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末法时代,人人说法。到底说法的人是佛是魔,是人是鬼,是好是歹,一定要擦亮眼睛。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本篇章为吾自学参悟所用,不作宣传所用。不建议直接参考使用,否则后果自负,本人概不负责。
另外总结了下辨别佛法真伪的方法:
佛陀:任何的知识,无论你们自己阅览,还是听智者宣讲,甚至是听我所讲,都不要轻易相信,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去加以分别验证。
验证所传佛法是否正统:
- 符合三法印,可以一辩,看对方的理解。
- 以三宝为中心:正统的佛法应当以佛、法、僧三宝为核心。佛法的传承应当能够追溯到佛陀的教诲,并且遵循佛教的基本教义和戒律。
- 经典依据:正统的佛法应当有经典作为依据,而不是依据的非主流经书。
- 历史传承:了解教法的历史传承,包括其起源、发展以及历代高僧大德的解释和实践。正统的佛法往往有清晰的传承脉络。
- 逻辑一致性:佛法的教义应当在逻辑上是自洽的,没有内在的矛盾。可以通过学习佛教哲学,如中观、唯识等,来理解和分析佛法的逻辑结构。
验证所传言论文字是否合理:
- 逻辑是否通顺;
- 是否可以理解;若不作解释,只教人信者,多是外道。佛陀的智慧是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极其浅显的道理。
- 是否先贤圣人多有支持;或与先贤圣人的学说能够融通;
- 是否让自己得到快乐和平和喜悦;(如果得到的是痛苦,不如不听不看)
验证对方是否附佛外道:
- 是否搞个人崇拜。(佛的教义是众生平等,所以哪里存在个人崇拜呢)
- 是否鼓吹为某佛某菩萨化身。
- 直言其是人,而且是人都会犯错,人无完人,看其反应。(若不能接受者,必有问题)
- 直言其也会变老,看其反应。(这个是佛法的无常性,谁也逃不掉)
- 是否强调神通感应:正统佛教虽然承认神通的存在,但并不鼓励追求神通,更不会以此为修行的主要目标。如果一个团体过分强调神通感应,或者用神通来吸引信众,这可能是附佛外道。
- 是否讨论世界末日、有限无限;(佛陀不讨论这些)
- 是否承认造物主。(佛法里面没有造物主)
- 是否只让一心念佛,生病不看医生。(佛法虽可治心病,但是需要高深的智慧灵活操作,但是该看还是要看)
- 是否动辄以造业、下地狱威胁。(这种大多是解释不通的时候急眼了)
- 是否排他。佛的心胸无比宽阔,包容万物,不会诋毁和排斥其他学说,更不会排斥敌对科学。
- 是否利用佛教名义进行非法活动:正统佛教团体不会利用佛教名义进行非法活动,如诈骗、敛财等。
- 是否有政治目的:正统佛教团体不会参与政治活动,也不会有反政府的行为。
- 是否篡改或曲解佛经:正统佛教团体会尊重并正确解释佛经。
- 是否提倡正确的修行方法:正统佛教提倡的是正念、正定、正慧等修行方法。如果搞一些:圣水、密修、奇怪的修行方式,则为邪教。
- 是否听国家话听党话。(我们的党是最先进和最伟大的党,无出其右者,党和国家否定的就一定有问题。)
前言
佛说正道上只有两种错误,一是半途而废,二是从未开始。
本篇章只作引导之用,方便入门,如有不妥当或冒犯之处,欢迎指出,定会修改。
写于2024年2月于杭州
痛苦之源
苦有缘故,是故有苦。若无缘故,是故无苦。
有钱的人,或贪酒色财气;无钱的人,为了衣食住行而劳碌奔波,很少有清闲自在的时刻,真是苦不堪言。
人为什么会有痛苦呢?你会愿意寻求解脱痛苦之道么?
痛苦并不是宇宙的真性。痛苦只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对生命的错误见解所产生的效果。
心随境转的痛苦
哭婆婆的故事。
从前,有位婆婆,她有两个闺女,大闺女嫁给了一个卖伞的、小闺女嫁给了一个卖鞋的。俩女儿出嫁后,婆婆整天坐在路口哭,邻居称她为“哭婆婆”。
一天,一位禅师路过此处,看见婆婆伤心的样子,便问缘由。
婆婆告诉禅师:“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卖伞,一个卖鞋,看到太阳就想起大女儿的伞不好卖,因此而哭;看到下雨又想起小女儿的鞋不好卖,因此伤心落泪。”
禅师说:“你应该天天高兴才对。”
婆婆擦干眼泪说:“我天天发愁,有什么可高兴的!”
禅师对她说:“以后每到晴天就为卖鞋的小女儿高兴,因为一定会有许多人买鞋;到了雨天就为卖伞的大女儿高兴,因为雨天一定有许多人买雨伞。这样,你就不会难过了。”
听了禅师的一番开导,婆婆觉得有道理。从此,街头便有了一个“笑婆婆”。
在哭婆婆的故事中,同样的一件事,为什么婆婆的心态会完全不同呢,甚至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天气自顾自的晴朗、自顾自的下雨,为什么人就有痛苦和欢乐呢?
情附于物的痛苦
得不到东西时痛苦,得到后担心丢失而痛苦,得到后失去后也痛苦。
可以想象,你对事物的各种感受就是缘,像一根无形的线一样,把你们栓在一起。
如一家庭父母养有子女数人,父母对之必加爱护,有爱即有贪,贪其所爱者,常得快乐及美好之享受。如贪求而不得,则瞋心随起,瞋心炽盛,则起争斗。
–《虚云和尚说佛》
无常变化的痛苦
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少妇,名叫乔达弥。她的第一个儿子在一岁左右就病逝了,乔达弥伤心欲绝。她抱着孩子的小尸体在街上奔走,碰到人就问是否有药可以让她的孩子复活。有些人不理会她,有的人嘲笑她,更有的人把她当做疯子。最后,她碰到了一位智者告诉她,世界上只有佛陀一个人能够为她施行奇迹。
乔达弥千辛万苦找到佛陀。她把儿子的尸体放在佛陀的面前,说出了整个过程,求佛陀救救她的孩子。佛陀以无限的慈悲心倾听着,然后轻声的说:"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治疗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给我。"
乔达弥好高兴啊,立刻动身往城里去。她对第一户人家说“佛陀要我从一户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拿回芥菜子。”“我们家已经有很多人过世了。”那个人如此回答。她于是又走向第二家,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家已经有无数的人过世了。”她又走向第三家、第四家……向全城的人家去要芥菜子,最后,她终于悲伤的了解到佛陀的要求是无法办到的。
她只好把儿子的尸体抱到坟场,做最后的道别,然后回到佛陀那里。“你带回芥菜子吗?”佛陀问道,“不!”她说:“我开始了解您给我的教法,悲伤让我盲目,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受到死亡的折磨。”
……
分别之心的痛苦
人有我无,人家有我也有但是我的比人家的少或者劣(不患寡而患不均),于是便有了对比攀比之心,从而产生痛苦。或者看到美色心生欢喜,看到丑陋就心生厌恶。美色自顾自地美丽,丑陋自顾自地丑陋,并没有伤害到谁,为什么人就有欢喜和悲痛呢?
无明之痛苦
人是如何感知和理解世界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从养花说起。对于花来说,它是怎么感受世界的呢?它能感知到的大概是:风、光、水、土,可能还有别的,我们能大概想到的是这几种。但是它能感知到人类的存在吗?能感知到有一个人在给它浇水松土吗?花相对于人来说,缺少了眼耳口鼻这些感官,因此它便不能感知到这些感官带给它的输入。而人相较于花,多了这些感官做输入接口,作为一个桥梁,从真实世界中获取信息传给大脑去理解,但这些理解就是真实世界原本的模样了吗?就是整个世界的全部了吗?会不会像花一样感知不到人类的感知一样?会不会像花一样感知不到人的存在?
说这个,其实是想说明,人类探索世界无论用什么方法,是否是科学的手段,都没办法穷尽这个世界的真相的,只是假以时间,我们人类探索和认识世界的范围会逐渐变大而已。
这个世界存在着我们未知不明的真相,在无法正确认识世界之前,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包括但不限于以上的种种痛苦,皆是无明带来的痛苦。而想要解脱痛苦,就需要了解真相,进而了解痛苦的原因,才能寻找解脱痛苦之法。好在这些佛陀已经帮我们证悟到了,我们只需理解这个智慧。
因为你我每人都有一个心王,这个心王即是第八识。八识外面还有七识、六识、前五识等。前面那五识,就是那眼、耳、鼻、舌、身五贼,六识即是意贼,第七识即是末那,它(末那)一天到晚,就是贪著第八识见分为我,引起第六识,率领前五识,贪爱色、声、香、味、触等尘境,缠惑不断,把八识心王困得死死的。
使八识转过来成为大圆镜智,七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使分别识成妙观察智,计量人我之心为平等性智,这就叫做转识成智,转凡成圣。
觉悟世间一切诸法缘生如幻,当体定实法不为所染,谓之圣贤。不觉则无明,无明起则事理为之糊涂。
如《大乘起信论》云:“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粗即可见诸事实之粗相。
–《虚云和尚说佛》
真理:无常无自缘起法
无常
忒修斯之船。
把一艘船上的零件逐渐替换,每天更换一个零件,直到所有的零件都全部换完,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如果把时间缩短来看,第二天与第一天对比,船只比前一天更新了一个零件而已,因此人的认识会把这两天的船等同于同一条船,以后每日都会如此。考虑到连续性,人的认识就这样一直把船都认为是同一条船。
但是如果不考虑中间过程,直接去对比第一天与最后一天的船,就不会认为是同一条船了。
这个忒休斯船的案例同样适用于人类,你小时候抱过的邻家的婴孩,若干年后,再次遇到他时,你会惊愕:你是谁谁谁吗?简直判若两人!但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那个每一天每一刻的孩子都是同一个孩子,你不会判若两人。
《楞严经》里有一段波斯匿王与佛陀的对话:
原文: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mao),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
译文:昔日我是孩子时,皮肤和肌肉都很润泽;长大后,血气方刚;如今年纪大了,外形和颜色都显得干枯憔悴,精神头也不济了,满头白发、一脸皱纹,大概活不了太久了吧!
原文: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年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
译文:衰老的变化,是不知不觉间完成的。寒来暑往,渐渐老去。为什么这样说?我二十岁的时候,虽然号称年轻,但颜色相貌比起十岁时已经老了很多;三十岁比起十岁,又衰老了二十年;如今我六十二了,想起来自己当年五十岁的时候,好像比现在强壮多了。
原文:我见密移,虽此殂(cu)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
译文:按照我的观点,虽然看似一下子就老了,其实生灭的变化,姑且可以用十年为单位。可是,我仔细想一想,哪能以纪(十二年)为单位?实际上每一年都有很大改变。不,衰老哪能用年来计算?简直每个月都在变,每一天都不一样。我再深入思考,在每个刹那,生命都在流逝;每一念之间,人们都在衰老,停也停不住。
往大的时间范围去看,能感觉到变化,但是往小的时间范围看,是感知不到变化的,但变化却在时时刻刻都进行着。现在的科学已经知道,人体的细胞就是在不停的分裂变化,人体也是在时时刻刻变化着。不止是实体,就连感性的念头、认识、思想、情绪等等都在变化。
所以佛陀帮我们证悟得来的其中一个真理就是:无常。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变化,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变。
延伸推论:没有绝对只有相对。解释:每一刻都在变化,则下一刻相对上一刻会变化,因此没有绝对。详细说明如下:
1、拿认知感受来说,可能刚刚还觉得自己又进步了又博学了,但是下一刻一个念头或者一段文字又会让你醍醐灌顶又进步了,那这一刻的认知感受跟上一刻还一样吗?那再把时间拉长看,以后会不会还有类似让你进步的瞬间呢?肯定有,而且是无数多个,不可穷举。既然是不可穷举,那抽取任何一个时间来看,你还能说自己是博学的吗?不能对吗?因为以后还会存在让你进步的瞬间。因此,博学这个概念就不会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是今天比昨天博学了一点,但是它没有最这个程度。因此在求学认知的道路上,就没有谁是最博学的,这也是为什么要让我们虚心的本质。
2、《佛陀传》里阿难陀思念自己美丽的未婚妻而不能安心修行,佛陀对阿难陀说的一段话:
佛陀:”那你为何不喜欢当比丘?”
难陀又再默然不答。
佛陀:”你是否挂念着卡拉诺莉?”
难陀的脸上泛红,但仍不作声。
佛陀说道:”难陀,懦萨罗这里也有很多艳丽如卡拉诺莉的少女。记得在波斯匿大王宫中的宴会吗?你有见到如卡拉诺莉般美丽的女子吗?“
难陀承认说:”可能这里有很多如她一般美丽的女子。但我关心的就只是卡拉诺莉一个。在此生中,就只有一个卡拉诺莉。”
佛陀:”难陀,执著可成为修行中的一大障碍。一个女人的美丽可以消失得像玫瑰凋谢般快速。你也知道一切无常,你应该洞视万事万物的无常性。看!“
佛陀指着一个在竹桥上倚着拐杖蹒跚而过的老妇,她的脸上皱纹满布。
“那老妇也必曾是个美人。卡拉诺莉的美貌也将随着岁月消退。而在同一段时间,你在觉悟之道的修行上,却可为你带来生生世世的平和愉悦。难陀,你看看那边在树上嬉戏的两只猴子。你可能觉得那雌的尖面红股,一点也不吸引人。但对那雄的来说,它就是世间最美的猴子。它在雄的心目中独一无二,而雄的更能为雌的出生人死来保护对方。”
美丑对不同的对象理解也是不同的,对同一对象不同时间维度也是不同的,美丑具有相对性和变化性。
任何形容词,都没有绝对的。
任何形容心智的描述也都不存在,都是人在认知过程中强行做的区分而已,抽象出来的概念,本质是没有的。
任何对立的形容词,例如美丑,有无,大小,高低,智慧无知,空满,生死等等,都是不存在的。
从无常的理解可以得到很多法门,以及从这些法门又可以推论衍生出更多法门,后面会逐个介绍。
应对法门:定,不住,不动,不附于物,心不随缘,心不随境,无情,熄灭万缘,放下,不执,空,安住当下,专注,倾听。相对不绝对。无分别心(一体两面)。
无自
佛陀从一片菩提叶中证悟:「这一片叶,日、月、星都在其中。无阳光叶子不生,无云朵雨水不滴,无雨水新叶不长,大地、宇宙、时间、知觉这一切事物皆在此叶。」 这个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阐释。对于一片叶子是这样,对万事万物及至人类,皆是如此。跟那句「你是你所有经历的总和」类似,你吃过的盐、走过的路、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都构成了你。所以,灵魂问题「我是谁?」就有了答案,与佛陀手中的一片叶子一样,我就是世界,我就是自然,我就是万物,我就是宇宙……
他体会到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都有引致其他现象产生的可能性。单一之中包含所有,而所有也存藏于单一。
那片树叶与他的身体为一。他们彼此都没有个别、永恒的自体。任何一样都不能够脱离宇宙其他的一切,独自生存。见到所有现象的互依性,悉达多了悟到一切世法皆空——一切事物都根本没有个别独立的体性。他明白到互依性和无我这两个原理就是开启解脱之门的钥匙。
“迦叶大师,万事万物都是互相倚靠而生存。就如我手里这片树叶。泥土、水分、热力、种子、树、云、太阳、时间、空间——这全部都是导致这片树叶得以存在的因素。就只少了一样,树叶也是无法生存的。所有的生物,不论有机无机的,都是因互缘而生起。一样事物的来源,就是万事万物。请你细心参详一下。难道你看不到我手上这片树叶,是因应宇宙万法的相互关系,甚至包括你的察觉力在内,才能如是吗?”
一片树叶是因着不同的助缘才成就出来。人类的存在和产生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佛陀传》
没有一件事物是可以单独存在的,这个就叫「无自性」,或者叫「互依性」。对人类而言,就是教员所说的「人是社会性的」,人不能单独个体存在,即使是深山隐居的修行老道,也一样与人类整体组织有着联系,只是多寡而已。
应对法门:众生平等,慈悲心,一视同仁,观察者视角,菩萨视角,「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无我,无分别(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执我。
注意:这个无自性,在佛里面等同于:空,即空无自性,就是没有什么是能够独立存在的。因为可以把「空」看为一个专有术语。那为什么不能用「无」字来概括呢,因为「无」对应着「有」,前面无常性已经总结出来不能用对立的形容词,为了避免混淆,就用了一个新的词汇「空」,此空是一个「妙无」。
缘起法
如果说无常性和无自性是万事万物的特性,则缘起法是助生万法的动力。
万法因缘而生,万法因缘而灭。
缘产生的力好比磁铁的磁力一般。执着于某物,就像磁力的相吸,你执着于某物,则你也被该物执着。这个时候去理解「执着于某物」与「执着某物」岂不是同理。畏惧某物,就像磁力的斥力,你恐惧于某物,则你也被该物斥着,它会推着你远离它躲避它。
所以解决之道就是不吸不斥,不执着不畏惧,把自己变成一块木头一块石头或者就是一个空,这样随便靠近或远离,都没有吸力和斥力的影响,如如不动而又来去自如。
(用吸力而没有用引力是怕与万有引力混淆,不执着于词汇,方便理解即可)
牵挂越多,痛苦越多。
应对法门:灭缘法,屏息万缘,万缘放下,放下,不执。
延伸认识:空,空无自性,无自性空,观空,缘起性空。
空无自性:一切事物、一切万法,都依因缘而生灭,不由自主,即是说“空无自性”。是古文倒装语句,实际是“无自性空”。
1、无自性空是说明事物性质的,世间事物有两类,一类是“自性”类事物,也就是带有属性性质的物理世界。例如天地,人,金木水火土等,其本身有自然属性。叫“自性”。
2、另一类是人的认识类观念,例如观点,名字,时间、概念,认识,逻辑等等,是由人的认识推导出来的,派生出来的,叫“无自性”。凡是由认识推倒出来的,因为有因果逻辑关系的,因此也被称为“缘起”类事物,这一类的,本质上讲是“空”的。
3、为什么缘起类或无自性类是“空”,就是因为是人的观念产生物,按照佛教颠覆性,批评性想法,凡是人观念的产物,一般都是错误观念,是人的错误认识,所以“无自性”空。
观空:能看到空无自性,叫观空。
解脱法门
万法唯心所造,解脱之法就是要修心。本质:摄心之法。不执可解无常无自及缘起。既然无常变化,执又何用?既然无自,何必执着于我?不执自然无缘起。既然无常,无生无灭,无生无死,故何惧生死?解脱生死法的妙处就在这里:生死之概念只是人在认知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实际上就本不存在,还恐惧啥?从无常变化推论一切形容词、一切心智的概念均不存在,所以「恐惧」这个概念就本不存在;再加上无自性,就没有「我」这个概念;再加上不执着于这些不存在的概念,缘念杂想不起,所以「我」还「恐惧」啥?再者,「解脱」与「束缚」对立,也都是抽象之词,与佛法而言皆不存在,问「解脱」者须知「束缚」于啥,「解脱」于啥。一切都是虚妄的,这不就解脱了吗。
用两个字就是:不执,用一个字就是:心。
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无非就是:理事,理论和实践。理论认知上要理解和接受,然后是行动实践。后续的法门介绍并未进行区分,自行理解吧。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莫不殊途同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
古人云:“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修行悟道,易亦难,难亦易。如开电灯一样,会则弹指之间,大放光明,万年之黑暗顿除。不会则机坏灯毁,烦恼转增。
故经云:“佛说一切法,对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即无一切法。”此心即指妄想,其经中意,如无病即不须药。
一切烦恼,一切相,一切障,皆是颠倒妄想。故修行者,切不可执著,应当放下,所谓万法皆空,一无所得。《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何以一切世间有为法是如幻无实?此以喻明之,犹如演剧。
故在家者被俗情迷,出家者亦有法友法眷之迷,皆未得真觉。如能脱离一切迷惑,返妄归真,方可成佛。
六祖大师听人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处,顿然有所觉悟。
–《虚云和尚说佛》
我们的心乃万法之源。色、声、香、味,以及触感辨别的冷热、软硬等,全都唯心所造。它们的存在并非如我们一向想象的那样。我们的意识就如画师一般,把万事万物描绘创造出来。
悉达多现在明白无常与无我就是生命的必需条件。没有无常和无我,任何事物都没法生长和发展。接受生命就是去接受无常无我。痛苦的根源正是来自有常和有分别个体的妄见。有常有我的观念都是思巧上所产生的虚假分别。只要洞悉一切事物的空性,所有精神上的障碍都可以超越,因而从痛苦的巨轮中解脱出来。
我们通常都以为一片树叶只会在春天生长。但乔达摩却见到它久远以来已经存在于阳光、白云、那棵树和它自己。如果见到那树叶从未出生过,他也会见到他自己从没有出生过。树叶和他自己,两者都只不过是显现出来罢了——他们根本从未生过,也是永不可能灭亡的。
进入甚深禅定之后,他可以辨察到当时他身体内存在着的无数众生。这包括了有机或无机的,矿物、草苔、昆虫、动物和人等。在那一刻,他也察视到所有其他众生就是他自己。他看见自己的过去生,和所有生世的生生死死。他看见无数星体和世界的建造与毁灭。他感受到所有生灵的喜乐与悲哀——这些生灵包括了胎生、卵生和细胞分化而成的。他看见自己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蕴藏着天地万物,而且更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就如亿万的波浪不停地在海面起伏,大海本身是不落生死的。只要波浪明白它们其实是海水,它们便可同样超越生死,不再惧怕,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稳。
真正了解一切,会令我们产生慈悲与爱心,进而导致正确的行为。
心识便错误地将实相分成主客、自他、存亡、生死等相对意识。从这些分别心又再生起妄见——感受、爱欲、执取和生有之牢狱。生、老、病、死的痛苦只是再把牢狱的围墙加厚。
佛陀问道:“迦叶,你承认痛苦是实相吗?” “乔达摩,我当然接纳痛苦是生命的实相。” “你同意痛苦的产生是有原因的吗?” “我是同意有痛苦,就必然是有其原因的。” “迦叶,当痛苦的原因存在,痛苦也存在。当痛苦的原因消除,痛苦也就应该消除。” “对,我可以明白当痛苦的原因消除,痛苦本身也自然会消除。” “痛苦的主因是无明,又即对世间实相的错误见解。认为非恒常的是恒常就是无明。认为无自性的有其自性也是无明。贪欲、嗔恚、嫉妒以及无数的苦恼都是由无明生起。解脱之道就是去深入看清事物的真相,体会万法的无常、无自性和互因互缘的关系。
摆脱了无明,痛苦也就被超越。这才是真正的解脱。解脱本身根本就没有必要有自我的个体。
你会发觉感受不是恒常的,而你便逐渐不会再被它的起灭所扰动。几乎所有的感受都是来自对实相的错误见解。将不正确的见解铲除,痛苦便自然终止。错误的见解使人把不恒常的当作恒常。无明就是所有痛苦的本源。我们修行察觉之道以摆脱无明。一个人要彻底看清事物才能洞悉它的真性。一个人是不能靠念经供奉来破除无明的。
–《佛陀传》
如果你能够时常修习此四种观想,你必定可以证得解脱和彻悟。
要降伏欲念,必须修习观想死尸。深深洞视身体腐烂的九个阶段,从气息停止至白骨化为尘土。
要降伏嗔怒,必须修习观想慈悲。慈悲可以使我们明了自己心内嗔怒的起因,以及那些导致我们嗔怒的人。
要降伏贪欲,必须修习观想无常。这样的观想,可以燃亮生死以至万象的真相。
要降伏散乱,必须修习观想气息的呼吸。
–《佛陀传》
精彩故事,可以查看嗜血之王阿阇世皈依佛陀的过程:佛陀传——21.佛陀也会变老_阿阇世王
法门:信心
佛陀本身贵为王子,大慈大悲,为救世人出痛苦解脱之法,苦修多年,终于证悟到整理和解脱之法,且每个人均可觉悟成佛。所以要有相信之心。
还要有坚固之心:
道业难成,初出家的道心都好,日子久了,就懈怠起来。所以说:“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二年,佛在西天;出家三年,问佛要钱!”既道心不长,道业就难成了,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呢!
修道如栽田,谷子变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饭。佛性如种子,众生本性与佛无异,自心是佛,故曰佛性,这种子和秧稻米饭相隔很远。不要以为很远,就不相信这种子会成饭。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种子放在田里,等它发芽变秧,这时间又怕焦芽败种,错过时光,就是说修行要学大乘,勿误入小乘耽误前途。插了秧以后要锄草,等于修道要除习气毛病,把七情六欲,十缠十使,三毒十恶,一切无明烦恼都除净,智种灵苗,就顺利长成,以至结果。
释迦牟尼佛于雪山成道后,三叹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了知缘起性空,有情机会均等,一切都可以成佛,得出了四姓平等的确切结论。喻如众流入海,无复河名,于是力主平等,严斥阶级。这就是以事理的真相,来作道德标准的例证。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清净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学佛者最要具足自信心,《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意谓人人如能自信,具有佛性,当来成佛,必努力解除一切客尘妄想。
被妄想遮盖。尘劳缚着。迷失本来面目。譬喻镜子。本来有光明。可以照天照地。但被尘垢污染埋没了。就不见光明。今想恢复原有光明。只要用一番洗刷磨刮工夫。其本有光明。自会显露出来。吾人心性亦复如是。
因为人们平时眼中见到的风花雪月,耳中听到的歌舞欢声,口里贪著的珍馐美味等,而引起惑染思想。这惑染思想是散乱心,是生死心,是虚妄心。今天能够在塔庙中,称一声佛号,这是觉悟心,是清净心,是成佛的菩提种子。
故欲世界安宁人民和乐,必须各净其心,贪瞋痴犹若人之心病,欲使去除此心病,必须良医开示妙药,佛即一切众生心病的良医。
众生心病有多种,故治心病之法门亦多。
“佛学必须注意实行。”如能信医服药,自必药到病除。但信医之药方而不依方服药,故虽有良医妙药,以不服故,病亦依然。故学佛而欲修净自心者,必须注重于实行,复有不得不注意者。佛为治各种不同心病,故设有多种法门,如治瞋心重者教修慈悲观,治散乱心重者教修止观,治业障重者教修念佛观。
故迷心名为众生,觉心名为诸佛。佛与众生,一迷一悟而已。当知此灵明觉知之心,即天然佛性,人人本具,个个现成。凡夫虽具佛性,如矿中真金,为烦恼沙石之所包含,故大用不彰。
若论个事,本自圆成,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如来轮回六道,道道皆闻。观音流转十类,类类如是。既然如是,求个甚么。觅他何来?祖师有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未挂船弦,正好吃棒,可怜哪!自家宝藏不开,却来茅房担草。这都是一念无明,狂心不死,所以捧头觅头,对水称渴。
六祖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法门:无心 空心 不住其相 不附于物 心不随境 不执
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万事万物都在刹那生灭变化,只是无明的认识欺骗了我们,事物在时刻演变着,而我们的认识却还停留在上一刻的幻象之中,当事物演变到了质变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了变化,那时就生出了各种情绪,当时有多欢喜后面就有多痛苦。
因此解脱之道也就很简单了,法门:认清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不把意识停留在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刻,不驻留的这个状态佛称之为:不住其相。也即不为现象所停留。往大了说,就是不留念于过去。因为事物时刻在变化,未来谁又能说得清楚呢?所以不要妄想于未来,不要焦虑尚未发生的事。
昨日种种昨日死,昨日跟上一刻一样,已经「死」了,就没必要纠结与过去了,当下的世界与上一刻已经不一样了。
我们所以放不下,只因将它看重。方生出人我是非,爱憎取舍。若认定这个躯壳子是具死尸,不去宝贵它,根本不把它看作是我,还有什么放不下。
澄明寂静的称为虚空,摇动不止的称为微尘,因此凡是摇动不止的就称为‘尘’的含义。”佛赞许陈那说:“是的!”
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佛言:“如是!”
–《楞严经》
客尘喻妄想,主空喻自性,常住的主人,本不跟客人或来或往,喻常住的自性,本不随妄想忽生忽灭。所谓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尘质自摇动,本碍不着澄寂的虚空。喻妄想自生灭,本碍不着如如不动的自性,所谓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我们的真心是个主,他本是不动的,动的是客,即是妄想。妄想犹如灰尘,灰尘很微细,它在飞腾之时,要在太阳照入户牖时,或空隙之中,才看得见。即是说,我们心中的妄想,在平常的动念中并不知道,一到清静修行静坐用功的当中,才知道许多的杂念在不断的起伏。在这妄念沸腾的当中,如果你功夫不得力,那就作不得主,故不得悟道,流浪生死海中,今生姓张,再生又姓李,如客人投宿旅店一样,经常要换地方。但我们的真心,却不是这样,它总是不去不来。
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什么见惑思惑,一刀两断,好似青天不挂片云,清旸升天,即是自性的光明透露。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刚经的总骨,假使把这句领会了,一卷经文也就明白了。释尊告诉我们,行菩萨道的时候,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意思就是没有能施人,所施物,受施者,这叫三轮体空,其福德不可思量。修行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应无所住降伏其心的道理。
–《虚云和尚说佛》
注意:不被这世界里的任何事物束缚是「无常性」的结论,但是不代表丝毫不过问,从「无自性」去理解还须拥有慈悲心,拥有对别人最多的爱心和了解。
法门:慈悲心 平等心
了解到「无我」的真谛后,解脱之法就有了,法门:无分别心,爱一切如爱己。对待周围一切人事物的态度,就是你对待你自己的态度,也是你内心的修习程度。此爱,是慈悲,就像大自然对待众生,给予阳光雨露、但又一视同仁。同时也会有电闪雷鸣,它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太阳赐予阳光,不会因为某棵小草被大树遮蔽而特此绕行给予其单独照顾。它并不等于老百姓平常说说的善良,相通而不相同。要拔高到足够高的视角,可以把自己当做天地一样看待,且用平等心对待,客观而不含情绪。
我是谁,我就是这自然万物。
再去看人的相处,「你」就是你周围人的共同的成就,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同事,哪怕是萍水相逢的过客,你听过的话,看到的景象,感受过的风……等等一切,组成了你。我说出的想法入了你耳入了你心,则就是我法入你心,你中便有了「我」,反之也一样。有首歌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及「人人都是雷锋」,「谁谁谁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也都是这个意思。每个人也都如此,是不是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还有什么你我之分呢?顺着这个思路再去看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相处、与同事相处,是不是就简单了?大家是一起的嘛,一起组成了这个小团队,而且是互相成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就是家庭,我就是团队,我就是组织,我就是你们,我是每一个人,对「我」的执念是不是就弱了,甚至是消失了?
无自就是无我,这个跟我们平常所听闻的「舍小我为大我」相通,只不过佛陀的大我更大。
既然慈悲对待万物,自己也是这万物其中之一,当然也就反对自杀,好好爱惜自己。
既然是无分别心众生平等,对待万物都是正念慈悲对待,所以就有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既然是无分别心众生平等,则美丑也都是由基本物质组成嘛,有什么分别?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呢?按照通俗的理解,美女也要拉屎放屁而且一样的臭,所以有什么区别呢?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恭下敬。
你能以一种慈悲心、恭敬心对人,不自高自大,不骄傲虚伪,则人见到你一定会恭敬客气。否则,只恃一己之才能,老气横秋的,或口是心非的,专为声色名利作计,那么就是人家恭敬你,也恐是虚伪的。故孔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慈悲者,见一切众生有甚痛苦,以怜悯爱护之心去救度,令其离苦得乐;喜舍者,见一切众生做一切功德,或发一念好心,都要随喜赞叹,对一切众生有所需求者,都要随其所需而施与之。
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曰:“乾矢橛。” 动植二物互养,一切动物都有粪,若嫌他不净,吃饱了又屙,又作肥料,又成植物,又拿来吃,这就是动物养植物,植物养动物。屙了食,食了又屙,何以食时只见其香不见其臭呢!
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圆觉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所以说:“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还爱为基。”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能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佛经中说:“大悲为首,菩提心为本,方便为究竟。”怎样发心?或见众生苦而发心的,或睹佛相好而发心的,如阿难等,或遇善知识开导的,或从经卷而发心的,总之是内心无漏种子淳熟,遇外缘就开发了。
《佛陀传》
当你们已因看透而得道,你们会看到美的依然是美,丑的也仍然是丑。但因你们都已证得解脱,你们便不会被系于它们任何一样。当一个解脱了的人看美,他也同时会看到其中包含着不美的部分。这个人会明白到一切的无常和空性,包括了一切美的和丑的。因此,他不会被美所迷,也不会抗拒丑陋。
唯一不会褪灭和产生苦恼的美,就是慈悲和已得解脱的心。慈悲就是无条件、无希求的爱心。已得解脱的心是不受环境和外来因素影响的。慈悲和已得解脱的心才是最真的美。那美中的平和喜悦就是真正的平和喜悦。
乞食是一种帮助比丘锻炼谦卑和一视同仁的修行
精神境界的证悟是不受年龄影响的,岁月并不是得道的保证。
爱有很多种。我们先要细心认识每一种的爱。生命里很需要有爱的存在,但并非那种基于色欲、情欲、执迷、有分别心和偏见的爱。陛下,有另一种爱,是生命里极其需要的。这种爱包含着慈爱和悲悯心,或叫大慈和大悲。
一般人所说的爱,只限于父母子女、夫妇、家属、宗亲和国民的互爱。这种爱的性质,都是依着‘我’和‘我的’的观念而产生,因而是仍然纠缠于执著和分别心之内。人人都只想爱他们的父母、配偶、子女、孙儿、亲属和国民。就是因为被困于执著之中,他们往往在没有事故发生的时候,已经开始忧虑意外降临在心爱的人身上。当意外真的发生时,他们便会大受打击,伤痛至极。至于有分别心的爱,则会产生偏见。人们对于他们圈子之外的人,可以变得毫不关心甚或歧视排斥。执著与分别心,都是导致自己和他人受苦的根源。陛下,所有人真正渴望着的爱,是慈爱和悲心。大慈或慈爱,是替别人带来欢乐的心量;大悲或悲心,则是替别人解除苦难的胸怀。大慈和大悲都是不求回报的。慈爱和悲心亦不限于对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家属、宗亲和国民。这种爱,是遍及所有人和众生的。在大慈和大悲里,没有丝毫的分别、‘我的’或‘非我的’的成分。正是因为没有分别,因此也就没有执著。大慈和大悲只会导致快乐和减轻痛苦。它们并不会带来忧伤苦恼。没有这种爱,生命便真如你说的,没有意义了。有了慈爱和悲心,生命必会充满平和、喜悦和满足。陛下,你是一国之君,假若你实行慈爱和悲心,你的人民必定受惠。
你当然应该爱你的家庭和百姓。但你的爱是可以伸展到他们之外的。你爱你的太子和公主,但这并不是说你便不能关心你国家里所有的年轻男女。如果你这样做,你现时有限的爱心,便可以变为全面包容的爱心,而全国的青年人就将成为你的儿女。
要真正和平,外交和经济政策必要依从慈悲的路线。在爱护你自己的子民之余,你也要同时爱护和关心其他的王国。
我们得先看爱的性质。我们的爱,是应该给我们所爱的人带来和平和幸福的。如果我们的爱存有占有的私心,我们便没可能给他们平和快乐;相反,我们只会令他们感觉被困。这种爱不外是一种牢狱。当我们所爱的人再无法觉得快乐时,他们便会想办法释放自己,以能重获自由。他们不会接受牢狱的爱。这种爱亦会因而逐渐变为愤恨。
她不以儿子娶妻为多得一个女儿,反而觉得失去了儿子和被出卖。她因此由爱生恨,在这对年轻的夫妇食物中下毒,把他们杀死。
“陛下!依觉悟之道,没有了解便不可能有爱。爱就是了解。你不了解便不能去爱。
假使你想你所爱的人快乐,你一定要学习去了解他们的苦恼与期望。当你了解他们,你便可以帮助他们舒解苦恼和达成愿望。这才是真爱。如果你单是要他们跟随你的意愿而忽略了他们的需要,这便绝不是真爱。这只是占有和支配别人的欲望,以及试图满足自己需要的错误途径。
在面对别人受苦的情形时,基于慈悲的爱,可以供给我们做出正面反应的能量;而基于执欲之爱,则只会制造多一些焦虑和痛苦。慈悲实在是最有效救援行动的能源。
“罗睺罗,修习慈爱以降伏嗔怒,慈爱是无条件地给人欢乐的心量。修习悲心以降伏残忍,悲心是不求回报地替人脱苦的能耐。修习欢喜心以降伏怨恨,这是替人家的成功和幸福而产生的喜悦。修习能舍心以降伏偏执,舍心是对一切事物平等开怀地看待。
罗睺罗,慈、悲、喜、舍都是深奥美妙的心境,我称它们为四无量心。如你修习它们,你一定会成为他人清新的生命力和快乐的泉源。
- 延伸世法:广袤之心,宽容之心。需要注意,这个不是佛法,而是世法。
- 延伸法门:无我之心,无分别心,破我执,无我。
- 延伸法门:无情,无爱。(无不偏不私中道之心,无贪爱之欲,注:情、爱与慈悲心不同)
- 延伸世法: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 延伸法门:忏悔心。(做错了事情会对他产生伤害,感同身受,所以忏悔)
- 延伸法门:无心。(所谓无心者,就是放下一切。如死人一般,终日随众起倒,不再起一点分别执著,成为一个无心道人。)
- 延伸法门:将心比心,倾听。(感同身受,体察明了)
- 延伸法门:平等心,不卑不亢。(众生平等)
- 延伸法门:戒杀生戒食荤。(众生平等,所有众生都害怕死亡,故戒杀生;没有买卖便没有杀害,故戒食荤。)
法门:无我之心 破我执 无人我心
修行人要先除我相,若无我相,诸妄顿亡。我执既除,更除法执,我执粗,法执细。平常讲话,开口就是说我什么,我什么,若无我则什么都瓦解冰消,哪一法都无碍。
人生在世,人与人之间,总免不了说好说歹的,打破此关,就无烦恼。说我好的生欢喜心,就被欢喜魔所惑,三个好,送到老;说我不好的,是我的善知识,他使我知过必改,断恶行善。
–《虚云和尚说佛》
对待他人的态度,就是对待自己的态度。如何态度发心出去,会以什么态度发心回向回来。
王后非常关心儿媳的快乐,因为她知道如果耶输陀罗快乐,悉达多也会快乐。
–《佛陀传》
《佛陀传》佛陀对净饭王的临终关怀:
父亲,看清楚我、难陀和罗睺罗。看看窗外树枝上的绿叶。生命正持续着。因生命持续着,故你也会持续。你会持续在我、在难陀和在罗睺罗,以至于在所有众生之内。由四种元素而生的住世色身,解散后将会不停地重新组合。父亲啊,不要以为身体过去了,生与死便可以把我们束缚着。罗睺罗的身体,也就是你的身体。
法门:屏息万缘 不执放下 内求 不落于心 不挂于心
万法因缘起,万法因缘灭。
情不附于物,心不随境转,心空空如也,空到什么都可以装下。
不是忍耐,是不挂于心,不落于心。落于心挂于心,都会起缘念。忍耐更不是,忍耐是压抑。
一念亡缘诸境息,摩诃般若波罗蜜。心境寂,体用归,本自圆明无昼夜,那分南北与东西。万象随缘观自在,鸟啼花笑月临溪。
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屏息诸缘,一念不生。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所有这身子的痛痒、苦乐、饥寒、饱暖、荣辱、生死、祸福、吉凶、毁誉得丧安危险夷,一概置之度外,这样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叫作万缘放下。万缘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别不起,执著远离,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体显露,至是参禅的条件具备了。再用功真参实究,明心见性才有分。
- 延伸法门:为道日减,断舍离。从「缘起法」而来,万法因缘起,万法因缘灭。减少对事物的缘,减少杂念。缠身的事物越少,心越容易得到平静安定。
- 延伸法门:不落于心,不挂于心。落于心挂于心,便会起缘念。
注意:断舍离,从修行上来说,是减少物欲,更得清净。与平时我们所说的「浪费」可能会有一些冲突,怎么取舍呢?这样理解:发心动机上一定不能浪费。不需要的东西尽量不要往家里带,已在家里的东西实在不需要的时候,也不要因为怕浪费而长期闲置,可以送人、转做他用,实在不行就丢弃掉。尽量在源头上杜绝浪费,但是也不能因为怕浪费而不去断舍离。如果一定要区分的话,可以这么理解:不浪费的节俭美德属于小乘佛法,断舍离是大乘佛法,从发心而修,不能刻板。
老和尚要带着小和尚过河,在河边遇见一位少女也想过河。
于是老和尚就背着这个少女渡过了河岸,放下少女后,他们继续向前走。
走了一阵儿,小和尚忍不住问道:“师父啊!佛门不近女色,你怎么可以背少女过河呢?”
老和尚听了笑道:“我都已经把她放下了。你怎么又把她背起来了?”
不落于心,不挂于心。心无挂碍,无有恐怖。不能心随境转。
又如济公: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亦是同理,不落于心。再如,和尚背女渡河,放下就放下,不落于心。比丘持戒不许拿银钱,然菩萨拿银钱不犯戒。是因为菩萨已修成,银钱只是一物不落于心,而比丘持戒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修成了就像酒肉穿肠过一样了。
拾得大士传的弥勒菩萨偈曰:
老拙穿袖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是做好汉。
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法门:戒定慧
《楞严经》说:“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无常无自的真理,以及衍生出的法门,都是佛陀从修行之中证悟到的,这个过程是佛陀苦修和禅定六年所得,苦修即戒,持戒方能容易禅定,定中方能了悟真谛智慧,这是一个次第进阶的过程。戒定慧,本身也是佛陀自己修行到证悟的法门。
佛陀直接分享给世人真理,同样也分享给世人方法路径:如果想要获得和佛陀一样的证悟,可以自己去修,过程就是戒定慧。如果无法达到,直接相信真理也可以。
戒
为何持戒?断六根之输入,减少杂乱信息,凝神静气,容易入定,更利本识自觉自悟。持戒也能斩断一些感性的情感欲望,更利于修行,心能更容易定下来。
佛去世后以何为师?佛说:“以戒为师”。在释迦牟尼佛即将圆寂,入涅槃时,阿难替后世的众生问,“世尊,你入涅槃后,后世众生以何为师?”。 释迦牟尼佛说,“以戒为师”。足可见戒的重要性。
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持戒的意义:减少六尘对六识的输入,减少杂念,更利于观照内心修行。同时也能反哺内在的修为。
精彩解说:虚云老和尚: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大修行人对戒的重视:
防非止恶就是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就是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就是慧。
心水澄明了,就可自照万象,那就是由定生慧。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
夫“戒”者,生善灭恶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圣之工具。以从戒生定,从定发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觉。
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瞋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防非止恶是为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就是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就是慧。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刚好对应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以仁者不杀害,义者不盗取,礼者不邪淫,智者不饮酒,信者不妄语。五戒若全,则不求仁而仁著,不欣义而义敷,不祈礼而礼立,不行智而智明,不慕信而信扬。
戒律清净,无明烦恼习气毛病自除。若不持戒律,纵修习有成,亦是天魔外道。
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
任修何种法门,总以戒为根本。
所以示罪障之中,淫为首要,因淫损体,遂杀生补养,而盗妄等恶,亦随之而生。阿难见了如来三十二相,如紫金光聚,对摩登伽之美色,而不爱乐。男子见了女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女子,女子见了男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男子,以杜妄想。
淫欲炽多,精神衰颓,色力必为薄弱,面黄肉瘦,神志极为萎糜,多病短命,畏风寒炎热!福德渐渐消散,灵智便为蒙蔽!同时其他恶行随之而起!如俗人由色力的关系,喝酒食肉,玩耍跳舞等,都是为淫欲的先锋!
古德偈说:“淫味虽甘毒最深,能走精气耗元神,损人肌肉成劳瘵,服之不已定伤生!”
至葱、蒜五辛,不可进食,为免助长欲念。
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我请问你的心已平直没有,有个月里嫦娥赤身露体抱着你,你能不动心吗?有人无理辱骂痛打你,你能不生瞋恨心吗?你能够不分别冤亲憎爱,人我是非吗?统统做得到,才好开大口。否则不要说空话。
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是为最上根人说。
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是为最上根人说。上根利智一闻道法,行解相应,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善相且无,何有于恶。若是中下根下,常被境风所转。
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
出家受戒,先受沙弥十戒,此十戒中,前四是性戒,后六是遮戒。次受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尼众有三百四十八戒,不离行住坐卧四威仪和身口七支。菩萨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无恶不断,起正道行,是断德因,修成法身;二摄善法戒,无善不积,起助道行,是智德因,修成报身;三摄众生戒,无生不度,起不住道,是恩德因,修成化身。
受戒容易持戒难!
小乘制身不行,大乘制心不起;
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勿被动转,静勿被静转。定是体,慧是用,真是静,俗是动,二谛圆融,与天地之气一般。修行办道,无非调停动静而已,动静如法,随心所安,动静不如法,被境所迁。欢乐苦日短,忧愁叹日长,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诵戒不是过口文章,要说到行到。持戒这事,如头上顶一碗油似的,稍一不慎,油便漏落,戒就犯了。
沙弥不许听诵比丘戒,怕沙弥见比丘犯戒而生我慢贡高,轻视比丘。
照《毗尼日用》规定,凡饮水都要持偈念咒。偈曰:“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
初出家人,不知佛法如何,规矩如何,修行如何。须知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戒律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由,则心有依处。
饮酒宜制者,酒虽非荤而能迷心失性。《大智度论》明有三十六过。《梵网经》云:“过酒器与人,
譬喻经》中所说:有一位受五戒的优婆塞,一天从山上砍柴回来,口渴极了。没有茶水喝,桌上找到壶子里有酒在,就拿来喝掉,心中已会昏醉的模样,恰巧邻舍走来一只鸡!他就把鸡提来藏起,可以杀起好过酒,当时有年轻妇女来寻鸡,说是没有看到,同时就把女人奸污了,过后将鸡也杀了!由饮酒的缘故,五戒一连破光。
“妄语”本是口业之一,义含两舌怒骂绮语的口过!现在但说妄语的人,他是虚诞捏造,谣言惑众,若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知言不知,不知言知等,
还有一类人,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自谓我是佛是菩萨,大妄语戒,永坠地狱
僧团的组织管理也需要戒:
僧团的初期,是没有戒律的。因为僧众们不停犯错和过失,才促使有需要定立戒律。我们现在有一百二十戒,这个数目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舍利弗,现时的戒律还未完整,我相信它的数目将会达到二百以上。
舍利弗,单传经教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实行经中所说的,守持戒律尤其重要。没有戒行,正法难持。没有戒律,正法很快便会灭亡。
《佛陀传》
戒与组织管理。
之前戒的理解均为对自己个体而言,然而对于僧团来说,组织内个体之间的相处,也会有一些冲突,因此戒还有约束成员相处的作用,本质就是组织管理的需要,而且组织越庞大就问题就越多,越难管理。僧团本身要求就比较高,一旦内部发生问题,必然为世人讥嫌。为了不让僧团分裂或名誉毁坏,所以佛陀才说他去世之后,要让僧团以戒为师。
僧团的戒律之重要,与家庭之门风,公司之规章制度,学校之风纪,军队之纪律,国家之法律一样重要,越是组织规模越大越需要严格执律。若无纪律,则自然一盘散沙,陷入混乱热寂,此熵增之规律也。
是故,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需要有戒律,这是约束个体或组织变得集中有序的最有效的工具。
对教育的意义,小孩子诵读《弟子规》学规矩,就是某种形式的戒律。
对家庭和谐、与人相处的意义:都要有规矩,这些都是泛化意义的律。
哪支军队能打胜仗,只要看他的统帅是否严格执行钢铁的纪律。
现在人为什么那么多烦恼冲突,因为我们把老祖宗帮我们整理的有助于和谐相处的规矩都丢了,虽然有一些糟粕,但是也有精华,全盘否定肯定不对,有益处的还是要去学习借鉴的。
戒律如纪律法律一样,在紧急关头也应权宜。
世尊说法制戒,当开则开,开则名持,不开反犯!当遮则遮,遮则名持,不遮反犯!总而言之,要于功德上,自利利他!合法合理的,才许可方便有开缘的意义。
定
一心不乱就是定。妄无本体,有定就无妄,就能复本心源。所以治心,须求妙悟。悟则神和气静,容敬色庄,妄想情虑,皆融为真心矣。
所以有眼的人,看你一举一动,威仪怎样,就知你有道无道。
行住坐卧,能具威仪,使人一望生敬。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有行住坐卧四威仪偈曰: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回视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心定菜根香。
苏东坡在镇江,一日作了一首赞佛偈曰:“圣主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将此偈寄到金山,请佛印禅师印证。师看完,在诗后批了“放屁放屁”四字,便寄回苏东坡。东坡见批就放不下,即过江到金山,问佛印说:“我的诗哪里说得不对?”佛印曰:“你说八风吹不动,竟被两个屁打过江来!”我们说得行不得,也和东坡一样,一点小事就生气了,还说什么八风吹不动呢?
心就像一碗清水,如果一直在晃动或者里面飘落了沙尘,这个时候心照见的事物是不清晰的、模糊的,进而做出的思考判断也就有失偏颇。那要怎么办?等这碗清水不再晃动了,等沙尘沉底水澄清了。
如《楞严经》云:“如澄浊水,贮于净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名。”
所有的痛苦都可以因深切的了解而排除。在觉察之道上,我们以细观呼吸来保持专注。我们以守持净戒来建立定力和达到了悟。戒律是导致平和快乐的生活原则。持戒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集中,因而使我们在生活上可做到更加察觉和专注。
“有了理解,我们才可以去爱。当我们了解一切,所有痛苦也就可以消解。真正解脱之道其实就是了解之道。了解就是慧。这种了解只可以从深入洞察一切事物的真性而得。戒、定、慧,就是导致解脱之道。”
罗睺罗,定思无常以能破除我执的妄见。静思色身的生、住、异、灭,以把自己从欲念中解脱出来。时常观察你的呼吸,专注于呼吸会为你带来无限的喜悦。吸的时候,你要察觉到你在吸入气息;呼的时候,你要察觉到你在呼出气息。在这些练习呼吸的时候,集中你的心念在你的气息上。这样,胡思乱想便会终止,而使你的心投入专注之中。当你察觉你的呼吸,你便会专注。在专注中,你便不会散乱。就在一呼一吸之间,你便证得醒觉。这种醒觉,就是潜藏在每一个众生之内的佛性。吸入的气息短,你便要知道自己在吸入短的气息;呼出的气息长,你便要知道自己在呼出长的气息。你要全面地察觉每一口气息。专注地观息可以帮助你得定。有了禅定,你便可以洞察你身体、感受、心和心物的真性。这又称为净身法。
《佛陀传》
欲望似火燃烧一切,心静如水可以熄灭欲望之火。
人在足够安定专注的时候,就能够清楚了解更多,能够体悟更多,佛陀也是在定中求得的开悟。
- 延伸法门:专注、安住当下、平静心(即定)。
- 延伸法门:小孩的教育。戒从小处说就是律,戒生定,定生慧。老话说能够自律、坐的住、专注的孩子一般都不会差,定会学有所成。如悉达多所言,修行者于尘世中更容易获得成功。所以从佛的戒定慧的积极意义中,可以借鉴到孩子的教育上,让孩子更多专注和自律,从而更容易学有所成!
- 延伸法门:觉照。(由戒而生,念起觉起,才能不犯戒)
法门:安住当下
无常即变化,既然一切都是在变化,都在生生灭灭,没有什么东西是一直不变的,因此把你的心系在任何事物上都会变得徒劳,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又怎能留得住呢?又怎么能够一直心系之上呢?
那既然什么都在变化,什么都留不住,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其意义就在于不留恋于过去,不妄想于未来,好好把握当下享受当下每一刻。
过去的一切都已经幻灭了,所以还有什么可以执着和放不下的呢?都不存在了,消逝了,灭了没了,还有必要纠结吗?
人生就像看电影,错过了上一刻的精彩片段,就不要再纠结了,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已经幻灭无法改变的过去毫无意义,要放下对过去的执着。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好当下的片段不要再错过,也不要去担心焦虑未知的剧情,好好迎接每一刻。
《佛陀传》:
对缚悉底来说,佛陀的步行就是为享受步行而行的。他似乎全不在乎是否能到达目的地。他的比丘们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呈现些微的紧张和不耐烦,或希望尽快到达目的地。每个人的步伐都是那么缓稳平和。他们就像一起在写意地漫步,没有一点疲态。而每一天,他们都可以行上一段很长的路程。
比丘,我会再阐释自足的意思和较适当的独处方法。一个自足的人生活在专念之中。他察觉到每一刻在发生的一切,无论在身体上、感受上、心上和心物上。他懂得如何在当下的一刻体察事物。他并不追逐过去,也不迷失于未来,因为过去的已不可再,而未来的也真的未到来。生命只存在于当下的一刻。我们失去此刻,就是失去了生命。生活于当下的一刻,才是更好的独处方法。
比丘们,什么是‘追逐过去’呢?追逐过去就是把自己陷于一些已经过去的念头之中,诸如你从前的样貌如何、感受如何,所据的地位或曾经历过的苦与乐等。这些念头都会使你纠缠于过去。
什么是‘迷失于未来’呢?就是把自己迷失于对未来所生起的念头。这些念头包括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恐惧和担忧。你会猜想自己将来的外貌、感受、喜乐与苦恼。这些念头只会令你为未来而困扰。
快回到此刻,以能直接与生命接触和洞视生命。没有与生命直接接触,是不可能彻视生命的。专念地生活可以带你回到现在此刻。但如果你被目前的事物引起了欲望渴求和焦虑,那你又会失去专注,因而不能活在当下了。
一个真正懂得独处的人,就是他在人群之中,也必定是活在当下一刻的
不要追逐过去。 不要迷失于未来。 过去的不再。 未来的未来。 彻视生命的当下 此时此处, 行此道者 安稳自主。 我们必须今天精进。 明天已太迟。 死亡随时将至。 哪有商讨之宜? 智者称赞那些 日与夜 专注生活的人 为“更殊胜之独处者”。
如果一个人在森林里深居独处而不专注于当下这刻,反而徘徊在过去未来,他便不是真正独处了。”
后被整理为《独处殊胜法经》。
- 衍生法门:专注。
- 延伸法门:倾听。
法门:专注 慢 静
这个是戒定慧和安住当下的延伸,当足够专注享受当下的时候,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听到听不见声音,知那不知的东西。
为什么单独拎出来,是做到极致后,它的力量是想当强大的。
快乐时短,忧愁日长。专注状态,一上午也就一眨眼功夫过去了;心急火燎,片刻也是难熬;长夜漫漫,一觉过去也就闭眼睁眼的功夫。时间长短,唯心所造。若心能定,可突破时间之长短。诸如修行禅定几日的现象也不难理解了,虚云和尚曾入定半月之久,看来实在有之。达摩祖师禅定九年,年代久远,恐有神化,然而理论可行。
个人的亲身体悟经历:
昨日下午一事,与一跨部门同事沟通,全神贯注,至一状态:目睹其人,清晰明亮,旁若无人,精神如聚光灯一般全部打到对方脸上,周围环境皆无。沟通也异常顺利,找出了问题,达成了共识。但是当时那种感觉异常奇妙,品味许久,找不出能够形容的词汇。今日早晨复想,突然就想到了聚光灯,非常恰当。全神贯注之时,你的精神就像聚光灯一样全部打在关注的事物上,其他周围的事物都不再存在。也像摄影拍照一样,不会拍照的人会把周围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拍进去找不到重点,而当焦点聚焦于一物时,周围背景皆虚化,这样照片的重点就会更加突出,效果也就出来了。精神专注亦是如此,妙哉妙哉。
- 延伸法门:一道路坚定的走下去,术业专攻。心无旁骛。物我两忘。物我一体。慢。静心。
- 延伸法门:学之道,贵以专。
永嘉《证道歌》云:“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不离本宗,专心信赖。”只能选择何法门与本人最相应,即以此一法为正,余法为副,专门修学,行住坐卧,不离本宗,如念佛则随时随地不忘念佛。《试观经》中有:“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与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其功德正等无异。”皆为勉励众生专心信赖所宗作如是说。
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
《佛陀传》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吃食物时不语吗?每粒米和芝麻都是那么珍贵,我很想静静地去真正欣赏它。善生,你吃过糟米饭吗?就算是吃过,也请你试试缚悉底带来的。它的味道其实很不错啊。我们现在先静静地吃饭。吃完之后,我会给你们说一个故事。”
为什么吃食物时不要说话呢?因为每粒米和芝麻都是那么珍贵,唯有静静地去真正欣赏它。
对橘子的专注,是一种修行 。
你的心没有思念着昨天或明天,只是全神贯注地投入这一刻。看着橘子,一个修习专注的人能看到宇宙间的奥妙和万事万物的相互关系。”
留心吃橘子的意思,就是要吃它时真正地与橘子接触和沟通,你的心没有思念着昨天或明天,只是全神贯注地投入这一刻。这时那橘子才真正存在。生活得念念留心专注,就是要活在当下,身心都投进此时此处。
“一个修习专念的人可以从橘子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一个留心察觉的人可以看到那棵橘树、春天时橘树的花朵,和滋养橘子的阳光和雨水。
看着橘子,一个修习专注的人能看到宇宙间的奥妙和万事万物的相互关系。
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橘子一样。就如每个橘子是由一瓣瓣的橘子肉组成,每一天也是由二十四小时组成。一小时就如一瓣橘子肉。生活了二十四小时就如吃完了全部的橘子肉。我所找到的道路,就是要把每一个小时都活在专注觉察之中,心念永远只投入目前这一刻。与此相反的做法,就是活得大意糊涂。如果是这样活着,我们其实不知道自己是活着的。我们没有全面去经验生命,因为我们的身和心都没有投入此时此处。”
一个留心专注生活的人,永远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这样的人可以防止自己的思想、说话和行为令自己或别人受到伤害。
了解与明白会引致容忍和爱心产生。当每个人都了解别人时,所有的人便都会互相包容,互相爱护。
有了解才可以有爱。
了解。这样,你们便会明白自己、其他人和一切的事物了。那时,你们便会更有爱心。这就是我所找到的美好之道。”
觉察之道’可导致完满的醒觉。”
菩提’与‘佛陀’同一根源,都是醒觉的意思。”
他教他们怎样坐着,跟着呼吸以使恼怒或悲伤的心境平静下来。他又教他们行禅来帮助身心清新舒畅。他更教他们去深深体察其他人和他们的行为,以使自己能体会、能了解和去爱。
当你们看见稻米、椰子、橘子和水,请谨记你们在这一生,是要依靠很多其他的生物才能生存的。这些生物都是你们的一部分。如果你们能体会这个,你们就会经验到真正的了解和爱。
专念能栽培出我们照亮自心和外境真性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我们才会真正了解一切事物。
在专注自己的道路上,其他的都可以不用理会。
我只会教一些可以对修行证道有帮助的东西,其他没用或不需要的,我都不会说教。
“摩露伽子,无论宇宙是有限或无限、有尽或永恒,你都要接受一个真理,那就是生命里存在着的苦。而要消除痛苦,又必先要明了苦的成因。我所教的,都是能帮助你达到无着、平等、平和与解脱的。我坚拒讲说其他一切对证道没有帮助的。”
佛陀鼓励所有比丘专注于修行上,以免在不必要和没用的哲学辩论上浪费时间。
专注才能了解才能体验:
这朵花是奇妙的实相。当我把它在你们面前展示,你们都有机会体验它。与一朵花的接触,就是与奇妙的实相接触,也就是与生命本身接触。 “摩诃迦叶就是因为与花朵达到接触,才会先你们而笑。你们的心内不停有障碍,便一直都不能与花朵达到接触。你们之中有人会问:‘为何乔达摩要举起那朵花?他这样做有何用意?’假如你有这些念头在心中,你便不能真正体验这朵花。
在念头之中失却了自己,是会妨碍我们与生命真正接触的。如果你被担忧、懊恼、焦虑、嗔怒或嫉妒所操纵,便会失去与生命的美好神奇接触的机会了。
我手中的莲花,只对那些活在当下的人而言,才是真实的。如果你不回到目前此刻,对你来说,这朵花实不存在。有些人可以走过一林的檀香树,而一棵檀香树也看不见。生命虽然是充满苦恼,但也同时满载奇珍。你们要留心察觉,然后才会发现生命里的痛苦和美妙。
与痛苦接触并不是要自己失却于痛苦之中,体验到生命的美妙也不是要迷失自己于其中。所谓接触,就是与生命的每刻都直遇契入,以能对它有深切的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了解生命的无常性和互依性。有了这种了解,我们才不致迷失于欲望、嗔怒和贪爱之中。那时,我们才得到真正的自由解脱。
- 延伸法门:倾听。本质是无自性以及安住当下,无自性的慈悲心,让我们能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安住当下让我们专注,这样才能了解和体察。
法门:觉照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起心动念很正常,念头起来的时候,要能发觉,或打住或不去管它。有杂念妄想不可怕,关键是要能感知和控制。
觉即感知,照即定。
时常留意下起心动念,如果有事,就任其飘散,就象天空飘过的白云一样,飘着飘着就散了。如果无事,可以观察其根源,正视根源的诉求,即可破除。例如是否是碍于情面,是否是因为道德绑架,是否是因为虚荣心等……
内心就像万里晴空,不挂片云。
心就像一碗清水,如果一直在晃动或者里面飘落了沙尘,这个时候心照见的事物是不清晰的、模糊的,进而做出的思考判断也就有失偏颇。那要怎么办?等这碗清水不再晃动了,等沙尘沉底水澄清了。不要去试图搅拌它,否则水就浑了,不去打扰它,忽视它,杂念就如同沙子沉入碗底,水还是干净的。又或者想想天空,为什么叫天空,里面为什么会有个空字,实际上也是一个道理,静心到像天空一样,什么都没有,杂念妄想如同云彩,不去管它,忽视它,自然就飘走了,然后天空还是天空,不挂片云的境界就是内心宁静的状态。
常说妄想多,这不要紧,不参禅、不念佛,你还不知有妄想,因为用功回光返照,就知道有妄想。识得妄,你不要理会他,如如不动。
我告诉诸位,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著他,不随逐他,也不要排遣他,只不相续,则妄想自离。所谓“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妄想来了,由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注意这句话是虚云讲述如何禅定的方法,与平日里的直面妄想不一样,也不冲突。
悉达多感到自己的渴望和涌动的性欲。他至今尚未碰过女人。在准备伸手去握住妇人时,他迟疑片刻。就在这一刻,他听见内心颤抖的声音说“不”。顿时,年轻妇人微笑的脸失去了全部魅力。她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只目光迷离的发情母兽。
《悉达多》
《佛陀传》
有人对你发怒,你当然也可以对他发怒,但这只会增加痛苦。如果你是行觉察之道,你便不会以发怒作反应。你会把心平定下来,去寻求那人对你发怒的原因。经深切的察思,你一定可以找到那人恼怒的因由。假如你所发现的,是与你自己的错误行为有关,你一定会愿意承担令他恼怒的责任。如果你发觉自己没错,你便应该尝试找出他对你误会的原因。这样,你才可以帮助他去明白你真正的本怀,而避免再令大家增加痛苦。
念”的意思是“投入专念中”,那就是行者需要时刻觉察自己身体、感受、心和心识所产生的物象——四个专念或觉察的处所。
行者要观察身体——他的气息;行、立、坐、卧的四个体态;身体的活动,如前走、后退、看望、穿衣、吃、喝、如厕、说话和洗衣等;身体的不同部分,如毛发、牙齿、筋、骨、内脏、髓、肠、涎和汗等;构造身体的元素,如水分、空气和热能;以及身体从死去至骨骸成灰的坏灭过程。
观身之际,行者会察觉到身体微细之处。
在感受的观想上,行者要静思感受的生起、发展和退灭,又或哪些感受是悦意、不悦意或两者都不是的。感受的来源,可以是身或心。当他感到牙痛时,行者察觉到他痛的感受是从牙齿而来;当他因为别人的赞美而高兴时,行者知道他自己是因为得到别人的赞美而感到高兴。行者需要以深切察视来平静他的每种感受,之后,他才可以洞悉每种感受的来源。
在心的观想上,行者静思他精神境界的存在。贪求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在贪求;没有贪求的时候,他又知道自己不是在贪求。很激愤或渴睡时,行者知道自己是很激愤或想睡眠;不是很激愤或渴睡时,他又知道自己不是很激愤或想睡眠。专注或散乱,他都知道自己是专注或散乱。
- 延伸法门:直面内心,直面杂念妄想,直面恐惧
法门:观心
相由心生。人的行为表现皆为内心所照(两层意思,一个是因心而生行动表象(输出),一个是因心接收表象(输入)),因此人际关系也可以通过观心来去洞察和处理。在任何时刻,尝试找一下形容当事人情绪的词语,也即心情形容词,一个或多个,至少要有一个主要的。然后针对这些心情形容词进行对症下药,这些佛陀估计早就认识到了,定会有许多法门,参考操作即可,这不就是对症下药了嘛。
观己心。
直面杂念妄想。
仔细观察体会,该杂念因何而起,如果惶恐,又因何惶恐?为何因此而惶恐?一层层深入下去,挖出来,摆出来,直面它,解决它。
如果怕妄想,又加一重妄想。觉清净,早已不是清净。怕落空,已经堕在有中。想成佛,早已入了魔道。
如果在杂念妄想上再按一个念头去压它,那就是念头之上有念头,复杂了。
观他心。
当孩子给予你一朵花时,表示他很开心喜欢你,应该回应给他你的开心和感动;
当孩子躁动不安时,表示他很不耐烦,询问他哪里不舒服并做适当措施;
当同事挑战你时,表示他的质疑,可能你们尚未建立信任或者对方并没有听明白;
看人说话,细思其动机,想表达什么,从语言文字中去观对方的心;
……
延伸法门:忏悔之心,回头是岸。
罪徙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天天这样忏悔,自然清净;如衣垢污,浣之清洁。
佛陀:“央掘摩罗,我很久以前已停止了做那些伤害众生的恶行。我学会了如何保护生命,更不只是人类的生命。央掘摩罗,一切众生都想生存,他们全都惧怕死亡,我们是应该滋长慈悲心和保护一切众生的生命的。”
停止在憎恨和暴力的路上走,那便是你最伟大的善行了。央掘摩罗,大海虽无边,回头却是岸啊。
法门:直面杂念无畏之心
直面妄想杂念。仔细观察体会,该杂念因何而起,如果惶恐,又因何惶恐?为何因此而惶恐?一层层深入下去,挖出来,摆出来,直面它,解决它。
如果怕妄想,又加一重妄想。觉清净,早已不是清净。怕落空,已经堕在有中。想成佛,早已入了魔道。
如果在杂念妄想上再按一个念头去压它,那就是念头之上有念头,复杂了。
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既明知妄想不好,却又放他不下,是什么理由呢?因为无始劫来,习气薰染浓厚,遂成习惯,如狗子喜欢吃粪相似,你虽给它好饮食,它闻到粪味仍然要吃粪的,这是习惯成性也。
法门:正念发心
要常存惭愧心,莫失正念,闻声悟道,见色明心,不要心外见鬼。各存正念者,一声磬念一声佛也,不说人我是非,散心杂话。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不自了道,披毛戴角还。修因感果如种田,水养禾苗,如智水润心田。能念念在道,则处处都是道场。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既然人身已得,佛法已闻,就要努力修行,勿空过日。
佛经中说:“大悲为首,菩提心为本,方便为究竟。”怎样发心?或见众生苦而发心的,或睹佛相好而发心的,如阿难等,或遇善知识开导的,或从经卷而发心的,总之是内心无漏种子淳熟,遇外缘就开发了。
只有合符正法的,才会导致平和、喜悦和解脱。
舍利弗尊者微笑道:“我是不会介意别人因一时误会而对我产生嫉妒的。我相信,只要我们知道要做的事是正确和有价值的,便不需要再管他人的评论。阿难陀,我们都知道你做事一向小心谨慎。请你接纳这任务吧,不然的话,大道正法,今生后世都不能流传下去了。”
阿难陀为了避嫌(享受特权特惠):
如果佛陀答应我八项要求,我便愿意成为他的侍从。
一、佛陀不会把他的衲衣送给我;
二、佛陀不会分食物给我吃;
三、佛陀不让我睡在他的房子里;
四、佛陀不要求我陪他到在家弟子的家里受供;
五、如我要接受在家人的供养,佛陀也会同行;
六、佛陀可让我自行决定哪些人能获佛陀接见;
七、如我对他所说的有不解之处,在我要求下,佛陀会再次重复;
八、我如未能参与法会,佛陀要为我再说一遍开示的精要。
做正确的事一定会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了。
–《第二十条》
法门:虚怀之心
需要注意对忍耐和广袤之心的理解,不能误解了。
世法的理解:
关于「忍」的理解:目前尚未看到教人去忍的。忍其实是一种压抑,如堵洪水,容易崩坏。若能疏导,不挂于心,则不会贪嗔痴怒。如拾得: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佛陀教我们的不是忍,忍是在有限的空间里继续填塞,就像行李箱一样,不管东西再怎么努力叠放整齐压缩摆放,总有塞满的时候。佛教我们的是放大内心的空间,如大地一般广袤,如大海一般宽阔,如宇宙一般寥廓……则无物不可容纳。总之,我们要拥有一颗广袤之心。
佛的内心不放任何事物,与万物并不是包含关系,而是超维关系。忍耐和宽大的内心是世法,或是修行的工具和过程,并不是佛的真谛。
罗睺罗,向大地学习吧。不论我们把清香的花朵、香水或鲜乳汁撒在地上,又或将秽臭的粪便、尿、血、黏液、涎沫等丢弃在地上,大地都一概领受,无牵无惧。因此,当遐想冒起的时候,不要被它所缠缚或奴役。
向水学习吧,罗睺罗。当我们用水清洗污垢,水一点也不会悲伤或觉羞辱。向火学习吧。火会毫无分别地烧毁一切,它并不会介意烧的东西是否洁净。向空气学习吧。空气运载着所有的气味,不论它是香是臭。
《佛陀传》
法门:平常心长远心
怎样叫平常心呢?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就是平常。
所谓长永心者,就是选定一法,终生行之,乃至来生又来生,都如此行持。
昔者有一学人参南泉老人,问:“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道。”我们日常穿衣吃饭,出作人息,无不在道中行。只因我们随处缚着,不识自心是佛。昔日大梅法常禅师初参马祖问:“如何是佛?”祖曰:“即心是佛。”师即大悟。
凡夫心尽,当下是佛,不用向外驰求;向外驰求,即是外道。心外一无所得,自心是佛。凡夫心,就是执著心:生气、生欢喜、毁誉动心,贪色、贪财、穿好、吃好,偷懒、打无明、不上殿等等习气毛病,甚至想成佛,都是凡夫心。若能凡圣双忘,一切处如如不动,不向外求,则见自心是佛。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修行悟道,易亦难,难亦易。如开电灯一样,会则弹指之间,大放光明,万年之黑暗顿除;不会则机坏灯毁,烦恼转增。
法门:中道无情 无分别心 无绝对唯有相对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
这个从唯物主义角度来说,就是辩证法,均能说得通。
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顺境逆境,皆可成就。烦恼菩提之如大海之水,平静时是水,汹涌时是波浪。何为波浪何为静水?
- 哈尔滨阿城曾是金朝首都,对于其民族而言可能是个骄傲,对于宋朝汉族却是耻辱。
- 学生被称为爱打小报告,也可能是他善于观察,明察秋毫,并极具责任感。
- 战争的残酷和暴力中看见仁慈和善良。
- 有黑暗方能突显光明。
- 开心之后,那相对开心时是不是就是不开心。
- 相对富有而言的就是贫穷。
- 有钱人大大方方的小气,没钱人小心翼翼的大方。
- 智慧比之前更智慧,现在比以后无知。
- 越喜欢珍贵什么,可能就越稀缺什么。
- 怕鬼。有鬼说明死了有去处,且每一个鬼背后都有一群对其朝思暮想的人。所以又有何惧。
- 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自己。
- 一个国君根本就是被囚于自己的地位之中,因而失去真正的自由。
- 磁铁吸引对方的时候,对方也在吸引磁铁;磁铁排斥对方的时候,对方也在排斥磁铁。
- 你说他任性,他只是有主见而已。
- 没有做成什么事,也可能是天意在保护你,避免了一场无妄之灾。
- 可怜与可恨。当你了解到真相后,之前有多可怜后面就会多可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 书写虽好,思考更佳;聪敏虽好,忍耐更佳。–《悉达多》
- 你说坏人,亦是难说。”曰:“何以难说?”予曰:“往好处说,人人都是好人,往坏处说,个个皆是坏人。”问曰:“怎么说?”曰:“假使你与唐两位,都是为国为民,为福国福民,乃至你们部下,个个都如此,岂不是个个都是好人,从坏处说,你说唐是坏,他说你是坏,各有成见,如同水火,兵连祸结,害尽人民,岂不是个个都坏人?老百姓从左是盗,从右是匪,何等可怜。–《虚云和尚说佛》
- 慷慨与小气:一位老人过大寿,大儿子准备了一份大礼,二儿子准备了一份薄礼。这个时候众人会觉得大儿子慷慨大气孝顺,二儿子小气吝啬。
- 细致与粗糙:《不虚此行》里一位对动物关怀备至的管理员,给动物们切的食材十分细致,因而衬显出别人做事的粗糙。
- 普通与不一样:《不虚此行》里闻善问一位员工对他CEO的看法,员工说:我觉得他很普通,但是又觉得不一样,但是你说哪里不一样吧,我又觉得他很普通。
有对比就有相对,就见大小高下。因此只需要客观的无情绪的看待,形容词就不要带着偏颇的情绪去看待,做到「无情」,不左不右,不悲不喜。
福祸相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个是从「无常性」的推论,因为变化,就没有绝对的形容词,且不要分开去个体去解释,一旦说了此,就有了彼。不是破我执的无人我之分,当然相通,但是意义更广泛一些。
通过以上的列举基本上可以理解: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简单理解就是:因为无常变化,实体或抽象的都在变化,又因为无自性,互相转化,会转化为别的状态(转化一次又叫轮回),但是不能说它死了灭了。其本质是永远存在。所以在佛里么才会有轮回一说,且认为人死意识不灭,这个不灭就是以别的形态存在。
法门:不极端过度 机巧圆融
凡事不可过度,琴弦过紧过松都弹不出妙音。佛陀手持莲花讲法,如果以保护生命为由过度理解,岂不是莲花也不能采摘?适当的机巧圆融方便是可以的,另有佛陀讲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与毒蛇的故事参考。
佛陀说毒蛇与战争的故事:摩揭陀国王阿阇世不知是否该发动战争,佛陀讲述毒蛇的故事点醒他。
阿阇世说:"我能理解,不杀之道,但心中还是疑惑重重。您宣讲不杀与慈悲,要安抚苦难贫穷之人,那您会允许我惩罚犯罪者吗?为了保护国家、家人而发动战争,合乎道理吗?"
佛陀说:"曾有一次,阿阇世,某个村中有一条毒蛇,吞噬数人,夺去了他们性命。村民们都十分惧怕,孩童们也不敢在毒蛇栖息的树旁玩耍。有次,一位比丘途经此地,就坐在那个树荫下休息,毒蛇爬出欲咬他,见那比丘仍是面色如常,很是惊讶。比丘对他言道,当你咬人,给她们伤害时,人们处于极大的痛苦,甚至会丧命。毒蛇起了苦行之心,它由此决定,不再害人,不再咬人。见毒蛇不去伤人,村民慢慢也就不再害怕,他们取笑它,孩童们用脚踩它的尾巴,而它从不伤害任何人,孩子们向它扔石块,它也不去报复。饥饿和疼痛,令它虚弱无力,到了晚上,便吞下些砂砾,而白天,又会受到攻击,那条蛇伤得很重,村民们就当它是一条绳子。某天,那位比丘又来到这里,看到蛇的境况,他很难过,给它敷药时,就问道,你怎会落到如此呢?蛇回答,我已领悟道理,就不去咬人啦。比丘笑了,然后说,我叫你抑制咬人的冲动,但你怎能断绝自己的本性呢,你怎能不发出嘶声呢?
"任何行为的过度,哪怕是不杀,也都会转变为暴力。罪人会为其罪过受罚,他们理当畏惧你,但要记住,审判不应取决于私仇旧恨,被告是因他们的罪过与恶行而受罚。"
阿阇世:"若是有嗔怒、嫉妒、或贪愚的干扰,我难以判断。"
佛陀:"以善胜恶,邪恶占据上风,人性便荡然无存。如果你不得不发动战争以摧毁邪恶,那就去做吧,但不要因私欲而开战,这样的选择,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折磨自己的身体是无助于找到安宁或体悟的。肉体并不单是一个器具。它是精神的寺宇、到彼岸的木筏。我不会再修习苦行了。我会每天早上到村里乞食。”
每个人都应该避免走两条极端的路径。其一是把自己沉醉于感官物欲的享受之中;其二则是以异行和苦行来把身体的需要剥削。
那你信不信你自己不相信任何理论学说的主义呢?你信不信‘不信主义’呢?”一个人一旦被某些学说教条绊着,便失去了全部自由。如果一个人偏执着自己所信的才是唯一的真理,他便会认为所有其他的都是邪见。纷争与冲突全都由狭窄的眼光和见解产生。它们可以无止境地扩大,浪费宝贵的时间甚或导致战争。对见解的执著,是精神之道上的最大障碍。
《佛陀传》
对待戒律,也一样因地制宜,开遮也一样,不能墨守成规死板对待。
所以制遮戒,有各种原因,都是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或因时制宜的。如掘地纺织等戒,是因避世讥嫌而制。因当日印度社会,以乞食乞衣,一心修道为出家人本分事。若自己营谋衣食,便招世讥嫌,佛因之制此等戒。但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各处不同,必须因地因事因时以制宜,决不能墨守绳法。
世尊说法制戒,当开则开,开则名持,不开反犯!当遮则遮,遮则名持,不遮反犯!总而言之,要于功德上,自利利他!合法合理的,才许可方便有开缘的意义。
《虚云和尚说佛》
另有和尚背女过河,戒律说是和尚不能触碰女色,更别说是背着了。但是众生有求,有困难,施与帮助,背过即放下,不落于心,就不算犯戒。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里说服唐继尧收编杨天福和吴学显的情节,妙极。首先虚云说服了杨天福和吴学显可以走招安的路线,但是二人提了不少条件,其中一个是要求释放被唐关押的部下。虚云亲自去说服唐,一开始并未提及招安一事,而是先说别的,进而唐要求帮做佛事,于是借做佛事提出了三个条件,其中一个就是「大赦」。然后再说招安一事,加上前文的大赦,释放关押人员就感觉很顺水人情。但是如果上来就说放人招安一事,就很显生硬唐突,很难接受,而且更有为人说项之嫌。更有拿做佛事要挟互换利益一般,就很不舒服。最终达成的结果是,没人伤亡,也解决了两方的矛盾,也平息了争斗,皆大欢喜。这一段建议看原文。
法门:转境之心
境随心转。
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顺境逆境,皆可成就。
缘境虽多,不外情与非情两种。情境就是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如人类鱼虫鸟兽等。非情境就是一切无生命的矿植等物,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房舍、衣药用具等。众生造恶,皆因迷著前境,如见财物起盗心,见美色生淫念等是。但恶业固由境起,善业还从境生。境是制戒之所依,亦为发戒之正本。如淫杀等依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境而发。盗妄等依情与非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与非情境而发。是故森然有境,皆是制戒之本。
水澄清了,可自照万象。
衣食住”三事本来是苦事情,为佛弟子不要被它转。
所以道人行履,一切处、一切事,勿被境转。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偏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
作得主者,能转一切物,则四大皆空;否则识心随业,如人负债一样
高峰老人插秧偈曰:“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打交道,便不清净,就没有道了。根不缘尘,即眼不被色转,耳不被声转等,作得主才不被转。但如何才做得主呢?沩山老人说:“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如今插秧,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是被苦乐境界转了。孔子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即无分别;无分别,就无障碍,食也不知其味了。
被人骂一句就放不下,动起念头,就招堕了。
这封信指责我,就是我的善知识。
不被境转,心细则气细,否则粗心浮气。
触事无心难 睹境不动难
法门:因果
不昧因果
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百丈度野狐的故事。
百丈禅师说法的时候,总有一个老人去听。众人散去,老人也离去。
忽然有一天,别人都走了,老人还不走。百丈问:“你为什么还不走?”
老人说:“我不是人啊,过去迦叶佛在世时,我曾住持此山,宣讲佛法。当时有一个学生问我:’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我说:’不落因果。’就为这一句话,五百世堕为野狐身。现在请和尚大发慈悲,为我转迷开悟,好让我脱离野狐之身。”
“好吧,”百丈说,“现在你就问我好了。”
老人便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
百丈朗声答:“不昧因果!”
老人言下大悟,作礼说:“我已经脱离野狐之身了,我住在后山,希望和尚能按僧人去世的惯例为我做法事。”
百丈遂令人击鼓示众说:“饭后送亡僧。”
众人都很疑惑:大家都很平安,一个病人也没有,哪来的亡僧可送?
饭后,百丈带领众僧,到后山岩洞中,用禅杖挑出一只野狐,依亡僧的仪式把它火葬了。
因果之说。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此规律也,不必赘述。然凡人畏果,菩萨畏因,此凡人与智者之区别。因此起心动念为人处事,当思因果。
凡人畏果,菩萨畏因。说话行事,当须谨言慎行。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凡愚昏暗未了唯心自造之旨,妄起疑惑:若遇逆境,则怨天尤人;遇顺境,则骄矜自恃。或有终身作善而得恶报,作恶而得善报,则谤无因果。哪知因果理微,如种果子,先熟先脱。假我今生虽作善业,反招恶报者,皆由过去恶业熟故。今生虽善,而过去之恶业已熟,不得不先受恶报;以今生善业未熟故,不得现受善报。
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明者了解义,识者明白义。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
虽是圣贤,因果不昧,曾种恶因,必感苦果。若明此义,则日常生活逢顺逢逆,苦乐悲欢,一切境界,都有前因。不在境上妄生憎爱,自然能放得下,一心在道,什么无明贡高、习气毛病,都无障碍,自易入道了。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
–《虚云和尚说佛》
故事:琉璃王诛释种
不介因果
医不叩门,无缘不渡,不攀缘,随缘布法。否则自己介入因果,则恶果也需自服。
也是「无情」之心,做观察者。
好为人师,会过多介入对方因果,增加执着缘念。如果能解决问题则益加熏习内心更加好为人师,不能解决则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当事人可能会滋生不满,自己也深陷其中被其牵绊久成执念。
法门:折法摄法
「折」就是折服恶人。
掌握大权的在家菩萨,为折服恶人、利益大众起见,虽然拿了刀杖,乃至斩恶人的头,都不算犯戒。因为恶意杀人,大家都是知道不可以的,但善意除害,却是在家大权菩萨的金刚手眼。
「摄」就是摄受善人。
有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因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同事摄,谓以法眼观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示现,使同其所作而沾利益,由是受道。
布施法有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施,舍财济贫;法施,说法度他;无畏施,救人危难。
从发心动机上又分:净施和不净施。净施,布施时不求世间之名誉福利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世根,及涅槃之因,以清净心而布施也;不净施,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也。
- 延伸法门:讲故事。(摄法之爱语)
「讲故事」利用了哪些法门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 平等心。不以长者身份向下施压的灌输说教,听者就不会有抵触心理。
- 无分别心。让听者以三方视角去看待事物,听者就不会有我执,无分别之分,会更容易以理性分析事物。
- 专注(定生慧)。人人都喜欢听故事,因此以讲故事的方法更容易抓住对方眼球和精神,听者也会聚精会神,在专注的时候,听者的感受会更多更深,更容易感悟从而获得智慧。而且听者也更容易记得住。
- 智慧靠自己体悟。每个人心中都有智慧的种子,讲故事是启人心智很好的方法,让听者自己感受和觉悟,让智慧种子自然发芽。若种子不能自己发芽,则无论从外面再怎么施压敲打都没有作用。
- 缓冲空间。听得懂的自然好开示,然后再循序渐进,听不懂的也就无需多言,就此打住。避免直接说教,显得生硬。
因此,多多学会讲故事吧,好处大着呢。所以看很多经典传承,都是有很多故事的,故事里蕴藏着大智慧。
法门:重视仪式
寺庙为何立佛像:照见内心,或有助于照见内心。
佛言法相。相以表法。不以相表。于法不张。令人起敬畏之心耳。人心若无敬畏。将无恶不作。无作不恶。祸乱以成。即以世俗言。尼山塑圣。丁兰刻木。中国各宗族祠堂。以及东西各国之铜像等。亦不过令人心有所归。及起其敬信之忱。功效不可思议。语其极则。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虚云自述年谱》
- 为什么要立佛像:心有所归,法有所相,相当于一个立脚点。同时又能反哺内心,立见庄严肃静。
- 为什么要念佛:专注的时候专注什么呢?总得有个东西给你专吧,或者观呼吸或者念经。另外就像与人打照面,会说一句:吃了嘛您?那这句话就是打照面的一个着力点,没有着力点就感觉很奇怪。
- 重要的仪式,可以凝聚组织的信心心念。国王春耕仪式,给民众以信心: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好好干就行了。军队开拔前的鼓舞士气的讲话:这次一定能凯旋而归。信心的力量是非常之大。
- 仪式,也有享受当下之意义。郑重准备,享受准备时的过程,享受仪式进行时的状态。
既然佛在心中,为何要设寺庙为何要立佛像?为何要拜佛?为何参佛念经前要沐浴净手?
其一,凡有所相,皆为内心所照,亦可反照内心。如果单说一个佛在心中,世人恐难理解,因为都是抽象的,设寺庙立佛像是一个名相,用来方便展示演说的。而且身处当中也可让人心立即肃静,能够刺激内心的感悟。拜佛其实就是拜的自己的心!
其二,仪式可以理解为正式入题前的准备工作,准备什么?其实就是准备“心”。当你慢慢的、心怀恭敬地把手洗洗干净,桌椅书本摆放整齐,做好一系列仪式规矩之后,这个时候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平静许多了?这个时候去听讲去学习,更容易进入状态。(是不是又想到了定能生慧?)试想一个人火急火燎地跑进电影院,他的心都还在扑通乱跳,又怎么能立马进入剧情呢?更别说学习知识了。
其三,仪式可以增益效果。这个有点像世人所说的“心诚”,本质还是说的“心”。仪式说明你的重视程度,你的投入程度,那过程和结果的感悟收获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看到这些现象,你还觉得是迷信吗?
法门:参禅念佛
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来是一件事。参禅提一句话头,横截生死流,也是从信心坚定而来。若话头把持不住,禅也参不成;若信心坚定,死抱着一句话头参去,直待茶不知茶、饭不知饭,功夫熟处,根尘脱落,大用现前。与念佛人功夫熟处,净境现前是一样的。
禅净工夫入门虽有不同,到家是一样的。
禅宗是顿超的,念佛持咒是渐次的。法无顿渐,见有迟疾。
古德: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昔日我佛逾城出家……经于六年,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等正觉。乃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佛陀成就之时,哪里来的禅和净呢?也即归到根上并没有禅净之分。
参禅
坐禅有些受用时,境界很多,说之不了。但你不要去执著它,便碍不到你。俗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虽看见妖魔鬼怪来侵扰你,也不要管他,也不要害怕,就是见释迦佛来替你摩顶授记,也不要管他,不要生欢喜。《楞严经》所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那赵州禅师为何又说「念佛一声漱口三日」呢?这种是修习到极高境界之后的状态,需要脱离佛这个名相,好比渡河,渡河之舟就是一个工具和着力点,但是当你渡河成功(成佛)之后,你还会带着舟吗?
但是我辈凡人很难(寥寥无几)达到赵州禅师的境界,所以修习之初还是需要这个渡河之舟的,千万不要和他们比,也如济公和尚所说: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若是参禅看话头,就看“念佛是谁”……行住坐卧,都是如此。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缘时至,触着碰着,忽然大悟。
问:如何叫话头呢?答:“话”即是妄想。自己与自己说话,在妄想未起处,观照着,看如何是本来面目。名看话头。妄想已起之时,仍旧提起正念,则邪念自灭。若随着妄想转,打坐无益,若提起正念,正念不恳切,话头无力,妄念必起。
若是参禅看话头,就看“念佛是谁。”你自己默念几声“阿弥陀佛,”看这念佛的是谁,这一念是从何处起的。当知这一念不是从我口中起的,也不是从我肉身起的。若是从我身或口起的,我若死了,我的身口犹在,何以不能念了呢?当知此一念是从我心起的,即从心念起处,一觑觑定,蓦直看去。
昔日有一屠子和尚,在外参方,一日行至一市,经过屠户之门,有许多买肉的都要屠户割精肉给他们。屠户忽然发怒,将刀一放,曰:“哪一块不是精肉呢?”屠子和尚闻之,顿然开悟。
用功的人又要善于调和身心,务须: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参禅这一法,本来无可分别,但做起功夫来,初参有初参的难易;老参有老参的难易。初参的难处在什么地方呢?身心不纯熟,门路找不清,功夫用不上。不是心中着急,就是打盹度日,结果成为“头年初参,二年老参,三年不参。”
参禅的方法,要看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其目的只求明心见性,后人参禅违此方法,得些清净境界,通身轻飘飘的,一下子就开静,自以为有功夫了。其实滞于阴境,却不知一念缘起无生,怎能向百尺竿头进步?永明因此说,“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倒不如念佛老实可靠。
念佛
佛菩萨岂要人念?只缘众生障重,佛菩萨指示种种法门。念佛菩萨圣号,不过令众生澄清妄念,彻见本来耳。
静坐不过是教行人返观自性的一种方便方法。简言其要,则在于系念一句佛号。(或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皆可。)心心相契,念念相续,由心而出,从耳而入,莫令间断。
参禅、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门,皆教众生破除妄念,显自本心。佛法无高下,根机有利钝,其中以念佛法门比较最为方便稳妥。
因为大悟的人,法法圆通,参禅是道,念佛是道,乃至如我们劳动掘地也是道。他为挽救末法根劣的人,故弘净土。
《弥陀经》中说过,假如一天,二天,三天,甚至于七天,都一心不乱。那个人在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诸圣众,现在他的面前,接引往生。
黄打铁的故事:
在《醒世通言》中记载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皆呼为黄打铁。
那时正是朱洪武兴兵作战的时候,需要很多兵器,黄打铁奉命赶制兵器,日夜不休息。
有一天,某僧经过他家,从之乞食,黄施饭,僧吃毕,谓曰:“今承布施,无以为报,有一言相赠。”
黄请说之。
僧曰:“您何不修行呢?”
黄曰:“修行虽是好事,无奈我终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
僧曰:“我教您一个法子,虽在忙碌中还是一样能修,你能打一锤铁,念一声佛,抽一下风箱,也念一声佛,长期如此,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日命终,必生西方极乐世界。”
黄打铁遂依僧教,一面打铁,一面念佛,终日打铁,终日念佛,不觉疲劳,反觉轻安自在,日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渐有悟入,后将命终,预知时至,遍向亲友辞别,自言往生西方去也。
到时把家务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铁炉边打铁数下,即说偈曰: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近人观佛子之对像跪拜,及净土之持名念佛,即以其无神论立场,谓为迷信。不知跪拜与对长上致敬何异;念佛对于修心有莫大之功。且持名念佛,不过方便初机之简捷法门,更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等法门。
一心念佛对于修心有莫大的功效。而且持名念佛,不过是方便初机的简捷法门,更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等法门。
念佛要如细水长流,念念不断。念到一心不乱,心境一如,那就是参禅。
法门:实践练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明晰又可敬的法义中不包含世尊的历程,那个您独自超越众生的秘密。
而是为摆脱所有圣贤及法义,独自去实现我的目标。
意义和本质绝非隐藏在事物背后,它们就在事物当中,在一切事物当中。
如果一个人要在一本书中探寻意义,他便会逐字逐句去阅读它,研习它,爱它;他不会忽视每一个词、每一个字,把它们看作表象,看作偶然和毫无价值的皮毛。可我哪,我这个有意研读世界之书、自我存在之书的人,却预先爱上一个臆想的意义。我忽视了书中的语词。我把现象世界看作虚妄。我视眼目所见、唇齿所尝的仅为没有价值而表面的偶然之物。不,这些都已过去。我已苏生。我切实已苏生。今天即是我的生日。”
《悉达多》
任何的知识,无论你们自己阅览,还是听智者宣讲,甚至是听我所讲,都不要轻易相信,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去加以分别验证。
《佛陀传》
智慧需要自己亲身体会实践感悟,是理也,这也是教员的实践论所阐述的道理。因此对我们今后工作生活的指导就是,对经验总结存于心,详细思惟,存疑时去探索实践,而后反哺理论认知,再去实践,如此反复,这样获得的智慧才是自己的。悉达多也正是在一直探寻问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解释不通的教条信仰也是如此,质疑过婆罗门和上主,静修六年,终于寻找出问题的答案。西游记中唐僧为何不让徒弟带其飞至西天直取经书呢?一定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路途艰辛,因为这智慧恰恰就在路上。
悉达多经历尘世的一番成就和诸多体验后,感受不过尔尔,诸多快乐变淡,最后精神上又会陷入匮乏。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消极的人(或看似消极)常说:达到某某目标又怎样呢?买房买车了又怎样呢?其实有这种感觉是对的,尘世的成就感带来的快乐总是一时的,会慢慢变淡的。如果真的没有了更多的追求,那不妨学习一下悉达多,去修行。但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是不会有此领悟的,因此有些尘世的磨砺还是需要经验的,这个过程很重要,就像带给悉达多的感悟一样,经历过后的回归更加笃定平和。
处处皆修行
修行也不是说一定要去寺庙,出家在家,运水搬柴,处处皆修行。
忙碌中,是非中,动静中,十字街头,都好参禅。
哪个是道,会过来的处处都是佛法、不明白就滞在名相上。
要劳动,劳动使人身心健康。
望诸位于修持中,切不可废劳动。于劳动中,也不可忘修持,两者是可以兼行并进的。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瞋、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美女在前,俗人的看法是:前面一枝花;禅和子的看法是:迷魂鬼子就是她。眼能如是不被色尘所转,其余五根都能不被尘转,香不垂涎,臭不恶心,什么眉毛长,牙齿短,张三李四,人我是非都不管。
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故此不是闭起眼睛,盘起腿子,才算修行。运水搬柴,锄田种地,乃至穿衣食饭,痾屎放尿,都是修行佛法。出家人并非闭门造车,死守一法的。
一睡醒就起来用功,不要滚过去滚过来,乱打妄想以至走精。妄想人人有,连念佛也是妄想;除妄想则要做到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这才脚踏实地,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比丘们!正如牧童能认识他的水牛,一个比丘也应该认识他自己身体的每一样元素。就如牧童知道每一头水牛的特性和倾向,一个比丘也该知道哪些是身、口、意应该或不应该做的。又如牧童替水牛洗涤身体一样,一个比丘应该清除他身心的欲念、执著、愤恨和恐惧。
修行也是一样。如果一个比丘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修行,他的身心就会受到损伤。贪心和嗔心之毒会感染他的伤口,令他在开悟之道上遇到障碍。
十年前,当我还未成道时,我在伽耶附近的森林里遇到缚悉底。他那时才十一岁。是他替我收集姑尸草来造菩提树下的坐垫。我是从他那里学到这么多关于水牛的东西。我知道他曾是一个很好的牧童,我也知道他将会是一个良好的比丘。
就像牧童了解每一头水牛的特性和倾向,一个人也该知道哪些是应该或不应该做的; 就像牧童替水牛洗涤身体,一个人也应该清除他身心的欲念、执著、愤恨和恐惧。
《佛陀传》,后这段话被称为《看顾水牛经》。
行动起来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说属于般若慧解,行属于实相理体,二者圆融无碍,就是行说俱到。
说到做不到,如:泥菩萨劝土菩萨
只看图而未曾到北京的人,别人问起来虽然答得出,但不实在,而且有很多地方答不出的。修行人见道之后,如亲到北京,亲见“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的本性,不同依文解义的人,只见北京图而未亲到北京。
佛法是体,世法是用。体是理,是真谛;用是事,是俗谛。要知二谛圆融三昧印的道理,不融通就落于偏枯。如离体表用,是凡夫凡情;离事讲心,是不明心地。真俗二谛,名目很多,真是体,俗是用;戒定慧体用都得,都是一个心地中生出种种名字,若能融会贯通,则条条大路通长安。
《虚云和尚说佛》
未曾体验过专注的愉悦感的,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种场景体验下。
- 专注
- 平静心
反复实践 勤加练习 迭代认知
以上法门不是说听到了理解了就算完了,还需勤加练习,反复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当体验过专注的愉悦感后,就要从对上述的几种场景的依赖中脱离开来,尝试练习主动获得。
做事情的时候,就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当杂念妄想来的时候,就忽略它,然后把精神强制拉回来。 与人交谈的时候,正视对方,想象你的眼睛和精神就像聚光灯一样,全部投射到对方的脸部,眼神飘忽的时候马上强制把眼神拉回来。 以上反复练习,有意控制。
当你体验到这种感觉之后,你会爱上这种感觉,多加练习。 精神能量一下子感觉充盈了起来,人也不会像之前那么累了,眉头舒展,神清目明。 再体悟其他的。
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些适合自己的「戒律」。
所谓「人在做天在看」,此「天」者,有:天理、规律、因果之意,自不必赘述。今更有一解:天即心。「人在做天在看」,即人在做心在熏,日久内心必然会被熏习污染,进而牵引行为认知,是理也。是故万法即一心也。
功德田
修行就是在种功德田(福田)。
我们把信念的种子播在至诚的心田上。我们的犁是细心专注,而我们的水牛就是精进的修行。我们的收成则是爱心和了解。大人,没有信念、了解和爱心,生命里便只有痛苦。–佛陀
坚固心
地下的铁矿铸成宝剑尚且需要时日,我们也要有耐心。
佛不能做的事
第一:因果不可改;自因自果,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第二:智慧不可赐;任何人要开智慧,离不开自身的磨练。
第三:真法不可说;宇宙真相用语言讲不明白,只能靠实证。
第四:无缘不能度;无缘之人,他是听不进你的话的。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
因果不可改
智慧不可赐
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
真法不可说
无缘不能度
舍利弗过去在因地中想行菩萨道,离开茅庵,不做自了汉,发大愿心,入世度众生,到十字街头打坐去。有一天,见一女人大哭而行,舍利弗问她何故如此伤心,女曰:“我母亲有重病,医生说要世人活眼睛才医得好,这事难办,我感到失望,所以伤心痛哭。”舍利弗曰:“我的眼睛给你好不好?”女曰:“谢谢你!真是菩萨,救苦救难。”舍利弗遂把右眼给她。女曰:“错了,医生云须用左眼才对!”舍利弗勉强又把左眼挖出给她,这女人拿起左眼闻一闻,说:“这眼是臭的,不能用。”弃之而去。舍利弗觉得众生难度,便退了菩萨心。
宁可将身堕地狱,莫将佛法作人情。
注意事项
关于轮回
佛所说轮回,目前能理解广义上的轮回,如树木之果实种子再生、河水蒸腾变云落雨、四季循环周而复始、日月东升西落……
然狭义的投胎转世目前尚未理解,且未证悟,不便多说。这取决于去世后是否意识不灭。如有能点拨者,不胜感激。
从佛陀的体悟论证去理解,可以参考「法门:中道无情 无分别心 无绝对唯有相对」,这个轮回有循环之意,即物质不灭,以别的形态存在。
佛法意义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宗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持民族一种最雄大的自然力,人民不可无宗教之思想。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虚云:自古立国皆议国教并化,政能治身而不能治心,惟教能治心。心为万物之本,本得其正,何心之不治?
不知政教之关系,于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的意义
实则佛法主张“是法住法位,不坏世间相”,安稳利乐一切众生,怎么可说是消极的呢?佛法步步引人背迷合觉,怎么可说是迷信的呢?佛是印度话“Buddha”,译成中国话的意义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思。菩萨也是印度话,“Bodhisativa”译成中国话的意义为“觉有情”,有出家在家二种,都是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一面自修,一面化人。这种积极与正信,恐怕没有能超出其上的。
末法时代
佛灭度后,法住世间有三阶段: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一切事情变迁,水久虫生,法久成弊。
楞严经》指出:“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
各各自谓是善知识,当参学的人,若无试金石,必从邪沦坠。只见境风浩浩,摧残功德之林,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末世求道,真不容易。
所以每每教你们参学的,要带眼识人,又要有双好耳,听法能辨邪正,然后将所见所闻的,放进一个好肚里,比较他的是非得失,修行就不会走错路,不上伪善知识的当。
欲想佛法兴,除非僧赞僧
百丈清规,至今千多年,水久虫生,法久成弊,世道不古,借清规舞弊。
有人起来反对,另创新规矩。究竟是规矩不好,还是人不好呢?若人不好,有再好规矩也无用;若人好,何用更立什么新规矩呢?
俗有言:秀才是孔子之罪人,和尚是佛之罪人。初以为言之甚也。今观末法现象,知“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佛法者,僧徒也,非异教也。”
末法经》上所说种种衰相,现在都出现了。僧娶尼嫁,袈裟变白,白衣上座,比丘下座,这些末法衰相都出现了。
从熵增的角度看,佛法也逃脱不掉熵增的规律。
术语科普
- 佛:觉者。佛并不是什么造物主,而是发现一切事物生灭相续底理则的哲人。也不是什么神,而是充满大悲心,愍念众生苦难,以无我的精神,为众生谋福乐的伟人。
- 菩提:梵语,意思是觉,觉者,心地光明也。
- 菩萨:印度的梵语,具足说“菩提萨埵”,中华译为“觉有情”,意思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道理。
- 法门:不同的方法就如不同的门,让不同的人可以进内以明白教理。“法门”的创立是经直接与人群接触而产生的。
- 三宝:佛法僧。觉醒之能力是为佛,觉醒之道路是为法,将自我身心投入者是为僧。
- 四圣谛:苦集灭道。痛苦的存在、痛苦的原因、痛苦的消灭和导致痛苦消灭之道。人世间一切皆苦,叫“苦谛”;欲望是造成人生多苦的原因,叫“集谛”;断灭一切世俗痛苦的原因后进入理想的境界,即“涅槃”,叫“灭谛”;而要达到最高理想“涅槃”境界,必须长期修“道”,叫“道谛”。
- 四大:地、水、火、风。佛认为这四种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元素。虽然现代科学研究可能是别的称谓和元素,但这不重要,只是个名相,不妨碍理解智慧。
- 五蕴: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
-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
- 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境。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为外尘。
-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 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合称为十八界。
- 八识:六识加上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共八识别。
- 五欲:财、色、名、食、睡。
-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 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助长内心几种变化,是故摄心为上。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著。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着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有苏东坡「八风吹不动」之趣事。
- 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
- 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凡流转生死,均在苦海之中。
- 十界:四圣加上六凡。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小涅槃,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人法界;爱染不息,杂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瞋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
- 戒定慧:佛陀修行证悟的进阶次第,戒能生定,定能生慧。
- 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 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此四法,摄受一切众生,故名四摄法。
-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刚好对应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 七种导致正觉的因素:专念观想、审察正法、勇猛精进、喜获法益、心轻自在、集中正定、舍离妄法。
- 四无量心:四种广大的利他心,「慈悲喜舍」,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精神。慈、悲、喜、舍的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称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
- 方便:是根据众生的根器而施用各种权巧的方法,即便宜之法。
- 话头: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话说完即是话尾。看话头(又叫照顾话头),看话头就是观心,是参禅的一个方法。
- 四宏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 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 佛陀僧团四支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男在家众)、优婆夷(女在家众)。
- 四依法:一、粪扫衣,二、常乞食,三、树下坐,四、腐烂药。
-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印,即印证、证明、原则。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因为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真伪的标准,如同世间的公文,凭借印鉴可以确认公文的真假,因此称为“三法印”。
参考资料
影视
- 《佛陀》,释迦太子悉达多的传记,非常好的科普资料,对人物关系的了解也很有帮助。
- 《百年虚云》,虚云长老的纪录片。
- 《一轮明月》,弘一法师的纪录片。
- 《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出家及东渡中国的经历。
书籍
- 《楞严经》、《虚云和尚说佛》、《虚云自述年谱》、《悉达多》、《佛陀传》
文档信息
- 本文作者:zhupite
- 本文链接:https://zhupite.com/reads/%E4%BD%9B%E6%B3%95%E5%88%9D%E9%97%BB.html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