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是这样成名的》

2021/03/07 reads 共 82347 字,约 236 分钟

许叔微

01宋朝有个许叔微

忽然成为孤儿的许叔微立下了远大的志向,但是年仅十一岁的他有能力解决好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吗?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他还有余力去好好读书吗?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根据记载,许叔微从未拜哪位高人为师,那么这样一个三餐不继的乡野孤儿,这样一个每日熬夜读书的年轻人,怎么就突然成了一位治病高手呢?他自学成才的秘诀究竟是什么?中医学博士罗大中,为您精彩讲述古代名医们的成长故事,敬请关注《名医是这样成名的》许叔微第一集《宋朝有个许叔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徐叔微的医案,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医生,当时太医院有个御医张太医,家里有个妇女得了外感病,古代说是伤寒,症状是:“发热、恶风、紫菡。脉浮而弱。”张太医治疗了没有效果,就来请徐叔微,徐叔微来了一看说:“当服桂枝”,张太医说我们家有做好的桂枝汤,桂枝汤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开的第一个方子,治疗营卫不和的表虚证,当人体体表虚弱,外邪来袭的时候,尤其是寒邪来袭的时候,会出现桂枝汤症,主要表现是发热,然后恶寒恶风,然后是自汗出,尤其以自汗为主要,桂枝汤组成很简单,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就这五味药。      张太医说家里有,徐叔微说多吃,喝了好多次结果一点效果都没有,就又请徐叔微来问原因,徐叔微也奇怪,按说对症了一剂药应该见效,徐叔微让他们把药拿来看一下,一看徐叔微说要用错了,桂枝是桂树的树枝,你虽然用的是桂树上的东西,但是你用错了,桂树上有两种药材,肉桂,肉桂树上的厚皮,桂枝,肉桂树上细的树枝,肉桂气味厚重,治疗内脏,温阳敛气。桂枝是治疗表皮,辛温发散,吃了通行血脉,让人微微地出汗。你们家用的肉桂错了。然后徐叔微亲自抓药,文献记载是:“一啜而解”。      徐叔微就是这样,治疗效果特别好,对张仲景的方子研究的特别深,这个方子他告诉人们肉桂树上用什么位置的比较好,芍药分成白芍和赤芍两种,什么时候用白芍,什么时候用赤芍,这些在之前研究《伤寒论》的人都没有注意到,很多医生错用,所以临床疗效就不好,徐叔微研究《伤寒论》在历史上市特别有地位的,是中医伤寒学派的建立者之一,现在很多医生都在学习徐叔微的临床思想,都很佩服徐叔微。      公元1091年,在江苏省的仪征地区,也就是今天的仪征市,正面临着瘟疫的威胁,很多人都得了瘟疫。在一个家里出现了非常凄惨的景象,一个中年男人奄奄一息躺在床上,一个小孩正在喂药,这个小孩只有十一岁,他就是徐叔微,这个中年人就是徐叔微的父亲,患瘟疫很多天了,病的非常重。请了好多医生,都没有太大效果,这个时候已经濒临病危的境地了,父亲把头转向徐叔微说,你长大了一定好好读书,读好书,做好人,这个时候徐叔微还不明白父亲话的意思,就努力地往心里记,就在当天夜里徐叔微失去了父亲。      这个家里只留下徐叔微和母亲了,日子过的很艰难,在失去父亲不久的一天,徐叔微听到厨房有人倒地的声音,过去一个母亲倒在地上《普济本事方》记载:“忽一日气厥,牙噤涎潮”,因为他母亲过度悲伤和辛劳,此刻昏倒在地上,把徐叔微吓坏了,赶快跑出去找医生,医生一看说是中风了,用泄法把疾滞给泄出去,于是开了一个“大通园”现在是成药,徐叔微母亲吃完马上就泄,泄完精神开始涣散了,再请医生不来了。就在当天徐叔微的母亲去世了,徐叔微当时只有十一岁,他后来写道:“百日之间,并失怙恃,至今饮恨。”      徐叔微在葬了母亲之后非常沉默,在这个时候,他立下两个誓言:第一,开始攻读医书,病痛把他父母的性命夺走了,他心中怀着无限愤恨。很多老百姓的性命被病痛夺走了,他在《普济本事方》说:“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徐叔微因为父母的去世,为了复仇,为了悲剧不在发生,开始攻读医学,走上了从医的道路。第二,一辈子免费看病不收老百姓的钱,一定要拯救病痛中的人,父母的生命没法挽救了,但是别人的生命是可以挽救的,他在《普济本事方》说:“誓欲以救物为心。予而不求其报。”“顾始终不索酬谢”。这说明徐叔微发的心特别大,他愿意为老百姓付出一切,一点不计较个人利益,这在中国历史是非常特殊的。      一个孤儿首先遇到的是吃饭问题,但是文献没有记载,真正让人有所成就的是信念,而不是骄纵的孩子,徐叔微在这个时候读书非常刻苦,他在《普济本事方》说自己患过两种病,一种肠风下血,就是痔疮。另外一种停饮,就是水饮下去不能正常运行,停留在体内,成为水湿之邪。怎么患的这个病呢?徐叔微在《普济本事方》说:“始因年少时夜坐为文”,看书,写文章很累,就左边的身体趴到桌子上,时间长了就喝点饮料,睡觉左边着床,时间长就出问题了,一喝水发现水从身体左边往下走,每过十来天一定呕吐酸水,然后身体出了一种怪毛病,夏天的时候,右边身体出汗,左边身体一点汗没有。      这个病患了好长时间,为了治病到处求访名医,都没有效果,他就自己翻医书,把过去的名方找出来,自己吃,也没有效果。然后就自己琢磨,水在自己身体里形成了巢穴,把身体机能改变了,这是水湿为患,他就用苍术克制水湿,苍术虽然去水湿,但是有点辛燥,他就把大枣肉磨成肉泥和香油,和苍术拌成药丸自己吃,效果特别好,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把自己的病治好了。徐叔微没有因为成为孤儿放弃学习,反而是拼命的刻苦的学习。      当时年轻人都要去考科举的,徐叔微的科举之路非常不顺利。第一,当时的世道非常不好,北宋末年的时候,政治昏庸,奸臣当道,考科举是难度很大的。第二,徐叔微自己也没有尽力,他把精力都放医书方面,对科举花费的力气很小。就在科举不顺利的时候,命运之手向他伸出橄榄枝,有人给他官坐,徐叔微竟然拒绝了,徐叔微在考科举的时候,露了一手医术,当时的权臣蔡京病了,别人都没有治好,徐叔微治后一个晚上就好了。蔡京很高兴,就像给他官坐,徐叔微刚刚落榜,就去做官不符合自己性格,就回到老家攻读医书。      根据记载,许叔微从未拜哪位高人为师,那么这样一个三餐不继的乡野孤儿,这样一个每日熬夜读书的年轻人,怎么就突然成了一位治病高手呢?秘诀是有的,就是《伤寒杂病论》,这是东汉张仲景写的中医中的经典中的经典,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四大经典一种说法,《皇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另一种说法:《皇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皇帝内经》主要讲人体气血运行的理论,把中医的框架奠定了,一共只有十三个药方,更多是讲针灸调理经络。但看《皇帝内经》人们学不会看病。《伤寒杂病论》有200多个方子,理法方药严谨,这本书就奠定了中医临床的基础,它是一本划时代的巨著,在世界医学史上都有非常高的地位。      这本书这么重要,但是它的命运非常坎坷,在唐代时候有个药王孙思邈,都没有见过这本书,江南的医生,有这本书,但是不让别人看,密不传方。孙思邈在晚年的时候,才见到这本书说:“至于仲景,特有神功。”他就把能见到的部分都录到自己的《千金要方》里,保留下来一部分。后来在宋神宗的时候,有位翰林学士叫王珠,在皇家藏书的地方,看到了《金匮玉函要略方》,一看作者是张仲景,心里打了个惊雷,打开一看这书分三卷,上卷讲的是伤寒,中卷讲的是杂病,下卷讲的是方子。一比较,这本书就是《伤寒杂病论》,于是他赶快献给了皇上。      北宋政府统治国家水平不怎么高,但是他重视医学,经过唐末的战争以后,给老百姓遭受很大疾苦,人口损失很严重,宋朝皇帝为了让社会繁荣起来,所以非常重视医药。北宋初年的时候,北宋刚刚建立,皇上就下诏让大家贡献医书,给钱,多了还给官坐。献上来以后,经过筛选出版,宋朝的出版了很大型方剂类书,后来又成立了校正医书局,经过校正,把这本书分成两本出版,一本叫《伤寒论》,一本叫《金匮要略》。      开始出书的时候,字很大很漂亮,但是用的纸多,价格高,看的人很少。大臣就向皇帝建议,印小一点字的书,皇帝就从裤府里拨钱,印小字本让老百姓看,上面写着“只收官纸工墨本价”不许挣钱,尽量便宜让老百姓看得起,这样《伤寒论》才普及气起来。就在徐叔微出生之前,这本书刊印了,有本书就流传到徐叔微手里,这样就成就了徐叔微。      “同气相求,心有所感”,张仲景写的序言,和徐叔微的身世如此相近,序言写:“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自己家里就是这种情况,一定能体会张仲景失去亲人的痛苦,张仲景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下写了《伤寒杂病论》,徐叔微看到书的时候一定非常感动。这是一条舍己为人的道路,这是一条拯救天下苍生的道路,徐叔微用一生证明了,他攀登医学高峰,最后达到了医学的至高境界,他从来不向病人收取任何费用,就在这天晚上徐叔微向着信念出发了,他为患者想,很多患者不理解他这是为什么呢?下次再讲

02医生的至高境界

虽然徐树微年纪轻轻,医术精湛,但在他心目中一直有一个终极梦想,那就是要打到医生的最高境界,那么什么是医生的最高境界呢?徐树微治病的特点:      第一,辩证准确。徐树微是一个辩证高手,在中医诊病里有“八钢辩证”,就是徐树微最早提出来的,他在他的医书里边讲出来,什么是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徐树微看病,往往能迅速的辩证船病情的主证那哪里,副证在哪里,要害在哪里。当时有个姓郭的人家,是个豪族,在徐树微的故乡,江苏仪征,郭家儿子是个大小伙子了,得了外感伤寒,症状是身热、头疼、恶风,最严重的一件事是大便不通,这个时候外感的症状反而成为其次了,最难受的是肚子胀。      有钱人家请医生的问题是,请的医生太多了,这些医生依赖诊断,一人一个样,把郭先生搞的一头雾水,一个医生说这是大承气汤证,需要用大承气汤泻下,另一个医生说这是大柴胡汤证,用柴胡汤调理,还有位医生说用蜜煎导,这是《伤寒论》里的一个方法,就是把蜜烘得浓缩了以后,做成像丸一样的东西,能够起融化的作用,这是世界上比较做的润便通便的方法,其他医生说的也是《伤寒论》里的方子,说完他们有互相辩论起来了。家人和亲戚朋友一听,觉得都有道理,也就分成几派跟着争论,把郭先生急的,不知道听谁的。      大承气汤证,和大柴胡汤证的汤证,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边的一个特殊用法,这本书论述到当外邪来侵袭人体的时候,人体在反抗外邪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状态,伤寒论就详细描述了,这些不同状态的表现,和该去怎么治疗,这些不同的状态,是用什么来表示的呢?就是“症状”,比如说发烧这是一个症状,但是有个问题,一个症状不能反映身体的整个病理状态,发烧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发烧,阴虚会发热,气虚也会发烧,受风邪了会发热,风热也会发热,一个发热会在很多情况下出现。      张仲景就要用很多症状联系起来,表现出身体的一个状态,这个叫“症候”,中医有两个zheng字,一个是症,症状,单个的症状。一个是证,症候,一系列有关联的症状,联系在一起,反映身体某种病理状态的。“汤证”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边描述身体,每一种不同症候的时候,就是出于一种病理状态的时候,他只开出一个方子,用这个方子来调整这种状态,这个状态会用几个症状来描述它,但是方子是一个。那么这种情况下,这些一系列的症状,我们管它叫“汤证”,也叫“方证”。就是只要出现这些症状,就可以用这个方子。      比如大承气汤证,一说该用大承气汤,中医里都明白,说的不是一个方子,而是身体的一种状态,阳明腑实,热邪盘踞,与燥结相结合,导致大便秘结不通,然后里边特别热,津液耗伤,出现这种情形,就可以用大承气汤了。这是中医里简便的称呼,是张仲景为我们留下的一种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边,一个好的医生,一定对某种汤证里边具有那些症状掌握的特别清楚,一看到这些症状,马上要反映出来身体处于什么状态,然后该用张仲景的什么方子,水平低的医生,看了这些症状和别的混为一体了,脑子里出好多方子,什么情况摸不清楚。      这个时候大家争论不下,只有郭先生胀着肚子在边上等着着急,定不下来,就把徐树微请来了,徐树微诊脉以后,做了一个奇特的举动,他伸手去摸患者脚面上的脉,脚背的最高出有一个脉在跳动,在中医里叫“趺阳脉”,徐树微一诊断,浮且涩,根据这个脉象基本可以定下来了,他又问患者小便如何,患者说小便比较频繁,徐树微说这个叫“脾约证”。应该用“麻子仁丸”,徐树微一说完,郭先生更晕了,前三个还没定下来,现在出第四个了。      “脾约证”就是当人身体里津液不足的时候,尤其在出汗或者排尿很多的时候,由于津液不足,胃里有热脾是虚的。脾虚津液不足以后,就不能去行其津液,功能会更加恶化,这个时候大便就会燥结在里边,张仲景用“麻子仁丸”,里边有火麻仁。里边富含油脂有滋润的作用,有杏仁是开肺气,润燥通便,还有蜂蜜也是润燥用的。所以治疗脾约证张仲景出的这个方子很谨慎,一方面有大黄,有往下泻下的这些药物,同时还有润的药物,这个方子非常稳妥,大家听完还是不明白。      这个时候郭先生的弟弟说话了:“诸君不须纷争,既有仲景证法相当不同此说何据,某虽愚昧,请终此说,诸医若何,各请叙述。”意思是讨论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你们有什么不同意请说一下,结果:“众医默默,纷争始定”。这些研究《伤寒论》都没有徐树微研究的深入,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汤证怎么用说的不是很清楚。就用徐树微的麻子仁丸:“予以麻仁丸百粒,分三服,食倾间尽。”,就是在不长的时间里分三次吃了一百粒麻仁丸,就在这天晚上大便就通了,然后浑身出汗,这个病就解掉了。      只用了一次药,病就好了,这就是徐树微辩证准确的地方,大家都夸奖徐树微,徐树微自己笑不出来。他就想我认证准确算什么,为什么其他人都认错了,这就是徐树微高的地方,当时有很多医案就是别的医生辩证不清楚,错误治疗,徐树微去了,马上辩证出症结在那里,治疗很快就见效,这种情形徐树微遇到很多,因此他就想推动怎么让大家提高辩证水平呢?      徐树微就想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开始写歌谣,用这种最通俗的方式普及医学知识,所以徐树微就写怎么来理解《伤寒论》的歌谣,徐树微写出了大名堂,后来这书出版了,叫《伤寒百证歌》,里面详细论述了,怎么去辩证,怎么去识别《伤寒论》里边的汤证,他把《伤寒论》打散了,把这些症状提出来,有多少种可能会是身体处于多少种不同的状态,我们该用那种方子,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伤寒论》,对患者有利,对医生有利,朗朗上口的歌谣,很容易记住,很容易对上号。这是对《伤寒论》创新的研究,这里边详细论述了,《伤寒论》辩证的原则及其辩证的方法。      近代名医何廉臣评价这本书:“足以继往开来,大有功于仲景者,当以《伤寒百证歌》为第一。”这本书引起很多医生的重视,有很多医生跟着他学,学出了大成就,所以这本书后世流传很广,现在学习《伤寒论》也对大家有好处,这是徐树微治病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疗效迅速,一般人认为中医治病很慢,其实中医对症以后,治疗效果是很快的,跟武术界的武林高手很相似,打了三百回合没分输赢,这不是高手,真正的高手是对方打了三百回合,没挨着你,你只用一招就把对方制服了,这才是高手,徐树微就是这样,他治病出手很快,一般两三副药立刻见效。这在历史上是很特殊的,在留下的医案流变徐树微的治病效果应该是最快的,徐树微治的往往是外感病,起病急往往治疗效果也快,他认证准确,用药恰当了,所以治病效果非常好。      对慢性病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对外感病或者功能性疾病,中医一旦见效起效很快,徐树微治病效果快是因为他,擅长用张仲景的经方的缘故,经方就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边所出的方子,一共是一百七十多个,这些方子我们管它叫经方。当时在宋朝以前      ,《伤寒杂病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就是徐叔微这些人出现以后,才被人们重视起来,徐叔微和朱肱和庞安石等医生,他们发现经方有这么大魅力,于是就开始写书,推广张仲景的经方,慢慢兴旺起来,最后形成一大流派,因为善于用经方所以叫“伤寒派”。      一开始主要治疗外感病,后来发现这些方子治疗内伤杂病,和其他杂病都很有效,这一派就是“经方派”,这是中医界正宗的流派,影响巨大,徐叔微就是经方派的开创者之一。徐叔微因为刻苦攻读《伤寒论》,而且进得精髓,所以他治疗疾病的效果非常好,在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但是在徐叔微心中还有一个终极梦想,那就是达到医生的最高境界。      第三,为患者付出一切,不计个人得失,可是即使是这样,有很多患者还是不了解他,有的患者还去责难他,有位乡人叫秋忠臣,患了外感病,发热、头疼同时心中发反烦口渴,把徐叔微请来了,徐叔微一诊脉“虽浮数无力,自尺一下不至”,徐叔微心里一惊,迟脉不起有个其他问题,就和秋忠臣说,你这病本来是外感风寒,应该用“麻黄汤”,麻黄汤是解外感风寒的,但是现在有个问题,身体正气不足,“尺中迟者,营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这个时候要补补脾胃之气,开了“小建中汤”,加上点当归补血,加上点黄芪补气。      可是吃完了第二天,外感依旧,于是从第二天开始,就催促徐叔微给他开点发汗的药,家里人也都上来劝,徐叔微说不行,迟脉没有起来,还要给他补气,接着用小建中汤,家人就接着催,徐叔微就坚持。中医认为人体正气才能抵抗外邪,正气不足的话,外邪来了无力抵抗,外邪就会长驱直入,就会患病,中医一定要让正气足,才能去抵抗外邪,正气足就营卫之气足,营卫之气就是身体里边的防御系统,营卫之气从脾胃而来,是脾胃吸收了食物的精微物质,转化成营卫之气,肺气又去输布到全身,所以营卫之气与脾胃的关系及其密切,尺脉迟就是气血微少,这种人发汗了,身体反而会受到更大的损伤,现在只能补脾胃,脾胃之气足了才能发汗。      但是这个道理患者不懂,就催着要发汗,说话非常不客气,这对徐叔微是一个考验,徐叔微的境界很高,为患者治病是完全放弃自己利益的,完全不计较个人得失,徐叔微还是坚持用小建中汤,用了六七天的时间,尺脉起来了,说明正气补足了。于是就给患者开了麻黄汤,服了两副之后,患者开始烦躁起来,大家更不理解了,徐叔微告诉大家,这是正邪正在斗争,马上就好了,须臾稍定,已中汗矣,很快就出汗了,这个患者就痊愈了。徐叔微没有收其他因素所干扰,坚持正确治疗,这个患者的意外收获是以前脾胃不足,此刻被徐叔微补足了。      根据文献记载,徐叔微一边考科举,一边给人看病,还一边从事教学工作,曾经担任徽州和杭州的教官,生活应该没有问题,加上当时人对物质生活追求不是太高,很多人是以粗茶淡饭为荣,大家没有过高的物质欲望,所以他轻装前进,只向心里的目标前进,生活中名利思想装的太多的话,反而装不下学问了,徐叔微把自己的利益放的很低,所以他能够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前进。      仿佛是上天要磨练许叔微的意志,把他放在了一个空前动荡的战乱世界,那么面对伤病、死亡不断袭来,就在徐叔微不断地给人看病,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当时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北宋政府灭亡了。结果很惨烈,皇帝给掠走了,很多读书人接受不了这个现实,纷纷起来抗金,徐叔微也有着强烈的抗金心态,为儿子取名叫许必胜。      当时南宋政权刚刚建立,形势不稳定,局势很乱,当时有一股流寇向着徐叔微的家乡真州袭来,这股流寇是以张遇为首的,大的军事集团。徐叔微没有办法,只能用自己的医术解除百姓一点痛苦,徐叔微的很多医案都是这个时候留下的。就这样许叔微凭借高明的医术,救治了不少百姓和宋军士兵,但是没过多久,真州还是被攻破了,张遇的军队进入了真州,开始大肆烧杀抢劫,紧接着一场大瘟疫又袭击了全城,那么面对这场残酷的浩劫,面对众多遭受苦难的百姓,许叔微仅凭一己之力,又能做什么呢?      古人说的好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当时是冬天,老百姓的衣物很多被张遇强走了,粮食被抢走了,很多老百姓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很多人被杀掉了,尸体就在街上,当时的瘟疫特别严重,徐叔微就主动出击给人治病,他联系了一些药铺,有很多支持他的人,徐叔微就带着药,主动敲门给患者治病,十个里能活八九个人,这个治愈比例是非常高的。这个时候,徐叔微在张仲景的慈悲感召下,已经成为经方大师了,徐叔微还会遇到什么事呢?下次再讲

03感动天地的大医精神

许叔微晚年已经彻底看透了所谓的功名,因此他开始真正地轻装前进,在无锡隐居的他,一边为了让后人真正了解《伤寒论》而专心著书,一边依旧坚持免费行医。此时的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继续攀登着人生更高的高峰。那么他都写了哪些惠泽后人的著作呢?在他的书中为什么还记录了不少秘方呢?

  中医学博士罗大中,为您精彩讲述古代名医们的成长故事,敬请关注《名医是这样成名的》 许叔微第四集《五十二岁的进士》。

  医者父母心,在浩劫之后,许叔微走在街上,望着满目疮痍的状态,心里特别悲凉。徐叔微看到那么多的老百姓挣扎于病痛,和死亡之间,仅凭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做了一个决定,集中力量去考科举,之前他一直在考科举,但是没有把全力放在这里,这个时候,他全心考科举了,想进入政府为老百姓做更多的事情,他的考科举的过程,也是给人看病的过程,在文献里记载了很多。      就在考科举之前的几天,从建阳来了学子彭子静,得了外感伤寒病,在科举之前得了病,真是耽误大事的,大家都避之不及,许叔微听说了就去看,彭子静非常惨,自己蜷缩在床上,周围的人都看书去了,彭子静一看许叔微也是来考试的,就说你走吧别耽误了考试,许叔微坚持给他看病,彭子静说身上发冷、恶心、头晕,最要命的是身上出汗,像刚洗过澡一样,说“去试不数日,而疾势如此,为之奈何?”      许叔微就给他诊病,说你关键的症状在于出汗,是因为阳气不足,之前用了太多发散的药,导致阳气外脱,把汗止住,阳气补足了,身体很快能恢复。许叔微亲自买药、煎药,开了“术附汤”,有白术、附子、甘草等要,第二天汗就基本止住了,发烧的程度也低了,第三天汗彻底止住了,第五天的时候,病彻底好了,彭子静特别感谢他。许叔微就这样看了很多病人,学子、官员什么人都有。许叔微在五十二岁的时候,中了进士。      这件事在宋代的时候,就有人把他写道笔记里边,说许叔微中进士是有神仙帮助的,到明代的时候,他的故事被收录进一个儿童启蒙读物,导致很多人都知道许叔微,但一提到许叔微,想到的都是一个神话传说,说许叔微没有儿子,考进士怎么也考不上,徐叔微很愁,于是就到神庙对天祈祷,结果这天晚上,许叔微梦见一个白衣神仙,说许叔微的没有儿子和考不上进士的原因是阴德不够,所以你要多积功德,这两个问题就解决了,说完神仙就消失了。许叔微醒了,想半天,免费给人看病就是积攒阴德,所以就给人免费看病了,积攒到50多岁的时候,许叔微又做梦了,说你的阴德积攒够了,儿子和科举都有了,说完又消失了。果然许叔微考中了进士,还真是第五名,在姓陈的和姓楼的之间,这个故事流传非常广泛。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这个神话表达了,老百姓对许叔微的崇拜之情,表达了老百姓对行善的美好愿望。我们研究许叔微不能按照神话来,许叔微是一生都给人免费看病的,他对官职也是与我们想象不同的,后来他把官职辞去了,对职位他并没有太当回事,只希望为老百姓做事而已。免费看病的原因是,从小父母双王,体会到了请不到好医生的痛苦,他在《普济本事方》序言中说:“予年十一,连遭家祸,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恃,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予既以救物为心,予而不求其报。”按照神话传说把许叔微的发心改变了性质,徐叔微是为了悲悯老百姓才去做这事的,这样的医生真的特别少。      许叔微进了政府以后,做的学士,有的文献记载是进了集贤院学士,有的说是翰林院的学士,这个待考,后人称为许学士,学士这个职位在宋朝是很高的,进入了朝廷高层,他和韩世忠是好朋友许叔微进入朝廷的过程是,抗金热潮从起到扑灭的过程。开始的时候抗金热情很高,出现了很多名将,比如岳飞、韩世忠,处死岳飞的时候,许叔微在政府里边,他本来是抱着一腔爱国热血进入的,希望能为国做事,收复中原,可是来到这里看到的是奸臣和昏君,心慢慢就凉了,没有什么前途了,于是就辞去官职,来到无锡的马山,隐居起来,开始著书,为老百姓看病。      许叔微的一腔爱国血化成百丈冰,救国的抱负不能实现了,力所能及的为老百姓看病是可以做到的,当时韩世忠也离开了朝廷,他的夫人梁红玉已经去世了,在一次战役中,为了阻截金兵,率兵杀了进去,最后没有力气了,从马上坠落下来,被金兵杀害了,韩世忠去苏州居住,从此以后绝口不提兵事,他经常骑着个小毛驴,到处走走,或者带着书童越过太湖来到马山,和许叔微喝酒聊天,没过多久韩世忠就去世了。      这个时候许叔微年纪大,就回到家乡,人生开始升华,他想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学术成果留给后世,怎么让后人知道《伤寒论》的精华,于是他开始写书,把之前的医案整理出来,写了一本《伤寒九十论》,然后又整理了《伤寒百证歌》,还有《伤寒发微论》等等,这些著作直接推动了《伤寒论》的研究,所以说许叔微是经方派的创始人之一,在他和其他诸公的推动下,研究《伤寒论》才蔚然成风,《伤寒论的价值我们今天才能真正认识到。      在清代的时候,有个医学家叫俞震,他集合古今的医案挑选出来,编了本书叫《古今医案按》,说许叔微:“自晋迄今,善用其书者,为许学士叔微一人而已。”这个评价很高。许叔微用方子是很灵活的,他还大量的运用了《伤寒论》之外的方子,有好多方子被我们今天成为秘方。许叔微有个表兄,这个表兄患了头风证,就是头疼头痛,表兄的头痛起来很要命,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不能睡觉,拿脑袋撞墙,非常痛苦。这个病折磨了表兄二十年,他们开始找过许叔微,许叔微说话很客观,能治就说能治,治不了的就说治不了,然后就一直研究,许叔微用了很多方子没效果,他也觉得很惭愧。后来这事有了点转机,一天碰到一个医生田滋,有个秘方,要可以给但是方子不给,靠这方子吃饭呢,于是就给了表兄十丸,一天一丸吃了十天,经过田滋的询问,表哥说只要一吃鱼和虾,一喝酒头立刻就痛,田滋说那今天使劲吃鱼虾和酒,看能不能患病。      这位表兄的脸都吓绿了,在田滋的坚持下,开始试着吃,后来敞开吃,吃完之后没事,竟不发,自此虽遂瘥,病好了,自此没有犯过。许叔微很好奇啊,想知道是什么方子,但是是秘方人家不告诉他。秘方有两个特点,一是神,这种方子往往效果很好,一是秘,就是往往只有一两个人知道,不能大规模流传。单方一味,气死名医,很多家庭世代相传,就会治这一个病,治不好你也别找我了,历代凭借这个方子吃饭,告诉别人就没饭吃了。      这种情况导致很多方子流失了,此时许叔微和好奇,就慢慢感化田滋医生,有一次田滋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就把秘方送给了许叔微,许叔微问,我能把方子写进书里公布天下吗?田滋说,无所谓了,我感受到了你为天人的那颗热心。于是,许叔微就把这个方子收录他的书里,这本书叫《普济本事方》,在这本书里,许叔微收集了好多秘方。当时徽州有个医生叫张横,在腿勘院工作,他的同事有个专门治疗妇女腹中疼痛的方子,把这个方子给张横了,张横保密不告诉别人,但是给人治,效果非常好。      后来许叔微也到这里工作,就非常想得到这个方子,就又去感化张横,张横后来受不了了,觉得不给许叔微就对不起自己,于是就把方子给许叔微了,许叔微就拿着方子给人治病,以治妇人疾不可胜数,效果很好,许叔微就把方子收录到了《普济本事方》。这本书一共收录了300多个这样的方子,这是许叔微非常重要的著作之一,对后世的影响特别大。      清代著名的大医学家叶天士,看到《普济本事方》之后,把这本书当做枕边之密,天天看加了批注,就是批注的《普济本事方》,这本书对很多后世医生的成长,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这些方子有的许叔微拿钱买来的,有的是费力很多精力得来,如果不公布,300多个方子,他的后代吃饭就没问题了。但是许叔微就压根没想这事,他序言里说:“予即以救物为心,予而不求其报,则是方也,乌得不与众共之。”我的本心是挽救生命,压根就没想回报。      就是因为许叔微的宽大胸怀,和以天下人健康为己任,在别人看来每一个方子都无比珍贵的300多方子,全部公诸天下了,这部书成就了后世记得很多名医。许叔微万年已经彻底看透了功名,开始真正的轻装前进,在无锡隐居的他,一面为了让后人了解《伤寒论》而专心著书,一面依旧坚持免费行医,此时的他已经年事已高,但依旧继续攀登着人生更高的高峰。      许叔微在无锡隐居之后,把自己的住所叫“梅梁小隐”,还在门前种了三棵树,他在这里开始著书写作,曾经写过《仲景三十六脉法》,《治法八十一篇》等书,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些书全部散失了。许叔微在著书的同时还给老百姓看病,无问贵福贱贫,虽曛夜风雨,有以疾告,辄束緼笠屐往。许叔微一生都在为我们上课,上如何做人的课,上如何行医的课,他的大医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许叔微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喻嘉言

01喻嘉言学医之谜

那么喻嘉言,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中医学博士罗大中先生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中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喻嘉言》第一集《喻嘉言学医之谜》。

  大明王朝1633年的一天,这天阴云密布,紫禁城显得阴森而苍老,喻嘉言背着行囊,愈行俞远,此时大明朝正处在危机四伏的状态,关外,后金的军队已经占领了整个辽东,关内,刘忠敏、李自成等人已经起病,11年后他们将结束这个统治了中国将近300年的大明王朝,喻嘉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离开北京的。  

  在此之前,喻嘉言只是一介书生,他在45岁的时候,才被提为副榜贡生,进入北京的国子监,工作三年之后离开北京。在工作的时候,喻嘉言踌躇满志,觉得报国的日子到了,所以就写了万言书来讲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喻嘉言等了三年,把热血都等冷了,觉得没有希望了心灰意冷,离开了北京城,这样京城就少了一个为国报销的好官员,而民间就意外的多了一个为老百姓治病的名医。喻嘉言名昌字嘉言,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的中医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朝廷的更迭,所以他的一生也变得跌宕起伏。喻嘉言学医的三个谜团:  

  第一,何时开始学医?喻嘉言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医了,他是一边考科举一边学医的,喻嘉言45岁进了北京的国子监,48岁的时候离开,这个时候学医,成为大家是难度很大的事情,根据文献记载,喻嘉言回家就给人看病,治病非常精彩,回家十年以后出了一本书叫《寓意草》,收录了大量的医案,医疗技巧非常高超,治病技巧很高,当时有一位谏仪官退休了,叫胡卣臣老先生,胡老先生的父亲病了,请喻嘉言看病,喻嘉言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问题,胡老先生很佩服,就问他还有什么其他经验,喻嘉言就把自己的病例给他看,胡先生一看,说你这可以出书,让更多人知道医学道理,于是就出资资助他出了书,出书的母的是希望老百姓身体健康,帮助朝廷中兴国家,在序言里说:“以登天斯民于寿域,而为天子中兴,燮理之一助也。”  

  在这本书里还记载了喻嘉言教训弟子,和向弟子讲述医术、医道的话语,这些事情不是十年能完成的事,时间是不允许的,所以说喻嘉言很早就学医了。文献记载喻嘉言资料很少,但是有线索喻嘉言小时候是有老师的。《江南通志》记载:“少遇异人,授内养法”,其他文献也有类似记载,在《寓意草》序言里自己也说:“昌于此道无他长,但自少至老,耳目所及之病,无不静气微心,呼噏与会。”有“自少至老”这四个字,证明他从小就学医了,48的岁的时候,不可能称作少年。  

  第二,他的老师是何人?“少遇异人”异人是不露真相的高人,这个听着比较玄,但是他的老师真的是一个奇怪的人。第一,他的老师没有把名字留下来,喻嘉言自己说仙师传授我医术的时候说,一定要为老百姓服务,我为自己谋私利的话会遭到天谴,不夭殛,即无后。这说明喻嘉言确实遇到老师,而且是个高人,古代许多名医是不希望留名的,许多名医的命运是不好的,扁鹊和华佗都是名医,但是扁鹊是在秦国治病,被太医嫉妒,最后在路上被人刺死了,华佗是被曹操害死的,从那以后很多名医都不愿意,往高处走,不希望进宫当御医,不希望自己的名声太大。第二,是老师不要他把名字说出去,自己学好医术就行了。老师是个医德高尚的人,把自己的名利看得很淡,喻嘉言自己都可能不知道老师的名字。这个老师的医德非常高,叫喻嘉言的时候,把医德放第一位了,没有把医术放第一位。

  第三,“授之秘方”之谜,很多文献都记载喻嘉言,得到了千古不传之秘方,喻嘉言得到这个秘方之后成为中医大家了,我们得到这个秘方会不会成为中医大家呢?喻嘉言在北京做了三年国子监的工作人员,48岁的时候离开北京,回家看病10年,然后写了《寓意草》,把10年看病的经历写下来,这样大家就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有秘方的话,一定会在这本书里找到,但是看《寓意草》喻嘉言引用的理论,基本全部是《皇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里的理论,喻嘉言的理论框架,完全是《皇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框架。  

  喻嘉言后来是一位伤寒大师,对经方的使用非常到位,并从经方里悟出温病的思路,成了中医“温病学说”的发起人。喻嘉言最擅长的是《皇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所谓的秘方,只见过用过宋代钱乙的方子,用过宋代名医许树微的方子,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东西了,明白了这个,我们就能解开这个谜团了,所谓的少遇异人,授之秘方,这个秘方就是中医的经典文献,他的老师就是把《皇帝内经》的道理,把《伤寒杂病论》的道理教给他了。所以中医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有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  

  喻嘉言看病的水平很高,到底高在哪呢?当时有位先生叫黄咫旭,他的妻子病了,得的病叫膈气,不断的往上返痰涎,导致了没法吃饭,饭下不去了,一吃就吐,20多天了,进不去食物,出现一个严重的后果,大小便没有了,总之是上下不通了。中医里有一种病,叫膈气,跟这个很相似,叫关格,跟现在的食道癌、胃癌,或者跟尿毒症的晚期有点像,就是上边进不去,下边出不来,这就是关格,在中医里是非常重的病。这个妻子20天没吃东西了,非常严重了,家里觉得没什么希望了。  

  当时在边上有位医生姓施,这个医生一诊脉说,脉已离根,顷刻当坏。人家方子没开就走了,这样家里乱套了。就在家人绝望的时候,有人说听说江西喻嘉言治病非常好,于是,就去请喻嘉言,喻嘉言当时正和朋友在院子里谈论时局呢?就在喻嘉言写书的10年间,中原大地发生了许多灾害,旱灾、水灾、蝗灾,使得粮食颗粒无收,甚至到了人相食的地步,喻嘉言正和朋友嗟叹呢,这个时候来请的人了。  

  喻嘉言一想天下的事咱管不了,这事能管,于是就跟着去了,喻嘉言一诊脉,确实尺脉摸不到了,左手的寸关尺,对应的是心肝肾,是肾阴,右手的寸关尺,对应的是肺脾命,命就是命门,是肾阳。尺脉也对应人体下部,摸不到了,说明肾气确实很弱。但是这病没有这么重,史料记载:“饮粒全不入口,止是一味痰沫上涌,厌厌待尽。”喻嘉言说没这么严重,家里人很惊奇,喻嘉言说着就是脾胃气虚,然后痰气往上返。我给他降降痰气,补一补脾胃之气,应该能好。大家觉得很吃惊,本来要准备后事了。  

  喻嘉言就用了一个思路,张仲景的“旋覆代赭汤”,这个方子用到旋覆花,是降气、利水、化痰的花,俗名叫六月菊,又叫金沸草,中医有一句话叫“诸花皆升,旋覆独降。”一般花的药性往上走,只有旋覆花的药性往下走,一般遇到体内痰饮,导致气机上逆的时候,我们会用旋覆花往下降。代赭石,是一味矿物质药,特点是重坠,降气。人参是补脾胃的,把这个气补足以后,把痰水往下降,病就好了。  

  喻嘉言用这个方子,旋覆花,代赭石,配上六君子汤,这是中医经典的方子,喻嘉言开方子的时候,正要下笔,突然心念一动,方子没有问题,但是这个尺脉没有摸到,如果这位妇女怀孕了,下焦的情况不了解,用重坠的药物导致胎气不固,就出问题了。他马上想了几种可能,避开这种可能,用了其他的药代替了代赭石。药一喝下去,患者的呕可是好转了,再吃三副,患者能慢慢的喝点粥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差点导致喻嘉言没法治下去。 

  这个患者刚刚好转,患者老公的父亲,他看到喻嘉言的方子里有人参,人参贵怕花钱,就说治不好就算了,别给她吃药了,死了也是浪费。在封建家庭里,主事的老父亲,他这么说,其他人也不好反对。喻嘉言马上对这位老父亲说:“治此不愈,愿三十金为罚,如愈一文不取。”这话一出来,老父亲也没话说了。这样又吃了三副痰就不往上返了,开始吃饭了,身体开始恢复了。  

  就在身体开始恢复的时候,又出问题了,这位女士从得病20多天,到喻嘉言治病6天,将近一个月了,这个患者就没有大便,所以大便成了,患者家属所担忧的事情,大家都想两件事。第一,没大便,是不是说明这病没治好。第二,大家都奇怪,吃的饭哪去了,大家都很疑惑。于是就不断的要求,喻嘉言加通便的药,患者本人也要求。喻嘉言说,你的这是脾胃虚,食物还没积攒这么多,喻嘉言仔细解释,患者就是不听“刻刻以通利为主”,喻嘉言就不断的解释。  

  其实喻嘉言有个顾忌。这个胃气弱,曾经往上返过,这个时候,用了通便的润肠的当归、熟地等药,这种药滋腻,进去以后胃气被腻住,就又会往上返。但如果用了大黄等药,通利往下走的药,喻嘉言想我从来没号到尺脉,万一怀孕了,这些往下走的药,伤了胎儿怎么办。他考虑很多,但是这些道理和患者讲不通。文献记载:“每进诊脉。辄闻病者鼻息之扬,但未至发声相詈耳。”每次诊病,就听到患者各种各样的怪叫声,就差没有骂他了,这个时候,喻嘉言又面临一次考验。  

  当初是喻嘉言一力承担给她治病的,但是患者回过神儿来,她的不满意来了,你凭什么不给我通大便,这就考验喻嘉言的医德了,特别能忍,实际这个人性格火爆,他脾气暴躁是对庸医,对患者很温柔,他对患者是“全神照应,药必亲调,始与服之。”他对患者非常热情,患者对他不好,喻嘉言特别能忍。这个时候喻嘉言又忍了,他告诉患者,再忍几天,你吃的食物,充满肠道的时候,你的身体就好了,大便也就通了。果然,过了几天大便通了,大家是一篇掌声,这事似乎要结束了。  

  但是这事还没完,过了一个月之后,这个患者的肚子开始大了起来,她怀孕了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这个时候显出中医大师来了,人家开方子的时候慎重,但凡有什么可能,马上就能考虑到,事先设置好了,替补的方法。喻嘉言用高超的技术,保全了母子的性命。  

  这个医案给我启示,今天大家都喜欢吃些滋补的东西,但是大家要记住,这些东西一定要符合我们的体质,怀孕的妇女千万不要乱服药,很多药是针对自己身体的,并没有针对胎儿,很多妇女在怀孕的初期,实际并不知道自己怀孕了,这个时候身体会出现一点异常的反应,她们会根据这个去求诊,这个时候,所有的妇女和医生,都要慎重,药考虑到有这种可能。有些妇女吃了很多药,才发现自己怀孕了,就去问以前吃的药,对胎儿有没有影响么。这是不好评估的。喻嘉言的医案给我吗一记警钟。喻嘉言对患者献出很大热情,但是有的患者把喻嘉言赶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次再讲

02喻嘉言行医之德

喻嘉言从北京回来之后,在江西开始行医,然后过了10年的时间,他给我们留下一本书叫《寓意草》,在这本书里我们能看到一个,性格分明的喻嘉言,这个人爱憎分明,爱主要是对患者,憎主要对那些医术不高的医生,正因为喻嘉言有了这种鲜明的性格,《寓意草》才看起来十分有趣。

  当时有个医生叫刘泰来,是个32岁的面白体丰的小伙子,这年夏天患了疟疾,这是一种叫疟原体虫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发起病来寒热交替。当时请了一个医生把疟疾截住了,不让它再发作,接下来问题就出现了,刘泰来的肚子开始胀,与日俱增,旬日之内,胀的肚子特别大,呼吸喘气都费劲了,大小便没有了,大便出不去,他就想怎么能把大便通一下,晚上睡觉的时候,趴着睡没问题,不能仰卧,仰卧气就喘不上来,他不敢吃,也吃不进东西,这个人很危急了,他满脑子想怎么把大便通一下。

  于是就请来了喻嘉言,喻嘉言来的时候,有个其他的医生,他听到了这个医生和患者的对话,患者和医生说,你给我通通大便吧,肚子胀的受不了,医生问他服过通便的药吗,患者说用过,但是没效果,医生说这是用的量太小了,要用大黄二两,一次就通了。刘泰来一听高兴坏了,家里人也快,马上就把药买回来了。喻嘉言正在诊脉,一听这事觉得对不上,加上他心直口快,口无遮拦,他说的话一般人受不了。

  喻嘉言和医生说,我问你两个问题,医生很高兴,以为喻嘉言向他请教呢。喻嘉言说:“此病何名?而敢放胆杀人。”医生一听就急了,这不是医疗水平的问题,而是道德的问题了,就说:“何为放胆?”这个是伤寒肠结,必须用大黄大泄。喻嘉言问有不发热的伤寒吗?医生一听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喻嘉言说大便肠结有两种,一种是得了伤寒外感之症,发热,发热以后把体内的津液蒸发了,肠道干燥大便燥结,这个时候可以用下法,叫急下存阴,把大便泻下保护体内津液,不让热把津液耗费干净。一种是气虚,阳气不足无力推动大便从肠道出去,这是虚证,无力收气,结果气在肚子里,越来越胀。亦虚亦实,如果你分不清楚的话,越治越危险。

  喻嘉言讲完道理以后,又说了一句话:“曷不留此一命,必欲杀之为快耶。”这个医生一听气的七窍生烟,就说:“吾见不到,姑已之。”我看不到这点,不管了,这个医生被喻嘉言气晕头了,说完破门而出。当时患者家人在门外,听到两个医生吵起来了,正往里看呢,这位医生出来了,说:“此人书多口溜,不能与争也。”扬长而去。

  这个时候患者说话,你有什么办法就我吗?喻嘉言拿过纸笔,写了几十条道理,便秘这个症状,在中医里认为他是有很多原因引起的:

  • 第1,体内有热,津液一点点消耗干净了,肠道中津液不足,会大便秘结,这个时候可以用凉药。
  • 第2,血虚引起的便秘,河道里水没有了,船也走不了了,大便就想船,这个时候不能用大黄等凉药泻下,应当用一些当归等要养血,中医叫增液行舟,当血足了以后,就像河道有水了,船自然可以走了。
  • 第3,气虚,无力推动大便在肠道中走,无力推动肠道的蠕动,这种情况下引起的便秘,需要补气。
  • 第4,情绪不好,肝气瘀滞,肝气不疏,气机不通畅引起的便秘,现在就有很多人因为工作压力大引起便秘,这种人要疏肝气,调理气机。第5、阳虚引起的便秘,阳气不足,无法温煦体内内脏,导致寒气太重,也会引起便秘,这个时候要用温通的药。

  一般用大黄当时会通,但是阳气会继续受损伤,接下会频繁的出现便秘,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我们一定要辩证是那种因素引起的,合理用药,千万不要只用知道大黄。这个患者就,气虚和阳气不足,气不足以推动大肠蠕动,气无法固摄肚子就会胀。所以要补气,开的方子是张仲景的“理中汤”,专门治疗脾胃阳气不足,这个方子非常简单,只有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四味药,今天加了附子。

  这个患者懂得一点医,知道人参和白术是补的,不越补肚子越大吗,不敢用说,这要我今天不服,明天服行吗?喻嘉言一听就急了,何待明日,你今天晚上子丑就会出问题,大汗淋漓,头晕目眩,搞不好就会虚脱过去。子时是阴气最盛,阳气开始升发,如果一个阳气不足的人,到这个时候就会出问题,阳气升发不起来,在阴阳交接的时候,出现一些病症。患者说我把药煎好,放在床边出问题再服行不行?喻嘉言没办法了说:“即畏吾药如虎,煎好备急亦通”。

  喻嘉言怕这人不服,就跟家人提出一个要求,说我今晚不走了,你不用给我床,给我一把椅子就行,我在你家住一晚上,原话是:“坐待室中呼招,绝无动静。”,这家人真绝,真的只给把椅子,喻嘉言真的坐了一晚上。喻嘉言这个人一般人斗不过他,说话口无遮拦,性格爆裂,但是他对患者能做到这么容忍,喻嘉言就是为了救这条生命,根本没有考虑面子和尊严,为患者能够舍出一切,喻嘉言坐了一晚上,没人呼叫他。

  第二天早上,家人出来了,说昨天晚上真出问题了,和你讲的一样,大汗淋漓,头晕目眩,没叫喻嘉言,就把药服了一点,服了以后好了一点,没大改变,就是想睡觉,于是睡了一晚上。喻嘉言把两副要折在一起,给患者喝下去了,肚子消了一点。吃饭的时候,喻嘉言看患者只喝米汤,不敢吃饭。喻嘉言记载:“如此争辩,还认作伤寒病,不肯进食,其食吃饭,吃肉亦无不可。”

  患者坚持不给大黄不吃法。最后喻嘉言没办法保证说,明天我一副药让你大便通了,患者这才勉强吃了点东西。第二天患者家事亲朋云集,都来看喻嘉言是怎么用大黄的,这个时候,喻嘉言说你的气稍微补足了一点,你已经很长时间没大小便了,膀胱涨的很大影响了,肠道气机的运行,我先给你通小便,气机就正常了,大便自然就通了,你信吗?大家都不信。于是喻嘉言就开了一个方子,叫“五苓散”,是张仲景的方子,专门治膀胱下焦气水互结,形成小便不利的情况。药煎好以后,患者刚喝了一点,才下到喉咙,就想小便憋不住了,小便刚出,大便随之,肚子很快就松快了,病就好了。

  喻嘉言治病的效果确实好,他对庸医的态度也确实严厉,医生分两种,一种是把病人当做物体,严格按照流程来操作,自己不动感情,操作下来不会出错,这种医生就是一个好医生,大多数医生都是这样。一种是用自己的心去治病,患者的痛苦他都会感受到,这种医生会很痛苦,但是这种医生会成为一种更优秀的医生。喻嘉言就是后者,每次都在痛苦和欢乐的起伏中交替进行,患者痛苦他就会痛苦,他会竭力去思考怎么治病,这种医生会成为伟大的医生。喻嘉言就是这样的医生,他在书里说过这样的话,我每次看到患者的时候,就觉得和患者化成一体了,患者的痛苦好像来到我的身上,如果患者的病好了,就是抛弃我的脑袋和骨髓都在所不惜。如果患者的病没有好,我会拼命的去思考,往往患者的病没有好,我却已经先憔悴了。他说:“不知者,谓昌乃从纸上得之,夫活法在人,岂纸上所能与耶。”这句话非常重要,就点出了成为名医的重要途径。一定要有高尚的医德,体恤到患者的痛苦,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医生。

  医生这个工作其实不容易,所有的工作都体现在细微中,与历史上记载的大将军不同,但是医生人的性格不是这样的,喻嘉言的性格特别好爽,没有这个细致的性格,因为把患者的利益放在前面,逼着自己放弃了本性,这就是医生的伟大之处。正是喻嘉言有这种高尚的医德,所以特别痛恨那些医学水平不高的医生,他想了很多方法提高医生的水平,在医学理论上提出很多创新,完善了中医的理论。创立了第一份完整的病历格式。

  喻嘉言觉得诊断非常重要,好比火车道德道岔,如果把道岔扳错了,诊断的方向会越来越远,技巧再好没有用,只会越走越远。为了防止诊断出错,喻嘉言就创造了中医历史上,第一份完整的病历格式。喻嘉言想好这方法后,把自己学生召集起来,规定了治病的流程,先仪病后用药,先把病的来龙去脉,患者身体如何,怎么治病给患者讲清楚,然后再用药。仪病要写出“仪病式”来,看病的时候,按照这个格式把患者的情况写出来。

  首先。把患病的年月日写出来,你要知道这一年气候大环境如何,月日写出来,是要知道季节变化如何,跟疾病有什么关系。其次,写患者的形态肥瘦长短如何,能看出这个人体质如何,用药分量如何。其三,患者面色黑白,枯润若何,中医有一门学问叫“色诊”,就是看一个人皮肤颜色,看出这个人体内大约有什么问题,面色萎黄,是不是脾有问题,消化系统是不是有问题。面色惨白的是不是血虚、气虚。还要听听这个人声音,一个人气足与否,通过声音能听出来,说话尾音没劲了,往往是肾气不足,正气不足,说话气很弱,气一定是虚的,说话声音洪亮,是实证、热证。其四,人之情志,苦乐若何。其五,曾经用过什么药,那个见效了,那个没见效。其六,时夏昼夜孰重,寒热孰多。其七,饮食喜恶多寡,二便滑涩有无。其八,脉之三部九候,何候独异。其九,脉象要详细记清。最后依经断为何病,其标本先后何在,汗、吐、下、和、寒、补、泄何施。

  这个就是中医历史上第一份完备的病历格式,到今天为止都不过时,今天都可以借鉴这个格式,这个格式对中医影响很大,现在的病历都参照了喻嘉言的格式。喻嘉言爱憎分明。对患者无私的付出,可是为什么有些患者不接受喻嘉言的治疗呢?下次再讲

03越来越伤心的喻大夫

喻嘉言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新问题,虽然他的医术高明,可是就是一些病人却偏偏不相信他的诊断,结果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喻嘉言收尾医学造诣已经非常高了,他所创立的“仪病式”也有非常高的地位,用这个仪病式会明显的提高治病的效率。      有位叫陈彦质的先生病的很重,就把喻嘉言请来了,喻嘉言一看这个人:“面色浮肿,夭然不泽,唇焦口干,鼻孔黑煤。”在中医里这种情况是病重或病危的状态,家人介绍说陈先生的病叫肠风下血,就是肠道出血,或者肛门部位出血,实际是肛肠病大便下血,这个个人“体肥身键,零星去血,旋亦生长,不为害也。”有病三十年了。去年“旧冬忽然下血数斗”血流失特别多,身体就垮了,不断的这下血,没有止住,到了春天的时候,这个人的病就重了,开始下的是血,然后是污水,最后是粪便,接下来就是刚吃进去的食物。这人的情况是“直出如箭”,刚吃进去的食物马上就泄出来了,一点都不保留,“以致肛门脱出三五寸,无气可收”。现在叫脱肛,没有办法往回收,就拿热汤坐浴。“睁叫托入,顷之去后,其肛复脱。”一边嚎叫着,一边有人托进去,一会又脱出来了,这个时候非常痛苦。还有一个病症就是腹泻,一昼夜腹泻二十多次。      这个人请很多医生,医生来一看转身就走,“种种不治,所共睹矣”,这个时候喻嘉言来了,觉得也很棘手,他仔细的诊脉辨别病情,然后说这个病我能治,按照以病式的格式,写出五条,首先,这个人阴血都脱干净的话,他应该是目盲无所视,中医认为眼睛有血才能看着,血不足视力就会出问题,血真的脱干净了,眼睛就看不到东西了,现在这个人目光炯炯有神,所以判断阴血并没有完全脱干净,下焦脱血,上焦还有。其二,阳气尚在,阳气脱干净了,一定会大汗淋漓,当人病危的时候、阳气不足的时候,出的汗像豆粒一样,汗出如油,汗是粘的冷的,这种情况出现人的阳气已经脱掉了,人往往出现很多幻觉。其三,人吃进去就泄,到病危的应该出现哕,不吃东西,下边泄就危险了,现在病人能吃说明胃气尚存,胃气很关键,是可以调养,胃气是后天生化的根源。其四,患者虽然入睡困难,但是他闭眼休息的时候很多,说明这个人没有躁狂,还有恢复的时间。其五,这个人脉已经很弱了,说明气血大亏,但是脉在跳动的时候,还能鼓动我的手指,说明正气还没有完全失去。      喻嘉言说这人不过就是气血损失太多了,这个时候补血来不及,要补气。气补足了血才能化生,阳气补足以后脾胃才能恢复功能,才能把脱下去的气固住,要用人参、白术这些补脾的要。喻嘉言非常重视人脾胃的阳气,这是喻嘉言学术思想之一,喻嘉言说这个人,阳气微微补足了,饮食就会微化,脱肛会微微往回托,腹泻才能微止。如果阳气全补足了,病就好了,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是因为气虚导致的脱垂和腹泻。      喻嘉言开方子的时候犯难了,这人吃什么都泄下去,开什么药也都泄下去,喻嘉言想了半天,开了一副要,用人参冲服一味药,叫赤石脂,是矿物的药物,有收敛的作用,外伤有渗出的时候,用赤石脂摸上,能够收敛创面,如果口服的话能够收敛固肠,腹泻的时候能够减轻腹泻。喻嘉言用人参熬汤冲服赤石脂的粉末,是让这个药物在肠道里停留更长的时间,让人参发挥作用,这是一个巧妙的构思。结果服下去以后,奇迹发生了,大便情况就见了好转,腹泻减轻了,然后喻嘉言用着几味药做成药丸给他吃,没多久患者就痊愈了。      当时有位老先生叫刘筠枝,70多岁,白手起家,早年家境很贫寒,后来创业,家境非常好了,这个老人有个不好的习惯,喜好女色,性生活特别多,长此以往身体就不好了,在一年的夏天,身体有点不舒服,就请医生来看,这个医生说是天太热了,开了点香薷、生石膏、黄柏、知母等凉药祛暑,剂量也不小,这位老先生一喝马上昏迷不醒。      等喻嘉言来的时候,老先生舌头已经硬了,脖子已经硬了,身体已经硬了,神智完全不清楚了。喻嘉言一诊脉说这是用药用错了,这人好女色导致阳气不足,人到老年会超两个方向发展,或者是阳气不足,或者是阴津不足。这位是阳气不足,千万不能用太凉的药,前面医生用的药太凉了,这是医误,现在阳气还剩点,赶快用温热的药能救过来,喻嘉言开的方子就是我们现在在药店能买到的“附子理中丸”的方子,就是附子、人参、白术、干姜和甘草,药马上把脾肾的阳气补过来,挽救他不让阳气继续流失。      喻嘉言开完方子,给这人的儿子,就发现这几个儿子议论不定,对药很怀疑。喻嘉言性格很急,现在已经病危了,再议论下去就干屁了,喻嘉言为了救人不顾一切,“余忙取药自煎。”自己去药店买回来,自己煎药,好了以后,这几个儿子又议论,这药能服吗。喻嘉言实在着急就说,就让他服四分之一行吧,喻嘉言开的方子并不重,每味药只有五钱,在今天就是小孩的分量,就这样这哥几个还犹豫半天,才把药端进去,端进去后又出事了。      前面的医生又来了,说这药不能用太热,喻嘉言一听马上冲进屋里,“余面辱其医”,当着面不留情面的批评那个医生,说明用药的道理,那个医生没话说了,才把这四分之一药喝下去,一喝下去就见这老先生大呕一口,呕完以后人就苏醒了,他认识喻嘉言。对喻嘉言做了一个拱手,然后说:“门缝有风来,塞塞”,大夏天这么怕风,说明阳气确实不足,但是认识不到这一点,往往用药就会用错。喻嘉言就赶快把剩下的四分之三的药端起来了,结果这家人开始拦着喻嘉言,把喻嘉言劝回去了,喻嘉言想:“其意中必惧吾之面折医辈耳”,喻嘉言就回去了,喻嘉言在等人来请,结果第二天没动静。      第三天得到消息说,刘筠枝老先生又服了前边医生的药,嗓子哑了,舌头硬了,然后马上昏迷,很快就去世了。喻嘉言很心痛,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这家人会拒绝他呢,因为喻嘉言会没有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他有的只是热情,和慈悲心,他不能完全感染人们,他的行为方式还不那么圆滑,导致患者不能完全接受他,这种事在喻嘉言心里造成很大痛苦。      正是喻嘉言这人性格太直爽了,在该圆滑的时候,他却无法忍耐,结果有时好心反而让别人无法接受,从《寓意草》来看,虽然这段时间治疗好了不少病症,但是向上面那种不被人理解的情况也有很多,这让喻嘉言一次又一次的陷入伤心之中。      当时有位政府官员,家里有两位公子,先后种了水痘,种水痘的技术当时还不成熟,有一部分人种了水痘以后导致了水痘病,这家的孩子种了水痘就发出来了,就请了喻嘉言和另外一个医生,这位医生一看水痘就阿谀奉承政府官员,说水痘出的明润可爱,这叫状元痘,得这水痘的人没准能当状元。在喻嘉言看来这水痘之毒已经发出来了,这个时候一定要用药解毒,否则可能越来越重,可能有病危的危险,这位官员喜听好话,对喻嘉言的话置之不理。      摔下喻嘉言去处理公务了,喻嘉言急了跑到官员亲戚家说明情况,这个亲戚就满城找这个官员,喻嘉言就回家写信,说明水痘的严重情况,这封信写的特别直,没有拐弯抹角的话,写完送出去,喻嘉言在家等着,到晚上的时候,官员的仆人来了,拿着封信往桌子上一摔愤愤而去。喻嘉言打开一看,上面说你认为这样就开个方子吧,于是喻嘉言就赶快开方子,写完给了书童,让他送去。书童拒绝了他,说“僮辈窃谓余之不智也,一日三四次奔走大人之门,是自忘其耻辱矣。”喻嘉言一看连书僮都指使不动了,说:“余岂不自爱,但当群小蒙蔽时,尚得一拨立转,所全颇钜。”      我不是不自爱的人,但是为了患者我不顾这些东西了,书僮不去了觉得很耻辱,自己去吧,喻嘉言拿着这个方子跑了很远,到大人家里。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大宅门已经关上了,敲了半天门家人出来开门,说大人已经睡了,你把信留下,明天一早送给大人。喻嘉言还不放心,又去找亲戚,亲戚说人家说是状元痘,你就别管了。喻嘉言很伤心,暗地独行六里地,回家等消息,过了好几天等来消息,说这个孩子又服了,以前医生的药,很快就去世了,二公子出了水痘,又服的前面医生的药,也很快就去世了。      喻嘉言听到这个消息,心如刀绞,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做了,可是为什么他们就不接受我的治疗呢?这个时候喻嘉言的心陷入无比痛苦中,这个时候喻嘉言仿佛来到一个门槛前,过去了他的人生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就在喻嘉言考虑人生该怎么度过的时候,整个国家的情况发生了大的变化。      1644年李自成起义,兵发北京,灭亡了明王朝,同一年清兵入关,这个时候很多文人都面临着一个何去何从的选择,喻嘉言也面临着这个选择。这个时候是喻嘉言的个人情况,和大的环境都发生变化的时候,喻嘉言双重痛苦降临到他身上,他和一些文人一样选择了出家为僧,当时清朝政府下令,征召各地文人进京效力,这里包括喻嘉言。喻嘉言想,第一我不能屈服,第二不能进京为官,只好选择出家为僧,正好他的心境特别不好,人生的困惑没有接触,到寺院以后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所以在这一年,在南昌城外的百福寺出家。      当时的主持清楚的知道来的是谁,他也知道喻嘉言的处境,所以顺利地接纳喻嘉言为僧,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平台,给了喻嘉言很大启发,喻嘉言在这里看到了僧人讲经说法的过程,心里突然亮了起来,喻嘉言明白了一个道理,老百姓刚进寺庙的时候,想法是不一样的,但是法师把他们聚在一起,讲经说法,讲慈悲放下的道理,慢慢人心就调的一致了,慢慢就明白这个道理,出去以后他的心是平静的。      喻嘉言就想佛法可以这样讲,医学道理就不能这样讲吗?患者不接受我的治疗,不怪患者,因为患者没有医学知识,往往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如果我也想这样,把他们聚到一起讲医学道理,他们明白以后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喻嘉言在这里悟出了中医传播的道理,心底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中医是要传播的,过了几年以后,还俗下山。      从此一个新的喻嘉言出现在我们面前,从此他投身到中医教育事业中,喻嘉言成为中医课堂式教育的第一人,从喻嘉言开始中医才有课堂式教育。喻嘉言的人生也从此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真正的成为一个中医大师,那么喻嘉言是怎么开始教育过程的呢?下次再讲

04开门办学的晚年生活

清兵入关以后,喻嘉言进入寺庙出家为僧,在寺庙里喻嘉言看见法师讲经说法,从此顿悟,医学知识一定要传播,只有传播医学知识,让老百姓和医生提高自己的医学素养,才能真正的对人们有益,所以喻嘉言蓄发下山,开始了他新的职业生涯。他还俗之后,首先去了江西的靖安,喻嘉言没有结婚也没有什么亲人了,只有一个姐姐,嫁到靖安了,所以喻嘉言投奔姐姐,在靖安行医,有时候也到其他地方去。      当时喻嘉言治疗水平特别高了,所以患者也特别多,户外之履常满焉。喻嘉言行医行的好好的,他突然接到一份邀请,这份邀请打乱了喻嘉言的生活,让他的生活出现了转机,邀请是江苏常熟的大文人钱谦益发的,钱谦益和喻嘉言的关系后来特别密切。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是万里三十八年的进士,这个人学问特别大,是东林党后期的首领,钱谦益这个人学问太大了,被东南一代成为文宗,这个人记忆力特别好,诗写的特别好,他对古籍研究的非常透,家里有个藏经楼,收藏了好多唐宋的珍本图书,当时大家都崇拜他,很多文人向他学习,称他为文宗。当时江南道文人和名医的关系都非常密切,他早年和繆希雍的关系非常密切,繆希雍去世以后身边没有名医,他总感觉不踏实,就求访名医,就听说喻嘉言是当时名医,于是钱谦益邀请喻嘉言到江苏常熟去居住,喻嘉言很高兴,马上就收拾行李,到常熟定居一直到去世。      喻嘉言去了常熟以后,有一次,钱谦益出去喝酒,回来的时候坐着轿子,在路过迎恩桥的时候,轿夫脚下一滑,把老学究跌出去了,结果钱谦益跌出一种怪病来,躺着没事,一站立起来,立刻两个眼睛往上翻,头往地上扎,站不住。请了很多医生来,大家都莫名其妙无从下手,这个时候喻嘉言外出行医走的很远,于是赶快派人去追,喻嘉言来了一看说这病可以治,并且不用开方子,但是要找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大家都觉得的奇怪,就找了八个小伙子,让他们酒足饭饱,大家更纳闷了。喻嘉言让他们在院子的四个角,每个角站两个人,然后把钱谦益请出来,由两个小伙子架着拼命往下一个角跑,下一个角的人,再拼命的往下一个角跑,以此类推,把钱谦益当成接力棒了。大家都在看热闹。把老先生折腾的火冒三丈,喊了几次停没人听他的。最后停了的时候,钱谦益指责喻嘉言,喻嘉言说你这不好了,头不往下扎了,钱谦益一看果然是这样。      大家都很奇怪,喻嘉言解释的道理也奇怪,我们今天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喻嘉言说他跌到的时候,内脏,应该是肝经折叠了,我们通过颠簸抖擞开。从此以后,钱谦益对喻嘉言非常佩服,管他叫圣医,喻嘉言太高明了,手法高深莫测,他就和喻嘉言成了好朋友,一直到去世。      喻嘉言对人非常慈悲,对患者是满腔热忱,但是患者往往不接受他的治疗,不接受他的热情,喻嘉言也陷入一种痛苦当中,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他在寺庙里悟出一个道理,健康知识一定要给大家讲出去,当大家医学知识提高医护,自然就做出正确的选择了,于是喻嘉言就决心从事健康教育工作,这是他人生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的标志。但是他这个健康教育工作,在江西做有点问题,这个地方蔽塞一点,而江苏常熟是鱼米之乡,文化底蕴丰厚,尤其是钱谦益在这,大家都非常了解钱谦益,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喻嘉言认为借助钱谦益的名声,可以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他是抱着这个目标来到常熟的。      在常熟居住以后,钱谦益帮助他在虞山之麓盖了房舍,他就在这定居,开门办学,广收门徒,以前中医传播是师傅带徒弟,这事有优点,就是徒弟的临床经验丰富,缺点是师傅讲的不多,师傅收徒弟除了传承医术之外,还有就是让徒弟做工人,比如切药,煎药,抓药等,师傅不希望徒弟过早出山,没人干活了,所以师傅尽可能把时间拉长,学生没有得到理论的传承,所以徒弟的水平往往提高的很慢,民间往往出现这样的事,师傅会100个方子,传到徒弟剩50个了,越传越少。这是中医传承的一个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这样带出的徒弟很少,不会说一个徒弟带出很多徒弟。      喻嘉言看到寺庙里,讲经说法的模式特别好,他就办了一个学堂,自己在上面讲,下面很多学生在听,和现在的学校一样,历史公认喻嘉言是第一位采取课堂教学的人,他是中医课堂式教育的开拓者。在太医院的教育可能是采取这样方法的,但是没有文献记载,有清楚文献记载的,我们只能找到喻嘉言。      喻嘉言办学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老师众多,喻嘉言采取的是会讲的方式,我今天主讲,明天可能请其他医生主讲。讲课的人叫上堂师,就是上了讲台的老师,会讲,喻嘉言除了借鉴僧人讲经说法的方式之外,还借鉴了东林党人的会讲方式在明末的时候,在无锡出现了东林书院,当时文人汇聚在一起,形成东林党,然后请不同学科的老师来讲课,内容非常广,甚至一些现代资本主义启蒙的课程都在上面讲,大家听课非常热烈,还有讨论,这种方式叫会讲。喻嘉言借鉴这种会讲方式,他说:“诸公会讲,大举温症,以建当世赤帜。”他采取这样教育方式是这样想的:“执方以疗人,功在一时,著书以教人,功在万里。”      第二是气氛特别好,当世讨论的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可以提问,老师可以回答,互相交流特别好,当时有从杭州来的学生程云来,一下提了关于《伤寒论》的十六个问题,喻嘉言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讲,后来发现这个学生很优秀,因为他研究《伤寒论》的时候,发现了王叔和的问题,王叔和是西晋时期的一个中医学家,在王叔和之前,张仲景的书散乱了,是王叔和整理的。程云来对王叔和提出一些质疑,喻嘉言认为这个学生很好说:“具过人之识也”,最后喻嘉言说:“敬服”,喻嘉言对学生敬佩有佩服,这是多么谦虚,气氛是多么好,喻嘉言的心胸开阔了。      第三是新的思想层出不穷,喻嘉言在研究《伤寒论》的时候发现,张仲景写《伤寒论》是刻在竹简上的,时间长了,这些竹简散乱了,王叔和在整理的时候,没有按照顺序排列,按照自己的想法排列出来了,他提出的思想就是现在中医研究的一派思想错简派。他们认为《伤寒论》应该留下很多方法,我们应该以方法为切入点研究《伤寒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伤寒论》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喻嘉言就是这一派的支持者。      除了《伤寒论》的研究,喻嘉言还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后来就是温病学发展的萌芽,中医认为外邪侵袭人体,一般认为两大分类,一方面认为寒邪侵袭我们身体,这是《伤寒论》主张的,从皮毛而入。后来认为除了寒邪之外,还有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这是喻嘉言提出来的,喻嘉言认为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然后进入上焦、中焦、下焦,充斥三焦,最后发展成了“三焦辩证体系”。      喻嘉言还认为外邪进来以后,会经过人体的卫和营等几个层次,由浅入深,这个理论被叶天士所汲取,发展成了“卫气营血理论”,这都是温病的大理论体系,但是他的萌芽,都是喻嘉言提出来的,这个人很了不起。就在喻嘉言为传播中医理论,奋力工作的时候,一场意外突然降临了,使得喻嘉言不得不停止工作进程。      在喻嘉言讲课、治病的过程中,一点点衰老了,在74岁的时候,突然患了中风病了,医生患病的比例要比普通老百姓高的多,他长期给人看病,接触感染的机会就多,同时医生这个工作特别劳累,喻嘉言的状态是舌头卷起来了,人事不省了,其实这种往往思维是有的,但是肢体动不了,喻嘉言有自己未完成的事业。同时他的学生也非常争气,大家没有散了,和往常一样在看书学习,喻嘉言的信念已经在学生心理生了根,他们按照老师书里的方子,给老师熬药,喻嘉言就一点点恢复了知觉,然后调整方子继续喝,经过200天的治疗,喻嘉言的身体痊愈了。      康复以后喻嘉言的性格又变了一次,他不但没有休息,反而给更多的患者看病,更多的给人讲课,待人更加和平了,以前他对西晋王叔和抨击的是毫不留情,但是现在说了一番话,他说张仲景的书是圣人的书,有用的人,没用的人都可以各取所需,我抨击王叔和有意义吗?干嘛不去做些有意义的事呢?我的发心和圣人的心多么不符合呢,大家要引以为戒。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心境已经非常平和了,他的人生已经真正到了一个境界,已经能容纳天下各门各派了。这个时候真正成为一位大师,治病水平已经非常高了。      当时北司马西溪公有个孙子,4岁患了水痘,水痘好了,孩子开始腹泻,泄的非常厉害,脏出二寸,命悬一线,肛门脱出两寸,身体非常虚弱,当时的医生都说是痘痢,因为出水痘患的痢疾。大家没办法,就把喻嘉言请来了,喻嘉言说这不是痘痢而是水痢,孩子泄下来的颜色都是青白的,喝的奶直接就出来了,这个病最难得是辨证上,泄出来的不是热而是寒,是脾虚的症状,一点都不保留,吃的都泄了。如果是热证的话,泄的应该是黄褐色的,一旦辨证清楚了,就补脾,脾阳足了,正气足了,就可以把拖出的直肠收回来,这是喻嘉言的学术观点,是他的思想之一,他认为脾阳非常重要,人身体里大气非常关键,脾吸收了食物的精微物质后,与呼吸道的空气的清轻之气,与肾气结合在胸中形成大气,当这个气足之后,能够让我们的内脏固定在它的位置,大气一虚的话,内脏就会脱出,所以喻嘉言特别重视补气。      对这个孩子要补气,喻嘉言开了方子“饭匙糕”,就是做饭的时候,烧焦的锅巴,把锅巴研城粉末,加入山药的粉末,加入莲子肉的粉末,锅巴是粮食烧焦了,带点温热性,他是粮食体内接受它,它还有一定吸附的作用,能够吸附体内有害物质,所以对因为虚而引起的腹泻效果非常好,他让乳母把这些东西放嘴里嚼,从早晨到吃早饭的时候,大便已经成形了。      喻嘉言在治病和讲课的过程中,一点点老去了,转眼来到他80岁高龄的时候,他就开始下围棋了,水平还特别高,他的人生境界很高,一般人还比不过他,在它81岁这年的夏天,钱谦益的夫人举办了一次围棋比赛,和当时的国手李元兆比赛,很多人都来看高手的对决,势均力敌,下着下着李元兆就觉得有一种力量来自棋盘之外,自己不知道差在哪了,这棋下了三天三夜,最后喻嘉言落子胜出,李元兆起身认输。但是发现喻嘉言并没有站起来,喻嘉言面带微笑已经西去了。      喻嘉言这个人一生孤身一人,但是他怀着一颗大慈悲之心,去拯救世人,拯救病痛,这个人对中医贡献巨大,大家看喻嘉言书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看喻嘉言这颗慈悲的心。他和钱谦益的友谊是真挚的,他们一直到老都是好朋友。喻嘉言去世之后,钱谦益把喻嘉言当做神仙供在家里,直到一年以后,钱谦益自己去世。钱谦益在顺治八年赠给喻嘉言的一首诗作为结尾:

    公车不就幅巾征,有道通儒梵行僧。
  
    习观湛如盈室水,炼身枯比一枝藤。
  
    尝来草别君臣药,拈出花传佛祖灯。
  
    莫谓石城难遁迹,千秋高获是良朋。

徐灵胎

01这个医生很特别

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腊月初一这一天,北京城下了一场小雪,都沉静在迎接新春的气氛中,谁也没有注意到,一老一少两个人进入了北京城,老人虽然消瘦但是不掩其身材。这两个人在店里住下以后,过了三天老人对儿子说,你把我的朋友都找来吧,我要和他们告别,儿子果然把朋友都找来了,老人说我这次进京,知道命数将近,但是因为忠义二字不可违,但是我冒死进京,我估计我可能没有机会见到皇上了。所以我把大家找来,跟大家告别,大家一听觉得很吃惊,大家看着老人的精神很正常了。接下来老人从容的谈了一些阴阳生死出入的道理,然后写了自己坟前的对联:“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到了半夜的时候,来人含笑而逝。      第二天额驸把这个事情告诉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非常惋惜,拨给老人的儿子100两纹银,赐员外郎,命老人的儿子扶灵柩回到江南老家。这位老人就是清朝著名医学家徐灵胎,他看病的手段非常高超,其用药也,神施鬼设,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这是清朝袁枚说的,这个人非常性情,给百姓看病义无反顾,对中医的一些弊病抨击起来毫不留情,他也是中医历史上一个不可多得批评家,评论家。他学中医完全是自学,他不但在医学家造诣很深,他在而且在天文、地理、数学、水利、文词、音乐、武术等多个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他是一个多面手。      徐灵胎在十四岁的时候,开始学八股文,当时叫时文,这个时候显现出有点优势了,这个之前没人觉得他出奇,写八股文的时候有点和别人的思路不一样,老师鼓励了一下徐灵胎,这一夸不要紧,引出一段故事。刚夸完徐灵胎,他就问老师八股文学到什么时候是最高境界,老师说,本朝有名前贤,皆时文尽境。没想到徐灵胎又问,若弟子者,何时可臻此境?老师说,攻苦数年,则庶几矣。徐灵胎又问老师这几年之后我干吗呢?老师说,这时文确实学几年就可以到头了,经学还可以接着学,这东西是没有境界的,可以一直研究下。徐灵胎就是别人思维不一样,他问老师,我们为什么把精力花费在这几年就可以学完的学完,为什么不去学那学不完的学问呢?老师哑口无言了,徐灵胎说,我志决矣。我的志向决定了,学时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经学,如果先学好经学,回头再写时文,一定写的很好。老师一看这学生,没法再跟他说了。      于是,徐灵胎再次问老师,你说经学里边哪个学问最高?老师说在经学里边《易经》是学问最高的,是经中之经,群经之首。徐灵胎从这开始就走上一条与其他学子不同的道路,徐灵胎回到家中,取家藏注《易》者,数种汇参之,有不能通者,尽心推测,久乃得之。每丙夜默坐潜阅,父师固未之知也,老师和老爹都不知道。      这就是徐灵胎自学的开始,当他对《易经》学的差不多的时候,又开始对《道德经》感兴趣了,看了后立刻写了一本注释《道德经》的书,他没有把自己当成学生,而是当成了专家,这本书写了二十年,出版了,被收录到《四库全书》里边了,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其训诂,推求古义,取其上下贯通者,其诠释,主乎言简意赅在《老子》注中,尚为善本。”      徐灵胎在这二十年里,还学了水利,他的父亲是水利专家,希望徐灵胎学习水利,对徐灵胎说了许多学水利的好处,当时的巡抚要编著《江南水利书》,委托了一位老先生做主编,徐灵胎的父亲做第二主编,那位老先生年龄太大了,就让徐灵胎的父亲来写,徐灵胎的父亲的事很多忙不过来,就想让徐灵胎帮助他写书,他把这个意义和徐灵胎讲完以后,徐灵胎非常感兴趣。于是他就开始把精力放到水利上面,又是从写书开始,写着写着又成专家了。      他二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武术,他自己说自己身体不好,就每天举石头,他练了两年能举起300斤的石头,二十岁的时候,他还学武术,竞可不受制于人,而能以弱胜强也。徐灵胎的形象是高高个子,很英武一副豪侠的样子。二十岁的时候县庠入泮,补诸生。他还是著名音乐家。      徐灵胎学习的秘诀;      自主学习:传统模式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那就是一个’灌’字儿,就是老师狂讲,同学狂记,然后回去狂背,最后狂考,这路讲法儿老师讲十成,学生记住往大了说也就是十成,一般铆足了劲儿记住有个七八成就不错了,而且往往不会举一反三地应用,而美国的学校也讲,但是课后让你写有关这个知识的论文,你自己去查阅资料,然后把资料搁到你的论文中,这与徐同学的学习方式比较类似,这样论文写完以后,估计你翻阅的资料已经大大地超出了老师讲的范围,老师讲的是十成,你翻阅的资料甭说十成了,可能已经是三十成四十成了,就是说,你会举一反三了,有论文做得好的同学,可以说已经就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了。美国的教育基本以此为蓝本,幼儿园给小朋友留的作业就是回去写关于大鲸鱼什么的论文了,小朋友和家长去图书馆检索,上网检索,最后写完论文后连鲸鱼的叫声、种类、分布规律等等全都了解了,就是说小学前就已经会自主学习了。在澳大利亚文科硕士研究生的作业基本上每周都是两公尺厚的书籍,回去自己翻去。      自主学习模式应用的是构建主义的思路,也就是说要由学生自己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知识是你自个儿的,因为你是在应用中学会的,现在构建主义教育思想占欧美教育的主流;而在灌输式教育体系中,知识是老师的,你在背的过程中并没有应用,所以会忘记得很快,等到真正应用的时候,要再翻一遍书,再走一遍构建主义的道路。徐灵胎就是写书开始,他每次学习的时候,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专家,按照专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当他东西学完以后,书已经写完了,他就成这个领域的专家了,这就是徐灵胎学习的奥秘。      徐灵胎无疑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天才人物,如果从他所擅长的领域发展下去,必定会大有作为,但是最后徐灵胎的生活轨迹还是朝着行医的方向前进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名满天下的一代名医,和杰出的中医批评家。二十几岁的他已经比较有学问了,这个时候,古代医生成长过程中一再出现的悲剧再次上演。 徐灵胎一共哥五个,他是老大,他的二弟叫如桐,三弟叫如彬,四弟叫景松,五弟叫景柏。先是三弟病了,家里一片忙乱。请来了很多著名的医生,给看病开方。徐灵胎好奇地看着这些医生看病,他的眼睛睁得很大。医生们开出的药方,在煎煮的时候,徐灵胎都要亲自动手,这个时候,他对中医有了直观的认识。接下来,他的四弟景松、五弟景柏也都病了。医生们手忙脚乱,水平的不足显示出来了。很快,四弟、五弟病故。然后父亲因为过度悲伤,也病倒了。最后三弟也病故。      生气勃勃的徐家五兄弟,现在只剩下孤单单的徐灵胎和二弟两个人。往日热闹的景象成为了过去,不会再有兄弟间欢笑嬉闹的快乐场面。面对着空空的庭院,徐灵胎的心里满是悲愤。什么是悲剧?就是美好的东西在你的面前瞬间被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家人都先后去世了,只剩下徐灵胎和他母亲两个人了。徐灵胎在诗里写道:“单亲独子形影相依,朝持两浆辞娘出,暮倚柴门望子归。”这种悲痛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料的,所以徐灵胎心里受到了非常重大的打击。      这个时候徐灵胎开始问自己,医术,到底是什么东西?难道这种学问是如此之难吗?治一个死一个,这些医生以这样的医术行医,世界上不知道会有多少兄弟失去手足!难道历代的医术都是这样的吗?还是现在这些医生有问题?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对难题有着执著的探索精神的徐灵胎觉得全身上下都紧张了起来,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不知道有多少人还会在糊里糊涂中失去生命!      于是,他决定一定要把医学的问题搞清楚!不弄清楚决不罢休。就这样,他这架功能极其强大的学习机器重新开动了起来,目标是:医学。这架机器一旦开动,雷霆万钧。从此,中医历史上多了一位了不起的中医批评家和中医学家。学中医其实是一个很难得过程,有人学完成才了,有人学完成庸医了。      徐灵胎根本没走别人的老路,徐灵胎擅长的自主学习,压根就没想去拜老师,他觉得这些人水平都不高。他把家里的书翻了个底儿朝上,找出了全部的医书,嘿,还真不少,于是拿出《难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传说是扁鹊写的,我们现在研究是托名扁鹊,一般认为是注释《皇帝内经》的著作,现在认为它的内容超出了《皇帝内经》,还是那个路子,找来各个学问家对此书的注释,然后参照这些书籍,开始自己写一本注释《难经》的书。这本《难经经释》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出版了,      他觉得看病要用药,药物的深浅决定治病的好坏,又注释了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又是从写书开始,这本书后来也出版了,叫做《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是在他四十四岁的时候出版的。自己说:“每过几年必悔从前疏漏,盖学以年进也。”他在晚年的时候说:“批阅之书千余卷。泛览之书万余卷。”      在徐灵胎四十岁的那一年,有位著名的医学家叫尤在泾,写了一本叫做《金匮要略心典》就是请徐灵胎来写的序,说明徐灵胎在当时已经非常有学术地位了。他序言都写的很好,一般人称张仲景为医圣,他在序言里说:“其方亦不必尽出仲景,乃历圣相传之经方也,仲景则汇集成书,而以己意出入焉耳”。这种认识较中医界一味尊崇的风气则更加深刻与客观,这种认识是非常深刻的。      当时的大学问家袁枚,他是徐灵胎的好朋友,他是这么形容徐灵胎的,“《记》称德成而先,艺成而后,似乎重德而艺轻,不知艺者也,德之精华也,德之不存,艺于何有?人但见先生艺精伎绝,不知其平素之事亲孝与人忠,葬枯粟乏,造修舆梁,见义必为,是据于德,而游于艺也。”徐灵胎的德行特别好,所以他的技术水平特别高,徐灵胎的自主学习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因为德行好才能达到最高境界。徐灵胎只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他是内心有着强烈信念的人,徐灵胎看病又发生哪些故事呢?下次再讲

02传奇的不只是医术

自学成材的徐灵胎,通过刻苦攻读,终于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他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个时候,他给人看病疗效是非常好的。有年夏天徐灵胎居然向患者发火,这个患者较毛履和的儿子,这天特别热,江南的夏天特别热,这个儿子毛介堂病了以后出了很多汗,面红赤,小便红赤,请了很多医生治疗没有效果。就把徐灵胎请来了,他看到里面还有个医生,就没进去,就向毛履和了解情况,毛履和说了,又说前边医生都说是暑邪为患。      暑邪是外感六淫之一,中医认为外感气候变化,会引起机体的疾病,这外感有六种变换,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变化一年四季都有,导致病的原因。第一,本来应该在这个季节出现,结果没在这个季节出现,在其他季节出现了,非时而出现,比如说冬天应该凉,可冬天反温,这个时候会让人体得病。第二,确实在该出现的季节出现了,但是出现的过分了,冬天应该冷,但是太冷了,也会导致病患。中医管这种气候过分引起人体的疾病,就是外感六淫,暑邪就是其中一种。      暑邪是夏天热气所化,主要出现在夏至到立秋之间这段时间,会导致人体出现汗特别多,津液损失,人体气血运行就不正常了,就会患病,就是中暑。藿香正气水治疗中暑是大误解,藿香正气丸古代叫藿香正气散,这个方子里面全是热药,如果真正中暑的话,用这么多热药,人体病情可能会更加恶化,在古代都是治疗伤寒夹湿的。用藿香正气水的真正原因是,我们夏天吃冷饮特别多,会导致寒湿为患。      暑邪要补充体液,因为汗出的特别多,补充津液后身体就慢慢恢复了。徐灵胎没进屋他也是这么判断的,徐灵胎经常用西瓜给人补充津液。可是进屋以后诊断患者,徐灵胎突然发现一些其他症状,这个患者出的汗也太多了,虽然面赤但是气短,而且四肢冰凉,徐灵胎一看不好,这是暑邪最重的一种气随汗脱,当汗出的太多以后,气就随着汗一起脱掉。因为气和汗是结合在一起的,正常体液和血液在体内运行,是气在推动运行。可是一旦汗出的太多了,津液没有了,气就无处依托了,它也就消散了,这种情形在人感受了暑邪以后,是病危的状态。徐灵胎认为再不及时处理,马上就要病危了。      他就跟患者父亲说,这个时候不能再用凉药,去滋补津液了。前边的医生已经开出很多凉药,徐灵胎说他的阳气要脱出去了,必须要补气补阳,用人参、附子这种温热的药物。患者的父亲一听就犹豫,面有难色。徐灵胎说必须赶快服,不然就来不及了,患者父亲不听。徐灵胎上去一把抓住患者父亲的衣服说:“辱在相好,故不忍坐视。”,这个患者的父亲从来没见过徐灵胎这个样子,当时就楞在那了。徐灵胎接着说:“岂有不自信而尝试之理”,接着徐灵胎又说:“死则愿甘偿命”,患者的家属确实没听过这么重的话,患者父亲尽管还是不信,但也只能试一下。      一副要下去以后,患者的汗立刻止住了,身体也温暖过来了,徐灵胎这个时候,出了一身冷汗。中医看到人体和疾病从来都是在动态中来看的,人体和疾病在斗争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人体正气还足,外邪来了很它斗争,时间长了正气不足了,邪气就会盛了,这个时候就处在危重阶段,我们要扶助人体正气的。感冒才来流青鼻涕是寒的状态,用热药把寒邪散去,寒气继续往里走就会产生热证,痰会发黄,嗓子会痛,里边会热,这个时候要用凉药把热散掉。徐灵胎就用了这个原则,他发现气随汗脱,及时的温阳补气,就把患者救治过来了。      徐灵胎在医案里写道:“苟非脉微足冷,汗出舌润,则仍是热证。”后代王孟英在看这个医案的加了一句:“舌润二字最宜切记”,真正热证舌头是干的。王孟英对徐灵胎非常欣赏,徐灵胎的医案就是王孟英整理出版的,王孟英还非常欣赏徐灵胎的为人,这两个人都是为了患者可以抛出一切的恶人,这样的医生也是我们欣赏的。      在行医的过程中,徐灵胎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名誉和利益放下,把患者的健康安慰始终放在第一位,从而赢得了天下人的赞誉,在一次看病过程中,患者家属请来一位当地名医,明明知道一个简简单单的药方,就可以治人性命,但是因为自己的利益作祟,听任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面对圈内人的游戏规则,徐灵胎究竟如何做呢?      当时在松江这个地方,有个王先生的夫人素有血证,就是吐血,一直有这个病身体不好。这次又患了外感病,感冒了然后咳喘病,越来越重,找了医生也治不好,最后不能著枕,只能是日夜俯几而坐,竟不能支持矣。就请了当地常州地区名医法丹书,是位老先生,治病技术很高,但是治疗了几天没效果,家里人慌了。就把徐灵胎请来了,一看很奇怪,这种症状就是小青龙汤证,一副就能好,小青龙汤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边的方子,治疗内有水饮,体内水湿过多,同时外感风寒的病症。      小青龙汤证,就是张仲景把这一系列症状总结好了,只要出现这一系列症状,就说明身体处于这个阶段,就可以用小青龙汤,中医叫汤证对应。张仲景的方子有个特点,只要你把汤证对上了,立竿见影马上就好,经方不过三。徐灵胎很疑惑,法丹书老先生为什么不用呢。只见法丹书向他使眼色,徐灵胎就奇怪了,于是就随着法丹书来到外边厅堂,法丹书老先生说,小青龙汤里有麻黄、桂枝等热药,血证怕热药,这个血证因为热证引起的话,稍微用点热药,血就可能吐的更厉害。徐灵胎说,您说的对啊,我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若更喘数日则立毙矣。法丹书老先生接着说,你说的情况患者知道吗?若果我给他治血证,用滋补的要慢慢调理,这个病谁都知道不好治,去世了和我没关系。可是这外感病是急症,突然哮喘,我用一点猛药,他去世了,这就是我的责任。      徐灵胎一听明白了,原来你考虑的是您自己的利益,您是怕担责任。这位法丹书老先生接着说:“我乃行道之人不能任其咎,君不以医名,我不与闻,君独任之可也。”徐灵胎说:“然,服之有害我自当之,但求先生不阻之耳。”于是徐灵胎进去开了小青龙汤,饮毕而气平就枕,终夕得安。这个咳喘就治好了。然后徐灵胎又给她调理咳血,用了一些养胃的、滋阴的方子,慢慢就把咳血治好了。后来徐灵胎就想,为什么法丹书老先生等人会出现这种情况,他在医案中写道:“法翁颇有学识,并非时俗之医,然能知而不能行者,盖欲涉世行道。万一不中,则谤声随之,余则不欲以此求名,故毅然用之也。”“凡举世一有厉害关心,即不能大行我志,天下事尽然,岂独医也哉。”      徐灵胎给我们的启发不是医学的启发,而是人生的启发,我们做事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个时候,你在乎的是小我,就会伴随着很多争名夺利,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情绪出现,做事会受到很多阻碍,明明知道该去做,都不去做了。但是若果你了立下志向,是为众生做事,为大家做事,你的小我就消失了,形成了一个大我,如果你把大我放在心里,把众生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结合起来,不在乎自己利益了,你做事才能真正放开手脚。这个时候你知道,怎么努力都不为过,怎么努力都是值得的。      徐灵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同时对当时中医界的许多陋习,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最终成为清一代名医之中,为数不多的中医批评家之一,要成为中医批评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最好不是中医圈里人,大家都是在一个行业行医,有的时候要互相照应,往往不说对方坏话,都是口上留德,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互相别揭短,都能正常运营下去。从另一方面也有坏处,就是让庸医有了生存的机会。      徐灵胎不是圈里人,什么都敢说,当时有个大官的公子觉得身体不好,有一天就把名医请来了,里边有徐灵胎和另外一个老中医,这位公子很谦虚,问能不能把长生不老之方给我,徐灵胎一听差点从椅子上跌下去,这位什么智商啊,就逗他说可以啊,但是你要先找出一个长生不老之人,然后我就能开出长生不老之方,这位公子想半天,没有长生不老之人,知道徐灵胎在蒙他,就面带温色。然后对另外一个老中医说,徐灵胎不地道,有长生不老之方不给我,请你给我吧。这位老先生说好,就去屋里给他开了个方子。这位拿住方子走到徐灵胎面前,向徐灵胎炫耀,乃傲余曰“长生方某先生已与我矣,公何独吝也。”      徐灵胎一听打开眼界,什么长生不老方子能给我看下吗?公子把方子给他一看,全都是血肉有情滋补品,全都是动物药。他转头向老中医说,是哪位老前辈传给您的?老中医特别惭愧,对着徐灵胎说,您千万不要见怪,子非入世行道之人耳。我们这个圈里人,但凡遇到富贵人都会要这个方子,如果不给显得学问不够,就写个方子应付一下。徐灵胎大吃一惊:“余因知天下所传秘方皆此类也”。果然从这家出来的时候,这家公子给老先生一大堆银子。      徐灵胎回家以后,一点没客气,把这件事原原本本的写道他的书里边,因为他不是圈里人敢抨击这些人和事。他在后面有段评论:“古圣设立方药专以治病,凡中病而效者即为秘方,并无别有奇药也。”我们往往药物贵重了,才能治我们的病,这是错误的观念,对症了才有用,不对症服人参都会死人。药品不是因为名贵才能治病。徐灵胎又说:“若无病而服药久则必有偏生之害。”药都是有偏性的,我们用偏性去纠正你的身体的偏,但是你身体没偏,阴阳平衡,气血运行正常,再去吃药反而会出现问题。      在徐灵胎生活的时代,还有一些医术高超,与他齐名的中医大师,徐灵胎对于这些同行的翘楚,即尊重有佳又辩证对待,在成为中医批评家的道路上,徐灵胎始终演绎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真谛。      第二,一定要博览群书,你想批评别人,自己的学问都不大,一说话就漏嘴这不行。徐灵胎自己说:“批阅之书千余卷,泛览之书约万卷。”,当时还有一个医学家教叶天士,名满天下,住在苏州,离徐灵胎住的很近,当时称为医学双壁。叶天士一共拜了十七位老师,把这些学问聚集一身成为大家,但是叶天士对徐灵胎极其佩服,他对徒弟说是,有一位徐秀才,在外治病,颇有心思,但药味太杂,此乃无师传授之故,结果过了几年他看到宋本《外台秘要》一看,汗都下来了,又对学生说。我前谓徐生立方无本,谁知俱出《外台》,可知学问无穷不可轻量也。后来叶天士写了一本《临证指南医案》,被徐灵胎批注,徐灵胎说了许多批评他的话,叶天士的弟子都没话说,后来中医界有副对联,叶天士师从十七人,徐灵胎读书破万卷。      第三,有过被震怒的经历,这个人一定被愤怒的火焰燃烧过,他的家人都病死的时候,才发奋学医,成为一代医学大家,很多年过去了,表面上看这个火看不到了,实际上一直在徐灵胎心里燃烧,后来许多庸医误治病人死亡的时候,徐灵胎的火喷发出来,成为一代中医批评家,在后面徐灵胎都碰到哪些庸医呢?下次再讲

03愤怒的批评家

徐灵胎的心里被愤怒的燃烧过,才走上了中医批评家、评论家,这条道路,许多医生没走这条道路,是因为徐灵胎在行医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庸医,徐灵胎非常看不惯。有一天徐灵胎在家里有位朋友张雨亭来了,他在嘉定居住,来得很着急,就问什么事,来人说他亲家的儿子患了非常严重的腹泻,泄猛泄的多,肚子痛,泄出的都是脓血便,赶快去救命吧。于是徐灵胎就赶紧跟着张雨亭,坐着小船到了盘门。      到了亲家一看果然很严重,肚子痛,泄了以后,没有泄多少,肚子还痛,中医里叫里急后重,实际上是痢疾,导致的原因是热毒蕴结,徐灵胎开了一个方子,需要用到黄连河阿胶等药,这是张仲景的方子思路,一剂十去七八,第二天徐灵胎来看的时候,患者是神清气爽,面有喜色,徐灵胎一看很乐观,就说明天我就不用来了,后天的时候我再来,再开方子善后,估计就差不多了。大家一听也对,就把徐灵胎送回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出事了,第二天突然来了台风,水路交通中断,徐灵胎也没办法来,只好在家等,第三天的时候,交通才通,徐灵胎就赶快租了小船来到施家,徐灵胎一进门就发现情形不对,患者躺在床上,两眼怒火瞪着徐灵胎,徐灵胎很奇怪的问,病情怎么样了?患者非常愤怒的说,用的好药,病益重矣,然后给徐灵胎脸色看,徐灵胎百思不得其解。就问患者的父亲,这几天没用别的医生的要吧?患者的父亲低着头不说话,面带惭愧之色,徐灵胎看什么也不说,只好告辞。在出门的时候徐灵胎发现,有两个医生从外面往里进,三个人打了个照面,徐灵胎心里咯噔一下,就明白七八分了,是请了别的医生了。      但是有不好回去了,就回去找到张雨亭说,我觉得事情有蹊跷,你去帮着打听一下怎么回事,过几天张雨亭回来了,说施家真的去找别的医生了,就请了当地的名医,去了一看说这不是热证,是寒症,用附子、干姜热药补一补。吃药的时候,患者的父亲说这是徐灵胎开的药,结果患者服下去以后,口里特别渴,肚子痛的不得了,结果病又变重了,这个时候特别想吃西瓜,结果名医说不能吃西瓜,吃西瓜必死。患者想渴凉水,医生说不能渴凉水,最后没办法说我像漱口,仆人打过水来,他抢过碗来,刚喝了半碗就别人抢走了,渴的热的不得了,最后是号呼两日而死。      徐灵胎听完怒火就开始燃烧,这是什么医生寒和热都分不清楚,怎么能给人治病呢。中医看任何病,一定要做到两分法,分出阴和阳,具体落实分出寒和热来,所有的病一定会有寒症和热证,尤其是痢疾,往往在夏秋期间,多发的恶意一种肠道疾病,腹痛、腹泻、然后会里急后重,再后会便脓血,严重的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大多是热毒引起的,湿热之邪,西医说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      这个病缠绵了好久没好,到后期的时候,人体正气不足了会出现寒症,泄下的清白色,人怕冷,肚子越冷越痛,这个时候往往是寒症了,是后期或者这个人的阳气特别不足,才出现寒症,但是痢疾这个病,绝大多数是湿热为患。如果这个时候滥用补药,不用清热的比如黄连、黄柏、白头翁等药,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严重后果。      事实上,徐灵胎在他的生活和行医经历中,如果仅仅遇到一两例子,庸医误诊病患暴死的事情,还不至于刺激他成长为一位中医批评家,庸医的不学无术,病患的盲目听从,一个个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案例,让这位悬壶济世为己任的中医大师,终于忍无可忍拍案而起。      又一天徐灵胎在家里,有位朋友来找他说朱廷立先生病了,这位曾做过广信的太守,到他家里以后,这位就说徐先生久仰大名,徐灵胎就问你得什么病了,朱廷立是呕吐,经常反胃,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这个时候是严重的时候,已经三天没有吃进东西了,有个医生来看了,说这是膈证,四大难证指的是风、痨、臌、臌。风就是中风,脑中风类。痨就是结核病的肺结核。臌就是肝硬化、尿毒症引起的腹水有相似之处。臌就是食道癌、胃癌之类的病,就是吃不下东西,下边大小便排不出去,有时候出现呕吐,这个证在古代特别难治。      朱廷立说这些医生看我这样,不开一个方子转身就走,这可把我吓坏了,徐灵胎说我给你看看吧,这就是胃里有点痰火上逆,很好调,就开了张仲景的方子,半夏泻心汤,他开的就是张仲景的原方,专门治疗胸中寒热错杂,然后出现痰火上逆的情形。一服患者的情况就开始止住了,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吃饭了,病就大有转机了,从此他们就成朋友了,朱廷立就只相信徐灵胎了,他的病并没有完全好,有时候小小犯一下,只要一吃徐灵胎的药,徐灵胎自己说:非余方不服,甚相安也。      这样过了好多年,出了一件事,把这结局彻底改变了,一次徐灵胎偶然路过朱廷立家,顺路进去看看,朱廷立说我遇到一位杭州的名医,说我这是脾胃虚才往上呕吐,你得用人参附子这些热药补一补,补了以后身体强壮了就不呕吐了,于是就开了这些药,这些药一吃果然力气足了,然后能吃很多饭了,我非常高兴。徐灵胎讲了些道理,最后说这些热药进去以后,一定会消耗您的元气,时间长了,会有热毒为害,热会在你体内偏盛,时间长会出问题。朱廷立的反应是,亭立笑而腹非之,似有恨不早遇此医之意。      徐灵胎一看没法劝了,就告辞了,在若干后的一天,徐灵胎正在家里,有朋友叫徐灵胎说你赶快去看看吧,朱先生不行了。徐灵胎很着急,马上披上衣服坐船来朱亭立家里,傍晚的时候到了,一进门吓了一跳,他看到朱亭立躺在床上,床前的地上吐的全是鲜血,血污满地。徐灵胎骇问怎么回事,家人就说不知道怎么了,说热就开始吐血,吐了很多,徐灵胎说到底吐多少?家人说大概有一斗吧,徐灵胎说这事不好办了,盖吐血斗余,无法下药了,然后再过一夜,快到凌晨的时候,这位朱亭立就去世了。      其实,朱亭立和徐灵胎已经处上朋友了,两个人关系非常好,但是朱亭立依然被别人蛊惑,用了错误的药,最后导致失去了生命,这个时候,徐灵胎是非常痛苦的,这些刺激徐灵胎不断的思考,在学医的过程中,到底出了那些问题,然后开始写文章进行评论,甚至进行批评。中国古代学医大部分跟老师学,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写书,靠书籍学习,但是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我只写我擅长的,这样导致医书出现不同派别之间的争论,在明末的时候,很多医家写了温热药的好处,高明的医生知道阴阳是需要平衡的,,不高明的医生跟着学了,就大量用温热的药,到清代的时候温热的药就用的特别多了。      很多医家就发现这个弊病,就写书去纠偏,写了用清凉药的好处,结果到清末的时候,寒凉的药占了上风,很多医生只会用寒凉药,不会用温热要了,到民国初年用温热的药的医生就很少了。这就是中医在流传过程中,由于派别关系不断变换,导致总是有点偏颇,实际中医不是这样的,从最早的医学起源来看,中医是一个讲究平衡的理论。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边,即用了寒凉之药,白虎汤等,又用了温热之药,四逆汤等。遇到寒热错杂,还会用泄心汤、乌梅丸等。寒热一起往下下的药。这就是中医的平衡观,寒者热之,亮者温之,我们总在纠正一个人的平衡,任何偏向于一方的,都会导致治病效果降低,都会导致误诊、误治的发生。徐灵胎看到这种情况以后,就不断的写这种文章,去抨击那种用药偏颇的现象,所以徐灵胎就慢慢成长为一个中医批评家。      在当时的中医界,一本名为《医贯》的医书,受到很多行医之人的追捧,这本书为明末医学家赵献可所写,以命门学说为核心,对发掘古方深义,提高临床疗效,均有重要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徐灵胎对这本中医界的畅销书,却大加鞑伐不留情面。正在徐灵胎满腔怒火的时候,这本书撞入他的眼帘,赵献可觉得命门之火非常重要,觉得补阳特别重要,在这本书里大量写了补阳的方法,及其补阳的理论和重要性。后世很多医生跟着学,喜欢用温热的药。徐灵胎一看这本书,太偏颇了,就大力抨击这本书。      一句一句的抨击,十分精彩,赵献可说:“余所以谆谆必欲明此论者。欲世之养身者治病者。的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我之所以反复来回讲这个补阳的道理,是想让世上喜欢养生的人和治病的同人女,都要知道肾阳的重要,要随时注意在补火上下工夫。徐灵胎说:“养身补火已属偏见,况治病必视其病之所由生,而一味补火,岂不杀人乎。”用补阳来养生已经是偏见了,看病就更需要看病是怎么得的,您用一个火字就全给盖了,您就不怕害死人吗。      赵献可又说:“人之初生纯阳无阴,赖其母厥阴乳哺而阴始生。”徐灵胎一看这基本是胡说八道,马上就说:“如此说,则小儿止有命门,并无左肾,直待乳哺方生出左肾来。”。赵献可又说:“经曰:下焦虚乏,中焦痞满,欲治其虚,则中满愈甚;欲消其痞,则下焦愈乏。庸医值此,难以措手。疏启其中,峻补于下,少用则邪壅于上,多用则峻补于下。所谓塞因塞用者也。”,徐灵胎说:“下文经语,皆是自造,无忌惮已极,想彼料天下人断无看《内经》者故。”      这样抨击这本书,是对这本书做了很大匡正,这本书不是一点用没有,他的理论学说还是成立,我们的命门之火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完全把注意力放到这个上面就错误了,徐灵胎及时指正不能这么做,一定要平衡地来看,他的评论是非常有价值的。徐灵胎评完了《医贯》,徐灵胎同志并未就此满足,后来又跟帖了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和徐灵胎是同一时代的人,是中医大家,他们齐名,他每天特别忙没时间写书,他的弟子就把医案整理出来,出的这本书。天下人都看,风行一时,徐灵胎一看这本书有好有坏,徐灵胎的跟帖非常有趣,好的地方他也极口称赞,不好的地方他毫不留情。有的时候叶天士说了半天,他在后面跟帖里只写两个字:“瞎论”,有的时候是“不切”、“不伦”、“不典”等的,有的时候就长篇大论一番,《临证指南医案》我读过若干次了,后来倒是觉得如果没有了徐灵胎的跟帖好像少了点儿什么似的。      叶天士用药的时候,用一些海产品海参,淡菜什么的,全都加到汤药里,徐灵胎说这要你自己喝过没有,这种药腥膻难闻,他就批评这件事,其中还有炮制复杂的,徐灵胎就直接说,是蒙有钱人,给老百姓就简单了,现在这本书一出版往往是徐评《临证指南医案》,这本书的评论非常得体,非常好,徐灵胎是医疗纠风办主任。      在当时的医疗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凡谈病必谈人生,凡开方必有人参,人参似乎成了医患双方,共同的救命稻草,而徐灵胎则认为这是医疗界的一大陋习,必须彻底根除,这医生喜欢开贵的药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和药店勾结回扣多呗,当时情况是如果孩子有病了,家长没给买有人参的药,那就不是慈爱的家长了,街坊四邻该议论了:这家人,真不仁慈,这孩子别不是捡来的吧。父母病了,如果做儿子的没给买人参,那不孝顺的帽子绝对扣您头上了,等着出门被邻居们指指点点吧!夫妻兄弟病了,您没给买有人参的药,那还是要遭到唾骂:伤天害理啊,别不是为了财产想让家人快死吧,要不是因为财产怎么连人参都舍不得买?      徐灵胎一看这风气太糟糕了,他说,您看那些想谋害人的坏蛋,他顶多是给人一刀,他没本事连被害者的家一块给弄破产了;同样,如果一个人做生意破产了,那钱没了人却还活者。这先把被害者的家给弄破产,然后再取人性命,有这本事的,那就是这庸医手里的人参啊。他说人参只是一味中药而已,就是补气的。人参其实只是一个符号。在现代社会里,这个符号代表补药等,所代表的东西就更多了。      徐灵胎《人参论》全文:遂使贫窭之家,病或稍愈,一家终身冻馁。若仍不救,棺殓俱无,卖妻鬻子,全家覆败。医者误治,杀人可恕,而逞己之意,日日害人破家,其恶甚于盗贼,可不慎哉!吾愿天下之人,断不可以人参为起死回生之药,而必服之。医者必审其病,实系纯虚,非参不治,服必万全,然后用之。又必量其家业尚可以支持,不至用参之后,死生无靠。然后节省用之,一以惜物力,一以全人之命,一以保人之家。如此存心,自然天降之福。若如近日之医,杀命破家于人不知之地,恐天之降祸,亦在人不知之地也,可不慎哉。      当时还有一个陋习就是滥用补药,他小时候就看到,医生来得时候说补药如何好,如何用补药,导致患者在叙述病情的时候,一定说自己极虚,别人在叙述病情的时候,一定共指为极虚,这个医生一旦开了补药了,举家是弹冠相庆,病一定能好了。如果不开补药的话,一定要让他开补药不可。于是人人习闻,以为我等不怕病死,只怕虚死,加以服补而死,犹恨补之不早,补之不重,并自恨服,人参无力以致不救。      中医治病有八法,补法只是其中的一法,这就是庸医产生的一个原因,他们希望问题简单化,天下所有的病一补都好了,多简单啊,所有庸医都喜欢用这种方法。大家都学了这个补法,就出现问题了,中医有很多种方法,只会这一个一定会耽误病情,导致误诊误治的发生,所有徐灵胎就大力抨击。      实际上徐灵胎写的文章,在今天我们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的,现代人更喜欢用补药,这里提醒大家,中药,在大家身体有疾病的时候,帮你度过难关,以后要靠体育锻炼,要靠良好的生活方式,要靠良好的饮食习惯,来保持身体的健康,没有一个人是靠补药来维持健康的。所以滋补的药,一定在身体确实虚,确实有问题的情况下才去使用,千万不能认为补药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这是徐灵胎给我们的启示,后来徐灵胎还和乾隆皇帝发生了一些关系,这是怎么回事呢?下次再讲

04与乾隆皇帝的缘分

徐灵胎出生于清朝雍正时期,成名于乾隆时期,他一生的主要经历都发生在乾隆时期,也因此与乾隆皇帝结下了不解之缘,然后,徐灵胎与乾隆皇帝的缘分却不是从医学开始的,而是,和音乐有关徐灵胎在50岁这年,他的老母亲年龄已经很大了,他们家只剩下他和母亲了,感情是非常深,有一天他看见老母亲在院子里,闷闷不乐,徐灵胎就问,怎么不高兴了?老母亲就是说,觉得没有什么娱乐的事,不开心。徐灵胎就琢磨怎么能让老母亲开心呢。

结果有一天上街,看见有人唱昆曲,就把人请来给老母亲唱戏,一唱,徐灵胎发现这人只唱调没词,词和调配不上传不下来,徐灵胎就找了很多音乐书,配了词,他唱,那两人伴奏,这老师傅一听全能合进去,这曲子就完美了。结果变成他们跟徐灵胎学了,学完就在老母亲面前开始唱了,于是,他就又写了一本《乐府传声》,这本书不得了,是中国音乐史上很有名的著作,这本书就广泛流传,后来流传一些官员耳朵里,当时朝廷正在开和声馆,遍访天下知道音律之人,那个高官就推荐徐灵胎,徐灵胎一想自己只是业余爱好,就推辞了,说老母亲年龄大了。

在音乐史上,徐灵胎是中国古代音乐学家,音乐理论家,这次跟乾隆皇帝的缘分没有真正实现,徐灵胎行医前后50年,胸有实学疗效如神,声誉传遍大江南北,患者莫不感颂其德,同道皆能心悦诚服,这样的名声自然传到了朝廷,传到乾隆皇帝的耳朵里,归根结底还是徐灵胎高超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使然。

在徐灵胎69岁的时候,乾隆皇帝宣徐灵胎进宫,徐灵胎的医术太高明了,很多人传说他治病的故事。当时在淮阳有个大商人,杨老先生已经74岁了,患了外感病好了,出现一个症状,脾胃虚弱不想吃东西,就请了医生,医生一想这人年高素封,所以是非补不纳,就开人参等滋补的药,结果用了以后越来越重,最后不能闻饭味,闻见别人吃饭就说,此等臭物,亏汝等如何吃得下。他不吃饭导致觉也睡不好,匝月,惟以参汤续命,家人一想这样下去不得了,于是就把徐灵胎请来了。

徐灵胎家住吴江,离扬州还有一段路,徐灵胎诊断完说了一番话,大家全都觉得莫名其妙,他说:此病可治,但我所立方必不服,不服则必死,若徇君等意,以立方亦死,不如竟不立也。大家琢磨半天明白了,必须按照您的意思他才不会死,您高明您就开方子吧,徐灵胎说这病非用生大黄不可,大家一听吓坏了,这药是泻药,大家议论纷纷谁都不敢做主,商量了很久,有一个聪明人说,姑俟先生定方再商,徐灵胎就开完方子,开完不走,煎好药了徐灵胎也不走,亲至病人所强服,旁人皆惶恐无措,杨先生就喝了半碗,喝完以后觉得身体很舒服,然后,是夜,即气平得寝。

大家一看有点效果,就让老先生服了完整的一副药,老先生下宿垢少许,身体越来越舒服了,到第三天早晨,徐灵胎正睡觉呢,就听见外面有人喧哗,说老太爷起来扫院子了,徐灵胎起来一看,原来杨老先生觉得身体有劲了,想来感谢徐灵胎,走到院子的时候,看见地上有果壳,就拿笤帚开始扫地了。这可是奇迹了,躺一个多月能扫地了,正说着呢,杨老先生就到了,感谢完徐灵胎就进屋聊天,正聊的时候,给徐灵胎送早饭的来了,徐灵胎就吃饭,杨老先生看着看着,一个件奇怪的事发生了,这饭怎么这么香呢,就抓一小把,吃了就奇怪的问何以不臭?

徐灵胎说,你是之前身体有问题,才不喜欢吃饭,现在身体气机通常了,病去除了,当然就觉得饭香了。结果从这天开始,这个老先生就开始吃饭了,身体恢复了正常。徐灵胎自己说,我只所以在淮阳有点名气,就是因为这次治病。人体气血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过多的吃了某种东西,伤了脾胃以后,食物进去以后,营养没法吸收,糟粕没法排除体外,会影响气机的运行,这叫积滞。就是身体出现了多余的东西,就是再补,补药再好,也不恰当,导致身体出现更严重的问题,消道之药用对了地方,身体会越来越好。中医看药材不是越名贵越好,而是用对了地方才是好药。

徐灵胎是恰如其分的掌握了人体的攻和补的关系,同时徐灵胎还能把各种治疗方法,放在一起给人治病。在乌镇有位先生叫莫秀东,患了一种奇怪的病,可是后背疼痛,后来串到前面前面,胸胁都疼痛,疼的非常厉害。这位莫先生白天好人一个,一到夜里疼痛开始发作,呼号彻夜,邻里惨闻,为了治这个病花了很多钱,治了5年也没有治好,最后把家里钱全都花没了。有一天他看着自己的老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因为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看到自己家徒四壁的情景,想到自己晚上痛不欲生挣扎,就不想活了,要上吊自尽。

被老母亲发下劝下来了,说,汝有子女之累,尚须冀念,不如我死,免闻哀号之声。说完老太太就要投水自尽,莫秀东抱住老母亲,两个人是抱头痛哭,邻居都来看,无不落泪太惨了。这个时候就有人说,徐灵胎治病名声很大,是不是请徐先生来看看。徐灵胎一听马上带着儿子徐曦来到他们家。一诊断,徐灵胎说这是淤血留在经络里,我们大家一般认为经络,络是指特别细小的经脉,中医以为久病入络,这个时候病很难治,需要一点一点的把邪气剔除出来,徐灵胎这个病是淤血留在经,还留在络里了。他对儿子说,此怪病也,广求治法以疗之,非但济人,正可造就已之学问。

他对莫秀东说,你这病需要治疗很长时间,在你家没法治,你到我家吃喝我管,还给你治病。于是,徐灵胎把莫秀东带到家里,治疗了整整一个月。用针灸熨拓煎丸之法,无所不备。莫秀东的病是一天天见轻,一个月的时候,病彻底好了。莫秀东向徐灵胎重重致谢,被徐灵胎制止了,他说,我方欲谢子耳,凡病深者,须尽我之技而后奏效,今人必欲一剂见效,三剂不验,则易他医,子独始终相信,我之知己也,能无感乎。徐灵胎对病人的热忱,真的是令人感动的。

乾隆二十五年即公元1760年,清廷文华殿大学士蒋溥生病,宫内御医诊治无效,乾隆皇帝下令,征聘海内名医为其诊治,徐灵胎被推荐受征召到京,从此与乾隆皇帝结下了不解之缘,徐灵胎最终入宫中太医院供职,先后六次为乾隆皇帝看病。皇帝特别希望所有的好医生都为自己服务,所有他愿意把全国的医生都召来。太医院的御医选拔非常严格,除了世袭的之外,一般都是考科举,优秀的学生选出来,去学习和实践,然后一点点选拔,一般情况下成为御医,都要熬到50来岁,这个年龄实践和理论都已经非常丰富了。但是,给皇帝看病,稍微有点小问题,就会出现大麻烦,所以御医有个传统,开方子都特别轻,选药都是特别轻的清灵的药,这样不会出大问题,疗效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御医是每天换班,自己的思路得不到贯彻,这样也影响治病。

但是皇帝不管这个,皇帝要的是疗效,总是对御医很不满意,所以皇帝就从外边召医生来看病,在徐灵胎69岁的时候,乾隆皇帝把徐灵胎召到了北京,先让他给大臣蒋溥看病,徐灵胎当时是跟着两位御医一起去的,三个一起开了一个方子,皇帝让额驸晚上偷着去问徐灵胎,这病怎么样了?徐灵胎实话实说,我看蒋溥的病不行了,开方子恐怕不能见效,恐怕到了立夏以后,就不行了。阴液已经消耗殆尽了,我是没有这个能力了。

额驸把这话传给了乾隆皇帝,皇帝当天晚上,乾隆皇帝移驾蒋溥家里,一看果然如此。所以他回来说,徐灵胎学问即优,人又诚实,后来果然证明是立夏前后去世的。乾隆皇帝想把徐灵胎留在宫里,徐灵胎说自己老母亲年龄大了,自己又老又病推辞了。皇帝还是不想放走徐灵胎,就让徐灵胎给别的大臣看病,几天之内,先后六次给人看病,就想把徐灵胎留在宫里,没办法,徐灵胎就留在宫里了。

当了5个月的御医,一般认为一个民间医生当了御医是一生的荣幸,徐灵胎的性格是豪侠性格,御医不是这种工作性质,在宫里御医的地位很低,5个月以后就告老还乡了,这是徐灵胎和乾隆皇帝的第一次缘分。徐灵胎离开京城之后,回到了故乡吴江,在一个叫画眉泉的地方安度晚年,在这里,他与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袁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里,他继续着自己悬壶济世、恬淡安静的生活。然而,乾隆三十六年即公元1771年,乾隆皇帝再次下诏,宣徐灵胎进宫效力。已近八十高龄的徐灵胎本可以婉言谢绝,但是最终他还是毅然前往京城。

再徐灵胎79岁的时候,乾隆皇帝突然想起徐灵胎来了,就再次下诏让徐灵胎进宫效力,徐灵胎动身的时候,地方官员都去送行,这说明关系到当地官员的利益,如果徐灵胎不来的话,大家都要受责,徐灵胎一生忠义,如果皇帝诏不去,就是不忠了。他想给自己的生命画一个完整的句号,所以他去北京。

他是十月二十五日动身的,他带着他二儿子徐曦,到腊月初一的时候,才抵达北京,在客栈住下,突然觉得自己身体不好,于是让徐曦把朋友们都找来,对大家说,我此次知道自己命数已尽了,但是皇帝让我进京,我觉得忠义二字不可违,所以我冒死进京,但是现在非常遗憾,我可能无法见到皇上了。接下来老人从容的谈了一些阴阳生死出入的道理,然后写了自己坟前的对联:“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到了半夜的时候,来人含笑而逝。

在若干年以后,徐灵胎的老朋友袁枚。来到徐灵胎的故乡,回忆当年来找徐灵胎的情景,采访了许多徐灵胎救治过的患者,写了《徐灵胎先生传》,收录在袁枚的《小仓山房文集》里,我们看到这篇文章,就仿佛看到了徐灵胎豪放的本人。徐灵胎的儿子徐曦,后来成了清代著名的音乐学家、剧作家,徐灵胎的孙子在袁枚的教育下长大成人。徐灵胎失去以后,被葬在吴江二十五都,与早年去世的四位弟弟葬在一起。

吴鞠通

01十七年间磨一剑

吴鞠通是生活在乾隆年间的中医大家,他写的《温病条辨》被称为中医必读的四大经典之一,在他的医学生涯中,他曾经有17年时间饱读医书,但却很少给人看病。1772年是清朝乾隆年间,清政府开始组织编写《四库全书》,这部书编写工程非常浩大,一共有七万八千多册,五千多卷,一共耗费10年时间。这部书的抄写工作也十分浩大,当时抄写人员有300多人,为了保证不误工时,每天保证有600多人同时抄写,这些抄写人员一般是,科考落榜举子,或者生活来源有问题就招过来,主要字写得好,就可以来。这里边有一个人和别人不一样,这个人特别喜欢看《四库全书》里的医书,别人抄写完休息了,这个人还抄,他就是吴鞠通,当时的人都没有想到这个人会成为以后的中医大师。

吴鞠通在中医里边影响巨大,他是著名的温病学家,创立了三焦辩症这样的体系,同时,他写的《温病条辨》这本书也非常著名,今天我们学习中医有四大经典著作,一种说法说《皇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还有一种说法是《皇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辩》。他在中医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乾隆二十三年,吴鞠通出生在今天淮阴市,当时叫江苏淮安府的山阳县,他的父亲是个秀才,在家里办了私塾,吴鞠通在这个过程里深深收益,他人特别聪明,父亲也希望他能走科举之路,所以讲课的时候,也让他在下面学习。

吴鞠通很小就接触了,我们的国学经典,中国国学教育基本上是以道德品质为主的,这些教育对一个学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古代考科举的时候,绝大多数内容是和道德品质有关的,这是对人性的一种培养,吴鞠通在这里学到了好多忠孝的内容,学到了好多仁义礼智信的内容,吴鞠通长大以后的性格是非常有特点的。

吴鞠通19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了,请了好多大夫,这些人连病名都说不出来,这样乱七八糟的治了一年以后,吴鞠通的父亲去世了。给他的打击特别大,他自己说,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这句话特别有名,好多后世的医生,都把这句话记住了。古代教育是忠孝二字,大家特别孝顺,古代孝字没做好,在社会上是没法立足的,父亲有病了你一点忙也帮不上,父亲去世了你连病的名字都不知道,这叫孝顺么?这件事对吴鞠通的刺激非常巨大。人从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巨大的动力,医学的高峰很难攀登,这个动力有很多,有的是看到患者被病痛折磨,心里特别难过,很多人是在初期的时候,父母有病或者病死了,这种折磨是特别让人痛苦的,这种打击特别难以承受,吴鞠通就是这样,他会到父亲的私塾一看,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张贴的条子在随风飘动,见景生情。在守丧期间的吴鞠通觉得没法坐在这里,想来想去他就穿着孝服,跑到街头买来了《皇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书,回来一边守孝一边看医书,他自己说,遂购方书,伏读于苦块之余。

在攻读医书的时候,又有一些东西刺激他了,他翻开《伤寒杂病论》,看到序言,医圣张仲景写得太好了,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书,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古人认为不知医者,谓之不孝。张仲景话说的是非常精辟的,接着他又说,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声,彼何荣势之云哉。张仲景的序言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养生保健宣言。吴鞠通看到这些句子,突然特别感悟,他说外逐荣势,内忘身命。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

这一学就是好多年,这些年里发生了一些小事,这些事又刺激了吴鞠通,比如说,吴鞠通刻苦攻读医书到第四年的时候,吴鞠通的侄子巧官病了,是个小孩,咽喉肿痛的非常厉害,请了医生来用了一些外用药,就是把药弄散,用嘴吹到嗓子里,没有效果,嗓子越来越肿,越来越厉害,这些一看不会治了,束手无策。当时吴鞠通未敢妄赞一词,瑭以初学,然于是证,亦未得要领。吴鞠通就急了,回去翻书,怎么也找不到相配的论述,不久他的侄子巧官身体发黄而死。这事对吴鞠通的打击又是特别大,实际上巧官患的是温病,当时温病学说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很多医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温病,吴鞠通根本找不到这方面的书,在若干年后,温病学说将有吴鞠通亲自最终完善。

已经学医四年了,自己的亲友有病,自己还是使不上劲,吴鞠通深受触动。他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了,于是吴鞠通开始背起行囊远游,就向北京城走,北京城是各地文化交汇的地方,来到北京城,吴鞠通首先要赚钱吃饭,正好一抬头看到招聘告示,招聘《四库全书》的抄写员,主要字好就可以去参见考试,吴鞠通眼睛一亮,机会难得,就报名考上了。在休息的时候,吴鞠通就能看到这些医书,对吴鞠通影响很大。

有本《瘟疫论》的书对他影响最大,是明朝医学界吴又可写得,吴又可生活的时候,中国爆发了很多次瘟疫,一死死很多人,当时情况非常严重,吴又可深深被震动了。他说,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他非常悲痛就静心穷理,写了一本《瘟疫论》,这书一出不得了了,把中医里一个大学派,引出一个小分支来,就是温病学派。之前中医认为外感、外邪来到人体,基本都是寒邪为主,碰到瘟疫也往往用散寒的方式去治疗,吴又可认为不对,这邪气不一定是寒气,也不一定是从皮毛而入,说天地之间,别有一种戾气,这种戾气会传染,从口鼻而入,这是导致瘟疫的根源。这种戾气我们今天知道,有可能是病毒、细菌等微生物。

当时,这种戾气学说的提出,实际上是一种创新,他把戾气从伤寒里分出来以后,慢慢背后来医学家不断发展,然后分出了温病学派。吴又可等于打出一个大旗,脱出了《伤寒论》的体系,吴鞠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深受启发,明白了侄子巧官可能患的的另外一种病。接着他看到叶天士的书《温热论》,叶天士很了不起,吴鞠通特别佩服叶天士,他是苏州的医生,当时一提到学医,都去找叶天士。叶天士特别聪明好学,当时流传这样话徐灵胎读书破万卷,叶天士师从十七人。叶天士一开方子,里面包含很多变化,像武林高手打拳一样。当时全国人看病都找叶天士去了,看病的人非常多,就没时间写书了,他的书都是弟子记的。

叶天士有次出诊,在湖里的小船里,向弟子口述一些内容,这些内部被弟子记下来,就成了温病学说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叫《温热论》特别重要,在《温热论》里叶天士把温病到底怎么来的,到底怎么回事,应该怎么治疗,原则是什么写得一清二楚,吴鞠通看到了这些,觉得太重要,原来不会治的病是温病,于是他就开始学习温病理论。这样就在北京城住下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他在北京城学习了10年的时间。吴鞠通学习的特点是,从19岁开始学医,到了北京城接着学习,一共学习了17年的医书,他这个人特别谨慎,看了17年医书,未敢轻治一人。

吴鞠通是个谨慎的人,他认真读书17的医书,却很少给人看病,这怎么说也有些不同寻常,不是说不治,是不敢轻易的治,特别谨慎,过了好久接待一个患者,反复研究,把大家都急坏了。这里面有道理,吴鞠通特别恨庸医,自己的父亲就是被庸医误治去世的,他特别怕自己也成为庸医。他对当时行医的现状不满,当时没有医师资格证,好多人看看医书,就觉得自己懂了,就去看病去了。社会上很多人在行医,良莠不齐,风气越来越不好,都把行医当成了捞钱的手段,他说,俗医之病百出,余不忍言,即以一端而论,京师谓做买卖,绍兴谓之开医店,可耻之极。且即以市道论,杀人以求利,有愧商贾远甚。

他对这事很痛觉,一定不轻易行医,一定要认真学习。吴鞠通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这个人汪廷珍很有趣,两个人都是学子,吴鞠通在抄写《四库全书》,汪廷珍来北京考科举,两个人都是从江阴出来的,关系非常好,汪廷珍对吴鞠通说了句话,使吴鞠通深受启发,他说医非神圣不能,要做医生一定有特别高的智慧和境界,到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这样的医书才能是好医生。吴鞠通觉得太重要了,一定要做这种医书,所以吴鞠通自己说,兹经历四十年矣,时时体念,时时追思。

汪廷珍真不是一般人,在和吴鞠通说完这句话不久,就高中榜眼,马上去做官,后来做到了礼部尚书,后来又做了嘉庆皇帝的老师。他和吴鞠通都是从贫苦中走过来的人,汪廷珍的父亲也是年少的时候,就去世了。当时家里没有生活来源,家里生活很惨,有年大年夜,家里没有菜就喝了一点粥,然后汪廷珍接着去看书,这是吃过苦的人,知道老百姓的苦衷,所以这人才能做好官,写出好文章来。这个做官做的也非常好,在历史上有口皆碑,他高中榜眼回家的时候,还是一辆驴车,只是多了一个仆人,衣服穿的特别朴素,跟落地的人一样。

在朝廷做官的时候,百官见之莫不肃然,就是这么大的官,他和吴鞠通的关系还是非常好,在吴鞠通写《温病条辩》的时候,请他写序言,他写完落款是,同里愚弟汪廷珍谨序。这个人很谦虚,和吴鞠通做了一辈子的好朋友,一直在鞭策吴鞠通成长,所以说有一个好的友人,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吴鞠通就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一共学习了17年。在这17年里,吴鞠通还说了一句名言,我不轻易的看患者,一旦看了就进与病谋,退与心谋。

后来很多的医书就拿这句话来激励自己,不是看完病就回来睡大觉,而是认真琢磨。仔细研究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就是17年过去的时候,北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使得吴鞠通不得不出手了,一出手就是一鸣惊人,那么,北京城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下次再说

02 1793年大瘟疫

在《吴鞠通医案》里记载了很多,他治疗瘟疫的医案,其中有个医案是这样,有个妇女27岁怀孕7个月了,患上了瘟疫,有医生开了散寒的药,没有效果,后面医生看前面的没作用,就用了清热的药,用龙胆草和芦荟,这些药是清肝胆之热的,居然也没有效果,这个时候病越来越重了。最后有人介绍了吴鞠通,这是七月初一的事,北京的天特别热,吴鞠通来到她家一看,这位挺着大肚子,倚在床上,非常烦躁但很虚弱,吴鞠通让她把舌头伸出来,吴鞠通一看这个舌头太典型了,舌诊可以很清晰的辨别出温病来,所以清代的医学家,一把舌诊和热病结合在一起。

现在这人的舌苔是正黄色,一般人的舌苔应该是薄白色舌苔,舌质应该是淡红色的,有了黄色以后说明体内有热,如果由黄变成焦黄,再变黑,说明热证在不断增加,如果黑的退去,然后黄的退去,说明热被清掉了。这个舌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烂去半边,一般舌苔出现一半有一半没有的时候,说明这个病比较复杂,然后诊脉,证明了她确实是热证,是气血两燔之症,就是气分和血分都已经热起来了,因为热太大了,这位眼睛往外突出,如蚕豆大。因为龙胆草和芦荟的指向性不明确,没有击中要害,这个人的不仅仅是肝胆了,已经弥漫三焦,充斥了气分和血分,用这两位药只能解决部分问题,所以没效果。

而且这两位药过于苦寒了,中医讲究热进来以后,要往外清透,往往有时候带点辛凉的解表的会好一点,过于苦寒往往不容易解掉。吴鞠通马上开了“玉女煎”,这是明代著名中医张景岳开的,这个人非常了不起,少年的时候学了好多学问,写了《景岳全书》,是个中医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他在《景岳全书》里开出了好多方子,“玉女煎”就是其中之一,吴鞠通稍微改了一下,就用到这个患者身上,主要是生石膏,知母,以前里面有熟地,是滋补肾经的,吴鞠通认为熟地特别滞腻,改成了细生地,鲜生地有凉血作用,更有透热作用,患外感的时候,把热向外透,大生地没有往外透的作用,只能凉血,细生地,一边能凉血,一边能透热,两者的功能兼有。

吴鞠通又把原方的牛膝去掉了,牛膝药性往下走,不能往下走,应该让它透发出来,吴鞠通用的玉女煎和张景岳的不是一回事。只用了一副的时候,这个妇女就觉得安静下来了,不在烦躁了,原来腹中的胎儿开始胎动了,有可能流产,用了一副要以后,腹中的胎儿也安静下来了,用到第五天的时候,妇女的身体开始恢复了。这个时候妇女的舌苔由黄色变成了黑色,她的热往外透发的时候,舌苔会变的严重,再往外清,当黑色推掉的时候,恢复到黄色,再恢复到白色,说明这个热邪被清掉了。这是温病学家的一个思路,邪气要往外透,随着热邪往外透发,会显示出更加热的症状,然后慢慢的清掉。

吴鞠通发现这个妇女,好几天没有大便了,尿也非常少,仅仅数滴而已,而且疼痛。吴鞠通知道她还有阳明腑实之症,大便燥结在里边,阻碍了热邪进一步往外清透,于是吴鞠通用了泄法,《皇帝内经》说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当真正病邪威胁到胎儿安全的时候,使用下法是没有问题的,胎儿还容易被保住。相当于一个歹徒劫持了一个人质,如果你一味的等待,这个人质可能会出现危险,如果你一枪能击中歹徒的话,这个人质的安全就能保证。这个时候要求医者要有非常高的技术,吴鞠通就谨慎的使用了下法,只用了一剂药大便同了,这个人开始改变了,凸出的眼睛回去了,身体开始凉了,脉搏也安静了。

这个时候,吴鞠通又开了一个方子,张仲景的复脉汤,是补气补阴的,又叫炙甘草汤,是专门治疗心脏气阴两虚导致的心动悸脉结代的,他把里面的热药桂枝去掉了,要求留养阴的功能,加一点点补气的功能,孕妇身体进一步好转,吴鞠通又在里面加了龟板,鳖甲类的药,孕妇身体就慢慢恢复了,足月以后就生下了个健康的婴儿。

吴鞠通在治疗这个妇女的时候,用的方法非常多,而且非常精到。吴鞠通在这次治好的患者只有几十人,在古代的时候能把身边的人治好,就不错了,那时没有好的医疗制度。吴鞠通初出茅庐的第一仗打的非常漂亮,这次瘟疫给了他机会,他证实了自己的实力,当时有人说他,今于其证中之有证者,先生则法中之有法,真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别人都一个方子治疗很多人,吴鞠通是随着病情变化,自己跟着变,这样治病很累,但是效果很好。

吴鞠通在扑灭瘟疫的时候,也有点问题,他用的药往往都是成药,这个时候他初出茅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他就拿成方来抵挡,等到真正形成自己风格的时候,就把各个方法融汇在自己身体里边了,吴鞠通在后来慢慢进步,到后来他创立的方子特别多,现在他知道的方子太多了,用起来也非常灵活,足以独挡一面了。吴鞠通经过这场战役以后,名声马上传播出去了,有很多人找他看病,这个时候已经出神入化了。

有这样一位陈先生32岁,患了水肿病,把吴鞠通请来了,当时是二月初四的时候,吴鞠通裹着棉袄来到人家,看这人全身浮肿,躺在床上起不来,肚子特别大,满腹青筋暴起如虫纹,当时很多医生都看过了,不敢治。吴鞠通一诊断说这是脾阳衰败,脾属土,统水,当脾阳衰败的是,无力控制水湿,水湿就在体内停留,怎么治是个很头疼的问题,他思考再三,开了一个方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提到过这个方子,鲤鱼汤,用鲤鱼熬汤,来给人消水肿,鲤鱼有补脾利水的作用,不能去内脏也不能挂鱼鳞,添加葱一斤,姜一斤,醋一斤,熬好后喝鱼汤。

当时这个人嘴角带着血丝,眼睛已经看不清东西了,耳朵也听不见东西了,当时家里人很怀疑,但还是喝了一晚上,眼睛开始能看见东西了,耳朵也能听见声音了,神气清爽,但是浑身的肿胀还没消。家人叫要求再开个方子,这个时候消息已经传开了,以前看病的医生都来了,因为受过外寒,阳气不足,导致水肿,应该把邪气散一散,就用张仲景的,麻黄附子甘草汤。于是他就写了麻黄、附子、甘草。才写完有个叫陈颂帚的医生说,这方子你别写了,我用过没效果。吴鞠通说,您用没效果,我用就有,原话说,此方在先生用诚然不效,予用或可效耳。当时人都疑惑,怎么一个方子你用就有效呢?岂无知之草木,独听吾兄使令载?

吴鞠通说我和陈医生经常一起出诊,他这人非常忠厚,过劲了胆子就小了,他一定是麻黄发汗太厉害了,只开八分,还是怕发汗太厉害,就用附子来监护它用一钱,又怕附子药力太猛了,就开一钱二分的甘草,用来监制前面两位药。这样量太小了,用一副没效马上就改方了,一定是开了阴柔的方子,金匮地黄丸,又是小小开一点,又没效。有人好奇就去屋子里把陈医生,以前开的方子拿出来,一看果然如此,大家都说,何吴先生之神也。

吴鞠通马上写了,麻黄二两、附子一两六钱、甘草一两二钱,这个分量一写上,所有的医生都呆了,说一定是开错了,麻黄可如是用乎?吴鞠通说方子的意思是,让麻黄出头,附子让它一点,守中,然后用炙甘草再让他们一点,炙甘草只是守中,没有往外发散的作用,也没有温阳的作用,只是守中,量小一点。附子是温阳的要超过炙甘草,但是要让着麻黄几分。大家一听你这是有讲究,但是那也不行,这量也太大了。吴鞠通说,量大也没事,煎药后让他一点点喝,什么时候这个人出汗,什么时候结束,但是这个人的病可能喝了之后没有反应,病太重了。大家看着吴鞠通胸有成竹,但还是觉得量太大了。

这个时候那个陈医生说话了,他说没事,我敢担保这个方子是对的,大家一听更笑了,您还担保,您这开的分量太轻了,您用八分担保二两的。陈医生说,有次我给孕妇开方子了,我就开了少少一点当归,吴鞠通就说当归药气躁,妇女产后阴血大亏,用这么燥的药,可能对妇女会有影响,你说他没把我能开二两的麻黄么?大家一听反正总觉得有点玄,但是看他说的好像有道理,就去抓药了。药店伙计一看,这什么医生啊,分量都写错了,不给抓,从来没见过这种方子。

最后吴鞠通亲自去抓药,才把药抓出来,喝了以后真的没有出汗,大家都犯愁了,这么重的方子还没有汗,说明病真的很重了,说不定这真的是一个死症。吴鞠通说我用张仲景的服桂枝汤的喝粥的方法,张仲景有个理论,当散外邪的时候,服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这个时候因为营卫不和,中焦之气不足,张仲景说喝完桂枝汤后,一定要喝一碗热粥,以助胃气,脾胃得到滋补,外邪就容易散去。吴鞠通就让他继续服这个方子,同时让他喝鲤鱼汤。喝一次药,喝一碗鲤鱼汤,反复几次,奇迹发生了。

喝一碗鲤鱼汤,汗出眉上,汗眼皮,一碗碗喝,一点点出,喝了一晚上,汗出到腿上了,就脚踝没出汗,肚脐以上的肿基本开始消了,肚子依然很大。这天晚上大家开眼界了,第一次这么出汗,一点点出,非常艰难。中医里对水湿在身体不同的部位,是有不同的方法的,水湿在上边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散去,水湿在下边可以用其他的方子,从下边排泄出去,这次吴鞠通用了,五苓散,是张仲景泄下焦水湿的方子,这个方子量也很大二两,连着用了15天,患者肚子的水肿就是不消,这个时候大家真的绝望了。

吴鞠通说之所以没效果,是肉桂买的质量不好,五苓散方子一般用桂枝,但是吴鞠通用的是肉桂,桂枝有发散通行静脉的作用,肉桂厚重是往下走的,这家人最后买来了上好的,资油安边青花桂,吴鞠通一看有了这个肉桂,保证水湿今天晚上就下去了。吴鞠通说今天晚上这个人的小便会很多,你们要多准备几个盆子,这家人都不相信,但也准备了三个盆子,结果这个晚上从子时开始,小便了,整整尿了三大盆,到第二早晨一看,这人身上像豆腐皮一样。

吴鞠通来了一看,水湿已经下去了,就给他温补脾阳,又调整了一百天以后,这个人的身体就彻底恢复了健康,以后吴鞠通的名声更大了,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吴鞠通随着临床水平的增加,他临床应用了多种方法,来调节患者的病痛的,其中有的方法是其他医生不会用的,他往往给患者说病,这是怎么回事呢?下次再讲

03嘴上功夫也是药

在朋友的劝说下,吴鞠通答应写一本书,好让世人了解温病的来龙去脉,以便大家能够应对常常流行的疫情,但一向急性子的吴鞠通,这次却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一直写了十五六年才算完工,这让朋友早就失去了耐心。吴鞠通看病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往往给人说病。      当时有位妇女姓郭62岁了,这位妇女遇到一件特别悲惨的事,他的丈夫回到家里祖坟上坟,因为过度悲伤,死在了祖坟之前,这位妇女听说非常悲伤,她还有两个孩子没有成年,一想未来觉得没法过了,就痛苦不已,整天在丈夫坟前哭,不走就住在那儿了,饿了不想吃东西,冷了不想穿衣服,在那儿住了一百多天,直接奔死去了。亲戚朋友一看这样不行,就把他抬了回来,回来以后已经有病了,出现了腹胀,肚子鼓鼓的青筋暴露,这叫单腹胀,是一种水肿,病的很重了。      大家就把吴鞠通找来了,吴鞠通一看也是倒吸一口凉气,一诊脉一点胃气都没有,中医重视胃气,胃气有的话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没有就说明病情很重了,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脾胃虚了,后天生化之源就没有了,营养来源也就没有了。吴鞠通想一定要让这个人有了生机,才能够给她下药,他说无情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病,吴鞠通就给妇女说病,他说,你丈夫去世了,你一定十分悲痛,你没有随丈夫一起死,是因为还有孩子未成年,你还是想活,否则就不找我看病了,你这么一个折腾方法,对的起你的丈夫吗?你丈夫最后一个愿望一定是希望你好好活下去,把他的孩子养大成人。如果你死了,谁来照顾他们,他们本来已经失去了一个保护伞了,现在你要他们失去另外一个保护伞。孩子将来遭受各种折磨,你觉得你丈夫在九泉之下能瞑目吗?      这个妇女一听这个,眼睛瞪起来了,吴鞠通说你一定要让你的身体健康,你不但不能死,还不能有病,把孩子抚养长大,才能对的起你的丈夫,才能让你的丈夫在九泉之下也瞑目。这番话说完以后,这个妇女呆了,想了半天,她明白了说,我从此以后不但不能悲伤,还要快乐,还要健康,还要放声大笑。吴鞠通说这就对了,你的病情很严重,是个死脉,你心里一定激起强烈的生的欲望,才能冲破这些郁结,我的药下去才能见效。这个妇女听完放声大笑,收干眼泪,当吴鞠通把这个妇女心里的郁结打开以后,只用了十几副药就让她复原了。      因为这个病是因为不良情绪引起的,不良情绪消除以后,药就开始真正起作用了。吴鞠通给很多人看病,都会苦心婆心的去讲,把患者心里的郁结打开。中医认为引起我们情绪失常的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都是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有,但是一旦过激的话,就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伤及内脏。还会让气机在体内乱走,过喜气就涣散,怒则气丧,忧则气聚,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我们很多时候身体的疾病,是因为这种不良情绪引起的,中医叫内伤七情,也就内伤致病,不良情绪是我们健康的大敌,在今天尤其严重。      开解七情是很难得,如果不把七情开解开来,因为七情导致的疾病,用药物去治疗,只能把身体调整过来,但是她致病的基础依然存在。就像今天调理失眠,吃了方子很快睡着,但是过一段时间又失眠了,身体虽然调整过来了,心里没有调整过来,依旧是扭曲,他的致病基础就还在,一旦碰到相似的环境,病就马上开始发作了。所以真正的治病应该是身心双调,一方面拿药物去治疗身体的疾病,另一方面一定把患者的心灵、郁结打开,让他心里有积极的态度,和向上的想法。当心情开朗之后,七情烟消云散了,这个时候,这个人才能真正健康,在古代朱丹溪是一个身心双调的医生。      吴鞠通又是这样的一个医生,他看病的时候,经常给人讲病,讲完以后患者才能真正康复。当时有个49岁的姓杨的妇女,开始时肝气不疏,然后导致胁下疼痛,当时大家给她滋阴了,越滋阴越不好,最后非常虚弱了,饮粥汤止一口,食炒米粉止一酒杯,一听到响动就惊厥昏倒,然后身体抽搐。这样病一犯就是几天,然后恢复,然后再犯,这个病让其他医生头疼坏了。      吴鞠通来了,先开了一些疏肝理气方子梳理经络,患者见了点效,吴鞠通又开了点化痰的方子,也见了些效,慢慢这个人身体开始恢复了。这个时候吴鞠通要出差去其他地方,但是对这位患者不放心,就给她写了封信,痛以大道理开导之,过了很长时间回信来了,吴鞠通一看乐了,这个妇女说你信的道理太好了,我每天把这封信高声朗诵一遍你,朗诵完了心情就开朗,自己的精神大涨,现在身体恢复的特别好,合家欢乐。这样朗诵不光对自己好,对家人也有好处。      吴鞠通看病不仅仅看到患者身体的疾病,甚至看到有很多身体疾病,有可能是不良情绪引起的,吴鞠通就一定要讲,让患者改变心态,这样才能真正治病。吴鞠通特别重视医生要兴趣广泛,才能开解患者心情,治病要祝由,以前说是画符什么的,吴鞠通说不是这样的,祝是告诉的意思,由就是疾病的由来祝由就是讲清楚疾病的由来,然后把患者的心结打开,这样没有用药,实际病已经好了一半了。在这种情况下,再用了药物以后,身体才能真正恢复健康。吴鞠通看病婉言以开导之,庄言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其心悦情服。男纸之人,难治之病,须凭三寸不烂之舌以治之,救人之苦心,敢以质之同志。      在当时环境里显得吴鞠通有点格格不入了,当时的北京城人际汇流特别繁华,行医的气氛不好,大家把行医当成买卖,主要是来赚钱,吴鞠通很耿直,他认为行医就是要救命的,所以他特别瞧不起把行医当成赚钱手段的人,他说当时竟有非三百金,一日请不至者。这种拜金主义太糟糕了,玷污了医生的名誉。同时医学界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门派之争,这些人一到一起怒发冲冠,儿有不顾而唾之势,这种风气不利于行医,吴鞠通对医生的要求特别高,他说盖病者不尽财翁,看病是以救命为主,钱财不应该看的很重。      接着吴鞠通就思考怎么提高医生的修养,他认为医德特别主要,他说,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扈之才。实足以败,断无可成。有德者必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油然而生,必力学诚求,其所谓才者,医也,儒也,德为尚矣。德,是医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吴鞠通有了这种想法以后,他的成长道路就变得一片光明了。虽然他周围的环境不好,但是他能秉承着自己一颗良心,一直走一条光明的路,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代大医。      吴鞠通太耿直了,所以和周围有点不合,好多心态不好的医生,好多道德水平不高的医生,就会毁誉他,治病家交口訾君。这样吴鞠通显得有点孤独,但是吴鞠通没有放弃,他是一个孤独的坚持者。吴鞠通到41岁的时候,已经行医6年了,汪廷珍一直和吴鞠通保持非常好的关系,这一年他向吴鞠通提出一个请求,这个请求让吴鞠通的人生开始改变了,汪廷珍自己在家也喜欢看中医书,他喜欢看《皇帝内经》,有一段内容叫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人研究气候变化,与人体疾病的关系。他可以推断,汪廷珍在家推断明年的气候反常,可能会发生瘟疫,这是件大事。      这时想到吴鞠通了,就披上衣服乘上轿子,来到吴鞠通家,请求吴鞠通把行医经验写成一本书,我推算明年要有瘟疫,你有经验,把瘟疫写出来对老百姓有好处,子盍速成是书,或者有益于民生乎。吴鞠谨慎,通觉得自己学问不够,写出的东西有人信吗》写出的理论能对吗?在汪廷珍再三催促下,吴鞠通开始写书,整整写了十年的时间,第二年的瘟疫肯定没赶上,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十年后写完了,还不放心,又改了五年,这本书一共写了十五年。把汪廷珍急坏了,他说,学者之心,固无自信时也。将有阐明其意,裨补其疏,汪廷珍反复催促,吴鞠通才把书拿出出版了。      这本书就是中医里特别著名的经典著作,《温病条辨》,是温病学说里特别重要的著作,把中医温病理论详细整理出来,其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三焦辨证,把人分成上中下三焦,详细论述邪气进入人体之后,如何进入三焦,如何将它排除去。他提出了好多见解,开出了好多方子,这些方子我们现在都在用,他把中医的理论进行了充分的补足。      《温病条辨》里边对秋燥论述的非常详细,在《皇帝内经》论述的有点模糊,《皇帝内经》有时候说秋主燥,有时候说主湿,到底是主燥主湿呢,莫衷不一,吴鞠通就确定下来了,他说实际春夏秋冬,湿气应该是长夏,秋天是燥,燥分温燥和凉燥,秋天的时候,鼻子干干的,皮肤干干的是因为,津液开始往里收敛了,人体还觉得很干燥,秋天刚来的时候是温燥,往往感觉燥是热证,这时候要用一些清凉的,石斛、冬麦、沙参等,去滋润它,秋梨膏,冲水喝可以润燥,它所用的药是凉润,对温燥比较适合。到深秋的时候,天气变凉了,气机往里收敛,汗液收回去了,这个时候感受的是凉燥,这个时候不能用凉润的东西去润燥了,这是大家的一个误解。      在《温病条辨》这部书里,吴鞠通对这个燥邪特别关注,他写了好多关于燥邪的论述,还记载了吴鞠通独创的一些药方,其中一个方子有着传奇般的色彩,对于令人色变的瘟疫具有独特的疗效。吴鞠通在晚年重新修订《温病条辨》的时候,在燥邪这栏里加了一个方子,叫霹雳散,他写的症状特别严重,有不终日而死者,吴鞠通在使用霹雳散的时候,正是北京河北一代,爆发大规模瘟疫的时候,是道光初年的事,道光元年,三月任丘大疫,六月冠县大疫,武城大疫,死者无算。列出了三十一个地区,整个华北地区陷入瘟疫的恐慌之中,这场瘟疫就是霍乱,霍乱弧菌作乱以后,会让人上吐下泻,然后抽筋,当时叫霍乱转筋,发起病来很迅速,一旦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人死亡。      有位50来岁的杨女士,一开始胁下疼痛、心烦,紧接着四肢开始拘急抽搐,身上马上就冷下来了,很烦躁,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大家一看像是霍乱。就把吴鞠通找来了,吴鞠通一看这病不好,就是瘟疫,我刚刚创立霹雳散,看能不能救过来,灌了四两霹雳散,病情开始控制住了,四肢开始舒缓了,最后好了。霹雳散治疗这病是非常有效的。      当时正好赶上科举,外边发生了瘟疫,一旦传播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清政府是有这意识的,科举取消是大事不能做,不取消如果有瘟疫的话,就不可收拾了。于是就有人提出,集体购买霹雳散,先吃下去预防一下,当时有关部门同意了,购买很多霹雳散,分给考生,在会试的过程中,每有一例患上瘟疫的,当时大家都认为吴鞠通这个方子开的好。      霹雳散里边,主要是附子、干姜、吴茱萸、公丁香等,这些药都是温阳的、化湿的,霍乱弧菌是非常脆弱的,进入人体在正常胃液只能存活四分钟,在夏天、秋天干燥的时候,人们特别容易吃过量的冷饮,会降低胃液的浓度,降低影响脾胃的功能。一旦霍乱弧菌没有被杀死,就会继续下行,引起体内的感染。吴鞠通的方子是温热的药,能振奋脾胃的阳气,让脾胃充分有效的运转起来,能够减少霍乱弧菌的生存环境,所以对霍乱这个病有预防的作用,但是所防御的是霍乱的寒症,对于霍乱引起的热证就治疗不了,热证是后代温病学家王孟英解决的,这事是吴鞠通治病的光彩一页。

04并不孤独的行医者

吴鞠通治病时有着自己思路的,和其他医生有点不一样,除了给人讲病以外,他还经常做到针药并施,吴鞠通有个观点,他认为有些重的病,越来越深入,最后渗入到经络里边去,有的时候药可能到达不了制定的位置,影响了药效的发挥,所以往往需要用一些,针灸的方法把经络疏通开来,让药发挥作用,这是吴鞠通一个特殊的思路。      胡沄少年时候身体不好,经常需要吃药来滋补,结果越滋补越坏,身体总是病泱泱的,后来到北京参见会试,想用别的方法强壮身体,就学习弯弓射箭,这样身体反而好了一些,回家以后又有有人推荐他吃药,吃了以后身体开始发胖,身体胖了以后出现一系列症状,不喜欢动弹,总喜欢躺着,口渴、心悸,容易泄肚子,最后患上了痔疮,基本是个一身病的大胖子。      后来又到北京来,在一个叫觉罗毓的家里遇到吴鞠通,当时什么也没说,走了以后吴鞠通总觉得这人的身体有点问题,他就跟觉罗毓说,这位胡沄的朋友一身是病,现在还都是小病,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有一天会中风的。觉罗毓就和胡沄讲了,胡沄非常有心机,想找吴鞠通治病,但是没马上去,然亦未敢遽信也,就观察吴鞠通给别人治病,观察了一年,发现吴鞠通治病效果很好,过了一年之后,他才找吴鞠通看病。      吴鞠通要他把肉戒了,胡沄非常喜欢吃肉,还是下决心把肉戒了,吴鞠通就给他治病,就在疗效不错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改变俩人的关系。胡沄的夫人在老家病了,得了寒症病的很重,要他回家去照顾。他就来找吴鞠通,吴鞠通听了叙述就开了一个方子,胡沄拿着方子回到老家,有大夫正给夫人看病呢,他就拿出这个方子让大夫看,大夫说这方子不行,结果治来治去,夫人就去世了,胡沄很悲痛,因为拿着吴鞠通的方子,就是没能救了夫人的命。      胡沄哭着从老家回到北京,见到吴鞠通跪倒在地,要求吴鞠通收他为徒,现在庸医太多了,我谁都不敢相信,只有自己学了医术才能放心,于是吴鞠通一边教他医术,一边给他调理身体,胡沄的身体基本得到恢复,但是有点问题还没解决,因为他病的时间太长了,药力很慢有时到达不了指定位置,需要用针灸把经络疏通开,让药物进去,才能把病治好。我的针灸水平不高,我知道一个医生叫郏芷谷,他从一个僧人那里学来的医术,他的针灸技术非常高,我们一起去拜访他,要求他给你针灸。      于是,他们一起来找郏芷谷,郏芷谷一听吴鞠通来访,很吃惊一般同行是排斥的。郏芷谷见他们来了,觉得义不容辞,扎了针灸以后,吴鞠通用药开药,效果马上就出来了,胡沄的身体很快就好了。通过这件事情以后,胡沄认识到吴鞠通的手段是非常高明的,所以他认真跟着吴鞠通,并且整理他的书,最后,吴鞠通的《温病条辩》就是在胡沄的编辑整理下出版的。      吴鞠通看病时针药并施,这种思路是非常宝贵的,在古代的时候,针药并不分家,一个医生往往既会针灸,又会医药,这样治疗是非常全面的,但是中医发展到后来,分科越来越严重,往往是精通一样,很多人服了汤药的效果不好,就是经络阻滞在那儿,药没有到达指定位置,没有发挥作用,就被排泄出去了。真正的医生应该,针药合一,用针灸开通经络,药才能真正通行全身,这样的效果才好。吴鞠通知道自己的针灸不如郏芷谷,就不断的和郏芷谷配合,这两个人配合了一辈子,往往很多顽症,吴鞠通觉得药力到达差,就让郏芷谷医生配合一下,很快就能到达效果。      当时有个姓陶的先生,68岁患了中风,左边的整个身体是拘挛的,请来吴鞠通一看,舌头都肿了,说话都说不清楚,吴鞠通想一定是有痰湿阻落在身体里边,就用了辛凉开水道法,方子里用生石膏等一些凉药,但是又有了一些祛湿的药,然后加以通络的药,这样能把患者的热证去掉,同时经络疏通开来,用了以后陶先生的身体恢复的还不错,但是总不能复原,吴鞠通知道这是久病入络了,于是就请来了郏芷谷医生,针灸了一下,郏芷谷医生在患者的舌头上刺了一针,开始往外流黑色的血,流了一小碗,出来以后。奇怪的事发生了,针孔里流出一段东西,有点象粉条一样胶状的东西,于是郏芷谷就让患者的孩子,往外拽这东西,长达几寸,拽出来以后,他的身体确实舒服了。然后郏芷谷又给他做了针灸,在胳膊上做了透刺的针法,从阳经透阴经,以后用药,日日见效,最后身体完全恢复了。      吴鞠通治病还有个特点,先让人家把肉戒了,吴鞠通特别重视饮食的调理,在患者身体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当时有55岁姓傅的先生,性格特别好爽,一天他到酒楼点了一道菜,叫炸小猪响皮,这是慈溪太后喜欢吃的菜,就是把猪皮放在油里炸,炸的特别脆,往嘴里一嚼特别响。这位傅先生拿了猪皮放嘴里吃,刚往下咽,就听到楼梯响,跑上来一个家人,说他的一个朋友出事了。傅先生是好爽性格,赶紧往下跑,但是找不到车夫了,他自己的跑着到了说的地方,没找到朋友,就在太阳底下又走了五六里地。      走的是口干舌燥,看到路边有卖饮料的,是冰镇乌梅汤,就买了两碗乌梅汤,喝下去后坏事了,从此开始胃里疼,越来越厉害,最后都不敢吃饭了,找医生调制了一年都没有效果,最后这人瘦的不成人样了,只喝一口水,胃里就痛入刀搅,这个时候干饭已经有一个多月吃不下去了,到二月初八的时候,已经不能吃饭了,这个时候把吴鞠通请来了,吴鞠通一诊断,说这真是不大容易治的病,需要用下法来治,一定是什么东西堵在那里了,于是,吴鞠通就开了。大承气汤,是泄下的,当我们体内有阳明腑实的时候,有邪热与燥湿,大便燥结在里边的时候,又有热邪,这个时候会用到大承气汤。      吴鞠通在大承气汤里,加了点牵牛花的花籽,叫黑白丑,也是泄下的药,这个患者拿方子看,有点奇怪,我是胃疼,你这是泻下,不是一个位置,而且药很猛烈。心里就犯嘀咕,家人也跟着七嘴八舌的说,就更犹豫不决,最后决定抽签让神仙裁决,神仙很给面子说可以服,就服了,服了一副就出现奇怪的变化,发现这疼痛东西往下走了,第二副下去,疼痛走到肠子了,喝了第三副下去,觉得马上就要泄出去了,这个时候,吴鞠通来了,说我觉得他马上就出来了,你别喝了,我要用蜜煎导法,就是用蜂蜜做成有型的东西,塞到肛门里,融化后润燥,然后泻下。最后泻下一个如鸡蛋一样大的,特别硬的东西,第二天就可以吃点面条了,吴鞠通又开了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芦苇汁、麦冬汁、藕汁等让他喝。吴鞠通认为长时间积滞出现了热证,导致津液损伤,所以用五汁饮给他润燥,喝了以后慢慢就好了。      这个病例提示我们,吴鞠通反复强调,饮食调理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这个人正在吃饭的时候,出现急事,气机紊乱,没有很好的消化,加上喝了两碗冷饮,形成了怪证,实际上可能是这些食物积聚起来形成的这个东西。冰镇的东西,在吃饭的时候喝是不利于消化的,在吃饭的时候情致要调理好,吃饭的时候不想坏事,饭才能吃好,吃的饭才能正常消化吸收,这是古人的智慧。      当时有位妇女姓钱,32岁患了咳嗽,她觉得胃里有水的声音,很奇怪,就请了吴鞠通来,吴鞠通一诊断说,这是外边有寒邪,里边有水湿之邪,这种外寒里饮的病很好治,就用张仲景的小青龙汤,就可以治这个病。于是,他就开了小青龙汤加减,把麻黄等去掉了,加了点去水湿的药,妇女喝了身体就一点点好起来了,就在这个时候,父亲过生日,她回娘家看望父亲,她的父亲也是中医,在席间这位妇女就开始大开酒肉,父亲就问他得病的情况,最后问开人参了没有,女儿说没有,他就又开了一个方子叫,六君子汤,这是补脾胃补阳气的,吃了以后身体不但没好,反而反复了,这样滋补了一年,这位妇女变得胃中积水,胀而且痛,肚子里水哗哗的响,肚子胀不能弯腰,晚上只能坐着,不能平躺,到最后已经好几天吃不了东西,这个病很重了。这个父亲还要补,但是公公看出来不对了,其翁见势已急,力辞其父。      又把吴鞠通请来了,吴鞠通一看,上次基本都好了,现在怎么变这样了,人家把来龙去脉讲了一下。吴鞠通一听这是补过了,水湿之邪都在里边,没有化去,吴鞠通就用了一味泻药,巴豆霜,中医用巴豆是很讲究的,这是著名的温下之药,大黄是寒泄之药,大黄碰到热证的时候用,碰到寒症需要泻下,古代往往用巴豆,因为有热性,是温通之药。巴豆药性猛烈,尤其是巴豆油,对消化道的刺激特别强,甚至会致人死命。中医一般用巴豆霜,把巴豆碾碎用吸油纸,盖上把油吸出来,反复换六次,把油基本吸干净以后,剩下的末叫巴豆霜,即使这样也不是直接服用,是用一些东西包裹上,避免刺激到消化道粘膜,吴鞠通仅仅用了三分的巴豆霜,马上就有反应了,立竿见影,下黑水将近一桶。都是积滞在腹内的水湿之邪,然后身体慢慢恢复,吴鞠通做调理,恢复的还比较好。      就在快好的时候,这个妇女嘴比较馋,马上大吃了一顿羊肉饺子,马上胃里开始疼痛,而且是极其疼痛,受不了了,又把吴鞠通请来了,吴鞠通一看,您这还要泄一下,用了一分五厘巴豆霜,把积食泄掉,然后调补脾胃,一个月之后,这位妇女的身体才彻底复原。      在这个医案里,吴鞠通告诫我们,如果不注意饮食的调试。往往对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是没有好处的。饮食对我们身体有两方面的影响,如果饮食不足,会让我们身体正气下降,抵抗力下降,导致患病。但是在生活条件好的时期,我们往往会吃过多的营养,不能被身体吸收,往往变成积滞,停留在体内,变成痰湿之邪,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疾病产生,有了这些东西,我们患了病以后往往很难恢复。这就是吴鞠通用泻下之法,注重饮食的节制的原因,让经络保持通畅,让疾病快点好,这就是中医里边的道理,在今天尤其有意义,饮食的节制对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在不断化解他人病痛的时候,名医吴鞠通也在渐渐的老去,老年的他变得越来越孤独,并且受到了很多同行的批评。在他67岁的时候,他的朋友针灸医师郏芷谷去世了,这对吴鞠通的打击很大,他们是一辈子的朋友,吴鞠通也觉得自己老了,就特别想念自己的家乡,在郏芷谷去世之后,吴鞠通曾经回了淮阴老家一次,看到自己少年时期住过的房子,看到了父亲的私塾,他是百感交集,同时他治疗了很多怪证,其外沉疴怪证君应手而愈,一如在京师时。      后来回到了京师,他的另外一个朋友汪廷珍也去世了,吴鞠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汪廷珍的督促和鼓励,他非常感激汪廷珍,汪廷珍去世以后,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觉得没有说交心话的朋友了,吴鞠通变得有一点孤独了。吴鞠通处事悉当,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人性格直爽,他看到别的医生看病不到位的时候,一般医生会遮掩一下,吴鞠通是马上指出来那里错了,他觉得老百姓太可怜了,如果医生水平不高的话,会增加老百姓痛苦。他说,呜呼,生民何幸,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也。他特别痛恨庸医,会直言不讳的指出庸医的错误。      但是大家觉得是不舒服,说吴鞠通能不能给几句好话啊,吴鞠通说,余存心不忍粉饰,口过直而心过慈。以致与世不合。很多医家见他来了所至则避去,这样吴鞠通晚年有点孤独,但是他一直坚持这样走下去,一直到生命的终点。在1831年的时候,74岁的时候写了一本书叫《医医病书》,就是治疗医生病的书,在这本书里吴鞠通详细列举了,医生的一些弱点、毛病和容易犯的错误,然后指出如何提高医生的修养,如何提高医生的境界,成为医学大家。      吴鞠通在79岁那年去世了,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他是一个在父亲坟前看书的少年,他也是北漂者,还是打工者。他是一个直言不讳的指出同行错误的医生,最后他是写医书的大家。生命就像花开花谢一样,任何一个名医都有生命终结的时候,医生的工作就是让我们在花开花谢的过程中,少一些痛苦,能够完美地完成这个过程,虽然他不能让人长生不老,但是这是一个高尚的、光荣的职业。吴鞠通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他被同道指责,但是一直坚持心中的光明,一直往前走,为我们留下经典医书,丰富了温病学理论,对中医的贡献巨大,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医道。

张锡纯

01准考生的业余爱好

晚清与民国初年,列强环视,内忧外患,中医界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西医开始进入中国,中医人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张锡纯就是这个时期的人,对中医界来讲张锡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师,现在70%的认为中医认为张锡纯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张锡纯1860年出生于河北盐山,张锡纯出生第二年咸丰皇帝病死,慈禧垂帘听政,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更加黑暗的年代,张锡纯小时候度过了中国饱受屈辱的年代,中国也面临着走向问题,这样影响了张锡纯的行医作风,张锡纯很少开平淡轻灵,吃很久才能见效的方子,往往是立竿见影,仿佛是证明中医的力量。      张锡纯小时候家里并没有把他当医生培养,张锡纯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懂点医术,但更喜欢琴棋书画,经常教张锡纯写诗,张锡纯小时候,父亲出了题,天宝宫人,一这个题目写诗,就是天宝年间的宫女,一般是哀愁的,小孩那懂这些啊,但是张锡纯提笔就写,他父亲一看大吃一惊,里边有月送满宫愁,对张锡纯大加赞赏,说,谓孺子异日,当以诗显名。因为父亲懂点医术,张锡纯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看,慢慢的掌握一些医术,看了一些医书,张锡纯在少年时期就有一定的医学知识。      虽然张锡纯从小跟着父亲学医,但是他并没有立志当医生,而且父辈对他的希望还是考科举得功名,光耀门庭,因此,学医只是张锡纯在闲暇时的一项业余爱好。在晚清的时候,河北盐山的一个小村庄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个家庭里男士得了外感伤寒,因为处理不当,进入了阳明腑实的状态,外邪化热与肠子中干燥的大便结合在一起,大便不能痛下,人会发热,四肢会汗出等,但是医生请来了,也判断出来了,开的是张仲景的大承气汤,里边有大黄,芒硝,厚朴等药,都是泻下的。      当时医生开了两副,患者喝了两副,可是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这位是一点没有泻下的意思,这个方子已经够厉害了,怎么会一点感觉没有呢?这个时候左邻右舍都来看,在这些人群里有一个少年人,他就是张锡纯,当时他也很奇怪。刘肃亭老先生是当地名医,方圆多少里,有疑难杂症都请这位老先生来,大家建议请老先生来,这位老先生真让大家开了眼界,刘肃亭一诊脉,开了一个方子,威灵仙三钱,大家都瞪着眼睛看往下写,结果这位写完了。大家很疑惑这么重的病,大承气汤两副就没作用,您就一味威灵仙,何况这也不是泻下的药,而是通经络的,祛风湿的药,而且就三钱就能起作用?大家很怀疑。      最后在大家将信将疑的情况下,喝了威灵仙,奇迹出现了,当时患者就感觉肚子疼,赶快上厕所,回来以后外感伤寒就解掉了,病亦遂愈好了。大家赞叹完都走了,张锡纯很羡慕敬佩老先生,就留下来没走,虚心的向老先生请教,老先生说,这是患者经络不通,气机不能运化,大承气汤喝了以后淤在里面,因为经络阻滞没有发挥药性,我用威灵仙疏通经络,让药力发挥作用,本来大承气汤和阳明腑实对证,这样一泻下伤寒就解掉了。张锡纯听了大加赞叹说,愚闻如此妙论,顿觉心地开通大有会悟。张锡纯把这些思路记在脑子里,一个中医的成长,一定要有高人的指点。张锡纯遇到这些前辈的时候,特别谦虚,虚心学习,所以他的成长特别快。      结果没多久这种事让张锡纯遇上了,张锡纯的隔壁村有个小伙子叫霍印科,这人也是考科举得,和张锡纯是同学,俩人经常一起学习。霍印科遇到了不开心的事,导致肝火上升,感受外寒,患了外感伤寒病,没多久也变成了阳明腑实证,请医生也是开的大承气汤,也是没有效果,同样的情况居然出现了。不但病没好,反而增加了胁下疼痛,就把张锡纯找了来,张锡纯一看,居然和那天碰到的事情一样。张锡纯就想他的气机是怎么堵上的呢?因为他有病之前生气了,这个时候应该肝气瘀滞,导致气机不畅,大承气汤进去没有发挥作用,肝气瘀滞应该是气滞的主要原因。张锡纯就开了一些柴胡和生麦芽,都是疏通肝气的,就这两味药喝下去,没多大功夫,胁下的疼痛症状没有了,又过了一阵,肚子开始疼了,马上泻下,外感就好了。      在这个医案里。张锡纯表现出足够的智慧,他懂得把前辈的学术思想,灵活地掌握运用,他没学方子,学的思路,辩证的用药,这个效果才快。这件事对张锡纯的触动特别大,他见到了前辈的精妙用药,张锡纯从这开始就在用药上下工夫了,在中医里用药是本草学,是研究药的性味归经,有什么作用,治什么病,打《神农本草经》开始,一直《本草纲目》,到晚清的时候,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张锡纯对这个非常感兴趣,就一点点尝试,这就成就了张锡纯一个成就。张锡纯就是因为不断的琢磨药的功效,慢慢的炼成了一项绝技,就是药把握的特别好,往往用一两味药就能把病解决掉。      张锡纯村子里有一个少妇,身体不好,月经越来越少,每次只来一点,然后就消失了,这个时候她很苦恼,听说张锡纯在研究医术,就把张锡纯找来了,他当时正看本草经,听完情况以后,想到当归是养血的,就开了几钱当归让少妇,时间不长喝正常了。张锡纯自己说,时愚初习医未敢疏方,由此可知当归生血之效也。他就这么一点点积累经验,越积累越丰富,后来对药的拿捏到了非常高的境界,多大的量,走向那里,起到什么效果,掌握的非常好。      张锡纯的邻村张马村,有几个牧童搞恶作剧,把一个牧童的脑袋硬塞到裤裆里,然后把胳膊反剪上,那绳子困住,他们管着叫看瓜,然后大家笑取乐,过一段时间一看没动静了,仔细一看气息皆无,孩子吓得一哄而散,有人告诉他家人,大人来一看这样了,解开以后气息都没有了,大家锤了前胸锤后背,慢慢气息恢复了一点,没有完全恢复,气息仍断,目翻身挺,大家也吓坏了。听说张锡纯研究中医,就把张锡纯请来了,张锡纯来了一看,分析认为是,他挣扎的时候,胸腔产生淤血,导致的病症,要把淤血化开,他就想到三七有化淤血和止血的作用,今天叫双向调节作用,张锡纯就用三七碾粉给孩子冲下去,把淤血化开了,服用了两次这孩子就好了。      张锡纯的另一个邻村,叫留坛庄,有个少年得了吐血病,我们现在吐血可能是从呼吸道或消化道来的,过去分不大清楚,就认为很重了,这个少年吐血来势凶猛,吐了十多天,请了医生来治疗没效果,大家害怕了,又把张锡纯请来了,张锡纯一看,吐血的原因是因为有淤血,治疗要一边化瘀,一边止血,把淤血化开了,血也就能止住了。张锡纯还是用三七粉,量很大,用水往下灌服,结果是当日服完,其血立止。      还有一位妇女,也是隔壁村子的,当时患了腹泻,腹泻了几个月的时间,泄的身体非常虚弱,觉得生命可能不行了,就通知娘家来看看,姑娘的父亲一听很着急,但是自己对医术一窍不通,看了也白看,就去请教张锡纯带点什么东西对女儿病情有好处,张锡纯让他带点生山药,熬粥给女儿喝,只要没有邪气,对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效果很好,父亲一听赶紧买了一大堆去,碾碎了熬粥给女儿喝,结果没喝几天腹泻就止住了,然后身体开始恢复,时间不长就恢复过来了。这个父亲非常感谢张锡纯,张锡纯用一味生山药,一方面止咳平喘补肺气,另一方面又能补脾,张锡纯把这个生山药用活了。      张锡纯看病,如果病机很简单的话,往往用一味药解决问题,张锡纯在早年的时候,用一味药,用的比较多,他在体会每一味药的药性,把这个功夫炼成以后,与其他的中医就不同了,其他中医学习没有这个阶段,大家学习药物共用之后,在临床用的都是方子,这打的是组合拳,张锡纯练得是一招制敌,然后在组合就和别人的功夫不一样了,张锡纯对药方的组成研究的特别深入。就是对每一味药非常熟悉,他的方子组起来特别简单,效力特别好,往往是几副药立刻见效,这个功夫是其他医生没有的。这就是张锡纯初年下功夫研究本草的结果。      实际张锡纯后来对《伤寒论》的研究也特别深入,他也是受到了前辈的指导,所以他学习提高的特别快。张锡纯忙里偷闲给人治病,慢慢的在十里八乡已经是名声在外了,但是行医一直一帆风顺的他,却也遇到了失手的事件。张锡纯在二十岁的时候,隔壁的村子有一个武生,叫李杏春,体型彪悍身体也非常好,但是也得了病,他得了外感病特别困倦,一闭目就昏昏欲睡,特别困,然后胸闷饱胀不想吃东西,胃口不好,舌苔是厚腻的,后来哮喘很厉害,这病看上去很复杂。于是就请大夫,治也没效果。      于是就把张锡纯请来了,当时张锡纯25岁。名气已经出去了。一诊断说患了外邪了,化热了,开了清火化痰散痰的方子,当温病治了,结果这方子下去,患者纹丝没动。张锡纯一看,算了,别耽误了人家,就让人家请别的医生,别的医生来了也没治好。这个外感乖乖的,总打蔫儿,不想吃东西,往上反这是什么意思,没明白,这家人想想没办法,还是把张锡纯请来了。      张锡纯来了很难堪的,也没什么办法啊。开的化痰清火的方子没效果,这时他想起一个高人叫皮隆伯,隐居在渤海之滨,于是就把皮隆伯老先生请来了,一诊断,这病好治啊,张仲景说的小青龙汤证啊,专门治里面有水饮,外边受风寒了,这叫内饮外寒,这就是小青龙汤证,皮隆伯在小青龙汤里加了杏仁,一副药下去,喘消失了,然后老先生开了岺桂术甘汤加味,祛水湿的,喝了两副这人的病就好了。张锡纯看的嘴都合不上了,我们这帮人顶不上人家三副药,愚从此知小青龙汤之妙。      在张锡纯看来这么难的病,病人家皮隆伯轻易治好了,所以张锡纯就刻苦攻读《伤寒论》,他对本草的功夫特别深,研究起《伤寒论》来也非常顺手,他对《伤寒论》理解的很深刻,后来他用伤寒论的方子用的特别好,他还可以对方子进行灵活运用,进行加减和调整,在白虎汤了,以前是用粳米,张锡纯用着用着就把大米换山药了,他认为生山药的作用比大米好,这样对《伤寒论》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后世也多拿来做参考。      张锡纯虽然看病很好,但是他的生活是不如意的,当时的年轻人都要去科举考试,张锡纯也不例外,这也是父亲的愿望,张锡纯的心思都在医术了,没在科举上,大家认为他很聪明对他期望很高,结果没考上。在家呆不住了,就出去上天津参加补习班,然后回到盐山,又去参加科举,又没考上。他又去泰山和济南旅游,还写诗抒发自己胸怀,要做一番大事业。回到家之后,要谋生就做了代课老师,就在他做代课老师期间,辛亥革命爆发了,会对张锡纯的命运有什么影响呢?下次再讲

02首创中医院

张锡纯考了几次科举都没考上,就回到家乡继续学习中医,这个时候好多西方的知识,传到中国了,张锡纯偶然看到了几何和代数,张锡纯和好奇,就刻苦钻研几何和代数,结果在晚清的时候,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兴建了新式学堂,要求必须教授几何和代数,在盐山地区找几何和代数老师,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张锡纯一个人学过。就把张锡纯请来,进入学堂当了老师,张锡纯就一边当老师一边给人看病,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故事。      有天晚上,张锡纯正在休息,听到非常急促的敲门,张锡纯起来一看是表兄,是隔壁村子的,表兄很着急,6岁的儿子出问题了,张锡纯随着表兄来到邻村,一看这个孩子是要出麻疹,家里已经准备药,但是孩子嫌药苦,就没吃了。过了几天这个孩子的病就重了,身上高热,神智有点不清楚了,四肢开始抽搐,当时家里人吓坏了,张锡纯仔细观察发现,疹子了颜色已经发紫了,这个是毒邪往里边走了,中医叫毒邪内陷,毒邪往外走叫顺证,出来就好了,就怕往里边走,往往会引起危重的病症,这个孩子就病的非常厉害。      张锡纯就想到羚羊角,可以把毒邪热邪透出来,透到体表来。张锡纯认为羚羊角并不像大家的想的寒凉,他认为是微凉的,但是它有一个作用,就是他体内脏腑的热毒透发出来,张锡纯很多医案都用羚羊角,把羚羊角用活了。于是就买来羚羊角煎水,这个药水没有什么味道,孩子能接受,就喝下去了,没多久孩子的神智开始清楚了,抽搐也减轻了,时间不长就好了。孩子的舅舅是沧州的一位名医,叫孙宝轩,当时有人给他传信,说外甥病情很重,舅舅很着急,连夜赶路,第二天就跑来了,一看孩子这么快就好了。人家就告诉他是张锡纯治好的,这位舅舅一看方子,说这是仙方啊!这个方子开的特别精到,药力用的特别好。      张锡纯一边教书,一边看病这个过程有20年之久,所有的人在学术成长过程中,都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攒的多了,才能攀登另外一个高峰。张锡纯说,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老安友信少怀,孔子之愿力也,当令一切众生皆成佛,如来之愿力也。故学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于是就把自己的经历,经验和验房积累下来,逐渐编订成册,但是这个时候书并没有出版,在他写完序之后,辛亥革命爆发了,清王朝灭亡了,大家人心一震,新的民国政府建立以后,大家都希望这个政府能够让我们强盛起来,所有人都特别激动,张锡纯已经50岁了,他也特别兴奋。      就在这个时候,直隶政府请他到部队工作,做个军医,张锡纯特别高兴,就接受了邀请,到直隶部队里做了一名军医,就随着部队转战,走了很多地方,给战士看病,救了很多战士的性命,当时是冬天布防,从邯郸做火车道德州而去,天特别冷,火车窗户都是露天的,好多战士冻感冒了,发着高热怕冷,人们就找张锡纯,正常的情况用白虎汤,可是现在才布防,没有这么多药材,他就创了方子,生石膏,里边有热药解掉,张锡纯把生石膏用的出神入化,在他的论述里,把生石膏放在第一位,用的最多了。他认为生石膏不像别人认为的那样大寒,他认为是凉的,微寒,能够把热慢慢透发出来。      但是单用生石膏也不行,他就配了粳米,把白虎汤里生石膏和粳米留下了,其他的去掉了。粳米和生石膏熬粥,粳米可以补助胃气,另一方面粥是热的,可以散体表的寒气,这个方子就两味药,一方面散体表的寒了,另一方面清里边的热了。喝完以后,战士的病就好了,张锡纯治了很多战士的病,也就立下了一些功劳。      谁也没有想到,远在东北沈阳发生一件事,这件事改变张锡纯的命运,让张锡纯走上了人生辉煌的阶段。当时沈阳有个学社,叫天地新学社,一帮人聚在一起研究新的思想,其中有一位姓苏,到北京来申请一个专利,做了一个宇宙模型,但是他在政府的桌子上看到了,张锡纯书的草稿,叫《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把所以的东西都汇聚到这本书里了,当时就写一部分,这位苏先生坐在那里看,越看越觉得好,就把在北京的另外一个学社成员,这位姓袁先生看完以后说,惊为当时医学中有一无二之著作。      这两位回到奉天,就和学社领导汇报了,这书要是不出版太可惜了,这位领导很热心,专门派两个人,联络劝说张锡纯出版,张锡纯当时还不自信,说你们传着看看,我再修改一下,这俩人说,您别修改了,这已经是有一无二了。张锡纯就同意了,这俩人就申报专利权,就这样出版第一册,一出版了不得了,变成洛阳纸贵了,张锡纯的名声就誉满全国了,可是就一本书的出版,不能改变张锡纯的人生。      当时沈阳的税捐局相当于税务局,税捐局的局长叫齐自芸,他是个热心人,而且爱好中医爱好养生,这天就买到了《医学衷中参西录》,一看太好了,说,多有发前人所未发也,医中巨擎也。他每天看张锡纯的书,越看越领悟,水平慢慢就提高了,齐自芸局长有位朋友,朋友的夫人得了“癥瘕”,肚子有结块,这个夫人病的吃饭都有问题,身体很弱,下床也不方便,病了几年的时间了,请了很多医生都没有看好。这天就找齐局长,商量寻访一个名医,这个齐局长也奇怪,找不到名医,就想自己来,就拿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翻,找到一个方子“理冲汤”好像对症,这里边有点补气的药,有点化瘀的药,张锡纯认为,如果有淤血,单纯化瘀力量不够,得稍微加点儿补气的药,这样才能把淤血真正化开。      齐局长就把这个方子给这位朋友了,结果服了十几副以后,这位夫人的病居然好了,朋友来感谢齐局长来,齐局长也没想到这个方子,效果这么好啊,于是就想请张锡纯来沈阳,他把这事和大帅府的秘书刘海泉讲了,刘海泉也支持,就说我们这样办办不了,要请一帮人帮忙,这帮人就是天地新学社的人,这书就是这帮人出的书,自然是百分支持。现在沈阳有西医的医院了,有东洋人的医院了,就是没有中医院,他们就像张锡纯来办第一家中医院。      当时张锡纯随驻军在武汉驻扎,接到这个邀请也有很多感慨,他知道这是一个挑战,张锡纯深入了沉思,他想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做到这一点,西方人和日本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也能做到,我相信自己的本事。于是,他就告别了部队。离开了战友,远赴沈阳开始他人生中最辉煌的阶段。他来到沈阳和这帮热心朋友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中医之有院,实自此始,这年是1918年。      张锡纯建立中医院以后,四方震动,同时大家也担心,都知道中医是慢郎中,一年半载治不好怎么办?张锡纯刚刚创办中医院不久,就遇到一个特别棘手的病例,不过也恰恰是因为这次诊病,才让张锡纯和他的中医院,一下子名声大噪。当时有个公署官员得了病,他的病比较重,就住进了日本人的医院,结果越治越重,最后是头面肿大,下体溃烂,周身壮热,谵语不省人事。日本人一看治疗20多天,治成这样了,也没办法了,估计这病人好不了。      当时警署里边有一个孙先生,是他朋友,听说名医张锡纯来沈阳办了中医院,于是,他就求张锡纯能不能去看一下,张锡纯按他的描述是热证,要透出来,想生石膏可以,于是,张锡纯就先拿生石膏,煎了一大瓶水,把水放到葡萄酒瓶了。因为当时西医院和东洋人,不让中医去看病,张锡纯只能假装是朋友,拖言探友,盖不欲东人知为疗治也。去了一看,果然是热证,里边热邪很盛了,就拿生石膏水给他喝,先把热透出来再说。第二天张锡纯又来了,一号脉发现脉搏平和一些了,身上热也退了不少。唯一的一个症状没有改变,就是谵语和昏迷。      这是正气不足,就在方子里加了点党参,又过了一天人就清醒了,烧也退了,醒了他就奇怪,我怎么了?抱着一个酒瓶子干嘛呢?人家就把情况说了。这人一想那我还在日本人医院干嘛,不是傻吗。就赶快打包出院,到中医院去住,张锡纯就能有针对性治疗了,又治疗了20多天,病就好了。大家一听张锡纯真厉害,张锡纯名声大噪,很多人都来找他看病。      当时陆军二十八师的师长汲海峰,他的母亲身体不好,老太太70多岁了。常年身体虚弱,吃不下东西,后来每天只能喝点牛奶了,有两年下不来床了。不巧的是这个时候又得了温病,身上发烧咳嗽,咳出来的痰特别粘稠,慢慢的神智有点昏聩了。汲海峰急坏了,正好听说张锡纯治病特别好,以前找过没找到名医,现在有名医了,就把张锡纯请来给母亲看病,张锡纯一诊断,这老太太身体真够虚的,张锡纯就想了,到底是正气虚的厉害,还是邪气盛的厉害,张锡纯认为这个时候邪气已经没有多少了,她患外感病已经有些日子了,现在主要是阴虚,要滋阴,稍稍配一点清热的就可以了。      于是就开了滋阴清燥汤,这个方子其实特别简单,生山药、白芍。滑石、甘草等,这个老太太喝下去一副,觉得身体马上开始恢复了,就把剩下药渣又煎药一边,然后打了一个鸡蛋黄进去,和中药调和起来,中医叫鸡子黄,有滋阴的作用,喝完后老夫人的病就好了。她自己说觉得身体比没得病之前还好,张锡纯就又开方子调理,这个老夫人就彻底恢复了健康。      有家人的孩子得了病,黄疸,周身发黄,请了好多医生没治好,后来听说了立达医院名气很大,就把孩子送来了,张锡纯诊脉发现和别人不一样,这脉特别沉细,这是一个虚实夹杂的病症,不能按常法来治。他就开了一个两味药的方子,硝石和矾石,大家一看这能治病吗,硝石是做火药的,这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边的,专门治疗女劳疸,是肾虚导致的,房劳导致肾虚,导致的黄疸。但是张锡纯说不能局限的看这方子,这个孩子服了十多天的时间,黄疸就退了。      大家感谢他,张锡纯说这孩子虽然黄疸退了,但是眼睛和皮肤还稍微有点黄,体内还有点湿热,又开了一个小方子,生山药、薏苡仁,茯苓,祛湿的很平和,可以当粮食吃的,又服了一段时间,黄疸就彻底好了。张锡纯现在的医术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在这有了空间发挥在家的能力,可是就在张锡纯大展拳脚的时候,局势又发生了变动。张锡纯被迫离开了沈阳,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下次再讲

03学习西医的中医大夫

张锡纯在30多岁的时候,在学习几何代数的时候,就碰到了西医的思想了,看到西医许多论述是有用的,能补中医的不足,就开始看西医的书,到沈阳之后,对西医的态度可以包容了。当时有两种看法,一是西医无用论,这会害了了中医,从古至今中医是在发展的,要包呐其他的医学体系,吸收其他的知识。在唐宋的时候有许多西域的药,我们中医就吸入到自己的体系里边来了,如果我们总是固步自封的话,《神农本草经》有多少药就多少药,我们今天用药的范围就很窄了。所以中医一直在进步,我们需要借鉴其他知识。一是中医无用论,这个思路也是不对的,中医积累了几千年中国人的智慧,对人体哲理性思考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对人体生理认识,和药物认识是有着深刻含义的。

中医和西医都是为了人类健康服务的,只要互相借鉴互相提高就可以了,这样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张锡纯就是最早一批,中医界人包容西医的,可以走一条中西汇通的学派,他代表人物之一。张锡纯在论述本草的时候,记录了大量的西药,把西药的功用写的很详细,他对阿司匹林的记载是,其味甚酸,其性最善发汗、散风、除热及热风着于关节作疼痛,其发表之力又善表痧疹。他这样就能把西药和中药配合起来使用。

有位少年人患了外感病,身体发热烦躁不安,大便也不通,张锡纯说这是阳明腑实证,张锡纯用白虎汤加人参汤,这是张锡纯自己的领悟,一般这样不是治疗这个症状的,张锡纯认为可以治疗,孩子服下去以后,热就退掉了,但是这个孩子还是烦躁,张锡纯说这个孩子里边有疹子没有发出来,服完白虎汤加人参汤以后,加上阿司匹林,这个孩子的疹子就透发出来了,热退了,烦躁也退了。在张锡纯治病的医案里,有大量西药和中医配合使用的病例,说明张锡纯心胸开阔,包容西医了,在他的体系里,中医西医是可以共同为我们患者服务的。

中西汇通学派的发展成了,我们现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张锡纯在沈阳开中医院不久,沈阳还有一个叫同善堂的诊所医馆,同善堂就联络张锡纯办一个中西医学校,培养医生。张锡纯认为很好,一个人看病工作量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培养更多的人当医生,就可以给更多的人看病。张锡纯第二个目标是培养很多学生,同善堂的想法正中下怀,于是,张锡纯就在学堂出任讲师,主讲本草,学生很幸福,他们能亲眼看到张锡纯看病,学习的知识是扎实的。

当时,奉天高等师范的书记,张纪三偶然感受了时毒之邪,经过治疗没有治好,反而更重,毒气往下走郁结下焦,导致下焦出现了问题,整个肚脐以下都肿了,肿了开始溃烂,整个阴囊都烂掉了,睾丸都露出来了,小腹出现五个洞,小便的时候,这五个孔一起往外流出尿液,他特别痛苦自己也吓坏了。就请了很多大夫,这些人来一看,治不了就走,中西医皆以为不可治。

最后把他抬到张锡纯的中医院住院,张锡纯一看说,这个病我能治,大家一听心里踏实了。张锡纯开了个方子,是生黄芪、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甘草。就这么几味药,其中最主要的生黄芪,这个病人病了很长时间,不能自己恢复,是因为正气不足,生黄芪主治久败疮,生黄芪能够固体表之气,气足之后能够恢复疮面,慢慢把邪气驱赶出去,疮面就能够长好,生黄芪在中医外科里应用比较多。开完口服的药,大家都等着开外用的药,张锡纯停笔不写了,大家要求开点外用药,张锡纯说不用,大家都认为是开玩笑吹牛,病人都这个样子,大家都不相信,这点要能治好。

这个人服了20多天漏道长好了,皮肤慢慢恢复正常了,最后就好了。始终亦未用外敷生肌之药。就从里面补正气,清毒热病就好了。张锡纯非常善于学习,一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成就自己。张锡纯看了许多古人的书,古人的许多大师都非常善于治疗外科,在治疗外科的时候,有很多大师又特别强调人体正气的作用,明代著名的医家薛立斋,外科大师陈实功,他们都特别重视人体正气的存在,正气不足了,外面的疮面往往很难恢复,他们特别重视补足人的正气,补足正气的时候,张锡纯又特别善于运用生黄芪,他应用的出神入化,治疗了很多疾病。当时学生都看着,这么重的病20多天治好,都很佩服。

有一天,班里有个同学叫李庆霖,的妹妹病的比较重,现在住在沈阳的旅店里。张锡纯就随着学生来到旅店,妹妹患了怪病,可能起初是外感病引起的,现在是周身发热,烦躁不安,不能吃东西呕逆。连药都吃不进去,脉是洪实的脉象,里边有热,舌苔是黄厚的舌苔,体内有人有痰浊,大便也没有了。张锡纯说这是气机上反,现在让他气机往下走,一旦大便通畅了,热就能够泻出去,张锡纯就开了,生赭石粉末、生石膏粉末、瓜蒌仁、玄参、天门冬、甘草,大家一看这药太简单了。张锡纯说把生赭石粉末拿出来,把其他药煎好,先把生赭石粉末用水冲服下去,然后再喝药汤。生赭石粉末是重镇的,降逆的,先冲下去,让她气机往下走,然后再喝药,让她通畅肠腹再清热。生赭石粉末喝了以后就不吐了,然后用了两副药,大便通畅了,身体热就清掉了,病就好了。

这些学生看的是目瞪口呆,在旅店里,很多医生治疗很长时间了,都不包希望了,张锡纯只用两副药就痊愈了。于是,学生就坚定了跟张锡纯学医的信心,打这以后,很多学生就变成了张锡纯的弟子,在医院里跟张锡纯学习,张锡纯就开始了教育生涯,这个时候正是全国中医学校举办的一个高潮,张锡纯是北方的代表人物,在南方还有一个代表人物,叫冉雪峰,是四川的中医大家,他也办中医教育,就来信和张锡纯交流中医教育的经验,张锡纯说,《皇帝内经》和《伤寒论》比较深奥,怕学生看不懂,就融会贯通到自己的书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就用这个来教育自己的学生,这封信回去以后,两个人成为好朋友,当时是南冉被张。

这是民国时候两个著名的中医,后来有一段时间兴起过反中医的浪潮,这两人遥相呼应,组成联盟一起为中医呼吁,当时影响巨大。张锡纯就这样一边看病,一边教育,为东北留下了很多人才,张锡纯的书已经传变全国了,当时的医疗水平是不高的,很多老百姓找不到好的医生,于是大家就按照书里自己治。

当时奉天桓仁县,有个女子师范,校长叫阎兆元特别喜欢中医,因为自己老母亲身体不好,总觉得自己有口气提不出来,像石头压着身体一样,不舒服,请了很多医生看都没有效果,这个时候阎校长有个学生出差,就买回了这部书,阎校长一看这本书太好了,就一直攻读,但是一直没敢开方子,到大年初二的时候,老母亲突然病重,气都上不来了。这个时候阎校长一看,再不出手就没机会了,他一直认为这是张锡纯说的大气下陷,张锡纯认为人胸里有一团气,能固定内脏不至于下垂,如果劳伤了胸中大气,气机下陷,出现很多症状。阎校长就按照书里开了升陷汤,只用了几副药,老母亲身体就恢复健康了。

阎校长特别感谢张锡纯,就写信感谢张锡纯,这样的信就收录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这样的信有很多,全国各地的,甚至包括台湾地区的。张锡纯特别有文人气质,爱写诗,愿意和文人交流,当时沈阳文化交流也很兴盛,沈阳的东南有万泉河,河边石柳树,河中间有好多小亭子,亭子里有唱戏的,有酒楼,有茶楼,很多文人经常在这里边,张锡纯就写过这样诗句,几度万泉河畔立,恍疑仙境是蓬莱。当时沈阳有北市场,有唱戏的。说书的等等,张锡纯经常带着夫人在这里欣赏戏曲艺术,张锡纯的业余生活也是很丰富的,是一个有生活情绪的人。

就在张锡纯生活其乐融融的时候,局势发生了变化,爆发了直奉战争,沈阳要打仗了,局势动荡,在沈阳就呆不下去了,张锡纯迫不得已离开沈阳,离开自己辛苦创建的中医院,张锡纯在沈阳度过了八年,生命最重要的时光,先是回到了河北的盐山,后来来到相对平静的天津,应部队邀请做了军医,当时天津有位中学老师教宋志良,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得了猩红热,于是就把张锡纯请来了,张锡纯一看说,这两个男孩好治,这个姑娘不好治,姑娘浑身出红疹,已经遍体通红了,整个身体像虾一样。

张锡纯就开方子,果然两个男孩很快就好了,张锡纯说姑娘的体内蓄热特别大,我要用白虎汤来治,生石膏要用的量大一些,你别害怕。张锡纯用生石膏出神入化,最早是给自己孩子用的,以前大家认为生石膏寒凉,自己小孩发烧,用了怕伤了脾胃阳气,不用又不行,给孩子用了二两,脾胃没事,前后用了六两都没事,烧退了。张锡纯就觉得生石膏不像古人说的大寒,只能是微寒或者凉,能够把热邪透出来。有了这次经验量越用越大。给这个女孩用的量也很大,果然退掉了。

当时看张锡纯用这么大量生石膏,自己也吓坏了,但是果然好了。为了表达对张锡纯的感激,就把看病的事情写下来,翻印了好多,满天津的街上贴,感谢张锡纯。这一下把事情搞大了,患者一听张锡纯来了,蜂拥而至到这个部队,搞的部队工作人员不堪其负,张锡纯一看我自个出去吧,别在这捣乱了,本来是给部队人看病,现在来了这么多老百姓,结果他在1927年春天,在天津成立诊所,叫中西汇通医社。

这是诊所也是研究机构,打这张锡纯就在天津给老百姓看病,这样一边出书,一边看病的过程中,张锡纯慢慢老了,在74岁的时候,他想我给人看了很多病,也总结了很多学术思想,想让全国的患者都受益,就准备为中医做更大贡献,他就想到办函授,当时他写诗鼓励自己,表达心志,八旬已近又何求,意匠经营日不休,但愿同胞皆上寿,敢云身有千秋。

于是他把74岁的生命投入到办函授这个事业里去了,当时是办函授热潮,到今天我们很多中医大家,都是当年学习函授的,今天我们仍然在受益。张锡纯白天给人看病,晚上编写教材特别劳累,最后消耗掉了自己生命中的最后能量,在74岁的时候去世了。张锡纯为中医播下了火种,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留给了后人,他所有的希望都留在了中医的春天里。到今天为止张锡纯的影响依然存在,有学者说,在近代中医学者中,再没有出过任何一位人物的影响,能够与张锡纯相匹敌的,我们希望今天的学子和老百姓都能认识张锡纯,多多从张锡纯的学术思想里获得更多收益。要把张锡纯那种但愿同胞皆上寿,的思想传播下去。

皇甫谧

01浪子回头金不换

我们中国有个成语叫洛阳纸贵,典故如下

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首《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

然而,左思写成《三都赋》却是历经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视的;没有伯乐识才,也许这篇《三都赋》便成为一堆废纸,不得流传。

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父亲左雍从一个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他见儿子身材矮小,貌不惊人,说话结巴,倒显出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常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他父亲请人教他书法、弹琴,成绩都不太好。及至左思成年,左雍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虽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华丽的文辞,写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从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

为写《三都赋》,使得笔笔有着落有根据,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大量的书、资料、堆满了屋子。收集好后,他闭门谢客,开始苦写。他在一个书纸铺天盖地的屋子里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经过十年,这篇凝结着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可是,当左思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看时,他却受到了讥讽。当时一位著名文学家陆机也曾起过写《三都赋》的念头,他听说名不见经传的左思写《三都赋》,就挖苦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想超过班固、张衡,太自不量力了!”他还给弟弟陆云写信说:“京城里有位狂妄的家伙写《三都赋》,我看他写成的东西只配给我用来盖酒坛子!”

左思的《三都赋》在文学界品评时,那些文人们一见作者是位无名小卒,就根本不予细看,摇头摆手,把一篇《三都赋》说得一无是处。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没,找到了著名文学家张华。

张华先是逐句阅读了《三都赋》,然后细问了左思的创作动机和经过,当他再回头来体察句子中的含义和韵味时,不由得为文中的句子深深感动了。他越读越爱,到后来竟不忍释手了。他称赞道:“文章非常好!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气不重文章,他们的话是不值一提的。皇甫谧先生很有名气,而且为人正直,让我和他一起把你的文章推荐给世人!”

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也是感慨万千,他对文章予以高度评价,并且欣然提笔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他还请来著作郎张载为《三都赋》中人魏都赋做注,请朱中书郎刘逵为蜀都赋和吴都赋做注。刘逵在说明中说道:“世人常常重视古代人东西,而轻视新事物、新成就,这就是《三都赋》开始不传于世人原因啊!”

在名人作序推荐下,《三都赋》很快风靡了京都,懂得文学之人无一不对它称赞不已。甚至以前讥笑左思之人--陆机听说后,也细细阅读一番,他点头称是,连声说;“写得太好了,真想不到。”他断定若自己再写《三都赋》决不会超过左思,便停笔不写了。

同是一篇文章,有人将它贬得一钱不值,有人使之名噪一时。这其中当然有鉴别力高低人区别,可是更重要人是反映了人们是否重视新生力量,能不能慧眼识英才的问题。

晋代左思作《齐都赋》一年始成。复以十年之久,作《三都赋》。在其舍中院内,以及茅厕皆置纸笔,偶得佳句,当即录之。自认所学不多,便求为宫禁藏书郎。其赋成后,仍未获士人青睐。左思自认其作不逊于汉时班固与张衡,恐一人之褒贬而遭埋没。便请文学家张华过目,张华阅后,咸认为佳作,可媲美班张之文。复请教当时名士皇甫谧,谧观后欣然为之作序,自此名声大噪。由于都城洛阳权贵之家,皆争相传抄《三都赋》,遂使纸价上扬,为此而贵。“洛阳纸贵”一时成了佳话。

这位高人就皇甫谧,安定朝那人,是文学家,历史学家,也是中医界著名的人,他写了一本巨著叫《针灸甲乙经》,是针灸的奠基性著作,和《黄帝内经》一起奠定了中医针灸学的基础,直到今天为止,我们所用到的针灸学里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皇甫谧为我们奠定的。皇甫谧被称为中医的鼻祖,他出生在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诞生在今天甘肃的一个叫灵台的地方。

灵台这个地方在古代付出出名,和周文王联系在一起,当时周文王制订了伐商的计划之后,先要解决掉后顾之忧密须国,是皇帝的一个后裔奠定的国家,现在还有遗址,这个时候,国君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周文王就进攻密须国,打了很长时间,结束之后,周文王没有杀掉战俘,而是建立一个灵台,是当地祭祀五谷之神的地方,是密须国老百姓特别敬重的一个神仙。在当时建灵台的时候,挖地基挖出许多枯骨,周文王说这些都是我的子民,我出钱给他们买棺椁安葬,这个是影响很大,当地老百姓叫泽及枯骨,《灵台》民始附也。周文王太仁慈了,从此再作战,就是仁义之师了。所以灵台是仁政的代表,今天还能看到这个灵台。

皇甫谧就出生这个文化底蕴十分厚重的地方,这对他是有影响的,他一生特别正直,善良,做事特别得体,跟这个地区的民风是有关。皇甫谧就出生在这里,但是老天仿佛给他考验一样,让他诞生在乱世,这样的条件对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医生,是有促进作用的。皇甫谧出生的世代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政局动荡。汉献帝是中国历史上,命运最坎坷,最窝囊的皇帝之一,他当了皇帝已经没有实权了,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政,没他什么事,汉献帝是无力掌控政局的,到最后也被迫让位了,他成了汉代最后一位皇帝。这个时候政权不断更替,曹氏家族把汉室取代了,司马家族又把曹氏家族取代了,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血腥的,政治斗争尔虞我诈,汉代建立起来的儒家正统的思想,在这个时候被彻底摧毁了,所有的知识分子就感觉无所适从,现在奉行的不是儒家思想了,是尔虞我诈,谁奸诈谁血腥谁能获得政权,跟他们所学的正好相反。

学者无奈就纷纷转向其他途径,当时搞玄学的很多,都隐匿起来逃避现实,皇甫谧就收到这张形式的影响,他学的就是儒家思想,与现实割裂开了,感觉特别痛苦,皇甫谧一生都在用自身的力量去与这种现实抗争,这是世代带来的巨大的影响。也是促使他成为医家的巨大力量。

二是,圣灵涂炭。一讲到三国时期,很多人会很兴奋,那是大时代大格局,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是一个生灵涂炭的世代,每次战役都有无数人殉难,赤壁之战,曹操的大军伤亡过半,是几十万人的死亡,这些人本来是在田地里耕种的农民,本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老百姓,但是他们被驱赶着去作战,结果命丧黄泉,这是一个非常悲惨的情况,老百姓自己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时事。

战乱之后必有大疫,几十万人战死疆场,尸体是无人收敛的,暴露荒野,就形成了瘟疫的来源,当老百姓有饭吃的时候,身体强壮,外邪来了能抵抗,每天打仗,没有饭吃身体正气就不足了,也没人织布了,穿不暖也容易感染瘟疫,曹操写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个时候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稍微有点外界气候的变化,就会引起人生病,就在皇甫谧出生的前若干年,诞生了另外一个伟大医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里写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张仲景家里有很多人受寒得病而去世了,所以张仲景写了一本《伤寒杂病论》。

就在张仲景写完序论十年,皇甫谧就出生了,两位医家几乎出现在同一时代,这不是偶然的,是当时的大时代,老百姓遭受了很多痛苦,刺激了这些怀慈悲之心的医家,这是社会造就了伟大的医生。

皇甫谧出生以后,因为叔叔家没有男孩,很早就过继到叔叔家了,后来叔叔带着皇甫谧迁居,离开了甘肃灵台地区,到了河南的新安地区,当时迁居的还有家族的很多人,新安离洛阳很近,他们想让皇甫谧受到更好的教育。由于养子不好教育,皇甫谧性格刚烈也不是好教育的对象,在皇甫谧十七岁的时候,长了个大高个子,七尺四寸,应该是一米七六的个子,每天是游手好闲,与从姑子梁柳等,击壤于路,还玩打仗,或编荆为盾,执荻为戈,分陈相刺,有若习兵,共以为乐。

皇甫谧喜欢玩打仗和他的家世有关,皇甫谧祖上叫皇甫规,起于布衣从军作战,立有战功,被封为度辽将军,皇甫谧的曾祖父叫皇甫嵩,是东汉末年的名将,当年镇压黄巾起义的时候,官拜太尉,和曹操一起并肩作战,最后平定了黄巾军的叛乱,当时的形式主要是靠皇甫嵩支撑的,董卓曾经在皇甫嵩手下做官,当董卓当政以后,一直想把皇甫嵩杀掉,董卓进京的时候,大臣都跪在两边,皇甫嵩不拜。董卓拉着他的手说,我现在这样你是不是害怕了?皇甫嵩说,你要是有忠义之心,我不会害怕你,如果你以携私心,以逞私利,天下人都会害怕的,何止我皇甫嵩呢。

后来病逝了,再后来皇甫家族就败落了,到皇甫谧的时候,家里已经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了。但是他心里是十分崇拜自己的祖先的,玩打仗时他的一个特点。他记载邻居家丢了一只鸡,后来斧头又丢了,当年可能是家里大件,这家人很恼火,正好看见皇甫谧过来,就认为是皇甫谧偷了,把皇甫谧叫过来询问,皇甫谧说不知道,这家还怀疑,结果过了三天找到斧子了,鸡也自己回来了,皇甫谧说邻人大愧,当时不应该责怪皇甫谧。但是这件事对皇甫谧是很刺激的,但是没有让他完全觉醒。

让他完全觉醒的是一件小事,让他幡然醒悟了,有天皇甫谧在外面游荡,发现一片果园特别好,他摘了很多,扛回来给养母任氏夫人吃,结果没想到,任氏夫人的举动超乎他的想象,任氏把瓜果撒了一地,任氏说,《孝经》说: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皇甫谧一听这是在责怪我,觉得很惭愧,

皇甫谧性格非常坚韧,下决心改变了,就言出必行,立刻人生就发生改变。在养母任氏的规劝下,皇甫谧终于决定痛改前非,但是从下决心到说道做到,这中间还有种种的考验和困难,他人生的两次大转变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一是,躬自稼穑。皇甫谧亲自下田干活,过去读书人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干农活越干越好,又好桑农种藏之事,且养鸡鹜,园圃之事勤不舍力焉。干出门道来了,越干越好。他对农活非常熟悉,当时一个人叫卫伦,到洛阳去做官,路过皇甫谧这里,来拜访皇甫谧,谈起了关于味道的事,说,魏故侍中刘子阳食饼知盐生,精味之至也。皇甫谧说,师旷识劳薪,易牙别淄渑,子扬之妙抑末乎?皇甫谧说我对味道也很精通,卫伦就命人把粮糗拿来,皇甫谧说麦也,但是你这个麦子与众不同,这里面有杏、李、萘的味儿,三果之熟也不同,子焉并兼之?卫伦当时就不说话了,出来对随从讲这皇甫谧对味道太精通了。

二是,带经而农。他下地干活的时候,是带着经书去的,或对食忘餐,或不觉日夕。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别人称他为书淫,是过分的意思。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在西晋的时候,他的声望是特别高的,在那个年代写书之多,没有人能超过皇甫谧,至此皇甫谧进行了一次转折,用一个游手好闲的少年郎,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学者。到底是什么样悲惨经历让皇甫谧走上学医道路的呢?下次再讲

02病痛中的针灸大师

皇甫谧读书太刻苦太认真了,不免把所有精力来读书.当时有人看出问题了.有人劝他,将损耗精神.这样一味读书,会损耗精神的.将来健康就会出问题.皇甫谧当时没意识到,只说了—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无所谓.继续读书,苦读之下,身体真出了问题.三十多岁时,身体患者了痹症.类似于风湿.中医认为风、寒、湿合而为痹.因为经络不通,而发生的.瘕痹、着痹、行痹.如果不是这三种合起来的.还有热痹.疼痛的地方红肿,是风湿与热合起来的.这是四种常见的风湿.如果正气不足,患病时间长了。经络阻滞。邪毒於积.就是旭痹.他患的是就是旭痹.严重极了,他自己说,常在疼痛中度日.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个打击.正因此.也让他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

那么,他为什么会患这样的病?这与他的环境有关.一是气候有关.他生活在曹魏时期,这时极寒冷时期,在208年前后.当时气候很冷.会引起剧烈的气候变化,像暴雪.张仲景也生活在这时.他自己说家人没到十年.二百多人死了三分之二.所以他著成了《伤寒论》,当时受寒成病的多呀.皇甫谧也生活在这时期,每天干活还要看书,正气不足,气候变化引起身体的变化.他在灵台时,还干燥.到了河南时,边上有河经过.在潮湿地.加上寒,导致身体的病变.二是因为心情郁闷,因为政治格局不好,皇甫谧希望百姓平安,希望统治者正直,可是面临的是血腥的政治.他每次疾病加重,与政局的动荡相关.说明政局动荡在他内心造成了影响.皇甫谧及时躲避朝廷,不去做官,心却是关注政局的.他在传记中写过,当时魏明帝加驾崩前.托孤给司马懿.当时曹爽是大将军,有野心.于是驾空司马懿,司马懿躲了.曹爽权倾天下,可是司马懿老谋深算.等时机除掉曹爽.曹爽去祭祀时.司马懿占领了都城.侍话.曹爽投降吧,保你有饭有衣.曹爽真信了.投降来了,—进来.扣住,全部杀了曹氏家族.从此司马氏掌权.这是高平陵事件.这标志了司马氏冢族取代曹氏的统治地位.这极在影响了知识分子.皇甫谧在之前就做过梦,到了太庙里,外边来了人马,人们下马.大喊诛曹爽.这个梦是提前一年做的.他就把这事与乡里的朋友讲了.朋友说,曹爽权倾天下。怎么可能呢?皇甫谧不赞同.难道这个梦真是如此准吗?不是,是因为他关注了朝中变化.是逻辑推理的结果.这说明皇甫谧对政局的半注.当时的知识分子也糊涂了.不知道政局的走向.情绪的不稳定影响肝气.郁闷会导致肝气瘀积,外邪容易入侵.情绪是致病的基础.皇甫谧整天的郁闷,气血不顺,就给外邪入侵提供了基础.所以合而为痹,就是姥痹.皇甫谧是著名的名士,所以许多人都乐于效仿.司马昭要他来做官.司马炎也催,皇甫谧一直都是被敦促出来做官,皇甫谧就上书写病情,‘让征聘表》,推辞的原因就是身体不好.瘸到“久婴笃疾,躯半不仁,右脚偏小.”呼喊救命.父兄一看,都不忍心看.他的病。不是单纯的病,他后来甘露时.还中了风而且耳聋多曰了.

这时,皇甫谧行动不便,怎么面对疾病呢?人类是在伴随着对抗疾病中求发展的.许多人面临重病时,都会怨天尤人.消极悲观.皇甫谧给了另—种榜样.他痛苦到委顿不伦.尝悲恚.因为忍受不了,甚至想自杀.多亏任夫人劝他.四十多岁时.皇甫谧回到了本族.他当时肯定忍着巨痛,思考该怎么办,我想应该是不屈占了上风.他决定奋起还击,要学习医学.他下了后,为中医贡献了《针灸甲乙经》这部巨著.这对今天的人们是一个启发,告诉我们怎么面对疾病.他在序言中说,“夫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驱.”他感触说,父母给了躯体,如果不懂医学,就像是游魂.如果不懂,即使有忠孝,有仁爱之心,但是有病了,完全不能调整,这不是忠孝不是慈爱,这就是先贤强调道理的原因.他对医学有了感悟,所以下决心要学习医学,承担重任.希望贡献自己的经验.这是他的大愿,他从此更潜心学习.他见的书多,他最有名的是跟皇帝借书.结果皇帝送他—车书.他与人不同是看的书多,知识框架就扎实.

皇甫谧面临的中医有什么内容?这时中医积累了许多成果,汉代时,医经能见到《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白氏内经》《自氏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后五部今天没有了.今天相当大临床都是建立在《伤寒杂病论》基础上的.这本书也是东汉前积累起来的.但是遗憾的是当时书籍流传不广.此书没有充分流传.皇甫谧有病时请过医生,没遇到有效的方子,这也促使他来看书.他因此集中精力研究针灸.他写出了著名的著作,与《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当时针灸分内治与外治的方法.皇甫谧觉得针灸对自己的身体有利,针灸到底是什么呢?今天i主看说.针是用尖锐的器具刺,灸,是用艾叶等熏烤的.针是起源早的.最早的针与铁无关,可能是石头.叫砭石.容易打磨成针,切开皮肤排脓的.当时的砭石正用于此.后来冶铁的技术出现.更广泛应用了.这时金属针相当普及了.这灸是拿药物熏烤治病的.最早不—定是艾叶.后来用艾叶来做灸.这时,皇甫谧能使用的是经络理论.这是中医的重要内容.皇甫谧生活的年代.就有完整的经络理论.经与络不一样.是身体的一些管道.经是主要的管道,贯通上下.络是细小的分叉,沟通细微组织.二者有主次之分.腧穴是经络上,是经络交会的地方.是重要的点.这个理论在当时基本成形.经络出现,最早应该是在劳动时产生的身体感受中获得的.二是实趺中,有时会发现,导引方法中发现会产生—种气基,会沿着线踣走.古人会想是不是—种管道呀?于是借这种来命名.而且相同功效的穴位,避行连接,就形成了今天的经络系统.呈甫谧生活的时代,就能见到完整的经络系统了.当时能见到一百多个穴位.完成这个工程的是皇甫谧,完成了中医针灸理论的框架,被认为是针灸鼻祖。

03一部奇书的诞生

皇甫谧准备学医之后,又遇到许多人生坎坷.辖服寒食敌,这是西晋时的保健品.许多人当时因此丧命.也叫五石敢,大概是矿物质构成,都有非常热的药性,服下去后,会导致人体产生热量.可能疾病会短时缓解,而长期却会危害,甚至丧命.服用时得用冷水,也因此叫寒食散.逛得走步。要把药性发散出来.还曼喝热酒,也是为了散热.如果喝了冷酒,会更糟.鲁迅说,当时文人脾气不好,大抵是服了这种药的缘故.这个药.因为当时盛行服用,文人争相效仿.因此丧命的或许有几十万人.这与倡导者有关.何晏是名士.当时长得漂亮有文采.当时人争相效仿他.他就倡导服用它.他说不单是为了治病.更能使人神气清爽.这竟然成了时尚.许多人后背因此溃烂.但大家不知道这种后果.竞相服用.当时皇甫谧也服用了.结果坏了.身体健康彻底坏了.“违错节度,辛苦茶毒”.服完后,身体爆热,一点力气也没有,身体也浮肿了.甚至要自杀,是母亲把他阻止了.没自杀成功.这时实际进入了绝境.怎么脱离绝境的呢?他自己思考,服泠的东西吧.就不停

地喝冷水.虽缴墨脱点,但是病连绵不断.他说是一位哥哥,把他救了.得三黄汤方,“合使吾服,大下即差”.这个方子女都是寒凉的药,其中有大黄,腹泻后,病症消除了.从此.他把这个方子当成了看家方.他翻书研究这个病,于是找呀找.救别人.晚年写了《解服散说》,把一生经验,总结进了书中.唐代时,医家呼吁不要服用寒食散了.孙思邈也呼吁过.这个方子到底是怎么组成的,今天不知道了. 在皇甫谧学医过程中,还有哪些干扰呢?就是王室的征召.皇甫谧当年有大的影响力,声望高.司马家族特别希望获得知识分子的支持.特别征召这些名士来做官.像司马昭时,就下令征三十七位人做官.后来其他三十六人都去了,只有皇甫谧不断写信,说自己身体不好等.面对这种功名与利诱,他拒绝,是因为他看得清楚,当时政局变动,可能随时受害.尤其是朋友被害,这是嵇康.这是竹林七贤之一.当时文人们的榜样.嵇康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刁与司马集团合作,许多知识分子学习.也不去与司马氏合作,他就成了眼中钉.找借口杀了嵇康。司马炎处死嵇康时,嵇康找来琴,弹了《厂陵散》,从此这个曲子绝了.从容赴死.这事对皇甫谧的触动也极大.他对司马集团更是拒绝了.皇甫谧甚至不停地躲.他走到河南女几山,隐居起来.在这儿写书.教学生,其中有张轨。后来是有名的人物.皇甫谧还写过《帝王世纪》。把所有帝王的家谱理清,其中有许多突破.保留传说,考证帝王行纪,国都位置.这是<史记》没有的.他还写了像<高士侍<类的文学著作.他收录的部是不做官的.见识出众的人.他塑造了隐士的品质.还写过《列女传》等.他也被称作文学家. 在女几山里隐居过后,皇甫谧回到故乡,甘肃灵台.他曾在附近的山里居住过.因为他还在洛阳附近的话,征召还会来到的.他也希望落叶归根.他建房居住,后来称为书台山,并自己种地种莱.在这儿他写成了《针灸甲乙经》.这是第一部针灸著作.1973年出土两部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讲述的是《黄帝内经》之前的经络著作.约成书于春秋时.这两部中没有连接起来.穴位也简单.到《黄帝内经》时,集中了秦汉时期的成就.这时经络基本成型了.它的进步在经络是循行的.与脏腑联系起来了.也讲了大量的针刺的内容.这时基本完备了.穴位说有365位,却只讲了一百多.操作上刺多深也没有说,待皇甫谧来完成.皇甫谧看的书多,知道哪些更重要,选择了三部量要典籍《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来.写成了《针灸甲乙经》.其中第三部失传了.他参考了三部书.放在一起,总结成十二卷.他常拿自己来实跋,有效的就记录下来.“盖三折臂者为医”.是亲身实践,而成医的.“试验亦其次也.”这部著作的贡献在.1、定位穴位位置.到今天为止,基本没变了.2、统一穴位名称.3、规范了具体操作手法.4、总结了穴位的临床主治.开了1045个方子.后世据此都可以看病了.5、确立了黄帝明堂派的医学地位.当时还有其他流派,像扁鹊、华佗.这本书后来广受重视.培养太医成了必备教材.后来流传到日本等地,考医生也必考了。直到明代前,没有出现可以相当的著作.明代出现了《针灸大成》,不过也是没有超出这本书的框架.皇甫谧写《笃终论》,安排后事.朝死夕葬,不搞仪式.豁达如此.不过他一直到68岁,近十年后,才去世.

文档信息

Search

    Table of Contents