感官做输入接口,作为一个桥梁,从真实世界中获取信息传给大脑去理解,但这些理解就是真实世界原本的模样了吗?就是整个世界的全部了吗?会不会像花一样感知不到人类的感知一样?会不会像花一样感知不到人的存在?

说这个,其实是想说明,人类探索世界无论用什么方法,是否是科学的手段,都没办法穷尽这个世界的真相的,只是假以时间,我们人类探索和认识世界的范围会逐渐变大而已。


尝试解释一些问题:


问:为什么反对自杀。若有轮回转世,若人生在世很痛苦,是不是可以像游戏一样废弃这个号,重新玩一个? 像电脑一样,按下开关键重启?即使下世仍是痛苦,那就继续重启,只要次数足够多,总有一次是好的。教义为何不支持甚至反对自杀?

答:死后意识延续。自杀人的意识是负面的消极的,因此意识会堕入恶道受苦,比活着时更加痛苦。(该解释的假设是意识不灭)


问:为什么要给弥留的人做临终关怀?

答:提供平静祥和的状态让其死去,就是给到他们创造和维系一个持续的比较好的意识状态,让他在死去后这个意识仍然感到是:和平、祥和、舒服、安全、温暖……类似天堂极乐世界的状态。否则濒死状态是恐怖、无助、害怕……则死去后的意识仍然会持续这种状态。

文档信息

Search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